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淮军,是为了弥补湘军数量之不足。
李鸿章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父亲李文安的学生潘鼎新。除潘鼎新外,合肥团练之首张树声,此前也是李鸿章父亲的部属,后李文安死,张树声失其依凭,东投西靠,听说李鸿章组建淮军之事后,立即召集各圩团首领,秘密商议投奔李鸿章。
李鸿章把张树声的密信拿给曾国藩看。曾国藩惊讶地说:独立江北,今祖生也。从此知道了淮上英雄对李鸿章的投效之意。
张树声还说服了大潜山的刘铭传归顺。刘铭传此人,乃淮上第一条好汉,少年时为父报仇杀人,官府不敢问。传说淮上树捻,其人第一。但这件事情很诡异,刘铭传秘密结集乡人于大潜山,歃血盟誓,聚众起事。等到升旗的时候,却不料突然刮起了一道怪风,就听呼啦啦巨响之外,一团黑气自西南窜出,摇头摆尾,如一条黑气凝聚的巨蟒,猛地绞住旗杆,咔嚓一声把旗杆绞断,连同刘铭传的那面战旗,都卷得不知去向。
此事过后,刘铭传心知有异,就歇了心,不再琢磨着起事。一直等到李鸿章组建淮军,他这才率师前来投靠。
除此之外,前来投靠的还有合肥西乡团练吴长庆。这也是一支四六不靠的武装力量,长期以来苦于各团练相互争斗。如今得到机会,立即带领人马前来投靠李鸿章。
这些人来到之后,李鸿章带领他们参见曾国藩。曾国藩面见诸人,说:诸君均人杰也,今日之会,天其有意致中兴乎?已饬麾下列几筵,请与诸君聚饮,尽今日欢。
得到曾国藩的品评,刘铭传、张树声、吴长庆并潘鼎新,身价陡增。
除此四营之外,还有李鸿章原在皖北办理团练时的嫡系部将张遇春。此前他被编入湘军的战斗编制,四处征战,这时候终于归队。
1862年2月22日,李鸿章率五营淮军,移驻安庆北门大营。曾国藩亲往祝贺。李鸿章相迎,趁机说道:老师,现在这支淮军,除张遇春部有过实战经验之外,其余四部,全都是没上过战场的新兵。进攻没有能力,防守没有经验,如果没有精兵宿将,只怕征战沪上,不容乐观啊。
曾国藩问:少荃,你究竟是何意啊?
李鸿章笑道:我请老师拨给我几营能征惯战的老湘军。老师啊,学生带着队伍去沪上,倘有胜绩,这也是老师栽培得力啊。
曾国藩摇头:少荃啊,之所以让你组建淮军,就是因为湘军的数量不够用。可是你这边还没说怎么帮老师的忙,就急着抄老师的窝……咦,有了,少荃,你身边连支像样的卫队都没有,你看我拨你两营亲兵,连我的亲兵统领韩正国一块儿给你,你看如何?
听到韩正国这个名字,李鸿章就闭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