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辩题,确定论点
赛场论辩,论辩双方是临场抽签的。一旦确定辩题,就要对其做出有利于己方的解释。确定己方论点,论辩时才可展开攻击,先发制人,攻守得体,游刃有余。
对辩题做出有利于己方的诠释通过论据的佐证,方可站稳脚跟,出奇制胜。
对辩题做出巧妙的诠释,方法有两种。
一、定义法
在1986年亚洲大专辩论会上双方抽到了“外来投资能够确保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增长”这一辩题。无疑,从命题上看,正方处于不利地位。对此,正方巧释题眼,别开新意,开场就提出“确保”并不是指“百分之一百地保证”。并通过例证说明,为己方论点开辟了广阔的活动舞台,牢牢把握了辩论场上的主动权,并最终获胜。
定义法是论辩中最常用的一种策略,在辩题对己方明显不利的情况下尤其适用。比如辩题“金钱万能”,正方明显处于被动地位。如果正方把“万能”理解成全称命题,几乎是无理可辩,无话可说。只能对“万能”做出符合于己方的巧妙的定义,并通过一些事例佐证,才能站稳脚跟,出奇制胜。
定义法是给辩题中某些关键字眼做出有利于自己利用事实、展开论点、争取观众的定义,从而先发制人,占据主动。
二、限制法
在一次大学生辩论会上,双方就“中学生异性交往利大于弊”展开了论辩。显然,这个辩题不利于反方。面对被动,反方在战略上对辩题进行了巧妙的限制,把原来的辩题改变成了“中学生异性交往任其发展必定弊大于利”。这样,就大大加固了己方的论辩基石,拓展了论辩领域。
限制法是指在形势对己方不利的情况下对辩题巧妙恰当地提出一些限制的技法。使用这种方法往往能够收到起死回生的效果。
运用限制法,关键在于其限制要恰当巧妙,既要在辩题限制后,使己方从原来的无话可说变成口若悬河,游刃有余,又要限制得天衣无缝,让人感觉没有篡改辩题之嫌。否则,留给对方把柄,必败无疑。
★首尾统一,前后完整
首尾统一,前后完整,这是对辩论逻辑最基本的要求。只有首尾统一,前后完整,才有完整的说服力。
论辩必须充满严密的逻辑思路。在进行逻辑思维时,人们的思想前后必须保持同一。保持同一,是指在论辩中,论辩者的思想必须具有确定性和首尾一贯性。违反了这一规律就会犯偷换概念和偷换论题的错误。
有位小伙子来到咖啡厅,先要服务员小姐来一杯咖啡,过了一会他又叫服务小姐将咖啡换成了牛奶,他喝完牛奶之后,背起背包就要出门。服务小姐连忙提醒他:
“先生,你还没付账!”
“我付什么账?”
“你喝了牛奶,二元钱一杯啊!”
“牛奶是我用咖啡换来的啊!”
“咖啡是我们的啊!”
“可是咖啡我不是给你了嘛!我没喝。”
服务小姐无言以答。
很明显,用没付钱的咖啡换没付钱的牛奶,还是等于没付牛奶的钱。这位小伙子故意偷换没付钱的牛奶和付了钱的牛奶之间的不同含义,违反了同一律,属于诡辩。
古希腊著名的寓言家伊索,年轻时曾经给贵族当过奴隶。有一次,他的主人设宴请客,客人都是当时希腊的哲学家。主人命令伊索备办酒席,要做最好的菜招待客人。伊索专门收集各种动物的舌头,准备了一席“舌头宴”。
开席时,主人大吃一惊,问:“这是怎么回事?”
伊索不慌不忙地回答道:
“您吩咐我为这些尊贵的客人备办最好的菜肴,而舌头是引领各种学问的关键,对于这些哲学家来说,‘舌头宴’难道不是最好的菜肴吗?”
客人们都被伊索说得频频点头,哈哈大笑起来。
主人又向伊索吩咐道:“那我明天要再办一次宴席,菜要最坏的。”
可到第二天开席时,上的菜依然全是舌头。主人一见此状,便大发雷霆。伊索镇定地回答道:
“难道一切坏事不是从口而出的吗?舌头既是最好的,也是最坏的东西啊!”
主人被伊索弄得无言以对。
从一个方面去考察,舌头的确是最好的;而从另一方面去考察,它又是最坏的,舌头正是“好”与“坏”的统一体。伊索正是把握了“舌头”这一事物的矛盾属性进行辩论,从而征服了对手,同时留给了人们以深刻的理性思考。
保持同一、首尾贯一是指在辩论中辩论者的思想观点必须具有确定性和首尾一贯性。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展开辩论,就必须遵守同一律。而辩论中思想的确定性、首尾一贯性正是同一律对辩论者的最基本的要求。
在辩论中,辩论者不仅需要抽象逻辑思维,同时还需要具体辩证思维。这是因为,客观世界是非常丰富和具体的,每一个具体的对象都包含着一定的差别和矛盾。要正确地认识把握客观事物,取得辩论的胜利,就必须把握事物的差别和矛盾。这样,在思维中包含着对立面的统一,包含着多样性的统一,包含着差异性的同一,这就是辩证逻辑学的具体同一律。将同一律具体运用于辩论之中,就是具体同一术。要想在辩论赛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我们恰当地运用具体同一术。
★有因有果,寻找联系
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有一定的原因,任何原因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因果联系是客观事物最普遍的必然联系,也是现象之间普遍联系的表现形式之一。“析因论果,寻找联系”就是通过找出某一现象的原因,以因果联系为根据得出结论的辩论方法。
◎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使用因果论证来表达看法和说服别人,因此,有因就有果,有果必有因,我们可以通过这个逻辑来找到事物之间的联系。
一、探因求异
一位生物学教授通过试验,发现蝙蝠具有以耳代目的活雷达特性,而另一位学者则持有不同意见。于是,两人展开了辩论。
生物学教授:“蝙蝠能在阴暗的岩洞里准确无误地飞行,这是为什么?”
学者:“因为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微弱的光线下看清周围的障碍物。”
生物学教授:“为什么蝙蝠能在黑夜穿过茂密的树林?”
学者:“也许它有异常的夜视能力。”
生物学教授:“当我们把它的双眼遮住,或让它失明,它仍能完全正常地飞行,这又是为什么?若去掉它双眼的蒙罩,将它的双耳遮住,它飞行时就会到处碰壁,这又该如何解释?”
学者无言以对,只好认输。
生物学教授考察了蒙住蝙蝠耳朵与不蒙住耳朵的不同情况:蒙住耳朵不能正常飞行,不蒙则可以正常飞行,这两个场合其他情况都相同,只有蒙住与不蒙住耳朵不同,因而得出结论:蝙蝠是以耳朵探测方向的。生物学教授由于正确地运用了探因求异法,所以得出了无可辩驳的结论。
这种方法和上面的探因求同基本相同,只是探求的结果是“异”而非“同”。所谓探因求异,是指在被考察现象出现和不出现的几种场合中,其他的情况均相同,只有一种情况不同,于是得出结论:这个不同的情况就是被考察现象的原因。
二、探因求同
18世纪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在为自己的观点辩护时,这样论证:
“我们搓擦冻僵了的双手,手便慢慢暖和起来;我们使劲敲击冰冷的石块,石块能发出火光;我们用锤子不断地锤击铁块,铁块也可以热到发烫……由此可知:运动能够产生热。”
罗蒙诺索夫考察了搓擦双手、敲击石块、锤击铁块等发热情况出现的不同场合。这些场合其他的情况都不相同,而只有一种情况相同,就是运动,于是他得出结论:运动是发热的原因,运动可以产生热。
探因求同是根据被考察现象出现的几个场合,如果其他情况都不相同,而只有一个情况相同,于是得出结论,这个相同的情况就是被考察现象的原因。
三、从许多相同的事情中找出原因
有研究者考察某城市地面下沉的原因时,发现“抽取地下水少的地区,地面下沉得便少;抽取地下水多的,地面下沉得就多”。因此他得出结论“抽取地下水是地面下沉的原因”。这里使用的就是这一方法。
这个方法是指当某一种现象发生变化时,被研究的现象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判断出该现象就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
有因必有果,这是一种重要的辩论方法。这种方法对于某一事物来说,不仅可以使听众知其然,而且也可以使人知其所以然。
正确使用这一方法是辩论中逻辑关系运用的基础。
◎演绎推理,揭穿对手
演绎是指由一般性的前提推出个别性的结论的逻辑方法,这是一种由一般到个别的方法。由于前提中必然蕴涵结论,所以,只要前提是真的,其结论也必然是真的。作为一种由已知推出未知的推理过程,演绎对丰富辩论者的知识、增长辩论者的经验、加强辩论者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辩论中,正确地掌握和使用演绎推理方法,不仅有利于我们周密地进行论证,滴水不漏地表述自己的观点,不给对手以可乘之机,同时,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及时抓住对手的把柄,揭穿对手诡辩的伎俩。所以,演绎推理也是出色的辩论者常常使用的逻辑方法之一。
有一位美国参议员对美国逻辑学家贝尔克里说:
“所有的共产党人都攻击我,你攻击我,所以,你是共产党人。”
贝尔克里当即予以反驳:
“这个推论实在妙极了,从逻辑上来看,它同下面的推论是一回事:所有的鹅都吃白菜,参议员先生吃白菜,所以参议员先生也是鹅。”
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考察,贝尔克里反驳对方观点使用的是演绎法。
参议员辩论中使用的是逻辑上中项不周密的错误三段论形式,贝尔克里模仿这种推论形式,得出了“参议员先生也是鹅”的结论,对方自然难以接受。这样对方推论的荒谬性就暴露无遗了。
在演绎推理中,最常见的类型就是由两个直言判断组成大、小前提推出结论的“三段论”。由于三段论是一种必然性推理,也就是说其结论是从前提中推导出来的,因此,三段论是一种很有力的辩论方法。我们知道,人们经常要对个别事物有所断定。而对个别事物的断定,最方便、最有效,同时也是最有说服力的方法,就是引用一般原理作根据进行论证,这种引用一般原理来论证个别事物的演绎方法就是三段论法。
意大利都灵大教堂内珍藏着一件圣物,据说这是耶稣遇难后包裹尸体的细亚麻布幅。600多年来,信徒们一直就其真伪问题争论不休。有一年,神学院的5名学员来到这里,他们看了这块裹尸布后,各自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学员甲:我认为这件圣物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它就不可能在600年内一直被教友所珍藏、敬奉。
学员乙:我也认为它是真的。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死的时候手腕与大腿流了许多血,现在我亲眼看到它上面有斑斑血迹,可见它是真的了。
学员丙:我认为它是假的。据专家考证,细亚麻布直到2世纪才出现,而耶稣遇难是在公元1世纪,由此可见,这块细亚麻布不可能是圣物。
学员丁:我无法肯定它是真是假,最好用“碳14同位素”测定一下它的年份,如果确实是公元1世纪的织品,那就可以肯定它是圣物。
学员戍:我同意乙的看法。另外再补充一点,最好能够用仪器测定一下它上面血迹的年份,若与耶稣遇难的年份相近,那就更有说服力了。
从论证的角度来分析,以上5位神学院学员的议论中,只有学员丙的论证方法是正确的,而其他人都是错误的。因为他们所使用的是条件推演方法,但学员甲的条件命题的前提就是假的,而学员乙、丁、戍使用的则是条件推演中的肯定后件的错误形式。
在辩论中,我们要达到反驳对方论证的目的,既可以直接指出对方推论的错误,也可以模仿对方的错误推论形式,推出令对方感到难堪的结论。这种方法也能有效地达到揭露谬误的目的。
◎顺水推舟,乘势反击
19世纪末,在英国国会的议堂中,曾经发生过一次名留青史的激烈论战。
当时,有名的政治人物格莱斯顿曾对另一位有名的政治人物狄斯累里,展开猛烈的攻击,揭发了足以毁灭对方的隐私内幕。
“狄斯累里先生,我对你平日的言行颇不以为然。先不提别的,根据可靠的消息说,你得了性病,可有这回事吗?”
格莱斯顿出言露骨,咄咄逼人。此话一出,震惊四座,所有的国会议员都屏住气息,四下顿时变得鸦雀无声,一片死寂。大家都想看看,狄斯累里面对此一严重的侮辱性攻击,到底如何答辩。每一个人都把视线集中在狄斯累里身上,引领期盼着他的回答。
“你的话一点儿都不假,我是跟你的情妇睡觉才染上性病的。”
谁也没有料到,遭此奇耻大辱的狄斯累里,居然面无愠色、不慌不忙、轻轻松松地说了这么一句话。
话音刚落,整个议堂顿时爆出一阵笑声,震动屋宇,余音绕梁,久久不散。
狄斯累里顺势接招,然后乘势重重反戈一击,使格莱斯顿饮恨落败。
按照对方的思维模式往前推,或者以对方的核心论点为前提进行演绎推论,最后得出一个明显错误或荒谬的结论,这种方法叫顺水推舟法。
1982年秋,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了一次中美作家会议。
在一次宴会上,美国诗人艾论·金斯伯格请中国作家蒋子龙解个怪谜:“把一只5斤重的鸡装进一个只能装1斤水的瓶子里,您用什么办法把它拿出来?”
蒋子龙略加思索,便回答说:“您怎么放进去的,我就怎么拿出来。您显然只凭嘴一说,就把鸡装进了瓶子,那么我就用语言这个工具再把鸡拿出来。”
金斯伯格说:“你是第一个猜中这个谜语的人。”
蒋子龙顺水推舟,把这个难解之谜给解开了。
在论辩中,可以运用此法化解对方犀利的话锋,先顺着对方的来势,再借力使力,反戈一击,让对方措手不及。
南北朝时,范缜曾着《神灭论》,认为形体和灵魂是一体的,形体存在则灵魂存在,形体毁灭则灵魂也随之毁灭。他说:“神即形也,形即神也,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是则形称其质,神言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刀;形之于用,犹刀之于利。利之名非刀也,刀之名非利也,然而舍利无刀,舍刀无利。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
这种论述一提出,朝野喧哗,信奉神佛的人纷纷起来非难范缜,可是却没有人能使范缜屈服。
太原王琰乃撰写文章嘲弄范缜:“呜呼范子,曾不知其先祖神灵所在。”他想用此堵住范缜的嘴巴,让他俯首认输,不再回驳。
没想到范缜却马上回敬王琰,说:“呜呼王子,知其祖先神灵所在,而不能杀身以从之。”
王琰嘲笑范缜“不知道”自己祖宗的神灵在哪里,范缜顺着他的话锋,认为既然你说我“不知道”自己祖宗的神灵在哪里,想必你一定知道自己祖先的神灵在哪里;范缜至此话锋一击,既然你知道祖灵之所在,为什么不干脆杀身到祖灵那儿去呢?范缜“顺手牵羊”,顺势而攻,然后发动致命的反戈一击,终于在这场论战中获胜。
★识破矛盾,赢得辩论
识破矛盾也是逻辑的一种方法。找到对方的漏洞,识破对方的矛盾,对于快速攻下对手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识破矛盾,是我们赢得辩论的有效方法。
◎识破矛盾攻击对方
古时候有个穷秀才,住在两条河中间的一个地方。有一天,他请来风水先生,看看自己住的地方是否吉利。风水先生发现秀才家境贫寒,便说:
“这两条河把你家的风水都冲走了。”
后来,秀才中了状元。那位风水先生没等请就主动上门说:
“状元郎,您住的地方像一座大桥,这两条河就像两个轿杆抬着您,能不中状元嘛!”
风水先生前后所言判若两人,真可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多。再看下面一例:
相传,有一个人特别喜欢抬杠,人称“杠铺老板”。这一天,他设擂台要和天下善辩的人士抬杠。
铁拐李奔上擂台:“杠头,铁拐李和你比擂。”
杠铺老板一见,说道:“原来是神仙到了,有何贵干?”
铁拐李答道:“来和你抬杠!”
杠铺老板问:“谁先开言?”
铁拐李道:“你先说。”
杠铺老板问:“大仙因何下临凡界?”
铁拐李答道:“为拯救黎民百姓。”
杠铺老板又问:“有何济世仙方?”
铁拐李答道:“我葫芦里装的灵丹妙药能医治百病。”
杠铺老板听罢,又是一阵哈哈大笑:“你说你葫芦里的灵丹妙药能医治百病,我看不尽然。”
“为何如此说?”铁拐李问道。
杠铺老板不慌不忙地说:“既然能医治百病,为何不把你的瘸腿治好?”
铁拐李当时就无话可说,“杠铺老板”的确不是浪得虚名。
我们仔细分析一下“杠铺老板”的反驳就可以看出,在辩论中,辩论者的思维不仅要求有确定性,而且要求有连贯性。也就是要求在辩论中,思想、论断必须首尾一致,前后一致。两个互相反对或互相矛盾的判断不可能同时为真,其中至少有一个是假的。通过分析对方的辩论,抓住其中自相矛盾的地方,然后加以揭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从而暴露对方辩论的荒谬,使其不能得逞。
对一些错误的思想、观点,如果我们能及时抓住对方在概念、判断、推理中的某些悖论,借用原话,指出其不能自圆其说的逻辑矛盾,对方的论点就不攻自破了。
在辩论中,我们要善于在对方的言辞中捕捉逻辑矛盾予以反击,让对方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
◎逻辑中矛盾的几种表现形式
一、互相矛盾的判断
有一个克里特岛的人说:“所有克里特人说的话都是谎话。”一个擅长辩论的人就问他:“你这话是不是谎话?如果这句话是真的,那就不是所有克里特人说的话都是谎话,因为你本身就是克里特人;如果你这句话不是真话,那就是你在那里扯谎,既然所有克里特人说的话都是谎话,这句话也是谎话,那就得承认有的克里特人说的话不是谎话了。”
在这一例中,反驳者的反驳确实非常有力。这是因为反驳者抓住了这个克里特人的自相矛盾之处:一方面说所有克里特人的话都是谎话,另一方面又要宣扬他自己这个克里特人说的话是真话。思维敏捷的反驳者发现了他辩论中的矛盾,用子之矛,攻子之盾,指出了他语言中的矛盾之处,驳倒了这个克里特人。
对手言辞中同时肯定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对立的判断,那必然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抓住这一点进行反击就能驳倒对方。
二、自相矛盾的思维
辩论中,辩论者的思维和观点表里不一、前后不一,就会产生自相矛盾的混乱思维。而如果能够抓住其混乱的思想,揭露其自相矛盾的地方,就能驳倒辩论者。
三、自相矛盾的概念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如果概念自相矛盾,那么,整个思维过程就必然有错误之处。
革命导师恩格斯在批判杜林时的话就能充分地说明这一道理。(见第十四章“攻击对方的矛盾”一节)
在案例中,恩格斯指出了杜林的自相矛盾:如果是无限的,那它就是不可以计算的;如果是可以计算的,那它就不是无限的。杜林把“无限序列”和“可以计算”生拉硬扯在一起,只能创造出如同“方的圆形”、“木制的铁”一类荒唐的自相矛盾的概念来。在辩论中,如果抓住了对方言辞中自相矛盾的概念,就可以攻击对方。
◎揭露对方的矛盾
揭露矛盾,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直接揭露出对方前后出现的明显矛盾,也可以揭露其论点隐含着的矛盾,还可做出一个真实的与论敌观点相矛盾的命题。这些方法运用于论辩中可发挥批隙导款、摧枯拉朽的战斗力,令对方无可奈何。
1983年,美国国务卿舒尔茨访问我国,邓小平会见了他。双方在谈到湖广铁路债券案时,邓小平指出,湖广铁路债券案纠纷,不过是某些人荷包里装着的东西,随时可以拿出来在中美关系上制造麻烦,美国政府应该制止这种行为。
舒尔茨解释:美国的司法制度是独立的,政府无权过问。起诉的几个美国人,无非是索取一些赔偿,并非制造事端。
邓小平驳斥说:“如此说来,美国实际上有三个政府——国会、内阁、法院。叫人家究竟同哪一个政府打交道才好?如果说美国人有权向我们索取赔偿,那么我们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蒙受了那么大的损失,难道不可以判你们都来赔偿?”
面对舒尔茨的矛盾观点,邓小平从多种层次、多种关系、多种现象进行分析:先指出美国实际上有三个政府,这三个政府究竟谁代表美国,这是作横截面的矛盾分析;然后又针对中美关系发展的进程,作纵向的矛盾分析,并将横向思考和纵向思考综合起来,从纵横矛盾的分析中,揭露其实质问题予以反驳。
在古希腊,智者派代表人物克拉底鲁常常搞一些诡辩。亚里士多德在驳斥他时,就使用了反矛盾律技巧。
克拉底鲁认为:“我们对任何事物所作的肯定或否定都是假的。”亚里士多德反驳说:“克拉底鲁的命题等于说‘一切命题都是假的’,这一说法在逻辑上是自相矛盾的,因为如果一切命题都是假的,那么,‘一切命题都是假的’这一命题本身也应当是假的;如果认为‘一切命题都是假的’这个命题并不包括克拉底鲁的命题在内,那就承认有了例外,这样,‘一切命题都是假的’这一命题也就不能成立了。”
亚里士多德的反驳确实有力,他发现对方诡辩中包含着自相矛盾,用对方的一个判断去否定另一个判断,从而推翻了诡辩者的命题。
★巧设前提,隐含判断
一些巧妙的提问本身就蕴含着一定的答案。巧设前提,也许能引出你想要的答案。这种方法也是辩手经常使用的方法。
◎巧设条件,取得胜利
巧设条件就是通过设定某种条件,然后对事物情况做出断定,以取得论辩胜利的方法。
设定条件是一种独辟蹊径的方法,主要是针对对方的一些模糊、荒诞、刁钻,甚至是愚蠢的问题而施展的。
在一次联欢晚会上,主持人问一位参与者:“二加三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于五?”参与者略加思忖,回答说:“如果一加二不等于三,那么二加三不等于五。”主持人肯定了这个巧妙的答案,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巧设条件是一种强有力的雄辩绝招,要灵活自如地运用它,就必须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必然条件联系,并且根据这种条件联系、巧妙地设定条件。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具备聪明的才智和临场应变能力。
在生活中,很多人利用此法来进行诡辩或为人设立圈套,让人左右为难,对此要擦亮眼睛,认真识别其诡计。
◎找准关系,逻辑推理
客观事物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我们要认识客观事物,辩论取胜,就必须准确把握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关系论证法就是通过准确把握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辩论的方法。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酒会上答记者问时说:“美国国会中的有些议员是婊子养的。”这句话虽然有些粗俗,但却表达了作家对某些卑鄙无耻的政客的义愤之情。但是,此话一出,华盛顿的议员们就纷纷要求马克·吐温公开道歉,否则,就要将作家告上法庭。为了不受刑罚之苦,马克·吐温不仅当面对某些议员发表了“道歉讲话”,而且还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与道歉讲话内容一致的“道歉声明”:
日前鄙人在酒席上发言,说“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是婊子养的”。事后有人向我兴师问罪。我考虑再三,觉得此话不恰当,而且也不符合事实。故特此登报声明,把我的话修改如下:“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不是婊子养的。”
这里,马克·吐温承认“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是婊子养的”是“错”的,这是以“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不是婊子养的”为前提的。马克·吐温就是利用了事物之间的关系。
在这种方法中,根据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否具有对称性,可以将其分为对称、非对称、反对称三种情况。要辩论取胜,就必须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这些不同的关系,然后巧妙论证。
北宋时,皇帝的两位亲戚因分财产不匀轮番跑到朝廷里告状,皇帝也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就将这件案子交给了丞相张齐贤处理。张齐贤了解了案情之后,就把告状的人都找来,问道:
“你们都认为对方的财产分得多,自己分得少,是吗?”
“是!”双方齐声回答。
张齐贤把他们的意思都记录下来,让他们签名画押。然后说:
“既然你们都说对方的财产分得多,现在把你们的财产交换一下,双方都应感到满足了吧!”
于是他召来两名官员,分别将甲家的人带到乙家去,把乙家的人带到甲家去,人换地方而一切财产都不移动,分财产的文书则相互交换。这样一来,双方均无话可说。
张齐贤处理这件案子的诀窍就在于正确地把握了“少于”这种关系。从逻辑上分析,“少于”是一种反对称关系,甲少于乙,则乙必定不会少于甲。双方都认为自己分得的财产少于对方,把双方的财产交换一下,双方都得到了自认为多的那份,自然就不会有什么话了。
★布设两难,进退不能
两难法是一种奇特的雄辩绝招,论辩中使用频率很高,运用两难法,常令对手进退不能,寸步难行。
◎二难推理的应用
两难法,是指穷尽所有可能(通常是两种可能),令对手无论承认哪一种可能都必然失败的论辩方法。运用两难法,常常令对手进退不得。两难法在日常论辩实践中使用的频率很高,但很多人在运用此法时没有达到自觉的程度,故而不严密、不规范,易遭反驳。正确地运用这种方法要尽可能多地把握介入论辩中的各种信息以及对方较为全面的思想观点,凭借高强快速的综合能力,抓住要害布置好严密的埋伏圈。
《战国策·秦策》中,有一则庸芮营救魏丑夫的故事。秦国宣太后非常喜爱魏丑夫,太后患了重病,临死前下令:“我死了以后,魏丑夫必须为我殉葬!”
魏丑夫知道后非常恐慌,就求庸芮救他。庸芮于是对太后说:“死者有知乎?”太后曰:“无知也!”庸芮又说:“若以太后神灵,明知死者之无知,为什么白白地将自己生前所热爱的人用来为没有知觉的死人陪葬呢?如果死者真有知觉,那先王一定已经长期积怒在心了,太后连补救过失的时间都不够,哪里还有闲暇去私爱魏丑夫呢?”
太后听了,左右为难,只好收回前令,魏丑夫方免一死。
庸芮对太后的这番话,就是一个典型的两难推理:
如果死者无知,那么为什么白白地将自己生前所爱的人用来给死人陪葬呢?故不应让魏丑夫陪葬;如果死者有知,太后照顾先王还来不及,哪有功夫去私爱魏丑夫呢?也不应让魏丑夫陪葬。
因此太后死后或有知,或无知,都不应让魏丑夫陪葬。
“二难推理”是一种极为有力的辩论工具,善于使用的人可以使对方逃不出他的结论而陷入两难境地。古今中外,辩论大师们都极善于使用“二难术”,生活中也随处可见用“二难推理”令对方进退维谷的生动例子。
相传,文成公主既聪明又美丽,熟读经、史、诗、文,通晓古卜,是一个极有见识的女子。当时有许多人向她求婚。对众多的求婚者,文成公主提出了一个条件:谁能提出一个难倒她的问题,她就嫁给谁。众多的求婚者都提出了许许多多稀奇古怪的问题,但文成公主对此均能对答如流,使他们高兴而来,败兴而归。
松赞干布知道后,思考了好几天,决定用“二难术”逼其就范。于是松赞干布去见文成公主,他坦然恳切地对文成公主说:“请问公主,为了使您成为我的妻子,我应提什么问题才能难倒您?”聪慧的文成公主听后,什么话也没有说,就应下了婚事。
文成公主之所以没说话就答应了婚事,是因为松赞干布的问话里已经设下了“陷阱”,不论她怎样回答,都将陷入两难的境地。
如果公主能告诉松赞干布一个可以难倒她的问题,那么,松赞干布就可以用这个问题难倒文成公主,使文成公主成为松赞干布的妻子;
如果公主不能告诉松赞干布那个可以难倒她的问题,那么,松赞干布的这个问题就难倒了公主,文成公主就得成为松赞干布的妻子;
公主或者能告诉松赞干布,或者不能告诉松赞干布;
总之,文成公主都要成为松赞干布的妻子。
松赞干布的妙问,使文成公主左右为难,无法躲避,只得以身相许。
二难引申法通常是将对方的二难法中两个条件命题后件的位置互换,然后分别予以否定。
有一位旅客住进某旅馆,旅馆的设施看上去还可以。但是,当天夜里突然下了一场大雨,旅客发现卫生间漏水特别厉害,无法进去使用。于是,客人便打电话给经理,要求派人来维修。经理在电话中答道:
“对不起,先生。现在天下雨,我们无法修理;天晴后,就又不需要修理了。天气不是下雨就是天晴,所以不是无法修理,就是不需要修理。”
而那位旅客当即针锋相对地反驳道:
“经理先生,你说得不对。现在天下雨,就有修理的必要,如果天晴,就有修理的可能。天或者是下雨或者是天晴,所以或者是有修理的必要,或者是有修理的可能。”
这位聪明的旅客将经理两难推论中两个条件命题后件的位置互换了一下,并分别予以否定,这样就得出了与经理截然相反的结论,有力地驳斥了经理的谬论。
清代大学者纪晓岚自幼勤奋好学,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经常跑到书摊上去看书。掌柜见他光看不买,就不耐烦了,对他说:
“小孩子,我们是靠卖书吃饭的,要看,就买回去看好了。”
纪晓岚说:“买书就得先看,不看,怎么知道哪本书好?”
“你看了多少书,难道就没有一本好的?”
“你这书摊上好书倒是不少,不过我看完后就能背了,还买它何用?”
掌柜想他是在瞎说,于是随手拿起一本纪晓岚刚看过的书说道:“要是你当着我的面把这本书背下来,我就把它白送你;要是背不下来,就永远别再来白看我的书了!”
“好,一言为定!”纪晓岚当即把两只小手一背,仰头望天,果然把那本书背下来。
掌柜大吃一惊,赞叹这孩子他日必成大器,就把这本书送给了纪晓岚。
纪晓岚在与掌柜的辩论中,列举“看书”与“不看书”这两种情况,看书,看过就背下了所以不买;不看,不知道书好不好也不买,总之就是不买。这充分显示了作为一个孩子的纪晓岚的辩才。这里使用的方法就是二难制敌法。
要想用二难制敌术制服对方,就必须注意各路设卡,使对方无论做出何种选择都感到为难,这样才能使对方无法逃遁,束手待擒。
从前,有个县官非常可恶,凡来县衙打官司的百姓如果不给钱,就会被他打得死去活来。当地有个艺人编了出戏,叫《没钱就要命》。演出那天,县官也去了看戏,一看演的是他自己,当时就火了,没等戏演完,就回到县衙,命令衙役把这个艺人传来审问。那个艺人听说县官传他,就穿了龙袍,大摇大摆地跟着去了。县官一见艺人带到,便把惊堂木一拍,喝道:
“大胆刁民,见了本官为何不跪?”
艺人指了指身上的龙袍说:“我是皇帝,怎能给你下跪?”
“你在演戏,分明是假的!”
“既然你知道演戏是假的,为什么还要把我传来审问?”
这位艺人在与县官的辩论中使用的就是二难制敌。他列举了“演戏是真的”与“演戏是假的”两种情况。如果是真的,则不能下跪;如果是假的,则不能审问他。弄得那个县官左右为难。
从前有个皇帝向全国宣布说:“如果有人能说出一件十分荒唐的事,使我说出这是谎话,那我就把我的一半江山分给他。”人们闻讯,纷纷来到王宫,说了各种弥天大谎,结果都被皇帝一一驳回。这天,一个农民挟着一个斗,来到皇帝眼前,说:“万岁欠我一斗金子,我是来拿金子的。”皇帝很恼怒,说:“一斗金子?我什么时候欠的?撒谎!”农民不慌不忙地说:“既然是谎话,那就给我一半江山吧!”皇帝急忙改口说:“不!不!这不是谎话。”农民笑着说:“那就给我一斗金子吧!”
这个农民巧用两难,各路设卡,皇帝说是谎话或不是谎话都感到为难,终于使得皇帝进退两难。
两难制敌术是一种神奇的雄辩绝招,有些诡辩者往往用错误的两难来发难,对此要巧妙破解。
正确地运用两难法要注意:前提中条件命题必须真实;析取命题必须将某个方面的情况列举完全;必须遵守条件命题、析取命题的有关推演规则。
◎二难推理的形式
一、简单构成的二难推理
所谓“简单”,是因为这一推理的结论是一个简单判断(直言判断);所谓“构成”,是因为在推理过程中运用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由肯定两个假言前提的前件而到肯定它们的后件。
古希腊有个国王,想把一批囚徒处死。当时流行的处死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砍头,一种是处绞刑。怎样处死这批囚徒?他决定让囚徒自己去挑选一种。挑选的方法是这样的:囚徒可以任意说出一句话来,而且这句话是马上可以验证其真假的。如果囚徒说的是真话,就处绞刑;如果说的是假话,就砍头。结果,囚徒或者因为说了真话而被绞死,或者因为说了假话而被砍头,或者是说了一句不能马上验证其真假的话,而被视为说假话砍了头,或者是因为讲不出话来而被当成说真话处以绞刑。
在这批囚徒中,有一位是极其聪明的。当轮到他来选择处死方法时,他说出了一句巧妙的话,结果使得国王既不能将他绞死,又不能将他砍头,只得把他放了。
这个聪明的囚徒说:“要对我砍头。”
这句话使得国王左右为难。如果真的把他砍头,那么他说的就是真话,而说真话是应该被绞死的。但如果把他处以绞刑,那么他说:“要对我砍头”便成了假话了,而假话又是应该被砍头的。或者绞死,或者砍头,都没有办法执行国王原来的决定,结果只得把他放了。
从推理形式看,这个囚徒是在国王面前构造了一个“简单构成式”二难推理:如果把他砍头,那么,会违背国王原来的决定;如果把他绞死,那么,也会违背国王原来的决定;或者把他砍头,或者把他绞死;总之,都要违背国王原来的决定。
二、简单破坏式的二难推理
所谓“破坏”,是因为在推理过程中运用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由否定两个假言前提的两个后件而到否定它们的共同前件。
在一次外交场合,原苏联霸权主义者曾说:“中国反对缓和世界局势。”周恩来总理驳斥道:“你那么想缓和世界局势,为什么不做一两件事情,比如从捷克斯洛伐克或者蒙古撤退军队,归还日本北方四岛,来证明你的诚意呢?……”
周恩来总理的驳斥,雄辩地做了这样的推论:如果苏联霸权主义者真想缓和世界局势,那么就应该从捷克斯洛伐克或蒙古撤军;如果苏联霸权主义者真想缓和世界局势,那么就应该归还日本北方四岛;既然苏联霸权主义者不肯从捷克斯洛伐克或蒙古撤军,也不肯归还日本北方四岛,可见苏联霸权主义者不是真的想缓和世界局势,而是在制造世界紧张局势。
三、复杂构成的二难推理
所谓“复杂”,是与前面讲的“简单”相对而言的,指的是这一推论的结论是一个复合判断(选言判断)。其特点是:选言前提的两个选言肢分别肯定两个假言前提的不同前件,结论的两个选言肢分别肯定两个假言前提的不同条件。
一次,赵飞燕在汉成帝面前告班婕妤的状,诬陷她曾向鬼神诅咒过成帝。成帝听后大怒,遂传讯班婕妤,眼看她就要大祸临头了。
但聪明伶俐的班婕妤没有惊惶失措。传讯中,班婕妤从容地回答说:“妾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修善尚且不能得福,做坏事还能得到什么呢?假使鬼神有知,它们就不会接受坏人的诉说;假使鬼神无知,向它们诅咒又有什么好处呢?因此,我是不会那样做的。”
成帝闻听,甚感言之成理,遂命班婕妤退处后宫。班婕妤靠着她的如簧之舌,使一场凭空飞来的横祸,化险为夷。在她巧妙的回答里,她首先没有正面回答自己有没有向鬼神诅咒,而是把成帝一方的注意力引向另一个有利于她自己的话题——“鬼神天命”。
如果鬼神有知,它们不会接受坏人的诉说;
如果鬼神无知,向它们诅咒没有什么用处;
或者鬼神有知,或者鬼神无知;
总之,或者不会接受诅咒,或者诅咒无用。
通过这个二难推理说明,无论鬼神为哪种情况,诅咒成帝都对自己没有好处,从而雄辩地证明自己没有向神明诅咒过,非常有利地向成帝澄清了是非。
四、复杂破坏的二难推理
复杂破坏式的特点是:选言前提的两个选言肢分别否定两个假言前提的不同后件,结论的两个选言肢分别否定两个假定前提的不同前件。
隋文帝杨坚不相信墓地风水之类的鬼话,他用自己家庭的具体事实来证明风水不可信。他是这样论证的:“我家墓地,若云不吉,我不当贵为天子;若云吉,我弟不当战死。”整理成逻辑推理形式则是:
如果说我家墓地不吉利,那么,我就不会当皇帝;
如果说我家墓地吉利,那么我弟弟就不会死在战场上;
现在我当了皇帝,而我的弟弟却死在战场上,可见,我家的墓地谈不上吉利,也谈不上不吉利。
“二难术”是极有力量的辩论工具,善用的人可以使对方逃不出他的结论而陷入两难境地,无论古今中外,雄辩大师们都极善于使用“二难术”,生活中也随处可见用“二难术”令对方进退维谷的生动例子。
◎设置两难左右夹击
在论辩中设置两难,其推理要严密,不能给对方任何缝隙,否则,不但无法驳倒对方,自己反倒会一败涂地。这就要求在一开始即堵死对方回答问题的几个可能路口,使他无论如何都必须按照你的意愿掉进“陷阱”而无路可逃。
古时有个国王,自吹听遍了世上所有的故事。有一天,他向全国发了一道诏示:谁能讲一个国王没有听过的故事,国王就把独生女儿嫁给他,并赐给他很多钱。消息一传出,天天都有人跑来给国王讲故事,但国王总是摇摇头说:“唉,早听过了。”讲故事的人无可奈何。
一天,一个农夫来到国王跟前说:“我讲一个绝妙的故事,我敢保证,您一定没听过。”
国王看着这个穷农夫,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只听农夫不慌不忙地讲道:“很久很久以前,您的祖父欠了我祖父一大笔钱,到了您父亲手上,这钱连本带利就欠得更多了。到了您手上,您不但欠我比您父亲更多的钱,还欠我一个女人。”农夫讲完,脸上堆着笑问道:“陛下,这个故事你听过没有呢?”
国王脸色骤变,懊悔不迭。但他的许诺早已家喻户晓,为了维护国王的威信,他只好把独生女儿嫁给了农夫,并赐给农夫很多钱。
◎针对两难的反击战术
双刃术是针对诡辩者错误的二难推理,驳论者不是直接以正确的推理来回击对方的错误推论,而是另外再去构造一个同样错误、同样不合理的与该二难推理相反的二难推理,然后以包括对方的推论在内的两个“二难推理”为理由来反驳对方。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叫它双刃术。
乔治在卡其乐公司当职员,他为人正直,主持正义,爱说公道话。他的朋友劝他:“你何必如此?批评了老板,老板恨你;批评了雇员,雇员恨你。你无论批评老板,还是批评雇员,总会有人恨你。”
乔治莞尔一笑说:“恰恰相反。我如果批评老板,雇员喜欢;如果批评雇员,老板喜欢。我或者批评老板,或者批评雇员,总是有人喜欢,我何乐而不为呢?”
朋友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这种方法是辩论的一种有效武器,在某些特殊的场合,它甚至可以使你在“山穷水尽”之时绝处逢生、出奇制胜。
“双刃术”的运用,与“二难术”相比较,方法略为简单些。因为它无需像“二难术”那样要选取“关节点”,可直接利用对方假言前提的条件(前件),导出与之相反的结果(后件),继而推出与之相反的结论。这种反驳针锋相对,显得更为有力。例如:有些不爱学习的人曾这样为自己的惰性开脱:如果一个人是“天才”,那么就用不着努力(因为他不努力也比别人聪明);如果一个人不是“天才”,那么也用不着努力(因为努力也没用)。一个人或是“天才”,或不是“天才”,总之,都用不着努力。这里边就包含一个错误的“二难推理”,其错误在于支持前提的理由站不住脚,假言前提不能成立。
★虚实相克,左右逢源
以虚克实,才能出奇制胜。虚而显实,弱而示强,两者交相辉映,能达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境界。
◎以虚克实,出奇制胜
论辩时运用以“虚”克“实”,以“实”制“虚”法,可以左右逢源,主动、灵活。
在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剧中,描述了鲍西娅巧用计谋战胜夏洛克的故事。安东尼奥借了夏洛克3000金币,夏洛克为了报复安东尼奥,提出条件:如果到期还不上,就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狠毒的夏洛克还要安东尼奥立下借据为凭。借期到了,安东尼奥无力偿还夏洛克的钱,夏洛克执意要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来,并告到法院。
这时,鲍西娅扮成律师为安东尼奥辩护,她对夏洛克说:“你得请一位外科大夫,免得他流血过多,送了命。”夏洛克非置安东尼奥于死地不可。他说:“借据上没有这一条。”鲍西娅说:“这借约上写的是给你一磅肉,可没有给你一滴血,这说明割一磅肉时不能出一滴血。另外,割的肉,不能多于一磅,不能少于一磅,否则都是违反契约的,那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夏洛克左右为难,只得作罢。
这里鲍西娅运用了以虚克实的方法制服了论敌。“一磅肉”是一个很实在的概念,割肉时如果不多不少,不出血地正好割下一磅那是不可能的,无论如何都会出现意外,而这“意外”是虚的,而这虚的总会存在。以虚克实使夏洛克陷入了进退不能的境地。
以虚克实是虚实相克法的一种,除此以外,还有以实克虚、以虚克虚。
以实克虚法是指当论敌运用一些虚幻的、无法验证的论题来为难我们时,我们反其道而行之,以一些具体的、实在的论题回敬之,从而取得论辩的主动权。
从前,有位财主召来在他家打长工的刘伯要他回答一问题,看天地之间有多长距离?如果答不出来就扣发一年的工钱。
刘伯百思不得其解,回到家中,小儿子知道了此事,第二天来到财主家。当财主问起这个问题时,小儿子说:“天地之间相距1234567公里,一点不多,一点不少。”
“你是怎么知道?可靠吗?”财主问刘伯的小儿子。
“请大人自己去量量,如果不对,我爹甘愿受罚。”刘伯的小儿子得意地说。
财主出的难题是一个虚假的数,是不存在的,刘伯的小儿子聪明机灵,报它一个实数,并要财主自己去验证,这着实给财主将了一军。这样也就有效地回答了财主的难题。
生活中,有些人故意刁难别人,凭空虚构一个虚假的命题,让人左右为难,对此,我们也如法炮制,虚构出相应的“虚”与之对抗。
阿凡提开了个小染坊,巴依很想刁难他一下。这天,巴依来染布,对阿凡提说:“阿凡提,我染的颜色普通极了,它不是红的,不是蓝的,不是黑的,也不是白的,不是绿的,不是黄的,也不是青的,你明白了吗?”
阿凡提说:“我明白了,我一定照办。”
“那么,我哪一天来取咧?”
“你就到那一天来吧!不是星期一,也不是星期二,也不是星期三和星期四,也不是星期五和星期六,更不是星期日。巴依,你知道了吗?”
巴依哑口无言。
巴依染布否定了所有的颜色,是一个“虚”概念;阿凡提以牙还牙,排除来取染布的任何一天,也是一个“虚”概念,以虚制虚,令巴依无言以答。
◎虚而显实,弱而示强
虚张声势是指故意假装出强大的声势来吓唬人的一种策略。《百战奇法·虚战》云:“凡与敌战,若我势虚,为伪示以实形,使敌莫能测其虚实所在,必不敢轻与我战,则我可以全师保军。”所以,虚张声势也是在面临危机时的一种应变术。
当年,刘邦为夺关中,9月领兵抵达跷关(陕西兰阳东南)。跷关为兰阳与关中的交通要隘,易守难攻,为抢夺咸阳的东南大门,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秦军派有十分精锐的兵力把守。而刘邦当时手下只有2万人马,如不顺利地拿下此关,项羽就有抢先夺去关中的可能。刘邦心急如焚,想强行攻取。张良经过调查,认为秦兵势强,如果妄动,不仅会消耗自己的实力,而且还会拖延入关时间。于是向刘邦提出智取之策:一方面虚张声势,在跷关四周山上多张旗号,以迷惑守关秦军,扰乱敌心;另一方面针对守关秦将喜好小利的特点,派人携重金贿赂守关将领。果然,跷关守将见刘邦军兵声势浩大,甚是惶惧;同时又贪恋钱财,终于倒戈。刘邦引兵过关,向西挺进,兵叩咸阳。
唐太宗李世民在少年时,也曾用虚张声势之计,吓退敌军。
大业年间,隋炀帝率军与突厥作战失利,被困于雁门关外。炀帝命人将诏书系在木块上,投入汾水中,向下游郡县告急,命他们募兵援救他。当时李世民在将军云定兴帐前供职。李世民了解到前方的敌情之后,对云定兴说:“敌人胆敢围困天子,是因为他们料定我主力无法及时增援。因此,如今我们如果将兵力分散,拉开数十里的行列,白天要让敌人看得见旌旗,夜晚要让敌人听得见更鼓声,敌军不知虚实,一定会以为大批援兵迫近,这样,就可以不战自退。”云定兴听从了李世民的意见,依计而行。突厥的侦察哨远远地看见隋朝大军浩浩荡荡,连绵不绝,立刻飞报可汗。突厥可汗果然中计,连忙撤去了包围隋炀帝的军兵。李世民初入军旅,便献此虚张声势之计,兵不血刃,吓退敌军,解除了隋炀帝的危急,由此,他也获得了极高的声誉。
虚张声势在于虚而显实,弱而示强。这也经常被用在辩论中,是战胜对手的一个有力的武器。
★诱惑对方,肯定自己
因势利导才能水到渠成。诱导对方否定自己,才是对自己的肯定。
在《庄暴见孟子章》中有一段这样的精彩论辩:
孟子进见齐宣王,问:“你曾经告诉庄暴说您爱好音乐,有这么回事吗?”
齐宣王有些不好意思,只得据实而说:“我并不是爱好古代音乐,只是爱好一般的流行音乐罢了。”
“只要您非常爱好音乐,那齐国便会很不错了。无论您爱的是现在的流行音乐,还是古代的音乐都是一样的。”
齐宣王说:“这个道理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孟子说:“一个人单独地欣赏音乐的快乐,跟大家一起欣赏音乐的快乐,究竟哪一个快乐呢?”
齐宣王说:“当然跟大家一起欣赏更快乐。”
孟子说:“跟少数人欣赏音乐的快乐,跟多数人欣赏音乐的快乐,究竟哪一种更快乐呢?”
齐宣王说:“当然是跟多数人一起欣赏更快乐。”
孟子立即接着说:“那么,就让我和你谈谈欣赏音乐和娱乐的道理吧!假使国王在这儿奏乐,老百姓听到鸣钟击鼓、吹箫奏笛的声音,却感到头痛,愁眉苦脸地议论纷纷,我们的国王这样爱好音乐,为什么我们苦到这般地步呢?这没有其他原因,就是因为国王只图个人的快乐而不和百姓一起快乐的缘故;假使国王在这儿奏乐,老百姓听到了鸣钟击鼓、吹箫奏笛的声音,全都眉开眼笑地互相告诉:我们的国王大概很健康吧!要不怎么够奏乐呢?……这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国王和百姓一同娱乐罢了,如果国王能和百姓一同娱乐,就可以使天下归服了。”
孟子在这段论辩中就用了因势利导的辩术,当他听说国王喜爱音乐时,就从此下手,用一个个问句,一步一步疏导,最后得出结论:如果国王能和百姓一同娱乐,就可以使天下归服了。从而达到了说服齐宣王与民同乐的目的。
“因势利导”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原文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和领兵作战一样,在辩论中因势利导的辩术同样有着很大的作用。“势”,就是对方思想发展的趋势,“势”是导的条件,只有找到“势”才能进行“导”。“导”则是疏导,就是在辩论中顺着对方思维发展的趋势,由浅入深提出一系列问题,逐渐否定对方的观点,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一个领导走进办公室时,看到几个人正在为昨夜的女排比赛议论纷纷。面对这一意外情况,这位领导没有命令大家停止议论,而是兴致勃勃地加入了讨论,谈起了自己的感想,二三分钟后,大家静下心来听他讲时,他却巧妙地将话锋一转:“中国女排的胜利为中国人争得了荣誉,它证明了中国人的伟大,但是中国在科学技术、经济建设上还很落后,被人瞧不起,我们也要有女排这种拼搏精神,把我们的科学技术、经济建设搞上去……”这位领导运用的就是“因势利导”的语言艺术。
他及时地“借”了员工们强烈的爱国热情之“势”,恰到好处地加以点拨指引,顺势将大家的热情引导到工作上,不仅很快恢复了办公秩序,还借此“东风”激励员工们努力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如果这位领导运用命令式的语言表达形式,虽然也可达到停止议论的目的,但他无法使大家的思维从“女排比赛”中走出来。当人的思维朝着一定的方向进行,特别是当人处于亢奋状态时,命令式的语言、强迫的手段效果都不好。因此,碰到上述此类突发事件时,只有借其势,用巧妙的语言形式自然地加以引导,才能达到扭转局势的目的。
★旁敲侧击,逆势顺取
齐鲁两国都是周朝初期分封的千乘大国,作为邻国,原本世代友好,但到了东周和春秋时期,鲁国逐渐衰弱,齐国逐渐强盛;两国的关系,也变得时好时坏,时而结盟,时而发生战争。
公元前634年夏天,齐孝公亲率战车二百乘,士卒万余人,向齐鲁边境进发,准备攻打鲁国。
齐孝公为什么要攻打鲁国呢?原来,当时齐桓公已死9年,齐孝公一直想继续桓公的霸业,继续号令诸侯,称雄中原。无奈他既没有桓公的魄力和才能,也没有管仲那样的贤臣辅佐,齐国的国力已不如以前,因而诸侯离心,号令不灵。齐孝公想以征伐来重振国威,但是凭现在齐国的军力,已不能远征其他强国,只有攻打近邻弱国,才有取胜的把握。恰好这时鲁国发生饥荒,齐孝公就做出了伐鲁的决定。
鲁僖公得到齐军要来攻打的消息,不敢派兵迎战,却派了大夫展喜带着酒肉粮帛去慰劳齐军。名为劳军,实际上是叫展喜说服齐孝公退兵。展喜感到很难办,就去请教自己的哥哥展禽。展禽,又叫柳下惠,就是历史上那位“坐怀不乱”的有名君子,头脑敏锐,富有谋略,而且善于辞令。他向弟弟面授机宜:“齐孝公之所以要伐鲁国,目的在于继承齐桓公的霸业。而齐桓公之所以能够称霸诸侯,不仅依靠武力征服,更重要的是一向以‘尊王’,即以尊重周王室为号召。所以,你如果以周朝先王之命去说服齐孝公,定能成功。”
展喜领教后,立刻驱车向边境赶去。当赶到边境时,恰好齐军簇拥着齐孝公也刚到达。趁着齐军尚未进入鲁境,展喜迅速出境迎了上去。他向齐孝公施礼后,先命随从把犒劳齐军的物品抬上去,然后对齐孝公说:“我国国君听说您在百忙中亲自前来,将要屈尊驾临我国,特地派我前来犒劳您的随行人员。”
齐孝公问道:“你们鲁国人是不是害怕了?”展喜回答:“那些没有见识的人的确是害怕了,但是有识之士则不怕。”
齐孝公哼了一声:“不怕?鲁国赤地千里,田里连根青草也没有,老百姓家无隔夜之粮,你们凭什么不怕?”展喜把两手一拱,尊敬从容地答道:“我们依仗的是周朝先王的命令。”
“什么?”齐孝公有点摸不着头绪:“先王的命令和你怕不怕有什么关系?”
展喜继续讲下去:“从前,周公和姜太公协助周武王灭商,后来又共同辅佐周成王,功勋卓著。太公被封为齐侯,周公的长子被封为鲁侯。成王慰劳他们,特赐齐鲁两国结盟。盟约中写道:‘世世代代,子子孙孙都不要互相侵害。’这个盟约至今还保存在盟府里,由太史掌管着。”
听到这里,齐孝公脸上绷紧的肌肉放松了些,却又多了一点尴尬的神情。
“后来,齐桓公——”展喜两手又拱了一下,表示敬重齐桓公:“与诸侯结盟,帮助他们解决彼此的分歧,弥合他们之间的裂痕,从而将他们从战争的灾难中拯救出来。齐桓公这样做,表明他正在履行太公开始的辅佐周王室的固有职责。”
听着,听着,齐孝公脸上的肌肉不知不觉已全部放松下来。
“到您——”展喜又拱了一次手,这次是表示向齐孝公致敬:“即位之后,诸侯都满怀希望说:‘他一定能继承桓公的业绩,和各国亲睦相处。’我们鲁国人也认为用不着聚集军队来防守东面的边境。”
展喜悄悄觑了齐孝公一眼,只见他脸上现出了一丝笑意。于是,继续说道:“对于您这次驾临,鲁国并不认为是来攻打我国,大家都说:难道他即位刚刚9年,就会抛弃周朝先生的遗命?就会废弃诸侯固有的职责?如果这样,怎么对得起齐国的先君太公和桓公呢?我和鲁国其他人一样,认为您一定不会这样做的。我国的有识之士正是依仗这一点而不感到害怕。”这时,齐孝公的笑容中,似乎又有些难为情,他沉默了片刻,然后高兴地向展喜说道:“大夫言之有理。”接着,他吩咐左右收了展喜带来的犒劳物品,命令齐军离开齐鲁边境,回归齐国都城临淄。
展喜的话是借回答齐侯提出的“凭什么不害怕”展开的。他没有从正义与非正义的角度去阐述,因为这对齐侯来说不容易接受。他特地从先王之命说起,从历史上两国先君共同辅佐王室,两代先君联合互助,说明都是在实践周天子所赐的“世世子孙,不相侵害”的盟约。接着,讲到对方本人,若把王命与盟约丢到脑后,何以面对先君及老兄弟!这样,展喜所说不害怕的原因,处处在宣传历代君王的团结互助和对先君的忠诚,句句包含了对齐侯继往开来、不会背弃先君之命的信赖与愿望。这种不畏强暴、渴求和平团结的凛然正气和世代相承的传统心理,不能不使齐侯忽然预感到对背弃先君之命,“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一种恐惧;再加上展喜运用了以柔制刚的语言艺术,早就给他留下了后退的台阶,所以,在权衡利弊得失之后,他只好哑然而退了。
旁敲侧击,在论辩中是指在正面攻击难以收效的情况下,而采取的侧面攻击法。从旁边敲打,从侧面攻击,既要讲清道理,给对方点拨和震撼,又要给对手留有脸面,避免直接的激烈冲撞,使对方在无可奈何之下,终于同意己方观点。
★层层递进,步步展开
层层递进,形如剥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可步步进逼,最终破的。这是人们经常用到的一种逻辑方法。
◎层层递进,攻击对手
战国时期,齐威王有个怪癖——长夜喝酒放歌。每当夜幕降临,星月争辉的时候,他都喝得酩酊大醉。这样混混沌沌地过日子,朝政一片昏乱。淳于髡总想找个机会,劝说国王彻底转过弯来。
这天,齐威王大摆宴席,席间邀淳于髡陪酒。淳于髡认为机会来了。
席间,齐威王端起酒杯问他:“先生能喝多少酒才醉?”
淳于髡说:“臣喝一斗也醉,喝一石也醉。”
齐威王不解地问:“喝一斗就醉的酒量,怎能喝上一石?”
淳于髡说:“您在前面赐我佳肴美酒,却命法官紧紧盯住我。我哆哆嗦嗦地在那里趴着喝酒,顶多喝一斗就成烂泥了。可是如果碰上尊敬的客人,我捋起袖子,笑吟吟地给客人敬酒,我能喝上它二斗;如果老友重逢,话题如丝,我能喝五六斗;如果乡里乡亲地聚集在一席,男女倾谈,喝酒行令,我即使喝上八斗,可能也不过醉个二三分,如果喝到傍晚,酒快喝光了,大家又把剩余的酒聚到一起,助兴让我喝,我那时就会喝得酩酊大醉,也就会失礼了——搞得杯盘狼藉,语言混乱,甚至男女互相踩着对方的脚,这就叫做酒极生乱,乐极生悲啊……而世间的万事万物,也都是一样的道理啊!”
淳于髡从小到大,由物及人,层层比喻,步步进逼,最终破的,使齐威王很受教益。
在说辩中,由于对方思维的复杂性,对某一事物不理解,想不通,往往疑虑重重,非一点即通,而需层层递进,穷追不舍,把理说透。说辩艺术中的这种循循善诱、丝丝入扣的方法,也就是递进的方法。
使用层层递进法应根据论辩的需要而定:若开门见山难以奏效,可考虑采用此法,若单刀直入可以取胜,就不必使用此术,免得绕来绕去,使人半天不得要领。
层层递进作为论辩技巧是指论辩要有层次性。不管论或辩、攻或防,都要像剥竹笋一样,一层又一层,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步步深入。
孟子在批评齐宣王不会治国时,有这么一段对话:
孟子说:“假如你有一个臣子把妻子、儿子托付给朋友照顾,自己到楚国去了。等他回来时,他的妻子、儿女却在挨饿、受冻,对这样的朋友该怎么办呢?”
王答:“和他绝交!”
孟子说:“假若管刑罚的长官不能管理他的部下,那该怎么办?”
王答:“撤掉他!”
孟子又问:“假如一个国家政治搞得不好,那又该怎么办呢?”
王这时只好“顾左右而言他”了。
对国王进谏,直来直去效果不会太好,孟子由小至大、由远至近,由轻至重,逐渐触及论题本质,结果使得齐王无言以对,只好岔开话题。
层层递进必须准确掌握对方心理,主动出击,从对方比较容易接受的观点着手,因势利导,层层深入展开论辩。
在隋朝侯白的《启颜录》中有个“官学狗叫”的故事。
侯白在没有做官前,住在家乡,无甚名声,但锋芒已初露。当地的地方官刚到任时,侯白便去拜见。回来后他对几个朋友说:“我能让新来的官学狗叫。”朋友说:“哪有官老爷听别人的摆布学狗叫的?你若真能做到,我们请你喝酒;若不能,你就请客。”侯白答应了。
于是,他们一起到衙门去,侯白进去见官,朋友们在门外看着。官说:“你又来见我,有什么事吗?”
侯白答道:“您刚到此地,民间有些事情,要向您请示。您到任之前,此地盗贼甚多,我建议您下令让百姓各家养狗,让它们见了生人就惊叫,这样盗贼自然便会平息。”
官问道:“如果这样的话,我家也须养条能叫的狗,但到哪里去弄狗呢?”
侯白回答说:“我家倒有一群新养的狗,不过它们叫的声音与别的狗不同。”
官问道:“它们叫出什么声音来?”
侯白答道:“它们‘呜呜’地叫。”
官说:“你不懂狗,好狗应当‘汪汪’地叫,‘呜呜’叫的,都不是善叫之狗。”
侯白的朋友们在门外听了,皆掩口而笑。侯白看到自己已经赢得了一桌酒席,便对官说:“我知道了。以后我一定要出去寻访善叫的狗。”说完便向官告辞。
在使用层层递进法时,要注意“层层”,即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省去中间环节,不要跳跃式递进。其次,还要注意“递进”,所谈之事,虽可谓漫无边际,但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始终向实质性问题这个方向靠近,不可偏离。
使用层层递进法应根据论辩的需要而定:若开门见山难以奏效,可考虑采用此法,若单刀直入可以取胜,就不必使用此术,免得绕来绕去,使人半天不得要领。
在使用层层递进法时,要注意“层层”,即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省去中间环节,不要跳跃式递进。其次,还要注意“递进”,所谈之事,虽可谓漫无边际,但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始终向实质性问题这个方向靠近,不可偏离。
辩论双方立论,都有它的核心支柱,向对方进攻时,不能只伤皮毛,而应层层深入,步步递进,直捣黄龙府,动摇论敌的根基。
层层深入的进攻手段,要求辩者有敏锐的反应能力,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高超的论证批驳能力;同时,辩者要自始至终高度关注,仔细聆听对方的发言,捕捉对方的错误,归纳概括,找出论敌错误的内在联系,采用层层剥笋的方法,直至摧毁敌论的核心支柱,从根本上批倒敌论。
◎层层递进往往更能被人们接受
唐朝宰相魏征,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说辩家。他辅佐唐太宗长达17年,进谏数百次,多为太宗采纳。他的说谏穷追不舍,说理透彻,充满逻辑力量,不得不令人折服。
贞观六年,唐代正处在太平盛世,群臣奏请太宗前往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以显文治武功。唯独魏征一人反对,认为此时封禅不妥。于是,魏征向唐太宗进谏,“陛下功业虽高,但恩泽尚未及全国;国家虽已太平,但物资还不丰富;外帮虽已臣服,但还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祥瑞虽多次出现,但法网还嫌繁密;年成虽说不错,但仓库还嫌空乏。所以,我以为不可举行封禅。”
魏征层层递进的方法一连举出五个特殊性事实,得出“不可封禅”这一结论,颇有一定的说服力,使得本来打算接受群臣奏请前往泰山封禅的太宗沉默不语。魏征见说谏初步奏效,接着又说:“一个刚刚病愈的人,就让他马上扛上一石米日行百里,这样做肯定是不行的。那么,我们国家刚刚医治好战乱的创伤,元气还没有恢复,就急于向上天报告功绩,当然是欠妥当的。”
魏征采用类比推理,以病初愈之人的一些属性同刚刚医治好战乱创伤的唐王朝作类比,由病初愈之人不可扛上一石米日行百里,得出元气还未恢复的唐王朝不可急于向上天报告功绩的结论,使太宗进一步动心。于是,魏征紧接着说:“再说,东封泰山,万乘千骑,要耗费大量资财,若再遇上灾荒,风雨骤变,不明事理的人横生是非,那更是悔之莫及!”
魏征的三段谏词,层层深入,步步递进,环环入扣,最后得出毋庸置疑的结论。唐太宗三思后,欣然接受了他的进谏,停止了封禅。这里,充分显示了魏征运用的剥笋术在说辩中的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返乡,过起了田园生活。乡邻中有个少年,很想在诗文上获得成就。一天特地登门拜访陶渊明,他恭恭敬敬地请教说:“老先生学识渊博,不知有什么学习妙法?请指教一二。”陶渊明听完后,哈哈大笑道:“天下哪有什么学习妙法,真是荒唐,荒唐。”然后又对少年严肃地说:“学习绝无妙法,勤学则进,辍学则退,如此而已。”可是那个少年却眨巴着眼睛,一副似懂非懂的样子。陶渊明知其未懂,于是指着门前稻田中尺把高的禾苗说:“你蹲在禾苗前,聚精会神地瞧着,看它现在是不是在长高?”少年看了半天后说:“没见他们长啊!”“真的没见长吗?那么,春天的秧苗又是怎样变成这尺把高的禾苗的呢?”少年还是摇头不明白。陶渊明说:“这禾苗每时每刻都在长,只是短时间察觉不到。知识的增长也靠一点一滴的积累,有时连自己都不能察觉。哪里会有什么捷径!”说着又从怀里掏出一本书说:“读书学习只要持之以恒,勤学不止,就会由知之甚少变为知之甚多。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却每天有所长啊!”
接着,陶渊明又指着一块磨刀石问:“你再看看那块磨刀石,为何会出现像马鞍一样的凹面呢?”少年随口答道:“那是磨损的呀!”“不错。可是你知不知道它是哪一天被磨损成这个样子的呢?”少年想了想说:“这我倒不知道,好像没见过哪一天忽然被磨损的。”
陶渊明进一步引导说:“这是农夫们天天在这里磨刀,年复一年磨损而成的,绝不是哪一天就磨出这个样子来的啊!”少年似乎还没有完全明白,陶渊明看出了这一点,又接着说:“从这磨刀石上,我们可以悟出另一个学习的道理来,辍(中止)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却每天有所亏。”少年听完,有所领悟。
这里,陶渊明开导少年的方法,就是运用循循善诱、层层递进的方法。第一步,以禾苗的生长为例,先说明“勤学则进”的道理。其中,他并不是直接亮出答案,而是让少年先观察禾苗,后思考,再提问启发,尔后又由此及彼,把禾苗的生长与读书学习有机地联系起来,最后顺理成章地阐明其中的道理。第二步,又用磨刀石磨损来形象地说明“辍学则退”的道理。中间又引而不发,让少年深入思考,然后再指点一番,使少年恍然大悟。陶渊明所举的两个例子一正一反,形象生动,恰到好处,相辅相成,颇能说明问题。
◎层层递进增强语言的力量
在论辩过程中紧扣论题,从一点切入,由小至大,由远至近,由浅到深,由轻到重,逐层展开,直至揭示论题的本质,进而达到诱敌就范的论辩方法。恰当地运用层层剥笋术,可使我们的论证一步比一步深化,增强我们语言的雄辩力量。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张学良、杨虎城两位著名的国民党爱国将领手下的军官一时冲动,坚决要杀掉蒋介石。受中共中央委托,周恩来亲赴西安,力求事件的和平解决。
面对那些对蒋介石愤怒异常、言辞激烈的军官,周恩来劈头就是一句反问:“杀他还不容易,一句话就行了!”
非同寻常的一句话让在场的国民党军官们平静下来,周恩来紧接着连发五个问题,层层剥笋:“可是,杀了他以后怎么办呢?局势会怎么样呢?日本人会怎么样?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会怎么样?各位想过吗?”
由于平时确实没有好好想过这些问题,大家于是陷入了沉思。
这时,周恩来抓住“战机”,分析了西安事变的性质,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考虑问题的基本原则,把那些主张杀蒋的国民党军官们听得心悦诚服。
西安事变,最后终于得到了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结果被蒋扣押。东北军的一些军官得知后,错误地把仇恨发泄到东北军的高级将领身上,还错误地对共产党没有把张学良救回来很有意见。他们暗杀了几名东北军的高级将领,又杀气腾腾地闯进了周恩来的住所。
在这个紧急关头,周恩来镇定自若,霍地一声站起来,猛地一拍桌子说:“你们要干什么?你们这是要救张副司令吗?你们的行动恰恰是帮了蒋介石的忙,是蒋介石欢迎的!你们以为这样干就可以营救你们的张副司令回来吗?不!这恰恰是害了张副司令!因为你们的行动破坏了团结,分裂了东北军!你们在犯罪!”
当时,闯进屋子的国民党军官们流下了泪水,立即跪下来向周恩来认错请罪。
扑朔迷离的问题,可以经由层层剥笋而真相大白。周恩来由轻而重,由小而大,道理层层深入,感情层层深化,促人猛醒,明事晓理,可谓大家风范。
★以此类推,以此类比
由远及近,由此及彼,依此类推,依此类比是辩论中经常用到的逻辑技巧,这也是逻辑连贯性的重要表现,是组织材料批驳对方经常使用到的一种手段。
◎由远及近,由此及彼
由远及近,由此及彼是论辩术中最常用的战术。它是先打“外围战”,再如剥笋一样层层剥开,然后攻其核心,对方就不会再有反驳的余地了。由远及近的论辩方法,是一个推理过程,使用这一技巧时要注意,一是不要过早地暴露目标,以防对方有心理准备。二是一开始的话题要隐秘得有分寸,不能“隐”得太深,更不能离论题太远,要注意与论题的联系。三是要注意整个论辩推理过程的逻辑性。
“由远及近”是说先把论辩的命题隐藏起来,先谈一些似乎与论题无关的话题,一见时机成熟,话题一转,马上抛出自己真正的命题,致使对手束手就范。
战国时,楚襄王是个昏庸的国君。大夫庄辛直言进谏,楚襄王非但不听,还训斥庄辛是“老糊涂”。庄辛只好离开,到了赵国。不久,秦国占领了楚国大片的国土。楚襄王有所醒悟,于是把庄辛找回来商量对策。
庄辛于是变直言进谏为层层剥笋,连设四喻,从小到大,由物及人,层层递进,步步进逼:
“蜻蜓捕食虫子,自以为很安全,却不知道小孩子用粘胶捕捉它,一不留神就会成为蚂蚁的食物。黄雀俯啄白米,仰栖高枝,自以为无患,谁知公子王孙将要把它射下,调成佳肴。天鹅直上云霄,自以为无患,谁知射手要把它射下来,把它做成食物。蔡灵侯南游高丘,北登巫山,饮茹溪之水,食湘江之鱼,左手抱了年轻的美女,右臂挽着宠幸的姬妾,不以国政为事,哪知道子发受了楚王之命要把他杀掉。大王您左边有个州侯,右边有个夏侯,御车后跟着鄢陵君和寿陵君,食封地俸禄之米粟,用四方贡献的金银,同他们驰骋射猎于云梦之间,而不以天下国家为事。您不知穰侯正接受了奏王的命令,他们的军队要占领我们的国家,把大王驱赶到国外去呢!”
一席话,听得楚襄王“颜色变作,身体战栗”,到了非纳谏不可的境地。
◎类比相推,灵活机动
20世纪30年代中期,香港茂隆皮箱行由于货真价实、买卖公平,生意十分兴隆,于是引起英国商人威尔斯的嫉妒。这位狡猾的英国商人蓄意敲诈,就到茂隆皮箱行订购了3000只皮箱,价值港币20万元,合同写明1个月交货,过期不交或不按质按量交货,由卖方赔偿损失费的50%。到了交货日期,茂隆皮箱行的经理冯灿如数交货。但是,威尔斯却说:“皮箱里有木料,就不是皮箱,合同上写明的是皮箱。”因此,向法庭提出控诉,要求按合同赔偿损失。
就在威尔斯在法庭上信口雌黄、气焰十分嚣张时,冯灿的辩护律师罗文锦从律师席上站起来,从口袋里拿出金怀表,高声问法官:
“请问,这是什么表?”
法官答道:“这是英国伦敦出口的金表。可是,这与本案有何关系呢?”
罗文锦高举金怀表,对法庭上所有的人说:“有关系。这是金表,但是请问,这块金表除表面是镀金的以外,内部的机器都是金制的吗?”
“当然不是。”旁听者同声议论。
罗文锦便道:“那么,人们为何又叫它金表呢?由此可见,茂隆皮箱行的案件,不过是原告无理取闹、存心敲诈罢了!”
由于罗文锦的出色辩护,原告在众目睽睽之下,理屈词穷。法庭最后则只好以威尔斯诬告罪,罚款5000元结案。
罗律师在法庭辩论取胜使用的也是类比论证法,他将金表与皮箱进行类比。他的推理过程是,金表表面镀金而内部不是黄金可以叫做金表,而皮箱外部是皮革但内部支撑有木料,当然也可以叫做皮箱。由于他巧妙地使用了类比论证,在轻松、潇洒之中一举扭转辩论局势,大获全胜。
富兰克林和杰弗逊都是美国的开国元勋。“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杰弗逊当年风华正茂、文才过人。他最不喜欢别人对他写的东西评头品足。当他把起草的“宣言”交给委员会后,就坐在会议室外,等待审查通过。可是,过了很久,不见回音,他就很不耐烦了。坐在他身边的富兰克林,唯恐这样下去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就拍拍杰弗逊的肩膀,给他讲了下面这个故事:有位叫汤普森的年轻朋友想开个帽店,他觉得,一个醒目的广告招牌对帽店的生意很有好处,于是设计了一个广告招牌:“汤普森帽店——制作和现金出售各式礼帽”,下面还画了一顶帽子。他得意地把这个设计拿给各位朋友“提意见”。第一个朋友看了就不客气地说:“帽店”一词与后面的“出售各式礼帽”语义重复,建议删去;第二位朋友则说:“制作”一词也可以不要,因为你刚开业,顾客并不会因为帽子是你制作的就买,他们所关心的是帽子的质量和样式,而这些,需由他们亲自看到才行;第三位说:“现金”二字实在多余,因为本地市场习惯现金交易,从不赊销。经过接受这三位朋友的意见后,设计就只剩下:“汤普森出售各式礼帽”和那个帽子了。
“出售各式礼帽?”最后一个朋友对剩下的词也不满意。“谁也不指望你白送给他,留那样的词有什么用?”他把“出售”划去了,提笔想了想,连“各式礼帽”也一并“砍”掉了。理由是:下面明明画了一顶帽子嘛!
帽店开张了,来往顾客看见招牌上醒目地写着“汤普森”几个大字,下面是一顶新颖的礼帽图样。大家都异口同声称赞这个招牌做得好。
听完这个故事,杰弗逊明白老友的意思,他那自负、焦躁的情绪终于平静下来。“宣言”草案经过众人的精心修改,更加完善,成了内容深刻、语言完美的不朽文献。
这里,富兰克林就是运用了类比术。通过类比,得出结论:如果杰弗逊能像汤普森那样听取朋友的意见,那么,其所起草的宣言在众人的修改下,就会成为一个完善的文献。富兰克林巧妙地运用了类比术达到了劝说杰弗逊的目的。
每个事物不仅有着与其他事物不同的独特个性,同时,又有着与其他事物相同或相似的属性,也就是说,事物都存在着共性。类比论证法就是在考察两类事物某些相同或相似属性的基础上,推断出它们另外的属性也相同或相似的辩论方法。这种辩论方法灵活机动,变化无穷,能最大程度地表现一个人的辩论才能。
请看子贡与齐景公的一次辩论:
齐景公问子贡:“何人是你的老师?”
子贡答道:“鲁国的仲尼。”
“仲尼是贤人吗?”
“是圣人啊!岂止是贤人呢?”
“那你说说,他是怎么样的圣人呢?”
“不知道。”
齐景公怒气冲冲地说:“开始你说仲尼是圣人,现在又说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子贡答道:“我终身戴天,并不知道天有多高;我终身践地,并不知道地有多厚;我求学于仲尼,就如同拿着勺子到江海中饮水,满腹而去,又怎么知道江海有多深呢?”
孔子是子贡的教师,孔子是怎样的圣人子贡当然不会不知道,他之所以说“不知道”,是想通过这种方法加深齐景公对自己老师的印象。所以,当齐景公勃然大怒时,子贡就巧用类比的方法,用戴天而不知天之高、践地而不知地之厚、饮于江海而不知江海之深来类比就学于孔子而不知孔子是怎样的圣人,这样,既盛赞了孔子的伟大,又对自己刚才的“不知道”做出了圆满的解释。
还有,在论述抗日战争胜利的果实应该属谁时,毛泽东同志也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
抗战胜利的果实应该属谁?这是很明白的。比如一棵桃树,树上结了桃子,这桃子就是胜利果实。蒋介石蹲在山上一担水也不挑,现在他却把手伸得老长老长地要摘桃子。他说,此桃子的所有权属于我蒋介石,我是地主,你们是农奴,我不准你们摘。我们在报上驳了他。我们说,你没有挑过水,所以没有摘桃子的权利。我们解放区的人民天天浇水,最有权利摘的应该是我们。同志们,抗战胜利是人民流血牺牲得来的,抗战的胜利应当是人民的胜利,抗战的果实应当归给人民。至于蒋介石呢,他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是人民抗战的绊脚石,现在这块绊脚石却要出来垄断胜利果实,要使抗战胜利后的中国仍然回到抗战前的老样子,不许有丝毫的改变。这样就发生了斗争。同志们,这是一场很严重的斗争。
在这段论述中,包含了两个互相联系的类比推理。第一个类比推理的推论的具体过程是:桃树以及树上的桃子这对象,具有由栽桃人栽的并用水浇出来的属性,同时,还具有应该由栽桃人和挑水人来摘这个属性。而抗战的胜利果实具有由解放区人民流血牺牲换来的这个属性,而这个属性与桃树上的桃子具有由栽树人栽种、挑水等辛勤劳动换来的这些属性类似。于是,就可以根据桃子具有应该由栽桃人、挑水人来摘这个属性而推知,抗战胜利的果实也具有应当归给人民的属性。
第二个类比推理的具体过程是:桃树上的桃子不具有没人栽的属性,也不具有没人浇水的属性,也不具有应该由不栽树、不挑水的人来摘的属性;而抗战的胜利果实不具有不通过流血牺牲而得来的属性。而这一点与桃树上的桃子不具有没人栽、没人浇水的属性类似。于是,就可以根据桃子不具有应该由不栽树、不挑水的人来摘的属性而推知:抗战胜利的果实不具有应当由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抗战绊脚石——蒋介石垄断的属性。
这两个类比推理形象生动地阐明了抗战胜利果实应当归给人民的道理。
类比相推用于辩论中的反驳,更具其独到的特色,更能显示出它的论证性与机智性。类比反驳如果运用得好,不但具有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而且非常生动、幽默。
一位牧师向一位美国黑人领袖提出诘难:
“先生有志于黑人解放,非洲黑人多,何不去非洲?”
黑人领袖道:“阁下既有志于灵魂解放,地狱灵魂多,何不下地狱?”
黑人领袖的类比反驳,言辞简洁,辩锋犀利幽默,即使辩论对手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也恐怕难以抵挡这种有力的反击。
在明代戏曲家、通俗文学家冯梦龙(1574—1646年)的《古今概谭》里,记载着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叫做翟永令的人,认为一味念经,对于一个人灵智的开发是没有用处的,而他的母亲却一味念经不止。有一天,翟永令“娘,娘,娘——”不停地喊他的母亲。母亲没有答应,翟永令于是就“娘娘娘”地叫个不停,把他的母亲都喊生气了。这时,翟永令才对他的母亲说:“我叫您几声,您就厌烦了,您一天到晚一直念着‘南无阿弥陀佛’,菩萨爷难道就不烦吗?”一言既出,他的母亲就悟出了许多道理。
这则故事也可以让我们悟出一点道道来,这就是:以这种现象比那种现象,以此道理比彼道理,以已知比未知,从而由现象一致达到结论一致,能够生动地证明自己的观点。
◎类比的种类
类比有很多种类型,常见的有下面几种。
一、转移类比
《孟子·公孙丑章句下》载:齐王因为没有听从孟子的劝告,结果使燕国人反叛了齐国。齐王感到很惭愧,但有个叫陈贾的齐国大夫却在孟子面前为齐王开脱。他说:“周公是什么样的人?”孟子答:“古代的圣人。”
陈贾:“他派他的弟弟管叔去监督殷国,结果,管叔却带领殷国反叛,这事有没有?”
孟子:“有。”
陈贾:“周公是不是知道他要反叛才派他去的?”
孟子:“周公不知道”。
陈贾:“这么说来,圣人有时也有过错吧?”
陈贾把齐王与古圣人相比,以圣人也有过错为齐王的过错开脱,如果就此讨论,显然不会得到什么结果。于是孟子转换了论题,通过如下的类比反驳了陈贾:
“古代的君子,有错就改,现在的君子却将错就错。古代的君子有了错,就像日蚀月亏一样,人人都能看见。当他改正时,人人又都能敬仰他。现在的君子,岂止是将错就错,还要找借口为自己辩护。”
孟子的反驳,抛开圣人有没有过错的论题,而是转移到如何对待错误的问题上。从而抓住了实质,击中了要害,使陈贾无言以对。
转移类比,指当一方以两类事物进行类比,推出某一结论时,反驳方则转换一个角度,同样运用这两类事物进行类比,推出完全不同的结论。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是避开对方结论而直接触及其实质。
二、同向类比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物理学家亚历山大·萨克斯向美国总统罗斯福面呈了一封由英国核物理学家西拉德起草、爱因斯坦签署的重要信件。其内容是督促美国政府要抢在希特勒前面研制成原子弹。然而,罗斯福看了信却不以为然。为了说服总统,萨克斯在同罗斯福共进午餐时,讲了一个故事。轮船发明家罗伯特·富尔顿在一次拜访拿破仑时,建议他成立一支由蒸汽机船组成的舰队,在气候恶劣的时候,也能顺利地在英国登陆。可是,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的拿破仑却不相信,竟发狂地嘲笑富尔顿:军舰不用帆?靠你发明的蒸汽机?哈哈!这简直是想入非非,不可思议!结果,天才的科学家被轰了出去。假若当时拿破仑采用了这个建议,那世界历史就将重写。罗斯福听了这个故事,终于被说服,接受了美国应赶快研制原子弹的建议。
这里,萨克斯同罗斯福的谈话中就含着一个同向类比推理:
富尔顿向拿破仑建议成立一支由蒸汽机船组成的舰队,被拿破仑所拒绝,因此,拿破仑失败了。如果当年拿破仑采用了这个建议,拿破仑就可能胜利。现在我们建议赶在希特勒前面研制原子弹,跟当年富尔顿对拿破仑的建议相类似,所以,如果你不接受这个建议,就有可能像当年拿破仑那样失败,但如果你接受了这个建议,则有益于战争的胜利。
由于罗斯福感到萨克斯的类比很有道理,故欣然接受了他的建议。
同向类比是取两个在一系列属性上相同的对象进行比较,由此类对象有某种属性而推出彼类对象也有该种属性。
三、反向类比
反向类比,就是故意取两个在一系列属性上已风马牛不相及的对象进行比较,以此来推论和驳斥对方的观点,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辩驳目的。
由于“反向类比”中类比的本象(欲证明或驳斥的论题或证据)与类象(用来作比的事例)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且“联系”使二者可比,启示人们去领悟类比后的结论;“区别”则造成人们的心理落差,从而能产生很强的幽默诙谐的效果。
一位作家对厨师说:“你没有从事过写作,因此你无权对我的作品提出批评。”厨师反唇相讥道:“岂有此理!我这辈子没有下过一个蛋,可我能尝出炒鸡蛋的味道。母鸡能吗?”
厨师机智地将作家写书与母鸡下蛋进行类比,反驳了作家只有从事过写作才能有权对文学作品进行品评的论题,使人忍俊不禁。
四、隐含类比
有一次,拿破仑对他的秘书说:“布里昂,你也将永垂不朽了。”布里昂迷惑不解,拿破仑提示道:“你不是我的秘书吗?”布里昂明白了他的意思,微微一笑,从容不迫地反问他:“那么请问,亚历山大的秘书是谁?”拿破仑答不上来,便高声喝彩:“问得好!”
拿破仑认为布里昂能借着他的名声而扬名后世,布里昂反驳这个观点时,并没有直接反驳,而是委婉迂回,用亚历山大的秘书同自己进行类比。既然现在的人们不知道亚历山大的秘书是谁,那么后人也将忘记拿破仑的秘书是谁。因而拿破仑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隐含类比,是指不直接将两类事物进行对比,而是仅就其中一类事物进行说明,真正的结论留给对方去领悟。这种方法富有启发性和暗示性。因而比一些直接辩论术的可接受性要强些。论辩中的反驳,有时双方剑拔弩张,言词激烈;有时却需要气氛轻松,话语委婉。“隐含类比”,就是具有后一种功效的辩术。
这种反驳是将类比推理隐含在语言形式之中。尽管在语言的表层上不显山,不露水,但在语言的深层,却蕴含着难以置辩的力度,使反驳既含蓄又有力。所以,就是一向精明的拿破仑,也不得不对布里昂的反驳发出由衷的喝彩。
五、直观类比
著名作家刘绍棠一次在某地演讲,有人发问:“共产党这么英明伟大,为什么就不能容纳一点点自由化的东西呢?”听罢此言,刘绍棠“呼”地站起来,大声问道:“你们看我的身体怎么样?”见他身体魁梧,红光满面,大家齐说:“健康!”这时,他说:“尽管我刘绍棠如此壮实,但是,要让我吃下一只死苍蝇,我决不!”这绝妙的反驳,顿时博得热烈的掌声。
还有一次,刘绍棠在南开大学的一次报告会上讲到文学创作要坚持党性原则时说:“每一个阶级的作家都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即使是真正的东西。也是有所写有所不写的,无产阶级的文学更是如此。”这时,一个学生在台下递上来一个条子说:“刘老师,您说作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我觉得不应该这样。既然是真实的,就是存在着的;存在着的就应该给以表现,就可以写。”刘绍棠拿着这个条子问是哪位同学写的。台下一位女同学说:“是我写的。”刘绍棠见是位漂亮的女孩子,就开玩笑说:“你把你的学生证拿给我看看好吗?”这位女同学迷惑不解。刘绍棠说:“我要看看你的学生证是不是贴着脸上长疮的照片。”“我为什么要把长疮的照片贴在学生证上啊?”刘绍棠又问:“长疮时你怎么不拍个照片呢?”“长疮时谁拍照片,怪寒碜的。”刘绍棠说:“你不在长疮时拍照片,更不会把长疮的照片贴在学生证上,这说明你对自己是看本质的。因为你是漂亮的,长疮时的不漂亮是暂时的,它不是你最真实的面目。所以你不想照相留念,更不想照这样的照片贴在学生证上。共产党的某些缺点是需要批评的,但有些事情是有其特殊原因的,是涉及许多方面问题的,应由党内采取措施去更正。可你非要把它揭露出来不可,这岂不是要共产党把长疮的照片贴在共产党的工作证上吗?为什么你对自己那样公正,对共产党却是那样不公正呢?”
这里,刘绍棠没有就“作家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进行抽象的争论,而是把问题转到“你为什么不在学生证上贴长疮的照片”这个具体事件上来。这样,是非是直观的、明显的,然后再根据具体结论的明确,而把论辩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回到原来争论的问题上,使女学生心服口服。这就是直观类比的运用。
直观类比,是指运用真实感人的具体事例,通过事物间的微妙联系进行推理,使辩驳具体直观,形象生动。它不纠缠于抽象争论,而是把问题引到了具体事例中去,避免了抽象说理的枯燥。
类比术是机智和聪慧的产物,它需要使用者将寻常的事例,加以不同寻常的联想,使本象、类象有机结合,产生独特的魅力。这就要求论辩者开拓空间思维,把握事物间的联系,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急中生智,快中求妙。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类比术不同凡响,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要提高类比推理的可靠性,我们要努力做到下面几点:
①类比对象的共同点越带有本质性,推出的结论就越可靠。
②类比的事物在已知相似或相同的属性与推出的属性之间相关的程度越高,则结论可靠程度越高。
③类比对象之间共同的属性越多,推出的结论就越可靠。
★小中见大,触类旁通
小中见大,窥局部而见整体,对事物的批驳也是如此,从对方的小谬误入手批驳,然后在由小及大,批驳对手的整个论点。
◎小中见大
东汉时有个陈蕃,有一天他父亲的好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一屋,屋内杂乱,龌龊不堪,薛勤便问:“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陈蕃骂道:“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乎?”薛勤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扫天下”治国安邦乃堂堂大业,陈蕃有这种雄伟志向固然是好,但一个连自己屋子都懒于扫的人,他真的能够去“扫天下”吗?薛勤的反问,以小中见大术,一针见血地驳斥了陈蕃的狂妄不实。
小中见大,是指论辩者善于从高层次上,以其敏感性和洞幽烛微的观察力,从要说的事理中抓住某一个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点,触类旁通,引申扩张,从而达到论证自己观点正确,反驳论敌论点荒谬之目的的一种论辩方法。
我们在认识客观事物,进行论辩时,要善于从高层次上,以敏锐和透彻的观察力,选取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某个点、某个方面,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小中见大,触类旁通,进而认识到事物的整体,揭示事物的本质,取得辩论的胜利。
运用小中见大术,一定要选准突破口,集中兵力攻其最要害、最敏感而又最易击破的一点,继而扩大战果。重要的是,小中见大术,其中的“小”必须与“大”有必然的联系,不然就会犯以偏概全或推理不当的错误。
在一次辩论“对外开放与走私贩私关系”这一论题时,一方认为走私贩私都是对外开放造成的,另一方对此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驳:
如果你的说法能成立的话,那我的感冒就是开了窗的缘故。那么为什么开了窗以后,有些人感冒,更多的人却身体健康地领略着大好春光?问题只能从自身去找了。同样,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上对外开放了,其目的就在于利用当前国际有利条件,借外国财力之水,灌溉我国现代化之花。我们一是主权在握,二是开放有度。问题是国内有些不法分子,看见金灿灿的洋钱洋货眼花缭乱,犹如蝇之趋腥,营营追逐。这能怪罪于谁呢?对外开放之后,面对海外花花世界的影响,从中央到地方,曾不断发表过坚定而清醒的告诫,以期引起警惕,希望人们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因此有逐臭者,也有洁身自好者,有沉溺者,更有新形势下的“南京路上好八连”……
上则辩词中,反驳者就是以小中见大战术,抓住“感冒”和“开窗”这种生活中的小事,来形象地比喻开放与走私的关系,给人以启发,有很强的说服力。
◎以小放大,归谬反驳
归谬反驳是一种逻辑方法,在逻辑学中叫归谬法,也就是从对方论题出发,引出一个非常荒谬的结果,从而证明对方的论题虚假。使用这种方法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把隐藏在深处的、不明显的、难判断的荒谬“显微扩大”,从而使其荒唐的结论暴露无遗。因此,有人把这种方法称为逻辑学上的“显微镜”。这种方法在辩论中被广泛使用。
在辩论的过程中,很多辩论者都能够自然地运用归谬反驳这种推理方法,将对方论点中充当条件的部分,进行扩展与引申,找出一个比较特殊的条例,使这条例与对方的结论相悖,从而驳倒对方的观点。
◎选择有代表性的小事
运用小中见大法,关键是要注意造的“小”须有代表性、典型性,要小则实,短则精,细则宏,博则深,片言以居要,一目能传神。只有选中有代表性的“小”,才能“见一叶落而知岁将暮。”
春秋时期,管仲辅佐齐桓公完成霸业。管仲病危时,齐桓公前往看望。齐桓公说:“你的病看来已经很严重了,你有什么话要吩咐我吗?”
管仲说:“我希望你能疏远易牙、竖刁、公子开方、堂巫四人,他们将来对您对国家都很不利。”
桓公说:“易牙是我的厨师。有一次我信口说,什么山珍海味你都给我尝过了,就是还没有吃过蒸婴儿的味道,结果易牙就把他刚出生不久的第一个儿子蒸给我吃了。他对我这么好,我怎么还要疏远他呢?”
管仲反驳说:“从人的感情来说,没有哪个人不爱自己的亲生骨肉,而易牙连自己的亲生骨肉都不爱,蒸给别人吃,他对你有什么用呢?”
桓公又说:“竖刁身为贵族,知道我喜爱宫中生活,他就自己阉割自己来侍奉我。他如此爱我,我怎么还要疏远他呢?”
管仲反驳道:“人没有哪个不爱惜自己身体的,他竟然自己毁坏自己的身体,他对自己的身体都不爱,他怎能真的对你好呢?”
桓公又说:“公子开方是卫国人。卫国并不远,可他侍奉我有15年没回去看望自己的双亲,他还不好吗?”
管仲反驳说:“公子开方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怎能真正对你好呢?他们都是包藏着不可告人的狼子野心啊!”
桓公终于有所悔悟,答曰:“善!”
管仲以其忠臣贤相的敏锐洞察力,通过对易牙、竖刁、公子开方等人的几个生活片断的精辟分析,剥开了他们的伪装,识破了他们的韬晦之计,预测了事物的必然发展趋势,做了一番精彩的论辩,具有一定的说服力量。
★其人之道,制其自身
◎其人之道,还制其身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达到害人者害己的目的。这似乎是一种阴谋诡计,但是,只要我们运用得恰当,它仍然不失为一种可以采用的论辩方法。请君入瓮后,就可以逼敌抉择,提供若干可能情况给论敌,并要他从中作出选择,从而制服论敌。
古代的一个皇帝脚踩马蹬,挺身悬空,为难一位年轻美丽的聪明姑娘:“你说我是上马还是下马?”姑娘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不慌不忙地一只脚踩在门外面,一只脚踩在门槛上,反问皇帝说:“你说我是进门还是出门?”皇帝于是哑口无言。
用这种方法揭穿阴谋,可以做到一针见血。
在明朝万历年间,海盐县有个女子还没有出嫁,有个恶少想要娶她,她的父亲不同意,恶少诬告说他已娶了这个女子为妻,而她的父亲逼她再嫁人。县令把女子叫到跟前,跟她谈话,而后突然问恶少:“你既然是这个女子的丈夫,那么你说说,你妻子手上的疤痕是在左手还是在右手?”恶少于是目瞪口呆,答不上一句话。
有时我们还可以接过论敌的话来要求论敌自己进行抉择,这种方式别具魅力。应对的一种方法是高声宣布“我既不是驴子,也不是骗子,而是介于两者之间”,将脏水泼回到泼脏水者的身上。
毛拉去集市买毛驴,卖驴的地方挤满了乡下来的农民。有个衣冠楚楚的人经过那里,说道:“这个地方不是农民,就是毛驴。”毛拉听了,上去问道:“先生,您准是农民了?”衣冠楚楚者说:“不,我不是农民。”毛拉于是说:“那你是什么呢?”衣冠楚楚者觉察出了毛拉话中有话,不禁窘态百出。
◎模仿对方的话语结构批驳对方
运用对方的话语结构来批驳对方,往往让对手无力还击。在说辩中,对于模仿术的运用,是制敌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怎样模仿才能最有效果呢?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一、模仿临近的事物
模仿对方的逻辑错误,拿来批驳对方的观点,这种方法能起到爹底抽薪的效果。
二、模仿对方的说辩形成一个相似的喻例
赵楠上班接二连三地迟到,班长批评他,他不仅不接受,还辩驳说:“你为什么老是批评我?你没有看到我是在进步吗?我第一次迟到15分钟,第二次迟到就只有10分钟,今天才迟到5分钟。这说明我在逐渐改正错误,不仅不应该批评,还应表扬我的进步。”
班长反驳道:“假如有这样一个小偷,他一天偷了人家10个钱包,被抓住后发誓要改正,于是第二天只偷了9个钱包,第三天又减少到8个。我们是否应该对这个小偷的‘进步’加以表扬呢?如果他减少到一天偷一个,是不是应该对他大加赞赏,以表彰他飞速的‘进步’呢?”赵楠无言以对。
上例中,班长就是仿拟赵楠的说辩形式,选择一个谬误性极强的喻例,采用反问的口气设难,从而使狡辩者理屈词穷。这种技巧的特点是喻例较多,随手可取。运用喻例要注意使他们既能“同步”,又能“互补”,表述喻仿既要注意使它们层次清晰,又语气连贯。
这种方法就是模仿对方的说辩,构造出一个相似的喻例,然后以喻例向对方设难,造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效果。
三、直接模仿对方
直仿是直接模仿对方的语言形式,或袭句讽刺,或换词反击,或以谬制谬,造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效果。
著名的幽默大师马克·吐温喜欢向人家借书,他的邻居想出一个办法,以期扭转他的习惯。当马克·吐温提出要借阅某一本书时,这位邻居说:“可以,可以。但是我定了一条规则:从我的图书室借去的图书必须当场阅读。”
一星期后,这位邻居向马克·吐温借用割草机。马克·吐温便运用直仿术回敬对方,他说:“当然可以,毫无问题。不过我定了一条规定:从我家里借去的割草机只能在我的草地上使用。”
当然,马克·吐温是运用直仿术开开玩笑而已。邻居的规定还是勉强可以执行的,而马克·吐温的规定则是无法做到的。
在下例中,丘吉尔对直仿术的运用,与马克·吐温有异曲同工之妙。
与丘吉尔共事的保守党乔因森希克斯在一次会上演讲时,看到丘吉尔摇头表示不同意,便说:“我想提请尊敬的议员注意,我只是在发表自己的意见。”丘吉尔马上回答道:“我也想请演讲者注意,我只是在摇自己的头。”丘吉尔完全袭用了乔因森希克斯的句式,但却一点不漏地把对方的话“弹”了回去,使议员处于无言以对的尴尬境地。
丘吉尔是很善于运用此法的。著名的幽默家、剧作家萧伯纳甚至都被他讥讽得败下阵来。有一次,萧伯纳派人送两张戏票给丘吉尔,并附上短笺说:“亲爱的温斯顿爵士,奉上戏票两张,希望阁下能带一位朋友前来观看拙作《卖花女》的首场演出,假如阁下这样的人也会有朋友的话。”
萧伯纳的幽默以尖刻著称,所以这样奚落丘吉尔在他来讲并不过分。丘吉尔看了短笺当然不肯示弱,他马上写了一张回条加以还击:“亲爱的萧伯纳先生,蒙赐戏票两张,谢谢。我和我的朋友因为有约在先,不便分身前来观赏《卖花女》的首场演出,但是我们一定会赶来观赏第二场演出,假如你的戏会有第二场观众的话。”
幽默大师萧伯纳想讥嘲丘吉尔没有朋友,丘吉尔则直仿出萧伯纳的戏没有第二场观众。
★反驳论据,直接有力
在《“友邦惊诧”论》中,鲁迅先生为了反驳国民党政府通电中加给请愿学生的所谓“捣毁机关,阻断交通,殴伤中委,拦劫汽车,攒击路人及公务人员,私逮刑讯,社会秩序,悉被破坏”的种种罪名,特意在文章结尾引用《申报》的南京专电再反驳:
“考试院部员张以宽,盛传前日为学生架去重伤,兹据张自述,当时因车夫误会,为群众引至中大,旋出校回寓,并无受伤之事。至行政院某秘书被拉到中大,亦当时出来,更无失踪之事。”而“教育消息”栏内,又记本埠一小部分学校赴南京请愿学生死伤的确数,则云:“中公死二人,伤三十人,复旦伤二人,复旦附中伤十人,东亚失踪一人(系女性)。上中失踪一人,伤三人,文生氏死一人,伤五人……”可见学生并未如国府通电所说,将“社会秩序,破坏无余”,而国府则不但依然能够镇压,而且依然能够诬陷、杀戮。“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这里,鲁迅先生举确凿的事实,直接反驳了国民党政府的谬论,非常有力。
在反驳错误观点时,我们既可以反驳对方的论点,也可以反驳对方的论据,还可以反驳对方的论证。但是,相对来说,反驳对方的论点是一种最直接的方法。“擒贼擒王、直接破的”就是这样一种在辩论中直接反驳对立方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直接去揭示对立方论点的错误、虚假,或者逻辑上的混乱。直接反驳对立方论点的具体方法很多:可以举事实反驳,也可以进行分析反驳,还可以澄清概念来进行反驳。
在与对手的交锋中,我们驳倒了对方的论据或论证,并不能就此断定对方的论题是必然虚假或者必然错误的,这时候只能说明对方的论题不可靠。要将对方彻底驳倒,还必须对对方的论题进行彻底反驳才行。这就如同打仗一样,如果将贼首擒获,敌人便会溃不成军;否则,就不能说战斗已经结束。而“擒贼擒王、直接破的”的方法则正是通过对对手的观点直接进行反驳借以驳倒对手的方法。可以说,在反驳对方时,这是一种最便捷的方法。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使用“擒贼擒王、直接破的”的方法,最便捷有效的办法是列举大量确凿无疑的事实,在铁的事实面前,任凭对方如何信口雌黄也于事无补。
五十多年前,美帝国主义的发言人艾奇逊在为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在中国的黑暗统治辩护时,胡说什么中国革命的发生是由于人口太多的缘故。对此,毛泽东同志反驳道:
革命的发生是由于人口太多的缘故吗?古今中外有过很多的革命,都是由于人口太多么?中国几千年以来的很多次革命,也是由于人口太多么?美国一百七十四年以前的反英革命,也是由于人口太多么?艾奇逊的历史知识等于零,他连美国的独立宣言也没有读过。华盛顿、杰佛逊们之所以举行反英革命,是因为英国人压迫和剥削美国人,而不是什么美国人口过剩。中国人民历次推翻自己的封建朝廷,是因为这些封建朝廷压迫和剥削人民,而不是什么人口过剩。俄国人之所以举行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是因为俄皇和俄国资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而不是什么人口过剩,俄国至今还是土地多过人口很远的。蒙古土地那么广大,人口那么稀少,照艾奇逊的道理是不能设想会发生革命的,但是却早已发生了。
这里,毛泽东同志列举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对艾奇逊的“中国革命的发生是由于人口太多”的论题进行了彻底的反驳,由于有大量的事实作依据,因而反驳显得非常有力。这里使用的正是批驳论据的方法。
实施批驳论据的方法,我们也可以通过实践来检验对手的论点,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它也是检验某论题是否真伪的标准。在具体的辩论中,只要将对方的论题用实践一检验,其虚假性自然就会暴露无遗。
有一个人拜访一位将军,这个人拿出自己发明的士兵制服给将军看,说,这制服是防弹的。
“那好啊,你穿上它!”
将军说着,按铃叫来了随从:
“你去叫上校带上枪到这儿来。”
将军回头一看,防弹衣的发明者已不见踪影。
防弹衣防不防弹,用枪弹一检验便可立见分晓,防弹衣的发明者不敢用子弹来检验,足以证明他所谓的发明不过是骗人的把戏而已。
★捕捉破绽,穷追猛打
抓住对手的破绽,给予致命的攻击,比单纯的攻击对方的论点要有力的多,通常情况下,这样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寻找缺口,反驳对手
辩论的过程是一个对抗与反对抗的过程,而对抗中又以例证对抗为常见。以例证对抗为例,谈一下反对抗技巧。
有一些对抗的例证,表面看来牢不可破。实际上如果稍作推敲还是可以反对抗的。
在“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辩论中,正方为了论证中国文字反映的男尊女卑,举例说:
中文有两个字表示结婚的概念,一个是“娶”字,另一个是“嫁”字。男人是“娶”媳妇,女人是“嫁”给男人,那这个“娶”字它表示一种主动性,“嫁”字它表示一种被动性。(笑声,掌声)请回答!
反方马上以牙还牙:
同样的例子,我们还可以发现中国字的“好”字和“妙”字都是一个褒义词,那么请问“妙”字和“好”字是不是用“女”字旁开头呢?(掌声)
当反方举“好”和“妙”进行对抗时,正方束手无策了。其实,正方完全可以在反方的例证上做文章,做出反对抗:“妙”可以拆为“女”和“少”,“好”可以拆为“女”和“子”,从造字角度看,这都是两个会意字,也就是“女”性“少”方为“妙”,“女”性得“子”才叫“好”。这岂不正表明了女性受压抑的社会地位了吗?
上面例子表明,从构成对抗的例证本身发掘于己方有利的观点或材料,可以有效地进行反对抗。
不是所有的对抗例证都存在着漏洞,更多的情况下,辩方的对抗是严谨缜密、毫厘不差的。这时候,避开对抗的冲击力,从侧面突发反问进行“强攻”,是行之有效的反对抗技法之一。但是有一点,这个反问必须直接攻向对方的立论点,不能有任何偏差,否则就会影响反对抗的力度。
我们来看关于“治愚比治贫更重要”的辩论中的一段辩词:
正方:一位名作家写了本书《愚昧比贫穷更可怕》,说明了治愚比治贫更重要,可见对方同学似乎是没有看过这本书呀!
反方:中国政府说,生存权、温饱权是人的第一权利。对方如何回答。
这一组对抗中,辩论双方都选取了权威言论作为例证。权威能制造不容置疑、无以反驳的特殊效应。正方在不可能正面向权威发起攻势的情况下,突然反问:
“……如果治愚不比治贫更重要,为什么中国人说‘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笑声,掌声)
俗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产物,它具有言简意赅、说理透彻、通俗易懂等特点。正方在这里引用俗语再次证明己方观点是十分明智的。其力之劲猛,一步到位,收到了相当直观的反对抗效果。
谈话中对方若故设“陷阱”,以谬论相刁难,其用意无非是企图造成一种进退两难的局面;答则显示无知,不答则表明无能,这种情况用“以谬制谬”最为恰当。
以谬制谬有两种方法,一个是对对方的逻辑和结论不做正面反驳,而是把它作为前提加以演绎和引用,引到一个显而易见的荒谬的结论上去,再由结论的荒唐从反面证明对方的荒唐。第二便是模仿对方的推理方法,使荒谬升级,从而达到制服对方的效果,例如:
高玉宝的小说《高玉宝》里有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恶霸地主周扒皮在长工们辛辛苦苦地为其干了一年之后,要想得到工钱,就必须回答三道题。三道题答对了发给工钱,答不对,按数扣除。其实,他是无理取闹,故意刁难。其一是让长工到墙头上去种地,如不能种就扣除三分之一工钱,其二是把屋里的地搬出去晒一晒,办不到扣三分之一工钱,而其三更为荒谬,问问他的脑有多重?答不上来也要扣除三分之一工钱。就这样,他多年来不知算计了多少老实巴交的穷苦人。
然而,这一年又新来了一位长工,他照样为周扒皮辛辛苦苦地干了一年,过年了,想要领工钱回家,这时周扒皮又故伎重演,照样提出了以上三个问题,这长工爽快地答应了。然后对周扒皮说:“好吧,上墙头种地可以,不过你得先把牛给我牵上去,你若牵上去我就能种。”周扒皮听了后,张了张嘴没说出什么。接着他又拎起镐头爬上了房,上房后就扒房子,周扒皮急了:“我让你把屋里的地搬出来晒一晒,你为什么扒我的房子?”长工说:“不扒房子怎么能晒地,你能搬的话给我做一做,让我看看。”说着继续扒房子。周扒皮急忙阻止:“算你对,算你对。”长工才停止扒房子。然而周扒皮还不甘心,马上又搬出他的第三道题对长工说:“那你说我的头有多重,说对了给你钱,若说不对,要钱,没门。”这长工不慌不忙地说:“三斤六两。”周扒皮狡猾地一笑说:“这你可错了,明明是四斤二两嘛,你怎么说三斤六两,这工钱不给了。”说罢洋洋得意地要走。这时,只见长工拿把菜刀,一下子把周扒皮拉过来说:“我说三斤六两,老爷说四斤二两,老爷不相信,割下来称一称。”说罢就要动手,这时周扒皮就像被捆宰的猪似地嚎叫起来:“算你对,算你对,给你工钱不就得了吗。”于是,长工拿着工钱高高兴兴地回家过年了。
◎抓住逻辑错误,穷追猛打
在一个黑暗的夏夜,一个衣服湿透的人跑到刑警大队,向侦察员报案:
“刚才我走到一座桥上,被一样东西绊了一下,跌到了河里,幸好我会游泳,一会儿就爬上了岸。走到桥上仔细一瞧,那东西原来是个人,脖子上有两条伤口,浑身是血。我摸摸他的身子,还有点微温,估计他被害不久,我就赶来报案了。”
“你怎么知道他脖子上有两处伤口?”侦察员接着问。
“我从衣袋里摸出火柴划亮一瞧……”
“别说了,杀人凶手就是你!”侦察员厉声说。
这个案例中,罪犯使用贼喊捉贼的伎俩,企图嫁祸于人,为自己开脱罪责。但他还是露出了狐狸尾巴。这是因为,他先说跌入河中(口袋里的火柴就会湿透划不着),后来他又说划亮了火柴看见两道伤口,这是互相矛盾的。由此可见报案人就是凶手,侦察员抓住对方的破绽,主动出击,一举便置对方于死地。
论辩场上,唇枪舌剑,你来我往,难免会犯一些错误,存在一些纰漏,产生一些破绽,机智者常常可及时捕捉住对方的破绽,给以有力的回击,这是展示言辩者知识水平、理论功底、逻辑能力与语言技巧的最佳时机。
在北大首届辩论赛中,国政系与历史系就“仓禀实而知礼节”展开辩论。正方历史系在论证物质与文化的关系时,提出:“在德国这样经济发达的国家,产生了巴赫、贝多芬、门德尔松等伟大的音乐家……”
反方国政系立即抓住正方论据中出现的“贝多芬”发出反击:“正方错了,贝多芬恰恰是在贫困交迫的情况下才写出《命运交响曲》这样辉煌的作品的!”
正方错上加错:“那他也必须在吃饱饭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创作呀!”
反方步步紧追:“那么请问贝多芬是在哪一顿吃饱了之后才写出《命运交响曲》的?”
上例中,反方抓住正方口误,及时予以回击,赢得了观众的掌声,直逼对手落荒而走。
在辩论中,一方面要守住阵地,稳扎稳打,不能贪图一时之利口不择言,言语出错,给对方以可乘之机;另一方面又要洗耳恭听,捕捉对方的言语、逻辑错误,一有机会,立即盯住,穷追猛打。
★声东击西,迂回进攻
声东击西,就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不直接从这个目的的正面去说,而是从相反的方面入手,实则说的是正面所要达到的目的。它是我们在有口难言之时的开口方法和技巧。
◎声东击西是智慧的表现
据《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爱打猎,非常喜欢养猎鹰。
—次,专门为景公养鹰的烛邹不慎,让一只猎鹰逃走了,景公下令把烛邹推出斩首。晏子为了救烛邹,立即拜见景公,说:“烛邹有三大罪状,哪能就这么轻易杀了呢?第一条,就是为大王养鸟,却让鸟逃走了;第二条,就是使大王为了鸟的缘故而杀人;第三条,就是天下诸侯都会责怪大王重鸟轻士。”齐景公听了,只好说道:“不杀了,我懂你的意思了。”
在这里,晏子使用的就是声东击西法,表面上好像是给烛邹加罪,实际上是为烛邹开脱;表面上是为齐景公说话,实际上是在批评他重鸟轻士。这就是说话之声和意之所指的方向刚好相反。这样,既避免了为烛邹说情之嫌,又真正救出了烛邹;既指出了齐景公的错误,又顾及了齐景公的面子。
清时的一天,曾国藩正在领兵打仗,突然来了一个告密者,得知一个统领准备叛变,而告密者就是这个统领的部下。曾国藩大怒,立即命令手下将告密者杀了示众。一会儿,被告密要叛变的统领前来给曾国藩谢恩。曾国藩脸色一沉,命令左右,马上把这个统领推出斩首了。幕僚们都不知为什么,曾国藩说:“告密者说的是真实的,我如果不杀他,这位统领知道自己被告发了,势必立刻叛变,由于我杀了告密的人,就把统领给骗来了。”
蒙蔽别人最关键的在于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和目的。不能让人发现,更不能让人预见,所以诈者蒙蔽他人时,常玩的把戏便是声东击西。假装瞄准一个目标煞有介事地佯瘦一番,其实暗自瞅准别人不留心的靶子,然后伺机施以致命打击。有时他似乎不经意间流露出自己的心思,实际上是在骗取他人的注意和信赖,目的在于突然发难而出奇制胜。
◎声东击西劝说别人
大厨张亮暂时委身一家个体小餐馆打工。干了一个月,为了使苛刻的老板为自己增加工资,他设计了一套论辩方案。
这天,张亮买来一份报纸,故意在几条招聘广告画了些杠杠,摆在案桌醒目的位置上,果然引起了老板的注意。老板问报纸是谁的,张亮若无其事地回答说:“当然是我们。怎么了,你想看?”
“我是说,你是不是想去干车工。”老板解释道,又问,“干车工就比干厨师强吗?”
张亮仍然平静,轻描淡写地说:“可不是。你这里的活儿太累人了。我可是每天吃了人参来给你干活的,否则,根本顶不下来!”
老板好像若有所悟,放低声音说:“看来,你是真想跳槽啦,对吧?”
张亮于是说:“我在广东干过三年车工,现在跟福州一家工厂联系了。”
老板又问:“为什么非走不可?嫌这里工资太少?”
张亮反问:“很多吗?一个月才几百块!说实话,累点我倒不计较……”
老板说:“可是,你也许不明白,眼下生意萧条呀,要是你在别的老板手下干,也许还没这么多。不是吗?你看隔壁面馆的那个女孩子,才有你工资的三分之二多。”
张亮说:“你也该仔细看看,她是洗碗的,能和我这厨师比吗?何况我是经过业务培训的,有等级证书哩!”
终于,老板答应了给张亮增加一笔不菲的工资。
张亮先以意欲跳槽的假象造成先声夺人之势,从而为论辩胜利争得了先机,也为后边的论辩埋下了伏笔。后来,张亮运用了求异的论辩方式,借车工来做对比,巧妙地提出了工资少的问题。当老板拿洗碗工来做挡箭牌时,他机智地再度运用差异辩驳的方法,点明厨师与洗碗工的本质工别,终于迫使老板承认自己的身价。由此可见,打工族要老板给自己加薪或者升职,也可以声东击西。
假如我们的朋友或长辈不慎出现差错,但又不便当众指出,那就可以用这种声东击西的方式,用提醒四周人的方法,使朋友或长辈自己慢慢察觉和纠正自己的过失。
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性情、特殊的兴趣和不同的生活态度,因此,人际沟通常常会产生观念上的冲突。所以如何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又能不否定他人的见解,实为现代社会一个重要课题。
当我们的意见和观念与人不同时,我们首先应当给予对方发表意见的机会,并且表明我们已接受了他的观点,然后再委婉地述说自己的意见。比如当对方表达了他的观念,而我们无法苟同时,我们可以说:“不错,你的看法细密周到,但我认为在那种场合应……”这样既能表现自己的风度,又能坚持自己的立场。
在交涉有关钱财问题时,为了防止突发事件,最好的方法便是利用“正当的名义”,也就是以公众的利益为前提,来掩饰“自己的需要”,即使最终的目的仍是为了自己,也能冠冕堂皇地义正辞严一番了。
使用声东击西法,从人的心理来看,也是一种可取的方法。爱面子是人皆有之的自尊心的表现,如果在语言或者行为上直接损伤了对方的面子,那么,即使这个语言或者行为是善意的,对方也难以接受,而声东击西法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一点。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看到别人有缺点而不予指出,任其发展,结果只能是害了别人。如果直接指出,又担心对方接受不了,那我们不妨采用这种声东击西式的劝说技巧。
东与西截然相反,声东又怎么击西呢?原来,虽然东与西彼此相反,但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一个事物的存在,都会对它周围的事物产生影响,在其影响所及的范围内形成一个影响场。所以,使用声东击西的论辩方法,应该特别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声东击西攻击对手
在论辩中,这一谋略的运用表现为明说东,暗指西,“声东”是假相,隐藏真实的意图,“击西”才是最后的目的。
战国时,公输般替楚国监造云梯,并准备用它来进攻宋国。墨子听到这个消息,就从齐国动身,走了10天10夜,到了楚国的郢都,去见公输般,劝他不要为楚国造云梯去攻打宋国。
公输般问:“先生有什么指教?”
墨子故意说:“现在北方有人想侮辱我,我想借你的力量杀了他。事成之后,我送您一千两黄金。”
公输般很不高兴,断然拒绝道:“我是讲仁义的,不能随便杀人。”
墨子见公输般口称“仁义”,正中下怀,立即借题发挥,慷慨激昂地说:“请允许我向您进言。我在北方听说您造了云梯,要去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本来就是土地多,人民少,却拼命在战争中葬送掉自己本来就不足的人民,去争夺自己已经很多了的土地,不能算是聪明;宋国没有罪,却要去攻打它,不能算仁爱;懂得这个道理,却不身体力行,以理抗争,不能算忠臣;抗争不达到目的,就不能算坚强;杀一个人认为不义,却去杀多数人,不能以此类推事理。”
公输般无可置辩,只好承认自己为楚国造云梯去攻打宋国的错误。
在这里,墨子先借请求公输般助杀北人的一番话来“声东”,诱使公输般亮出“我是仁义的,不能随便杀人”的观点。这既为墨子的下文蓄了势,也给墨子的“击西”提供了最需要的大前提,墨子迅即抓住战机,以公输般造云梯以备攻宋的铁的事实和此举一不智、二不仁、三不忠、四不义的雄辩分析,向公输般连发责难。这段“击西”字字千钧,句句透辟,公输般却辩无辞,除了认错,别无他路。
在有些场合,利用“声东击西”的技巧,把相同意思的话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效果迥异。有时言在此而意在彼,令人回味无穷。
围魏救赵是一个典故,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救援,齐威王派田忌、孙膑带兵救赵。孙膑没有直接进兵邯郸,而是以重兵围攻魏国的都城大梁,使魏国军队不得不回兵大梁,赵国之危自解。
在论辩中,遇到对方强攻时,可以躲避其论题,攻击其内部,使其自顾不暇,由此达到解救自己的目的。
★指桑骂槐,隐含侮辱
有的时候一些话很难说出口,这时可以适当变化一下说话的方法。指桑骂槐是一种间接表达自己意见的方法。它不仅仅被用在对别人的辱骂上,它还可以用在一些很难表述的观点上。
◎指桑骂槐的作用
苏东坡到莫干山游玩了一天,又累又渴,远远看到了一个小寺庙,非常高兴地跑过去要杯水喝,休息一下。
庙里的老和尚看到穿着很普通的苏东坡,势利地不太搭理,苏东坡见此情形,只好报上姓名,老和尚一听,原来是有名的苏大学士,就完全变了一个样,百般殷勤地奉上好茶。待苏东坡欲离去之时,和尚堆起了一脸的谄笑,要求题字留念。
苏东坡拿起笔来写了幅字:“日落香残,扫去凡心一点。火尽炉寒,备把意马牢拴。”和尚得到了大学士的手墨,十分兴奋,立即挂到大堂之上,并且不时得意洋洋地对着过往香客炫耀一番。
有一天,香客里来了个文人,对着挂在大堂中央的这幅字捧腹大笑。上气不接下气地对正觉得莫名其妙的老和尚说:“日落香残是个‘禾’字,凡字去了一点就是‘几’字,合起来就是个秃字。炉去火是为‘户’,再加上马就是‘驴’,所以他是在骂你是秃驴哪!哈!哈!”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南宋奸臣张俊,贪财好色,做尽坏事,但由于他有权有势,谁也不敢惹他。一次宋高宗请大臣们喝酒,叫一班艺人来说笑取乐。其中一个艺人走上场来,说他能透过铁钱的方孔,看出每个人是天上哪个星宿的化身。于是大家争先恐后让他看,他一一说出这些人是什么星宿。轮到张俊了,艺人故意看了又看,然后装出很认真的样子说:“真的看不出是什么星宿,只看见张老爷坐在钱眼里。”众人开始还不明白,后来忽然顿悟了艺人的用意,哄堂大笑起来。
这艺人说张俊的那句话就是双关语,表面上是说张俊坐在钱眼里,实际上骂张俊贪财才是艺人真正的意思。
有一位商人见到诗人海涅(海涅是犹太人),对他说:“我最近去了塔希提岛,你知道在岛上最能引起我注意的是什么?”海涅说:“你说吧,是什么?”商人说:“在那个岛上呀,既没有犹太人,也没有驴子!”海提回答说:“那好办,要是我们一起去塔希提岛,就可以弥补这个缺陷。”这里商人把“犹太人”与“驴子”相提并论,显然是暗骂“犹太人与驴子一样,无法到达那个岛”,而海涅则听出了对方的侮辱和取笑,回答时话里有话,暗示这个商人是个驴子,使商人自讨没趣。
在日常生活中,直接辱骂别人,听话人当然很容易听出来,如果说话人是利用会话隐涵来侮辱人,听话人就更应注意了。听话人不仅要善于听出对方的恶意,而且必要时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给对方一个含蓄的回去。
有一个科技公司对内部员工颁布了一项新规定:“凡本公司员工上班时间必须穿着制服,仪表力求整洁。不得使用不当语言互相指责……”
有位主管交待属下一个文案,可是属下根本就不用心处理,主管发现呈上来的文案错误百出,于是就在旁边批注:说明如何做才妥当。没想到文案再度呈上来的时候,还是错误百出。那个属下还洋洋得意地在第一次主管的批示旁边画了一只“蝉”,表示“知了”。
这个主管气极了,想要破口大骂,但是碍于新规定,自己必须以身作则。不管怎么说,这位聪明的主管还是骂了人。你猜!他是怎么骂的?这位主管骂得幽默!他在属下画的那只“蝉”的尾巴后面,画了一团烟!你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吧!他是说:“知了!知了个屁!”
发脾气要有技巧,必须要发得幽默,处理得当,才能“化气”,不会造成后遗症。
指桑骂槐(或谓春秋笔法),应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要运用各种谋略,“指桑”而“骂槐”,施加压力配合行动。对于弱小的对手,可以用警告和利诱的方法,不战而胜。对于比较强大的对手,也可以旁敲侧击威慑他。
指桑骂槐的好处,在于不直接针对具体对象,然而通过故事的情境性,又能转换出受众对强调之物的感受性——所谓说的是那里的闲话,指的其实是这里的事情。
我们要特别注意,指桑骂槐术不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只是在某些特殊的、偶然的场合,比如为了对付敌人才可加以使用,如果滥用此术去攻击同志和朋友,这只能导致众叛亲离的恶劣后果。
◎指桑骂槐几种方法的运用
一般地说,在论辩过程中,论题应该明确,不能含糊其辞,但是在某些特殊的场合下,我们又不能直接表达我们的意见、观点,只能采取指东说西或者指桑骂槐的办法。
一、转移“骂”的对象
通过骂其他的事物而达到骂论敌的目的,如何选择一个能与论敌有一定联系的事物加以谴责是关键所在。不少农民不是雄辩大师,却是运用这种方法的高手。
从前,有一个地主闲着没事,常出些难题刁难人,来显示自己的本领。一天他戴着眼镜,身穿长衫,手撑凉伞,出外游山玩水,被一个正在耕地的农民看见了。农民对着牛狠狠地骂道:“瘟牛,东晃西荡不走正道,眼瞎啦!”说着就是一鞭子。
地主听后越想越不对味,这不明明是在骂我吗?他站在地头不走了,想等农民耕回来时狠狠地骂他一顿。
农民赶着耕牛过来了,快到地头时,农民突然松了手上的犁,然后一手拉牢牛绳,一手抓起泥巴,使劲往牛屁股眼里塞。
地主正瞪圆双眼准备发作,一看农民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忍不住笑了。他问农民:“喂,你这是干啥?”
农民高声回答说:“我算计它等会要放臭屁,先把它糊住!”
在这里,这位农民巧妙利用与地主某些行为有相似性的“牛”为骂的对象,表面是在骂牛,实质上是骂地主,使得对方有口难言,哭笑不得。
二、通过别人代转来骂人
某公司几位兼职的女职员言谈不很高雅,甚至对主管也不放在眼里。有一天,主管对一个已经任职两三年的女职员说:“年轻人最近有点随便,请你代我转告一下好吗?”
那个女职员答应了,结果主管也意想不到,那几个兼职的女职员有所改善,而那个负责转告的女职员最为小心翼翼。原因何在?恐怕是“年轻人”这句话让那个女职员觉得自己也包括在内。
虽然指桑骂槐是人们遇到不平和不快之事时的常有的事,但我们还是要尽量放宽胸怀,开宽眼界,努力避免使用这一“方法”。
三、虚构“骂”的对象
有个人在朋友家做客,天天喝酒,住了很久还没有启程之意,主人实在感到讨厌,但又不好当面驱逐。
一次两人面对面坐着喝酒,主人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在偏僻的路上,常有老虎出来伤人。有个商人贩卖瓷器,忽然遇见一只猛虎,张着血盆大口,扑了过来。说时迟,那时快,商人慌忙拿起一个瓷瓶投了过去,老虎不离开,又拿一瓶投了过去。老虎依然不动。一担瓷瓶快投完了,只留下一只,于是他手指老虎高声骂道:‘畜生畜生!你走也只有这一瓶,你不走也只有这一瓶!’”
客人一听,拔腿就走了。
论辩中,我们可以虚构一个与对方有相似性的东西为骂的对象,来达到谴责论敌的目的。
四、用“指桑骂槐”对付“指桑骂槐”
年轻的汤姆嘴尖舌薄,常常以愚弄他人来取乐;杰克逊大爷厚道得很。一天早晨,汤姆站在门口啃着面包,忽然看见杰克逊大爷骑着毛驴哼哼呀呀地走了过来,于是喊道:“喂,吃块面包吧?”
大爷连忙从驴背上跳下来说:“谢谢您的好意。我已经吃过早饭了。”
汤姆一本正经地说:“我没问你呀,我问的是毛驴。”说完,他得意地一笑。
大爷非常气愤,可是又难以责骂这个无赖,于是猛然转过身子,照准驴脸就是两巴掌,骂道:“出门时我问你城里有没有朋友,你斩钉截铁地说没有。没有朋友为什么人家会请你吃面包呢?”对准驴屁股又是两鞭子,说:“看你以后还敢不敢说谎。”
说完,大爷翻身上驴,扬长而去。
你指桑骂槐,我也指桑骂槐。这样骂起来,也算不失精彩。
★迂回进攻,破除障碍
说话兜圈子,明知故问,这些都属于迂回进攻。讲话者都有自己的目的,有的时候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采用迂回进攻的方法来破除障碍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
◎明知故问,迂回进攻
唐高祖时,国家还未统一,李世民率领将士正在前方浴血奋战,而唐高祖李渊却大兴土木,修起了极为豪华的披香殿。时任谏议大夫的苏世长在庆善宫披香殿陪唐高祖进餐,酒喝得正酣畅尽兴,苏世长突然向唐高祖发问:
“这座披香殿是隋炀帝修建的吗?”
唐高祖非常不满,对苏世长说:“你的劝谏好像很直率,但实际上很狡诈。你难道不知道这座殿是我修的,却故意说是隋炀帝修的?”
苏世长答道:“我的确不知道是陛下修的,我只看见披香殿奢侈得就像殷纣王的倾宫和鹿台一样,就断定不是兴天下的君王所为的,所以误认为是隋炀帝修的。如果真是陛下修的,那实在是不妥了。我以前在武功旧宅侍奉陛下的那一阵子,看见陛下的住宅仅能遮风挡雨,而陛下已很满足了。如今续用隋宫留下的宫室已够奢华了,可又建新的,陛下怎能避免重蹈隋炀帝的覆辙呢?”
唐高祖思考再三,肯定了苏世长的话。
唐高祖修披香殿,是朝廷的一件大事,苏世长自然不会不知道,但他明知故问,劝谏得恰到好处。
拿破化和秘书关于永垂不朽的对话中,拿破仑之所以认为自己的秘书问得好,原因就在于自己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秘书知道拿破仑肯定不知道亚历山大的秘书是谁,但却不好直接指出拿破仑的错误,就巧妙地使用了一个问句。
在辩论中,为了说出一些难以说出的话,这时不妨装作自己不知道的样子,以发问为借口将问题巧妙地提出来。尽管是十分难说的问题,但这样一问,却能够变得易如反掌,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
使用这种发问方法,关键是要明明知道却又装作不知道,而且要尽量装得像,所谓不知者不为罪,这样有些十分难于说出口的问题也就很好开口了。
◎绕远路而求近路
目标在东而先向西,欲要进攻先行退,避其锋芒,迂回诱导,这是以迂为直的方法在巧辩中的应用。表面上看,这是放着直道、近路不走而走曲道、远路,实际上走的却是一条达到目标的直道、近路。
公元前265年,赵国的赵太后刚执政不久,秦国便发兵来进攻。赵国求救于齐国。齐国提出必须以赵太后的儿子长安君作人质,才肯发兵相救。但是赵太后舍不得小儿子,坚决不允。赵国危急,群臣纷纷进谏。赵太后坚决地说:“从今日起,有谁再提用长安君作人质,我就往他脸上吐唾沫!”大臣们不敢再说了。
有一天,老臣触龙要面见赵太后,赵太后认为触龙一定是来劝说自己用长安君当人质的,她真的摆开了吐唾沫的架势。没想到触龙慢条斯理地走进来。见了太后,关心地说:“老臣的脚有毛病,行走不便,因此好久未能来见您,我担心太后的身体不舒适,今天特地来看望。怎么样?您的饭量没减少吧?”太后答道:“我每天多吃粥。”触龙又说:“我近来食欲不振,但我每天坚持散步,饭量才有所增加,身体也渐好。”赵太后听触龙的每句话都不提人质的事,怒气也渐渐消了。两位老人亲切地攀谈起来。
谈着谈着,触龙向赵太后请求道:“我的小儿子叫舒祺,最不成才,可是我偏偏最疼爱这个小儿子,恳求太后允许他到宫中当一个衙士。”太后眼睛一亮,赶紧问触龙:“他几岁了?”触龙答:“15岁。他年岁虽小,只是我想趁我在世时托付给您。”赵太后听到触龙这些爱怜小儿子的话,觉得找到了感情上的慰藉,说:“真想不到你们男人也爱怜儿子啊!”触龙说:“恐怕比你们女人还胜一筹呢?”太后不服气地说:“不会的,还是女人更爱儿子。”
触龙见时机已到,于是把话题引申一步,说:“老臣认为您爱儿子爱得不够,远不如您爱女儿那样深。”太后不同意触龙的这个说法。触龙解释道:“父母爱孩子,必须为孩子作长远的打算。想当初,您送您女儿远嫁燕国时,虽然为她的远离而伤心,抱着她哭,可是又祷祝她不要返回,希望她的子子孙孙相继在燕国为王。您为她想得这样长远,这才是真正的爱。”太后信服地点了点头。触龙接着说:“您如今尽管赐给长安君许多土地、珠宝,如果不使他有功于赵国,您百年之后,长安君能自立吗?所以我说,您对长安君不是真的爱护。”触龙这番话阐明了对儿女要从长远着想,才是真爱的道理,说得赵太后心服口服。太后立即吩咐给长安君准备车马礼物,送他去齐国当人质,催齐国出兵。齐国很快就出兵解了赵国之围。
触龙劝说赵太后,是运用以迂为直策略的典范。
这种“以迂为直”的策略,在正面“强攻”不下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灵活有效的办法。因为它把明确的目的性与战术的灵活性结合起来,避对方所长,攻对方所短;进攻的路线又带有隐秘性,并符合对方的心理需求,所以容易在对方戒备不严的情况下,逐步诱使其不知不觉地接受自己的观点。
◎迂回进攻的几种方法
一般来说,直言快语是人的真诚所在,是受欢迎的,但有时候的效果并不佳,在言来语去中会碰到各种钉子,轻者损害人际关系的和谐,重者造成不可预知的麻烦。这个时候便不能“直肠子”,而应该想办法兜个圈子,绕个弯子,找个路子,避开钉子。
一、用事实兜圈子
一天晚饭后,几位青年人去拜访某教授,而教授明天出差,要早点休息,但碍于情面,不置对方于尴尬的处境,不好直言辞客。谈到夜深,教授接过青年人的话题,委婉得体地说:“你们提的这个问题很值得研究,明天我去A城参加一个学术会,准备就这个问题找几位专家一块聊聊。”几位青年都是聪明人,也是敬重长辈的人,立刻起身告辞,诚恳地说:“很抱歉,不知道您明天还要出差,耽误您休息了。”
顾及情面,有些话不便直说,可以用事实兜圈子。
新媳妇看见小姑穿上一件新的羊毛衫,猜想是婆婆买的,也想要一件,但又不好意思说出口,于是高声对小姑说:“嗬,从哪里买来的羊毛衫,真漂亮!”婆婆见她夸羊毛衫,知道她喜欢,也知道了她的意思,于是在一旁答话:“从对门商场买的,刚到的货。我先买一件,让你们穿上试试,要看中了,下午再买一件,让你们俩一人一件。”
当然,如果在娘家面对亲生母亲,这位年轻的媳妇就大可不必兜圈子。
二、用道理兜圈子
陈毅任上海市市长的时候,干部实行供给制,为了不给国家增添负担,想劝岳父回老家。顾虑直接提出,老人容易产生误解,陈毅同志就绕了个弯,先问老人家共产党好还是国民党好。当老人家说出国民党任人唯亲,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时,陈毅同志说:“说得好,所以国民党要倒台……那您喜欢不喜欢您的女婿也这样?”老人立刻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决定回老家去。
与对方观点不相同时,不直接否定对方的观点,而是巧妙地先以事明理,再以理论事,使对方否认自己的观点,就是用道理兜圈子。
有一位年轻的姑娘与一位小伙子相爱,姑娘的好朋友善意地劝她说,那位小伙长相平常,不够理想。姑娘笑着回答说:“谢谢你对我的关心,你讲的是事实,但是我欣赏这样的一句话:‘憎恨常常和美貌住在一起,不要太草率地追求着美貌。’恩格斯说,爱情要以互爱为前提。”
三、用模糊语言兜圈子
有人问文艺理论家:“你对当前争论最大的某某演员是怎样看的?”理论家回答:“过去我与某某素不相识,直到前不久开会时听了她的发言才算认识了她。关于某某的争论我不了解,无从谈起。只觉得对于像她这样的优秀演员,我们一定要珍惜,不应过多地苛求。我们这一代人,生活的人文环境不好,文化的营养很不足,在这种条件下,能够达到这样的表演艺术水平,太不容易了。我们应充分敬重她,不要苛求我们的演员。苛求,是一种罪恶。”
由于某种原因不愿意或不便于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给对方,这时就可以用模糊语言来应对。
在医院里,一位患有严重疾患的病人问医生:“我的病是不是很重,还有康复的希望吗?”医生回答:“你的病确实不轻,但是经过治疗,安心养病,慢慢会好的。”
假如有人问你:“某某小说写得很不错,你认为怎样?”你可以回答“还可以,不过我更喜欢×××的小说”;
妻子在星期天说一起去看话剧,如果你不愿去,你就可以问去看电影如何。
对某人对某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而你又一时说不出谁是谁非,这时就要本着“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含蓄地回避。
四、用情感兜圈子
相爱的人之间不应该过于兜圈子。但是,人们不会轻易改变已经明确表示的态度和立场,为了达到说服人的目的,我们仍然不妨先把自己的观点藏起来,再和对方兜兜情感的圈子,待到事理通畅明白,再稍加点拨。
意大利知名女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以其对采访对象挑战性的提问和尖锐、泼辣的言辞而著称于新闻界,但是,绕弯子的提问方式也是她取胜的法宝之一。在采访西方评论界认为专横、残暴的巴基斯坦总统阿里·布托的时候,法拉奇不是直接问他“据说您是个法西斯分子”,而是将这个问题转化为“据说您是有关墨索里尼、希特勒和拿破仑的书籍的忠实读者”。
从实质上讲,这个问题同“您是个法西斯分子”所包含的意思是一样的,而转化了角度和说法的提问,可以会使采访对象放松警惕,说出心中真实的想法。
某青年教师想接姨妈来城里治病,但不好直接对妻子说,担心妻子不同意,弄得不快活,于是这一天早早回家做了一锅红枣饭。妻子下班回来,端起碗就高兴地问:“这枣真甜啊,哪来的?”丈夫说乡下姨妈捎来的。妻子不无感慨地说:“姨妈想得可真周到啊,年年捎枣来!”丈夫说:“那还用说,我从小失去父母,就是姨妈把我抚养大的嘛!”妻子说:“她老人家这一生也真够辛苦的。”稍停,丈夫忽然叹了口气,说:“听捎枣的人说,姨妈的老胃病又犯了,我想……”不等丈夫把话说完,妻子说出了丈夫想说还未说出的话:“那就接来呗,到医院好好治治。”
这位教师的目的就这样达到了。
郑板桥早年家贫,一年除夕赊了一只猪头,刚下锅,又被屠户要了去转手卖了高价。为此他一直记恨在心。直到后来到山东范县做官,还特别规定杀猪的不准卖猪头,自己吃也要交税,以示对屠户的惩罚。夫人感到不妥,一天,她把一只老鼠吊在房里。夜里老鼠不住地挣扎,郑板桥一宿没睡好觉。他埋怨夫人,夫人说她小时候好不容易做了件新衣裳,被老鼠啃坏了。郑板桥听后笑了:“兴化的老鼠啃坏了你的衣裳,又不是山东的,你恨它是何道理?”夫人说:“你不是也恨范县的杀猪的吗?”
郑板桥的夫人通过比照,用情感兜圈子,然后画龙点睛,终于说服了郑板桥。
◎绕开对方的避讳点
20世纪30年代,美国费城电气公司的威伯到一个州的乡村去推销用电。他来到一位老太太门前没想到吃了个“闭门羹”,威伯再次叫门,门勉强开了一条缝,威伯说:“对不起打扰您,我这次并不是来推销用电,而是来买几个鸡蛋”。
老太太消除了一些戒备,把门开了一点,探出头来怀疑地望着威伯。威伯继续说:“我看见你喂的多明尼鸡种很漂亮,想买一打新鲜鸡蛋回城。”
听到这些,老太太态度温和了许多,和威伯聊起了鸡蛋的事情。但威伯指着院子里的牛棚说:“老太太,我敢打赌,你丈夫养的牛赶不上你养鸡赚钱多。”
老太太被说得心花怒放。长期以来,她丈夫总是不承认这个事实。于是他把威伯视为知己,带他到鸡舍参观。威伯边参观边赞扬老太太养鸡经验丰富,并说,如果能用电灯照射,产的蛋会更多。老太太似乎不那么反感了,反而问威伯,用电是否合算。当然,她得到了完满的解答。两个星期后,威伯在公司收到了老太太交来的用电申请书。
威伯以迂为直,解除老太太戒备,智取说服成功。
在论辩过程中,有时有意避开对方的讳忌点,绕道而行,选择对方感兴趣的话题谈起,从而消除对方的敌意和不满,一见时机成熟,话题一转,马上抛出自己真正的命题,当对方跟着你走完一段路程的时候,对方已经不自觉地向你的观点投降了,这样解除对方戒备,能够巧达说服目的。在运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要顺着对方的心理趋势进行论辩。顺着对方的心理趋势,很重要的是以对方的认识基点为起点。不管对方认识如何,它总是一个客观存在。因此,使用此法最忌讳的是一开始就提出分歧观点。
二是要积极主动地表示对对方的认同和肯定。在论辩时,对对方的谈话中表现出来的观点,只要是同意的,就应立即作出表示赞同的反应,但不宜太直接、太露骨。辩者要表现得若无其事,和对方谈些他们感兴趣的事,使自己的诚恳感情渗进对方意识里。要巧妙寻找话题,要适时适度赞美,通过你的发挥,对方与你的共同点得到了强调,有助于抵消对立的情绪。
★简单归纳,全面论证
过去,某县来了一个新县官。当地一个财主李百万听说这个县官也姓李,就想借同姓去巴结巴结他。他以为,有了李姓的县官做靠山,就再也不怕十疤子这样的穷鬼捣乱了。于是,他送了很多礼物给县官,还送了一块大金匾,上面写着“树大根深”四个字。
收到礼物,李县官非常高兴,特意叫人把这块大金匾挂在县衙的大厅上。
农民十疤子得知此事后,跑到县衙大厅里,几扁担把那大金匾砸了个稀巴烂。
李县官大怒:“大胆刁民,为何砸烂我的金匾?”
十疤子说:“老爷,你刚上任,为何就挂起这贪赃枉法的招牌?”
“此话怎讲?”李县官听了大吃一惊,连忙问道。
十疤子说:“你知道‘树大根深’的意思吗?我们这地方有句人人都爱说的话:‘树大荫死百草,根深吃瘦四方!”’
李县官一听,气得大叫起来,心想,李百万这小子竟敢挖苦嘲弄本官,败坏本官名声,我非得给他一点颜色看看不可!于是,县官马上下令:“把李百万给我捆来!”
在这个故事中,十疤子之所以只有一句解释就达到了自己预期的效果,原因就在于它使用了公理论证的辩论方法。他以当地人常说的“树大荫死百草,根深吃瘦四方”这个浅显易懂的道理作为论据,推导出“树大根深”是暗指新县官贪赃枉法、搜刮四邻百姓的结论。刚好碰上这个愚蠢的县官,一句便激怒了他,使他轻易相信了十疤子的“歪理”,并惩罚了李百万。
在辩论中,辩论者常常要“摆事实,讲道理”。而事实总是个别性的东西,道理则是一般性的东西。那么,一般性的原理怎样从个别性的事实中产生出来呢?只有通过对个别性的事实进行归纳、概括才能得出。所以,归纳推理已成为辩论者广泛运用的逻辑方法之一。作为一种辩论技巧,归纳证明既可以通过具体的事实来说明某个道理。运用具体的论据来支持某个论题,又可以通过列举一些事实,从中归纳出一个与原论题相矛盾的结论来,从而驳倒原论题。
有时候,利用这种方法还可以进行劝辩,做到按普通程序所做不到的事情。
当年,方尚书做官不久,皇帝令他还乡祭祖。方尚书想,自古以来,衣锦还乡是最荣耀的事,要是能为父老乡亲们带点礼物,岂不是锦上添花?
那么,带什么礼物呢?方尚书左思右想,没想出一个好办法。
动身之前,收拾书籍行李时,方尚书无意间看到一张湖南地图。于是,他有了一个好办法。
次日,皇帝上厕所时,看见苍蝇在厕所的墙上聚成五个大字,他觉得很稀奇,不禁念出声来:“湖南免山粮。”
皇上的话音未落,就见方尚书从厕所角落里蹿了出来,跪到皇帝面前,恭恭敬敬地说:“谢主隆恩。”
正在出恭的皇帝吓了一大跳,解释说:“寡人照字而念,非朕本意。”
方尚书道:“君无戏言。”
皇帝无奈,只得下旨道:“免湖南山粮。”
原来,方尚书先悄悄溜进御用厕所,用蜜糖在墙上写下五个大字,然后藏了起来。待时机一来,他就闻声而出。
湖南自古是“七山一水两分田”,这一年,“蒙主隆恩”,免了山粮,老百姓个个欢喜。
在这个故事里,方尚书用“君无戏言”这个封建社会的“公理”进行巧辩的。皇帝自己也不得不带头维护这个公理,所以,方尚书给乡亲们送上了一份大礼。
由于这种方法使用时一般都把公理作为论据进行辩论,所以,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辩论者必须善于挖掘包含在复杂事物中的这些公理,因为大多数公理都是暗含的,都是涵蕴在具体的道理之中的。
有道是“有理不在声高”。有时候,在辩论的过程中,声嘶力竭的高呼未必就能起作用,而心平气和、娓娓道来的常情说理却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就人的判断来说,都能接受人类社会中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一般道理准则,这就是所谓的“人之常情”。
★遁词巧辩,故意曲解
逻辑上,一个词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在巧辩中针对对方的无理主张,故意曲解某一词语的意思,巧妙地换成另外一种意思,可出其不意地驳倒对方。
遁词和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有所不同。偷换论题是已经对论题进行了论证,而在论证过程中用其他论题偷换了原论题;遁词则是一开始就避开原论题。
《战国策·魏策四》中记载: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御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这个南辕北辙的人的议论,是地地道道的遁词诡辩。人家和他谈的是:你到楚国去,为什么朝北走?他对此避而不谈,却大谈什么“我的马好”,“我的路费多”,“我的车夫本领高”,这些都与原论题毫无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