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排泄太少就会废物积滞,形成食积、宿便、湿热、火毒、痰湿、淤血。而气在人体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固摄把门,控制进出,尤其是分泌排泄。汗液、大便、小便、月经、白带、五官分泌物等的分泌排泄要适度。该出的东西没办法出来,比如便秘,尿少,尿黄,体内就会有毒,皮肤就会出状况;无尿就是尿毒症;汗该出不出,人就会烦躁,热散不出去还会发胖;月经该出不出,那是闭经,不能怀孕,在闭经的基础上还会发胖或者影响女性的第二性征。分泌排泄太多又会精华外泄,天长日久,人就虚弱,形成虚性体质。气虚体质由于“门”总是关不紧,因此,常出现自汗(白天不热不活动也多汗,中医叫汗证)、大便次数多而溏烂(慢性结肠炎)、月经崩漏(月经病)、白带过多(带下病)。白带长期偏多的女性,通常容易发胖,比较倦怠慵懒。
气虚的女性容易长色斑,而且面积大,颜色淡。额头、口唇周围也常有。气虚女性一旦身上有炎症,较容易转成慢性,最典型的就是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缠绵难治,经常复发,腰骶小腹坠胀疼痛,腰像快折了一样,很难受,不耐疲劳。气虚的人易患感冒,不容易好,再加上劳累,就容易转成慢性支气管炎。
女孩子长期节食会导致气虚,常引起月经量明显减少,颜色淡,甚至闭经;或者是好不容易来了,但是收不尽,十天半月甚至一个月都不收。有的女孩子节食,体重减了,身材变好了,但是不能看脸,一看脸色黄黄的,眼大无神。凡是节食减肥减到身瘦脸黄、两眼无神时,基本上都会月经不调。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虚致使气血难以上行。
气虚则肠道蠕动无力,很容易引起便秘。大家千万不要大便一不通,就去吃牛黄解毒丸等通大便的药。很多人完全把生活与体质偏颇割裂开来,大便不畅通,肚子胀,赶紧吃通便药,一通,很舒服。但是问题真正的源头没有找到,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下一次大便又不畅通了,再吃泻药通大便,反复伤气。气虚缺乏动力,就越发没有力量把大便推出来,因此形成习惯性便秘。
大便不畅通,要先想想是否是饮食结构不合理,水果吃得少,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或者缺乏活动;或者精神太紧张,熬夜了;或者天气太干燥了,找到原因改善一下,调整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不用吃药大便也会畅通的。
另外,气虚还会引起脾胃的不适,且气虚者自身抵抗能力较弱,很容易诱发感冒、身体疲劳等症状。
自然界中风、寒、暑、湿、燥、火(热)这些正常的气候现象,若发生异常之时就会侵入人体而致病,借用“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热(火)邪”之名,概括所有的由外界因素干扰人体所致的疾病原因。这就是中医里所说的“风邪”。
《黄帝内经》里讲:虚证通常指正气虚损所出现的病症,当外邪亢盛时,如果正气不足,难以抵抗邪气,就称为“虚证”。虚证的形成,主要与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以及慢性病的耗损有关。
就气虚体质者而言,风邪致病通常会有一些特点:
(1)善行数变:善行,是说风邪致病,病位行无定处。表现为肌肉、关节的游走性疼痛,痛无定处的风湿性关节炎等。数变,则是说风邪致病的变化多,如荨麻疹的皮肤瘙痒,疹块时隐时现,此起彼伏。因蛇肉有很好的祛风作用,故而常为中医用来治疗这些关节与皮肤疾病,不过,用法及用量应该遵医嘱。
(2)浮越:风有上浮外越的特性,所以病在表上,易于散泄。通常感冒引起的头痛、鼻塞、咽痒、咳嗽、恶风、发热、汗出等,就属于感受了风邪。病初起可以用姜汤这些普通方剂对早期感冒有很好的疗效。
(3)善动:意思是风邪致病,病症表现有摇动的特性,所以人体不由自主的晃动,如突然晕倒、眩晕、手抖、抽搐、面肌痉挛等,都属于风邪致病。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脑血栓等,表现为发病突然,昏厥不省人事,口眼歪斜等“动摇”的特征,故称为“中风”。治疗时也要用祛风药。
(4)兼邪致病:风邪经常与其他外邪一起致病,如风与寒、风与湿、风与热、风与燥等,形成复合致病因素,病症表现则兼有两种外邪的特点。
针对上述风邪的致病特点,气虚体质者应提高警惕,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用一些防风邪的办法。例如,春夏风邪最盛的时候,尽量不穿无肩、无领、露背的衣服,以免给风邪以可乘之机;不在阳台、树下、露天或有穿堂风的厅堂、凉滑的水泥地上睡觉。此外,紧身衣和透气性差的衣服因为不能散汗,所以汗出当风可能引发肌肉关节酸痛或四肢僵硬而致病。
此外,气虚体质者如果不慎感受风寒,引发感冒等症,在症状初期应当采取祛风方案。下面这种就可以借鉴:
(1)侧卧在床上,左侧或右侧均可。
(2)全身放松,手握拳,屈膝。用鼻吸气,直到不能再吸时闭气。
(3)坚持片刻直到忍耐不住时,缓缓吐气。
(4)调匀呼吸,重复前面的动作。
(5)如此反复呼吸,至出汗时翻身,姿势同前,重复前面的动作,到身出大汗时停止。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呼吸方法可以祛除体内风寒之气,但在运作中要保持室内温暖,不可受凉。否则会达不到驱除寒气的效果。
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切角迹低于髂嵴连线。主要病症为腹胀,进食后会加重,平躺则减轻,伴有恶心、纳差、上腹痛、便秘或腹泻等症状。胃下垂在中医属虚证,脾气虚衰是根本的原因。轻度下垂者一般无症状,下垂明显者可能会出现如下症状:
(1)腹痛:多为持续性隐痛。常于餐后发生,与食量有关。进食量愈大,其疼痛时间愈长,且疼痛亦较重。同时疼痛与活动有关,饭后活动往往使疼痛加重。
(2)恶心、呕吐:常于饭后活动时发作,尤其进食过多时更易出现。这是因为一次进入较大量食物,加重了胃壁韧带之牵引力而致疼痛,随之出现恶心、呕吐。
(3)腹胀及上腹不适:患者多自述腹部有胀满感、沉重感、压迫感。
(4)便秘:便秘多为顽固性,其主要原因可能由于同时有横结肠下垂,使结肠肝曲与脾曲呈锐角,而导致通过缓慢。
(5)神经精神症状:由于胃下垂的多种症状长期折磨病人,使其精神负担过重,因而产生失眠、头痛、头昏、迟钝、忧郁等神经精神症状。还可有低血压、心悸以及站立性昏厥等表现。
临床上有很多医生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为治疗胃下垂的办法。在食疗中也是如此。下面就介绍几个食疗的方子以供大家参考。
确诊患有胃下垂后,可采用下列食疗方调理:
1.猪脾枣米粥
【材料】猪脾2具,大枣10枚,粳米100克。
【做法】将猪脾洗净切片,锅中微炒,加入大枣、粳米添水煮粥,可酌加白糖调味,空腹服食,每日1次。半个月为一疗程。
【功效】猪脾可健脾胃,助消化;大枣和胃养脾,益气安中;粳米补胃气,充胃津。共煮为粥对胃下垂引起的形体消瘦、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确有康复保健之效。
2.猪肚黄芪汤
【材料】猪肚1只,黄芪200克,陈皮30克。
【做法】将猪肚去脂膜,洗净,黄芪、陈皮用纱布包好放入猪肚中,麻线扎紧,加水文火炖至猪肚熟,再加适量调味品,趁热食肚饮汤,分4次2天食完。5只猪肚为一疗程。
【功效】黄芪为补气要药,李时珍称其为“补药之长”,尤其善于益气升阳,治疗各种脏器下垂;陈皮理气健脾,和中消滞;《随息居饮食谱》说猪肚能“补胃,益气”。猪肚黄芪汤可补中气,健脾胃,行气滞,止疼痛,对于中气不足,脾胃虚弱之胃下垂,颇有效验。
3.莲子山药粥
【材料】猪肚1只,莲子、山药各50克,糯米100克。
【做法】将猪肚去除脂膜,洗净切碎,莲子、山药捣碎,和糯米同放锅内,加水文火煮粥,早晚2次食完,隔日1剂。10天为一疗程。
【功效】猪肚为补脾胃之要品,山药、莲子、糯米补中益气而养胃阴。脾胃得补,则中气健旺,下垂的脏器即可回复。
在预防胃下垂中还要多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保健:
1.保持饮食营养均衡
胃下垂患者大多体力和肌力都很弱,加之消化吸收不好,容易产生机体营养失衡,故较正常人更感到疲劳和精神不振。因此,患者要注意在少量多餐的基础上力求使膳食营养均衡,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比例适宜。脂肪特别是动物脂肪在胃内排空最慢,若食脂过多,就会使得本已排空不畅的胃承受压力增加,加重食物潴留,要适当限制。而蛋白质食物应略有增加,如鸡肉、鱼肉、瘦猪肉、半熟鸡蛋、牛奶、豆腐、豆奶等,将其做得细软些并不会影响消化吸收。通过增加蛋白质摄入,可增加体力和肌力,缓解易疲劳等症状,也可改善胃壁平滑肌的力量,促进胃壁张力提高,蠕动增强。
2.要少食多餐
胃下垂患者饮食调理的第一要求便是每次用餐量宜少,但次数可以增加,每日4~6餐为合适。这是由于胃下垂患者消化功能减弱,过多的食物入胃,必然会滞留于胃里引起消化不良。另外,进餐的类别中主餐宜少,蔬菜宜多,可每日喝一杯牛奶,蒸一碗蛋羹,吃几块饼干作为正餐的补充。但要注意一次不要太多。
3.食物应细嚼慢咽
胃下垂患者用餐速度要相对缓慢些,细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及增强胃蠕动和促进排空速度,缓解腹胀不适。因为患者的胃壁张力减低,蠕动缓慢,如果狼吞虎咽吃下去的食物就会填在胃中。另外,口腔对食物的咀嚼过程还会反射性刺激胃的蠕动,增强胃壁张力。
而且,胃下垂患者平时所吃的食物应细软、清淡、易消化。如果食物干硬或质地偏硬,如牛排、炸丸子、花生、蚕豆等,进入胃内不易消化,还可能损伤胃黏膜而促进胃炎发生率增高。因此,主食应以软饭为佳,如面条要煮透煮软,少吃又厚又硬的粗面条;副食要剁碎炒熟,少吃生冷蔬菜。但应注意的是,鱼肉不可过熟,因为鱼肉在半生不熟时最嫩和易消化,对胃的负担最小。
4.减少对胃部的刺激
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姜、酒精、咖啡、可乐及浓茶等,可使胃下垂患者的反酸、烧心症状加重,影响病情改善,故而这些食物应尽量少吃少喝,有所限制。少量饮些果酒和淡茶是有益的,有利于减缓胃下垂的发生与发展。
5.切勿暴饮暴食
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对体瘦者应增加营养。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练气功、打太极拳等。预防该病,还必须保持乐观情绪,也可采用简便易学的健身法。若已患慢性消化性疾病,应积极彻底治疗,以减少该病的发生。
应戒烟酒,禁肥甘、辛辣刺激之品,宜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品。不要参加重体力劳动和剧烈活动,特别是进食后。饭后散步,有助该病的康复。保持乐观情绪,勿暴怒,勿郁闷。要耐心坚持治疗、食物调理和康复锻炼,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
6.防止便秘
胃下垂患者的胃肠蠕功往往都比较缓慢,若饮食不当或饮水不足则容易发生便秘,而便秘又会加重胃下垂程度,所以,患者应特别注意防止便秘。清晨喝杯淡盐水或睡前喝杯蜂蜜麻油水,可以缓解和消除便秘。日常饮食中多调配些水果蔬菜,因为水果蔬菜中含有较多维生素和纤维素,尤其是后者可促进胃肠蠕动,使粪便变得松软润滑,防止便秘发生。
7.动静相宜
胃下垂患者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防止胃下垂继续发展,还可因体力和肌力增强而增强胃张力、胃蠕动,改善症状。但要注意的是餐后不宜立即运动。餐前散步餐后卧是胃下垂最好的方式。应保证餐后有30~60分钟的休息,因为餐后即运动会因食物的重力关系而使胃下垂程度加重。
气虚的人得感冒,多半都会表现出一种低热、缠绵的症状,不会高烧高热,感觉也不是很重,最多是咳嗽、打喷嚏、流鼻涕,吃饭不香,活动怕累。但会持续很长时间,几星期不好;或者刚好一阵,淋了场小雨,又病了。相对而言,气不虚的人,一感冒就很容易发烧,也很容易好。这主要是因为气虚的人卫御能力不够,即使这次好了,防御功能还是没有建立起来,也就是亡羊未补牢,自然很容易再犯。
在中医理论中,“气”是固护体表的,如果气少了,力量就减弱了,声音也低了;而且气虚不能固卫,出汗就多了,气虚体质的人对于细菌病毒这类外敌的抵抗力较弱,也更容易被风寒侵袭,患上感冒。在流感高发季节特别容易中招,且经常一病就拖很长时间。
但是,气虚感冒的人大多不发烧。发烧其实是正气和邪气激烈斗争时的外在反映。正气不够强,当然烧不起来。就算发烧,也是低烧,而且持续时间很长。老年人感冒一般都以低烧为主,而且断断续续,就是因为年纪大了,元气少了,气虚了。因此,老年人更要注意补气的问题。
气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从小事关注自己的身体,尤其是观察几次感冒的不同。比如,上次感冒发高烧,这次没烧,那么你就要提高警惕,想想是不是有问题了。
这类人平时怕冷、怕热、怕风,很容易感冒。属这种体质的人,容易成为反复感冒的受害者,每个月都要到医院打几次吊针,打完之后,当时好了,过一阵子又复发了。
中医讲劳则耗气。如果人们利用能量在一个正常的范围,有足够的物质去补充,转化为新的能量,你的气就不会损耗。但如果你太累了,能量消耗太过了,又没有更多的物质来补充,气必然会越来越少。为防过劳,就要不熬夜、要保暖。另外,还要避免剧烈运动,尤其在运动后出汗,又被风吹到,就很容易感冒,会消耗元气,反而得不偿失。
在饮食上,要注意多吃有益气健脾的食物,如山药、黄豆、白扁豆、鸡肉、香菇、大枣、蜂蜜等,少吃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空心菜、生萝卜等。起居应规律,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尤其在夏天的中午应适当休息,保持充足睡眠。平时注意保暖,避免劳动或激烈运动时出汗受风;避免剧烈运动,可做一些柔缓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操等,并持之以恒。
给大家推荐两道药膳,对于预防感冒,强身健体有着很好的功效。
1.黄芪童子鸡
【材料】童子鸡一只,生黄芪9克,葱姜、盐、黄酒适量。
【做法】取童子鸡1只洗净,生黄芪用纱布袋包好,取一根细线,一端扎紧纱布袋口,置于锅内,另一端则绑在锅柄上。在锅中加姜、葱及适量水煮汤,待童子鸡煮熟后,拿出黄芪包。加入盐、黄酒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可益气补虚。
2.山药粥
【材料】山药30克,粳米180克。
【做法】将山药和粳米一起入锅加清水适量煮粥,煮熟即成。此粥可在每日晚饭时食用。
【功效】具有补中益气、益肺固精、强身健体的作用。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疲劳综合征”正袭击着发达国家的成年公民。而这种病症以中年男性居多。这是因为他们在家庭和社会中都肩负重任,承受这种种压力。而且因为生理和心理的原因使他们好胜心强,背负的精神压力更大,而抗疲劳能力差。另外,他们对疾病也更加敏感。当他们患有感冒、肠炎等常见病时,其身体不适感往往会比一般人更严重。
在感到疲劳时,这些人往往会头痛、腰痛、胸闷、四肢乏力、食欲不佳、失眠……却查不出究竟是什么病。如果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半年以上了,那么,就很可能已经患上了疲劳综合征。千万别小瞧这种病,它最终可以引起人体器质性病变,发生癌症、高血压等疾病。
在中医范畴里,疲劳综合征属于气血耗伤引起的虚证,过劳损伤气血津液,损伤阴阳,损伤脏腑。《素问·宣明五气篇》对体力性疲劳归纳为五劳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说得直白些,疲劳综合征就是由长期疲劳而演变的一种多组织器官虚损、功能紊乱的病理状态。目前,医学界对此还没有特定的治疗。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种病呢?
首先,给大加推荐几道药膳,对于缓解疲劳,调节气血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野生龟鳖“续筋骨,治劳倦”,久服“轻身不饥,益气滋智”。其味甘,性平,几千年来一直被珍为滋阴凉血的上佳补品,具有巨大的抵抗疲劳、提高免疫力的功效,而且四季皆可食用。所以,缓解疲劳综合征,用野生龟鳖作食疗再合适不过了。
1.参灵甲鱼
【材料】党参、浮小麦各15克,茯苓10克,灵芝、大枣各6克,甲鱼200克,火腿50克,葱、姜各20克,鸡汤、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将甲鱼切块,同以上各味药及调料同放大碗内,加水适量,放蒸锅内蒸至甲鱼熟烂即可。
【功效】具有益气健脾,消除疲劳之功效。
2.三稔煲荠菜
【材料】三稔4~5枚,荠菜500克,精盐适量。
【做法】将三稔切开,荠菜洗净,同煎汤,不加油,加精盐调味。1次饮服。
【功效】清热,止渴,除烦,抗疲劳,利小便。适用于头痛发热,咳嗽,口干舌燥,口鼻气热,大便秘结,小便短黄等症。日常活动后肌肉酸痛,服之透汗解肌,祛除疲劳,恢复精力。
3.枸汁滋补饮
【材料】鲜枸杞叶100克,苹果200克,胡萝卜150克,蜂蜜15克,冷开水150毫升。【做法】将鲜枸杞叶、苹果、胡萝卜洗净。苹果去皮、核,将鲜枸杞叶切碎,苹果、胡萝卜切片,同放入搅汁机内,加冷开水制成汁,加入蜂蜜调匀即可。每日1剂,可长期饮服。
【功效】强身壮阳,美颜,抗疲劳。枸杞叶味甘性平,能补肾益精,清热明目止渴。在工作过于劳累及运动过量时饮用,能消除困倦疲劳,恢复元气,增强体力。
4.双参肉
【材料】鲜人参15克,海参150克,瘦猪肉250克,香菇30克,青豌豆、竹笋各60克,味精、精盐、香油各适量。
【做法】将海参发好,切块;香菇洗净,切丝;瘦猪肉洗净,切小块;竹笋切片。将以上4料与人参、青豌豆一齐放沙锅内,加清水适量炖煮,以瘦猪肉熟烂止,加入味精、精盐、香油即可。每日1~2次,每次适量,每周2剂。
【功效】大补气血,强壮身体,消除疲劳。适用于久病体虚不复,或年老体衰,精神委靡,身体疲倦等症。
在饮食上还要注意的是:
1.平时多喝水
要喝大量的水(每天8大杯)及果汁,水具有良好的通便排毒的功效。要确保肠道每天畅通,还需摄取膳食纤维。
2.多吃新鲜蔬菜
为了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加快康复,可以选择含50%蔬菜及鲜果汁的均衡饮食。它们主要包括蔬菜、水果、全麦等谷类、种子及核果、去皮的火鸡肉、深海鱼。这些食物提供各种补充体力及强化免疫力所需的营养。
3.少食多餐
一整天吃4~6餐小量食物,避免任何一餐吃得过饱,可以保持一个好的血糖平衡和更高能量水平。有人发现在早晨醒来或晚上睡觉时立即进食一小部分低脂蛋白能够帮助提高能量水平。建议选择好的蛋白质包括:低脂奶酪、豆腐,小扁豆和其他豆制品。
4.补充嗜酸菌
大约60%感染EBV病毒(人类疱疹病毒)的人也同时带有念珠菌,因此要在饮食中补充嗜酸菌。吃酸性食品,例如酸奶中所含有的乳酸菌对念珠菌就有很好的抵抗效果。
另外,在生活上也要多加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1)少吃甜食。糖分会过度激活胰岛素,使血糖变化,让人产生疲劳,坐立难安,还会引发肥胖问题。
(2)勤洗澡。沐浴有助恢复体力,洗澡时的水流会散发阴离子于空气中,围绕着你的身体,而阴离子会让人感到较快乐及较有活力。
(3)早起15分钟。每天早晨多给自己15分钟,你就会感到轻松一些,而不会匆忙而倦怠地展开一天的工作生活。
(4)补充维生素。及时补充服用综合维生素,或B族维生素,可以促进人体代谢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有助神经与肌肉的运作。
(5)戒烟、少喝咖啡。抽烟会阻碍氧气输送到各组织,会引发身体各器官缺氧,其结果便是疲劳。咖啡虽能提神,但会消耗体内与神经、肌肉协调有关的B族维生素。
(6)小睡片刻。并非每个人都需要小睡片刻,但年纪较大或者工作繁忙且睡眠不足的年轻人,都需要小睡一会儿。且最好每天固定在同一时间,并且不超过一小时。
超过劳动强度而致死,是指“在非生理的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淤积并向过劳状态转移,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进而出现致命的状态”。
事实上,这只不过是表面现象,《黄帝内经》认为,“过劳死”的根本原因就是阳气提前消耗完了。按中医的道理来说,疲劳的真正原因是阳气亏损,长期阳气亏损,就意味着根基不固,会导致体质虚弱,周身血脉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削弱,免疫力下降,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减弱,各种致病因素缓慢积累,必然引起体质进一步下降。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过劳死”也不是突然之间就会出现的现象,只是人们对此一直没有深刻的认识,如果注意观察和警惕,还是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过劳死的。
人的大脑在思维、记忆、创作、想象的过程中,高速运转,紧张工作,其对氧气和多种营养物质的消耗是非常可观的。与体力疲劳不同的是,脑力疲劳不易察觉,也不容易控制。疲劳不疲劳只有自己知道,很多人常常不在乎脑疲劳发出的信号,而把那些信号当成暂时的、偶然的不适。其实,因为超负荷用脑而导致的脑缺氧、脑缺血、脑缺营养,已经使不少人濒临死亡边缘。
身强力壮、经常锻炼、营养良好,都挡不住“过劳死”。人们要警惕疲劳,人们要经常锻炼,增强体质,加强营养,以便经得住疲劳的折磨。然而,身体对于疲劳的承受能力是有极限的,超越了极限,再强壮的身体,也抵抗不了死亡的威胁。预防“过劳死”的根本之道在于从源头上减负,不要在疲劳极限之下工作、学习、生活。脑力疲劳对人的伤害比体力疲劳大。
总之,我们要及时从自己的身体收取疲劳的“信号”,并加以重视,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让“过劳死”的威胁远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