乐怡
“总会有一天,把心愿完成,带着你飞奔找永恒……”
——张国荣《夜半歌声》
我没有看过由Franco Zeffirelli执导的Romeo and Juliet电影,只隐约记得小时候偶然会在收音机听到那主题曲。张国荣在他的口述自传中,说这是他中学时期看过,印象最深刻的两部电影之一。他说男女主角都“靓到dum一声”(帅得令人惊叹),音乐又动听,所以那时候即使他不明白original soundtrack里艰涩的莎士比亚原著对白,也因为喜欢它而照背如仪。
能够让张国荣迷上的音乐,我也很想认识,所以找来电影的原声带。原本的黑胶版应该是在1968年发行,我买的是1989年的CD版。很特别的电影原声带,音乐好像只是背景,用来配衬对白。主题曲What is a Youth既有现代抒情曲的感染力,也有古雅的气息。歌者以淳朴的声音,呢喃着年轻人的情怀,思索着爱与生命,如泣如诉。中段插入男女主角初邂逅时的第一次对话,真美,像两组诗句在翩翩起舞,轻盈的脚步趋前踏后,俏皮地试探着爱情的空间,含蓄又缠绵。我听过,就明白为什么这是历久弥新的经典,明白为什么张国荣自小就为它着迷。
在宁静的夜半时分,我把主题曲反复听了很多遍,想着他很久以前也像我一样,曾经用心地听这同一首歌……
我凝视着唱片封套上的那个男主角,不认识。心里想,如果电影由哥哥演,会怎样呢?
到底张国荣有没有演过罗密欧?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虽然印象中他没有演过纯粹忠于原著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但他在“柠檬可乐”和“夜半歌声”中的角色,都在演这出戏。我很庆幸,即使在原著舞台剧没有商业市场的八、九十年代,都有人巧妙地借用电影中的角色,让我们一睹张国荣演罗密欧的风采。
我也留意到,在这两部电影中,罗密欧与朱丽叶不是随手拈来的文化代号。它不只是为了说明主角是文艺青年,懂得高深的外国名著,而是要来衬托出电影的主题,让角色互相呼应。这就令张国荣的“戏中戏”变得饶富趣味。
事实上,两部电影里张国荣饰演的角色,基本的身份都是“罗密欧”,这身份跟角色重叠至不能分割。像“柠檬可乐”中的Jackson,在女朋友婷婷的记忆中,是那个跟她演过一出舞台剧,“幕开时认识,幕落时分手”的罗密欧。至于“夜半歌声”中的宋丹平,虽然是风靡一时的著名演员,但故事由始至终没有提及他演过其他角色,只说他演出的罗密欧“完美无缺”。
然而,电影的角色,只是在“演”罗密欧,并不就“是”罗密欧。他们在代入罗密欧的角色时,也在用自己的经验和价值观去理解他,验证他,重新演绎他。就像宋丹平对着镜子,仔细观察那化成罗密欧的自己,然后在面颊加上一颗痣,给他点上独特的生命和个性。就是这样,在电影的角色身上,以及由他们再演绎的角色身上,我们看到了镜头折射出来,层次丰富的罗密欧光谱。
Jackson是个我行我素的人,很有主见,事事处于主导地位。这么一个男孩子,当主角似乎是理所当然,但其实他跟罗密欧很不同。他不会为爱情而死,至少不会为婷婷这个朱丽叶而死。爱情不能主宰他,他甚至拒绝作出爱的承诺。无论他所说的前途考虑是推搪还是逃避爱情的借口,也是说明了他很懂得为自己打算。从这个角度看来,他对爱情很有保留,投资得很保守。但他也有他敢作敢为的一面,例如挑战莎士比亚的文学权威。他认为原著对于故事结局的处理未尽完善,所以他自行把结局改写,强调爱情有绝对的自由,合则来不合则去。我觉得这不像是莎士比亚的罗密欧,倒像是Jackson自己的爱情观。与其说他导和演了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不如说他借剧本对罗密欧式的浪漫作了反讽。也因为这样,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一幕殉情戏,最终变成了他自编自导,由婷婷假戏真做的分手结局。
宋丹平毁容前后的性格迥然不同,本身便是一个多面性的角色。原本的他前卫大胆,把歌颂自由恋爱的西方戏剧引入封建社会,令当时不应该涉足剧院的女性也看得如痴如醉。权贵当然恨他伤风败俗,骂他离经叛道,但他不以为然。这是他完好无损的右边脸。出事之后,我们看到的,是连他自己也不忍卒睹的左边脸,也就是那不堪一击,失去外表就像失去了一切的软弱人性。昔日驾驭舞台得心应手,遇到捣乱份子也从容不迫的大明星,变成缩在后台不敢见人,也没有勇气面对现实的鬼魅。虽然这张左边脸,仍然深爱女主角云嫣,但他更爱自己的形象和尊严,也难怪他的“替身”(黄磊饰演的年青演员)也骂他自私,因为就是他这一面的性格,足足把想他想到疯了的云嫣折磨了十年。难道容貌毁了,就台上台下都做不成罗密欧吗?如果真的相信爱情,为什么不相信可以凭它得到救赎?当然,大家永远无法知道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不是真的可以天长地久,无法知道假如罗密欧遇上像宋丹平一样的不幸,他会不会也退缩和动摇,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证明情比金坚,便已经双双殉情。但我们知道宋丹平崇尚自由恋爱的信念由始至终都没有改变。他重新接受自己之后,不惜为了爱情,对强权作出拼死的反抗。可以说,他是一个有活着的勇气,而且经过十几年考验,最终仍然能够恪守盟誓,至死不渝的罗密欧。
张国荣分别演了Jackson和宋丹平,并且透过他们去演罗密欧。我总觉得这不是偶然的。张国荣本来就应该演罗密欧,又或者反过来说,假如他没有演过罗密欧,就会好像他没有演过曹雪芹(不是吴思远)的贾宝玉一样令人遗憾。这不是一张完美的脸可以解释的道理。年轻英俊的艺人或者有很多,但没有人比张国荣更能演绎出罗密欧的贵族秀气,还有他那率真和固执的性格,那灼热似火又纤柔如雪的感情。也许“柠檬可乐”和“夜半歌声”的导演也有同感,所以不约而同找他来演罗密欧。但我不会说这是因为张国荣像极了罗密欧。相对于张国荣,罗密欧其实显得单薄虚浮,像一枝没有根的玫瑰花,欠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深度。张国荣不是衔着银匙出生,他的成功得来不易。给挫败打磨出来的坚韧,练历烘焙出来的涵养,都不是一个十来岁,恋爱大过天的小伙子可以相比。如果说张国荣、Jackson和宋丹平同在罗密欧的光谱中,那么在我心目中,哥哥是这光谱之中最有人性、最立体又最耀眼的一环。
好的电影都是诗,语言精炼,意义深长。虽然电影制作有它本身的限制,但创造出来的时空却是无限。它让你可以在现实与想象之间纵横驰骋,带来不同的视野。每一个角色都表达出不同的感情:你可以观察,可以代入,可以超越,可以透过他们尽情去体味人生。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就是这样辗转相传,经过重重的变奏,融合成复杂的观点与角度。张国荣在90年代拍的“夜半歌声”,主角活在30年代的中国,他演出16世纪英国的话剧,而话剧的时代背景却是意大利。一部电影,就是这样,串连起几百年间不同的地方、人物和感情。而这古老的故事,今天仍在延续,在你、我和每一个曾经为它感动的人心里。
人生如戏,说得也是。人活着,也有很多限制。社会的、文化的、地域的、道德的、理性的……而生命本身,或长或短,最终也无法超越时限。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家喻户晓,不过,大家也许没有留意,原本的话剧,说的只是几天之内所发生的事:男女主角邂逅第二天,已经私下行婚礼,但朱丽叶的父母并不知情,逼她跟别人成婚,以至她要吃药装死,最后弄假成真,与罗密欧先后殉情——前后不过四、五天的光景。故事的感染力没有因为夸张地压缩的时空而减弱。相反,就凭主角几天的思潮起伏,把爱情说得荡气回肠。也许这就是文学大师的功力。不过,我相信最重要的,是因为对于爱情而言,的确是没有不可能的事。要到来的时候,爱无需理由,也无法阻止。爱也可以蔑视时间,超越死亡,它比生命还要大。
人生很短暂,能够爱的日子更加短暂,但那管是只有46年,20年,还是像罗密欧与朱丽叶那样得几天,只要真心真意付出过,就是永恒。
2003年之后,我对此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