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会努力实现自身的独立,如果没有心理回归倾向。婴儿在脱离母体的那一刻起,就如同离弦的箭一样,朝自身独立的发育方向奔去。他们将不断克服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全力完善自身,这是由于在儿童的体内具有一种巨大的能力,这种能力在不停地发挥着作用。
生理学家帕西·纳恩先生称这种力量为“具有目的行动”。如果我们想在成人身上找到与此相似的东西,那就有点“主观意愿”了。这是个不大确切的类比,因为主观意愿仅仅是人意识的一部分,且倍受限制,而“具有目的行动”却是指生命的本能,可以说是生命演进的推动力。儿童成长的源泉完全是基于这种力量的存在,发育过程的一切行为都来自于它。如果发育不受任何干扰,一种“生命的愉悦”就会在儿童身上体现出来,他们就会洋溢激情和活力,健康快乐地成长。
儿童对独立的要求,基本体现在这种“自然发展”上。也就是说,只要成人对儿童的自然发展提供必须的帮助,他们就会完成自身的独立。儿童心理发展是这样,他们的身体发育同样如此。因为身体同样具有使发育完备的推动力,而且十分强烈,唯有死亡能阻止它的前进。
接下来,我们将就儿童“自然发展”的各个阶段进行探讨。
新生儿脱离了子宫这个“牢笼”,向独立迈出的第一步。与此同时,出生赋予他强烈意愿去认识外在环境,一个崭新的世界向他敞开,他开始汲取各种知识来完备自己,逐步形成自己的个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天生就有“征服世界的欲望”。
生命发展第一阶段的标志,就是这种“征服世界的欲望”,它表明外在环境对儿童具有吸引力。因此,我们能肯定地说,儿童喜欢这个世界。或者套用凯兹的话:“对儿童来说,这个世界具有丰富的感官刺激。”
感觉器官是婴儿身上最先工作的器官。想象一下,如果这些感官不能汲取信息,它们还有什么用处呢?
环顾四周,我们能看见什么?能看见视野之内的一切东西。侧耳倾听,我们能听见什么?能听见可辨声域内的一切声音。人的感知范围十分广阔,但人并非天生就能分辨这些东西。从声音的角度去说,婴儿最初听到的仅仅是一种混合的音响,随着与周围环境交流经验的积累,才慢慢可以分辨出声音之间的差别,这一过程正好合乎完全形态的心理学。
一个正常儿童的心理发展,首先要吸取所有能够感知的东西,随后对它们一一加以鉴别。如果情况相反,儿童不但不能体会到周围环境的美妙之处,反而有一种恐惧感,这时,外部世界就不再是感官刺激的源泉,而是变成恐惧之源。
显然,以上两种情况差别很大。研究表明,婴儿6个月左右生长过程会走上正常之路,前提是他开始接受外界的影响,从婴儿的身体发育中,可以找到证据。当然,还可以进行一些测试,比方说,6个月大的婴儿开始分泌胃酸,开始长牙,身体开始发育。如此一来,6个月大的婴儿不但能吃母乳,还能吃些与母乳混合的食物,而在此之前,他们无法消化吸收除母乳外的食物。
所以不妨认为,6个月大的婴儿已经可以相对独立,他们好像在说:“我们可以离开母亲了,我们能够独立生活了。”儿童成长为少年的时候,类似情况还会在他们身上发生,那时的他们将会因自己对父母的依赖而倍感羞耻,并尽力回报父母的生养之恩。
大概在6个月左右,有一个重要标志——婴儿的小嘴里终于能吐字发音了,这表明他们顺利完成了语言学习的最初阶段。之后,儿童的发展将迅速加快,直至他们完全独立。儿童从他开始说话的那一刻起,就能表达自己的需求,不再依赖于人。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已经是人类成员了,因为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儿童掌握了语言,也就掌握了他与社会的交流方式。
儿童成长、取得独立的重要一步,就是学会运用语言,开始与他人进行交流。起初混沌朦胧,还什么都不会的婴儿,现在不仅可以听懂他人说话,还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思想了,多么令人惊讶,就像他们一觉醒来,就同时具备了倾听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再过6个月,儿童就1岁了,他们开始学会走路,两条腿能够到处走动,随意跑来跑去。如果有生人靠近他,他还会躲避,在身体上,他也自由了。由此可见,人的能力是在逐步发展,循序渐进,最终迈向独立。如今,给儿童提供帮助,并促使他们独立已不再是问题了,因为,他们已经独立了。
生命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这样,大自然赋予生命独立的能力,也就会全力促成这种能力的实现,从而将自由和独立赐予儿童。
学会行走,对儿童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不是简单的出于行走是复杂的肌体活动,证明儿童体质发育的完善,还因为行走出现在儿童1岁左右,恰好与儿童的语言学习和汲取周围环境知识是同时进行的。
在哺乳动物世界里,只有人不能免除学习行走的过程,其他哺乳动物刚出生就会走动,几分钟后甚至还能奔跑。人类则不同,刚生下来的时候,什么都不会做,必须在襁褓中生存一段时间,并且在这期间逐渐培养这些能力。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儿童在站立之前,需要实现身体三个方面的发展。
你可能会认为用两腿站立和行走非常简单,其实颇为复杂,需要几部分复杂的神经结构相互配合。其中关键取决于生长在大脑底部的小脑——控制人的平衡和运动的器官。可以这样认为,儿童能否行走,要取决于小脑的发展。
摆脱对他人的依赖,自行其是,是婴儿的第一本能。在争取独立时,儿童的首要意识就是自我保护,避开外来伤害,避免被他人阻碍,最终实现自己的要求。
一些庸俗之人认为,无所事事是生活的最佳状态,什么事也不做,躺在床上,吃饭穿衣都有人伺候。如果事情真是这样,婴儿出生前的生活最惬意了,那时的他,待在子宫里,不需要为任何事情操心,一切都由妈妈料理。但是,想想婴儿学习语言这一艰难历程吧,为了学会与人交流,即便是在襁褓中,婴儿都担负着繁重的工作。如果无所事事是生命的最佳状态,那么婴儿何必再学习说话,在襁褓里被人呵护不是挺安逸吗?学会说话后,还得学习吃饭、走路,还有动脑思考,这些活动都需要不懈的努力。但是孩子们并没有因此放弃,他们迸发出强烈地进取意识,随着对周围环境的不断熟悉而愈发强烈。
儿童不只是向我们证明了知识的价值,还显示了自然的教育方法是不同于社会教育方法。通过自身的行动,儿童寻求着独立,他们毫不关心学习以外的其他东西,一心掌握自己需要的知识,汲取周围环境的经验。
我们必须弄清楚,给予儿童自由和独立,如同给予一个永不停歇的工作者自由和独立,一旦停止工作,他们就不能生存。这种生存规律适用于所有生物,违背这种规律,只能使其发展倒退。
所有生命都以能量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能量精力充沛,所以,只有通过活动生命才能达到完美。社会的活力来自代代相传的人们。有人企图自己偷懒,把工作推给别人,这种意图违背了自然规律,是生命衰退的体现。这种现象开始于儿童时期,根源在于婴儿出生后的几天里,没有人帮他们去适应周围的环境,以致他们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兴趣。这样的儿童无法离开别人的依靠,他们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喜欢睡觉而非交朋友。
这些都是退化倾向的表现,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向子宫回归的倾向”,这种倾向试图逃避独立。但是正常的儿童会逐步走向独立。于是,另外一个问题出现了,我们怎样对这些不正常的儿童进行纠正,怎样治疗这种衰退症状。
这些发展有偏差的儿童,厌倦生活的环境,他们眼中只有困难和障碍,在他们看来,这些障碍很难被克服。如今,这种孩子成为儿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产生了儿童精神病理学。在西方国家,还涌出很多儿童心理病诊所。为了帮助这些儿童,科学家研究出了很多治疗方法,其中的游戏疗法就为我们所熟悉。
儿童的学习环境应该不能有什么障碍,障碍越少越好,最好完全摒除。重视儿童教育的国家,会提供许多富有吸引力的东西在儿童的生活环境里,那些非正常儿童的生活环境更应该如此。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儿童觉得障碍并不可怕,它很好克服。所以为了帮助儿童发展自身的能力,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让儿童去参加他们感兴趣的活动。
儿童生活的环境应多姿多彩,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可以汲取经验。只要我们遵循生命发展的基本准则,就可以使有退化倾向的儿童发生改变。使他们不再消极,热爱工作;不再萎靡不振,而是朝气蓬勃;不再因为害怕而逃避,而是热情开朗、兴致勃勃地享受生命的乐趣。
对非正常儿童来说,从懒惰到洋溢活力是一个治疗的过程,这与一个正常儿童从懒惰到洋溢活力是等同的,都不能离开以自然规律为依据的教育。尽管我不打算做理论上的探讨,但是在对此进行详尽阐述前,有必要就“成熟”一词做一下解释,因为就本书的内容来讲,确切理解“成熟”的概念极为重要。
“成熟”起初是遗传学和胚胎学的概念,用以表示生殖细胞受精前的发展过程,就是由不成熟发展到成熟。这个概念被借用到儿童心理学后,具有了更多内涵,它表示一种成长调节机制,该机制确保每个器官的发育平衡。虽然哈诺德·盖塞尔并没有提出一个精准的概念,但他还是发展了这一理论。如果我领会地对的话,他的意思应该是:生命个体的发展遵循一定的法则,这些法则必须被遵守,因为生命本能支配着儿童的学习过程,生命赋予儿童的某种特性和倾向会引导他们去学习,还有学习什么、如何学习。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盖塞尔认为,外在指令根本无法约束儿童的这些功能。
毫无疑问,在儿童身体发育方面,盖塞尔的观点是正确的,正如前面所说,在儿童的各个行走器官发育成熟之前,教他们走路是天方夜谭。同理,儿童的心理发育没有到某种程度之前,也不可能学会说话。
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始终坚持的观点:儿童的成长完全遵循着自然的规律。这些规律被我视为儿童教育的基础。从生物学的角度讲,盖塞尔的说法毋庸置疑,但对儿童的精神成长来说则未必合宜。比方说,他认为“和身体发育一样,儿童的大脑发育也是一定发展过程的结果”,这种说法绝对不确切。假设把一个儿童留在荒岛上,除了给他必要的食物,其他什么都不让他接触,接触不到人类,完全自由发展,这个儿童的身体发育可能很正常,但心理发展肯定有问题,那个一度家喻户晓的“艾维伦野人”男孩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事实证明,我们不可能凭空造就一个天才,教育能做的,只是促使一个人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当然,既然我们承认“生物成熟”的过程,也就应该接受“心理成熟”的过程,因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两者是同时进行的。关于这些,前面的章节也有论述。
目前,人类还无法全过程的认识器官的成长,因为器官的发育是一个无序和波动的过程。胚胎的发育有一些活动点,这些活动点只存在很短的时间,各个器官出现在这些活动点附近,器官出现之后,活动点就消逝了。另外,器官的成长过程中还存在某些敏感期,而这些敏感期极大地影响着动物的行为。对此,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雷斯已经做了不少研究。让我们感兴趣的是,这些敏感期对动物行为的作用与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致的。这就是说,生命发展的规律与人类的本性相统一,两者彼此适应。
对生命个体来说,“成熟”的过程中不仅取决于基因功能,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在个体的成熟过程中,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
心理成熟需要来自环境的经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环境经验也存在不同形态,这是由于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目的行动”时刻转换着类型,环境经验也就以不同面目呈现在个体面前。
由于环境经验反复不停地出现,一项新的功能在人的意识领域出现了,一个特定模式被建立起来了。当然,肉眼不能看到这些。看上去,外在经验的重复活动与新生功能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联系,因为这些功能一旦出现,环境经验随即消失了,而新功能一经建立,儿童的注意力就发生了转移,以便发展另一种功能。要是儿童无法这样连续地汲取环境经验,他对环境的敏感性就会失去,从而影响他的发育成熟。
心理学课本这样定义“成熟”的概念:“成熟,是来自遗传的结构变化,该变化主要来源于遗传基因,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生物体与环境之间彼此作用的结果。”
以我们的认识,可以这样理解,人在出生之时,大脑结构中就存有一种力量——“具有目的行动”。
总而言之,影响着个体成长和心理发展有几个方面的机制:具有吸收力的大脑、“星云”、敏感期。这些都是人类的特征,源于生物种类的遗传,但是它们的作用,只有通过个体的自由活动,在环境中吸取经验才能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