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杨起事,是以恐惧控制人,以仇恨激发起人心中的残暴力量。起事虽易,但一旦形成规模,就面临着系统因为过于庞大而运转不灵的问题。尤其是其部众都是强行被裹胁而入,初时因为家人被掳为人质,不得不死打死拼。等到后来,这种控制力度随着系统的庞大而逐渐减弱,于是洪杨部众开始整营整营地叛逃。
及至曾国藩的湘军崛起,以保护桑梓及传统文化为感召,恰成克制洪秀全的最强势力量。战场上的态势开始出现转变,湘军从弱到强,从被动到主动,而洪秀全则是从强到弱,渐渐丧失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湘军在战场上最辉煌的战果,是连夺吉安、安庆两城,将洪秀全牢牢地困于南京孤城之中。洪秀全政权已经进入了灭亡倒计时。
洪秀全当然不喜欢这个结果,于是他试图突破湘军的封锁,扭转被动的局面。他的行为,就为落魄的李鸿章创造了一次飞黄腾达的绝世良机。
梁启超著《李鸿章传》,他分析认为,是洪秀全阵营中最富天才的慈悲名将李秀成,给了李鸿章这个机会。
李秀成,和李鸿章生于同年,自小没有父亲,和母亲乞讨为生。时洪秀全于广西建立团营,入会者必须要把家里所有的财产全部上缴,由洪秀全统一分配。于是李秀成的母亲就想,这是好事啊,反正我两手空空,过去白吃别人,岂不美哉?就带着儿子,投奔了过来。于是李秀成就成了信徒,编入队伍中去攻城略地,他很快显露出了过人的军事才干,渐成洪杨集团的中流砥柱。
李秀成是历史上罕见的优秀军事天才,他强拖着走向死亡的洪杨集团与曾国藩的湘军死磕。眼见得湘军越战越勇,南京城岌岌可危,于是李秀成定下策略,要想打破湘军的封锁,就必须另辟蹊径,别开生面,拿下一座两座富庶的战略重镇,与南京城遥相呼应,犹如长蛇,攻头则尾应,攻尾则头应,那么这盘死棋,就又复活了。
李秀成选中的这座与南京城遥相呼应的战略重镇,就是上海。于是李秀成以苏州为大本营,连克杭州、常州、太仓、福山、昆山等城,进逼上海。但要拿下上海,李秀成面临着一个说不清楚的麻烦:洋人。
其时上海城已经成为东方第一座重要港口,其富庶繁华,天下无出其右。所以英国海军提督何伯,就乘兵舰沿江而上,赴南京城见洪秀全。其人之行,肩负两个使命,一是确保一艘英国炮艇停泊于南京城附近,以保护英国的商业利益;二是要确保上海的安全,说服南京城的太平军不要进攻这座城市。
洪秀全答复:天父已经显灵,不允许这样做。
何伯拿着这纸照会,回来见正担任参赞和译员的巴夏礼。巴夏礼因为参加过与清廷的谈判,被视为最有东方经验的英国人。他看了何伯拿回来的照会,大声喊叫了起来:不行,天父必须再向他显灵一次。
此后英国人与南京城进行了象征意义的炮火交换。然后何伯再入南京,天父果然重新向洪秀全显了灵,这一次,洪秀全答应了英国人的所有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允许一艘英国炮艇,停泊于南京附近;太平军承诺,一年内不向上海城进攻,甚至绝不靠近上海城三十英里以内。
这是洪秀全与英国极为短暂的蜜月期。此后一年,大量的传教士进入南京,试图说服洪秀全建立一个东方基督帝国。而洪秀全却别出心裁,建议传教士们放弃基督教信仰,改信他的太平天国。面对洪秀全的异想天开,传教士们瞠目结舌,浑不知如何答复洪秀全。
洪秀全这样做,也有他的道理。他是真的坚信自己是耶稣的弟弟,坚信自己是耶和华的儿子。如果你说不是,那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人支持他、拥护他,会有这么多的美女环绕着他呢?
但洪秀全这厮也不想一想,基督教义这么大的事,岂是可以瞎忽悠的?他看到有不少中国人相信他的癫狂妄语,就以为全世界的人都神经不正常,会被他忽悠。
虽然洪秀全没有忽悠住传教士们,但为了强化自己的威权,他向前线的李秀成放出风声,说他已经忽悠住了洋人。
李秀成大喜,于双方合约期满之后,也就是1861年,派遣军队向上海挺进,准备接管这座富庶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