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鼎铭夜会李鸿章,是双方人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时刻。但由于时局并不明朗,显然两人都未意识到这一点。
钱鼎铭对李鸿章说:沪滨商货骈集,税厘充羡,饷源之富,虽数千里腴壤财赋所入不足当之,若弃之资贼可惋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上海聚集了天下的财富,只说江海关的税收和厘金的收入,就超过了地域千里的农业大省。如果坐视上海落入太平军之手,太可惜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钱鼎铭考虑的是求李鸿章帮忙说服曾国藩派兵,并没有想到由李鸿章本人出任这个角色。李鸿章自己也没有想到这点。这是因为,上海的财富再多,可都是有主的,人家江苏巡抚薛焕坐在那里,轮不到你说三道四。而在曾国藩这边,如果有什么好的机会,排第一的首先是曾国藩的亲弟弟曾国荃,李鸿章本事再大,也只能往后排。
所以李鸿章在考虑这件事情的时候,全然没有考虑自己,考虑也没他的份儿。他只是纯粹从战略上考虑,如果太平军占据上海,以苏浙的财富,作为支撑南京的战略基地,那就意味着根基稳固,难以撼动了。
正是因为李鸿章没有考虑自己的得失,才很容易打动了曾国藩。而且曾国藩心里还有一个担忧,那就是盘踞在南京城下的曾老九曾国荃,始终是处于危险之中。太平军两次击溃清军的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主将都死得极惨。因为南京城下是兵家之死地,一旦李秀成集结重兵往援,攻城的曾国荃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窘地。所以曾国藩在听了李鸿章的战略分析,再加上钱鼎铭证实说上海的厘捐每月高达六十万,如果曾国藩愿意出兵保护上海,愿献十万于湘军,曾国藩就心动了。说到钱,那是曾国藩最渴望不过的东西,他的湘军每天的开销是个天文数字,如果能够获得这笔银子,那他再也不用求爷爷告奶奶,到处哀求借贷了。
于是曾国藩拍板,这事就这么定了,让最亲爱的弟弟曾国荃,率师往援上海,同时派李鸿章、黄翼升两员上将,替曾国荃打下手。
不料想,曾国荃回信说:恐归他人调遣,不能尽合机宜,从违两难。
意思是说,担心我去了上海,事事得听人家的摆布。听人家的吧,自己不开心;不听人家的吧,人家不乐意,总之,还是跟着大哥干爽。
实际上,曾国荃的脑子,与哥哥曾国藩的相比,差得有点儿远。他一心想着快点儿打下南京城,彻底消灭太平军,从此在历史上留下光彩的一页。他终究是缺乏长远的眼光,急于扬名立万,而丧失了眼前唾手可得的宝贵机会。
这样一来,曾国藩就把这事撂下了,亲弟弟不愿意去,还操这闲心干什么?
可万万没想到,这时候朝廷的一桩人事变动,彻底改变了局面。那位江苏巡抚薛焕,突然被朝廷晋升为通商大臣,这个职务类似于外交部及商务部的部长一职。按说值此上海危难之际,不应该临战换帅,把薛焕调任,谁来主持上海的大局呢?考究起来,薛焕其人极为精明,这多半是他活动的结果。因为上海太危险了,随时都有可能被太平军攻破。如果他还蹲在江苏巡抚的职位上,守土有责,除了全家自杀没第二条路可走。现在他晋升为通商大臣了,主要职责是陪洋人喝酒吃菜谈生意,即使太平军攻入上海,他老兄也大可往租界一躲,朝廷追究不到他的责任。
无论内情如何,江苏巡抚这个职位,总算是空出来了。
曾国藩知道这个消息,大喜,急忙把李鸿章叫过来:少荃啊,你赶紧草拟奏章,上疏朝廷,咱们就推荐你署理江苏巡抚了,这个位置,咱们得先占上。
所谓署理江苏巡抚的意思,就是暂时代理江苏巡抚,至于李鸿章到底能不能胜任这个省级领导干部的职位,还得走着看。
李鸿章大喜,欣然以肃清自任。他提议说:老师,既然是推荐我署理江苏巡抚,我看我还是提师先入上海,否则的话,没点儿业绩,人家朝廷也不好答应啊。
曾国藩摇头:少荃啊,你翅膀硬了,想要一飞冲天了。可是你走了,老师这边的许多力气活儿,谁来干啊?
李鸿章心说: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总不能你这边缺干活的人手,就强迫我李鸿章一辈子给你当拉磨的老驴,这个上海,老子非去不可。
于是李鸿章坚持要求奔赴上海,曾国藩连连摇头,给上海团练大臣庞钟璐写信说:已函催舍弟,募练成军,迅速东来。倘风波羁滞,至皖稍迟,即令李少荃廉访先挈万人前往。
到这时候,李鸿章更加明白了,无论如何,他在亲爱的曾老师眼里,只是曾国荃的一个先行官,上海是曾国荃的。他李鸿章,在这时候一定要知分寸,不能有丝毫的争夺之心。如果他表现得过于急切,只怕鸡飞蛋打,一无所获。
决定李鸿章仕途命运的关键时刻到了。
李鸿章静坐下来,几经思考,给曾国荃写了封信,说道:
东吴请兵之使数至,师门始以麾下得胜之师允之。嗣因内举避亲,复以不才应诏。鸿章庸陋,岂知军国大计?近年跧伏幕中,徒党星散,立时募练其何能军?幸叠次寄谕,催令吾丈同赴下游。当代贤豪投契之深,无如麾下,师资得借,懦夫气增。乃窃闻侍坐之言,似我公无意东行。鸿章欲固请之,未知有当于高深否耶?
这是一封至关重要的书信,是李鸿章抓住沪上机遇的关键。
李鸿章写这封信,要达到的目的有三个:
第一,避免曾国荃扯他的后腿。要知道,虽然他李鸿章才干过人,但再大的才能,也大不过亲兄弟去。他李鸿章不管在老师面前多么受宠,只要曾国荃一句话,就全部付诸东流。所以他在这封信中,狠抬曾国荃,狠贬自己,说自己不知军国大计,徒党星散,把自己形容到如此可怜,只为了麻痹曾国荃,避免他坏自己的好事。
第二,为上海的未来做个铺垫。自己去了上海,如果一切顺利,千好万好;可如果有什么不测之事发生,到时候还得求这位曾老九替自己收拾摊子。所以,话一定要提前说明白了,自己就是替曾老九打前站的,就是你的先锋官,如果有麻烦,你当老板的不能不管。
第三,稳住老师曾国藩。曾国藩最担心不过的,就是李鸿章脱离了自己之后,突然一飞冲天,从此不听老师的话,让老师这边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李鸿章再三再四地表态,自己就是湘军中的一枚棋子,是为曾氏兄弟打工卖力的。只要说服曾国荃相信了这个,老师曾国藩那里就容易蒙混过去了。毕竟,在曾国藩的心里,排第一的是亲弟弟曾国荃,排第二的就是他这个学生李鸿章。所以摆平老师曾国藩,比之于说服曾国荃要更容易。
此信发出之后,果然是立竿见影。曾国藩立即吩咐李鸿章,准备编练淮军,奔赴上海。
失意男人李鸿章的仕途,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