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婴儿的成长 儿童的潜意识活动

19世纪以前,大多数意大利农民终其一生都没有出过远门。意大利统一之后,大批农民背井离乡,奔走到其他省份去谋生。在外地,他们找到了工作,结婚并且定居下来。但是这些人晚年大都患了一种怪病,其病状为脸色苍白、抑郁、虚弱、贫血等,在尝试了种种医治方法都无效的情况下,医生建议他们回家乡转转,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意外的是,这些人回到家乡不久之后,健康基本都得到了恢复。于是这些人说,家乡的空气就是最好的治疗,哪怕家乡的气候可能不如我们所愿。可是在心理学家看来,真正将这些病人治愈的是一种平和、愉悦的心态,这源于他们儿童时期潜意识里对出生地的吸收。

这种潜意识的吸收能力,对研究儿童心理教育的人来说尤其重要。人成长的基础包括这种心理能力,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人适应了当地气候和社会环境。所以,关于儿童教育的研究都应该以此为基础。

人们对婴儿学习身边事物的过程得以了解,依赖于对这种特殊心理能力的发现。在儿童时期,人培养了对生活环境、文化习俗的适应,儿童的行为发展不仅融合当地的时间和地域,还融入当地的风俗习惯,最后,这个婴儿成长为一个典型的本土人。

印度人非常尊重生命,这在世界各大民族中也是屈指可数。因为对生命十分崇敬,动物也会让印度人崇拜。在成人身上,是很难培养这种对生命的热爱之情的。虽然人们常说“要尊重生命”,但类似的话不会让人们犹如印度人一般崇敬动物。

一些欧洲人也许会认为,印度人的做法是正确的,动物和人类一样具有灵性,人类应该尊重它们。但这不过是个假设而已,很难在他们心里激发出相同的情感。比方说,欧洲人永远无法体会印度人对牛的崇敬心理。尽管欧洲人不屑一顾,但是不管怎样,印度人都不会改变自己对动物的情感,因为在他们心中,这种情感早已根深蒂固。

我想起在蒙台梭利学校教书时的一件事:那天我走进一个小花园,看到一个大约两岁左右的印度小孩蹲在地上,手指比划着。我走上前去细看,小孩用手指在一只少了两条腿蚂蚁前面画线,原来他在帮助那只蚂蚁,辅助它爬行。我估计,人们会觉得这个孩子如此喜爱动物,完全出自遗传。从文化方面来看,这种情感确实有历史传承的原因,但就个体发育方面来讲,这种心理特性并非出于遗传,而是婴儿在环境中自学的结果。

该怎样对待一只受伤的蚂蚁,不同国家的小孩态度不同。有些孩子也许会把蚂蚁踩死;有些会视若无睹,毫不在意地离去;多数人会宽恕这种行为,因为他们对动物没有感情,认为动物与人不能相提并论。

世界上有很多种宗教,不同地域的人通常尊崇不同的信仰。虽然如此,一旦这些传统被批判,不管出于何种理由和实际需要,都会导致人们强烈的不满,其原因就是,这些情感和信仰早已融入了他们的生活中。就像欧洲人常说的:“它在我们的血液里。”社会规则和道德习惯决定了一个人的个性,培育了人们的特殊情感。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典型的印度人、意大利人、英国人、法国人、中国人。这种情感是怎么形成的呢?它源于心理学家将其称为“记忆性基质”的东西——婴儿期具有的一种神秘的精神力量。

婴儿吸收从环境中学到的东西,并使之成为他们个性的一部分,于是,这些东西会永存于他们的头脑之中,就算某些在后来的生活中不再使用,但还是会留存在潜意识里。“记忆性基质”(我们认为它是一种超记忆的东西)不但创造个性,还使这些特性保持着生命力。婴儿期形成的东西是难以彻底剔除的,将成为他们个性的一部分。

在人的动作、神态、步态方面,“记忆性基质”对人的成长发育的意义都有所表现。不同种族的身体语言、精神趋向都各有不同。比方说,居住在非洲土著部落的人,大都具有一些抵御猛兽的特殊心理功能,有些部落主要依靠锻炼听觉,于是部落成员的听觉都异常灵敏。

从人的肢体和器官的行动来看,儿童期学到的东西会在人身上留下永久的印记。于是人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当人们说“这个人没教养”,或者责怪某人过于懒散时,其实是在提醒这个人要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尽管这样可能会对他造成伤害,或令他觉得耻辱。事实上,这些人很难彻底戒掉自己的缺点,因为这些缺点和其他个性特征一样根深蒂固。

从同一个角度出发,我们就能很好地理解人与时代的联系。现代人对古人的想法不予认同,古人对现代人的生活也不能理解。初生的婴儿,能够很快适应当时的文明,无论这种文明程度的高低,最终,他都会与这种文明协调一致。这也证实了人类个体发展的真正原因是其适应性,个体竭力为自己建起一种行为模式,便于融入这个世界。

现在,随着对儿童智力了解的深入,将儿童作为联系不同时代和不同文明的纽带是有必要的。假如我们需要引入新思想,传递文明的火炬,或改善人们的生活习俗,给社会生活注入新鲜活力,就得从儿童开始,因为婴儿时期是如此重要,而成人难以完成这一任务。

在20世纪英国就要结束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时,一个英国官员为了让孩子生活在没有种族歧视的环境里,时常让保姆带孩子去印度饭店吃手抓饭。不过,印度人这种独特的饮食方式确实吸引了欧洲人。糟糕的是,不同民族的不同日常生活方式,经常引发出敌对情绪,于是成为彼此矛盾的根源。这个英国官员的做法无形地提示了我们,要想恢复过去的传统,我们可以向儿童求助。

既然人类改进社会是通过对儿童的影响,那么我们就不该忽视幼儿园的重要性;既然人类社会的改造始于儿童,那么我们成人就应该提供他们适宜成长的环境。

儿童的教育应以环境为载体,因为儿童的个性发展是通过对环境的吸收进行的。儿童是前人和后人之间的纽带,又能成为创造者,于是,他们将带给人类无尽希望的同时,全新的生活观念也会被引入。我们作为儿童教育工作者,想把人性带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还需要很多准备工作。这样的目标,意味着对儿童的教育也应该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即把初生婴儿当作具有特殊心理能力的生命来对待,而不是只需要大人照顾的孩子。事实上,新生儿的心理活动现在已经备受关注,且极有可能因此形成一门新学科。如今,很多医院已经设立了专门为儿童治疗疾病的儿科诊室,这不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吗?

新生儿具有心理活动,那就说明这种心理活动在他出生前就存在。事实上,科学研究已经证实,早在胚胎期,婴儿的这种心理活动就已经开始了。人们很快接受了这个事实,之后,新的疑问产生了,从什么时候起,胚胎开始具有这种心理生活呢?众所周知,7个月的胎儿脱离母体,他仍然能够健康地存活,这反映出7个月的胎儿已经具有心理生活。

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相信,所有生命都有一定的心理活动,哪怕是最低等的生物,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力量和特定的心理反应。如果对单细胞生物进行观察,就会看到它们能够保护自己,知道如何寻觅食物、逃避险境,就是说它们一样有感知能力,一样有心理活动。今天,生命的这一特性已被普遍认可,但就在此前不久,科学界还认定婴儿没有心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