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要下属积极地投入工作中,首先自己要有这份热情;不要把私人事情夹在公事中,要永远保持愉快的笑容,这才是领导者的形象。要是经常愁眉苦脸或者在工作中翘高双腿看报章杂志的领导者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
遇到下属迟到的问题,在责备其上班不准时的时候,先要想想自己是否做到按时上班了。自己都没有做到的事情是无权要求别人做到的,否则会引起下属的不满和不信任。具体的如果遇到下属迟到,有一些微妙的方法可以在无形中改善这种情况。待迟到的下属上班,跟对方打个招呼后,有意无意地看看手表;如果对方仍无反应的话,也就别再追问。等待他再一次迟到,又与上次的情况一样的话,不妨问他是否居住得很远,然后建议他提早些起床。整个过程,勿忘保持友善的笑容;而且声音不要太大,仅对方能听到就可以了,免他在同事面前感到尴尬,而产生仇恨感。
还有一个许多领导者都常犯的严重错误就是开会和散会的时间不定,全凭个人心情行事,这是最要不得的。开会时间一经定下,就不能因个人心情而随意改动;须知下属已经刻意安排出那段时间开会,如果你随时改变,将会影响下属的工作进度和情绪。
无论是开会这样的大事,还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作为领导者都应该以身作则,换句话说,是领头人就一定要有领头人的样,否则就不要做领导者。
不怕失败,敢作敢为,这是一个领导者应有的基本素质。如果领导者缩手缩脚,缺乏风险意识,不能开拓进取,那么,他所领导的整个团队肯定是一潭死水。
很多人都抱怨制度限制了他们的行为,而美国康柏电脑公司总裁谢克却不这么认为。他说:“大公司的条条框框不会束缚一个领导者的手脚。规章制度只规定了一些基本的东西而已,还留有很多空间供个人发挥、个人创意。很多人没有创意,没有把东西做出来,就归咎为规章制度对自己的束缚。实际情况不是这样。”他把缺乏创意的原因归为两个:一是自己没有能力去创意;二是害怕面对失败。新的东西一定是人家都没有尝试过的,成功的另一面就是失败。因此,并非每一个领导者都能勇于直面失败。
对于小公司来说,有时不一定需要什么制度。如果几个人都很能干,就用不着什么制度了。但公司大了以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人与人之间需要配合,这时就需要制度了。但是,领导者与普通员工对制度的看法应该有所不同。普通员工看制度看的是数字,是九点零五分不是零六分,是做三遍不是做四遍。他不用想别的事情,只要按制度做就行了。但作为领导者,就不应该这样看待制度了。
制度是人定的,领导者必须清楚每条制度的制定究竟出于何种考虑。制度只能是一条、一段、一本书,但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仅靠制度解决不了现实环境中千变万化的问题。现实随时变化,制度也要变,这就需要领导者充分了解并努力缩短环境与制度之间的距离。领导者要敢于迎接挑战,不要害怕失败,老是按照以前所教的招数来进行企业管理,这样会让整个管理失去活力和创新,最终只能导致管理的失败。
《论语·子路》记载,有一次子路向孔子请教怎样管理政事,孔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意思是说,管理者首先要给自己的老百姓带头,然后才能让他们勤劳地工作;并且,管理者要永远以身作则,不能倦怠。“君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所以,儒家认为,管理者是被管理者的表率,其言行具有示范的意义。
孔子还有个著名的观点:“政者,正也。”所谓“政”,就是领导者的自我端正。也就是说,领导者在要求别人之前,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品德、作风、言行、举止等,否则,你就不可能管理他人,尤其不能让你的追随者信服。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其身不正,有令不行;其身正,不令而行”,讲的也是这个意思。
荀子说:“君主就像测定时间的标杆,民众就像这标杆的影子;标杆正直,那么影子也就会正直。君主就像盛水的盘子,民众就像盘子里的水;盘子是圆形的,那么盘子里的水也是圆形的。”
日本企业家井植薰就是一个以身作则的典范。他自律甚严,时时为员工做出表率。比如,他每天早上七点准时到达公司,其误差率几乎精确到秒的程度。天长日久,公司大楼的门卫竟然把他当成了标准的时钟。每当他的身影出现在公司大门前,门卫就会下意识地伸手看看自己的手表,嘴里说“真准时啊”,或“我的手表怎么慢了一分钟”。
井植薰将这种准时上班的习惯坚持了几十年,一直到退休,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他为什么这样苛刻地控制自己的上班时间呢?提早上班比准时上班省心多了。但井植薰认为,如果提早上班的话,也许会给员工造成某种苛求的印象。他说:“大家可能会学你的样,比你来得更早,这不是好办法。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我现在所做的,分秒不差。”由此也可见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胸怀。
在一个企业,老板的行为是员工们的榜样。优秀的管理者,应当成为员工的楷模,不仅是有形地在工作中时常给予员工指导,无形中也要将为人及作风带给员工,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
日本企业家士光敏夫说:“以身作则最有说服力。”“部下学习的是上级的行动。”
美国企业家亚瑟·布里恩说:“位居领导位置的人需要许多天赋的才能,其中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则。”
管理者必须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此来感召员工,凝聚人心。
1944年,日本战败后,松下公司面临极大的困境。为了渡过难关,松下幸之助要求全体员工振作精神,不迟到,不请假。
然而有一天,松下幸之助本人却迟到了10分钟,原因是他的司机疏忽大意,晚接了他10分钟。
他认为必须严厉处理此事。首先他以不忠于职守为理由,给司机以减薪处分。其直接主管、间接主管,也因监督不力受到处分,为此共处分了8个人。
松下幸之助认为对此事负最后责任的,是作为最高领导的社长——他自己。于是他对自己实行了最重的处罚,扣发全月的薪金。
仅仅迟到10分钟,就处理了这么多人,甚至包括企业的最高领导人自己。此事深刻教育了松下公司的员工,在日本企业界也引起了很大震动。
毛主席说:“只有落后的领导,没有落后的群众。”在规定、制度、公约面前,人们是一律平等的。优秀的管理者绝不会让自己凌驾于制度之上。如果领导能自觉遵守制度,员工就不会轻易地违反制度。如果领导都不遵守制度,下级就会步步效法。
管理者必须做到由正己到正人,由修身而治人,由上行而下效。只有真正做到自律,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才能达到治人的效果。正如法国总统戴高乐在《剑刃》一书中所说:“一个领导者为了说服别人遵循他的路线,听从他的指挥,必须能够确定他的权威。”
企业中管理者就是团队的领头羊。领头羊所起到的就是一个标杆的作用。它永远站在队伍的最前方,给群羊以榜样与力量,使得整个团队昂首阔步地向前。
勇当下属学习的标杆,才能赢得下属的尊重和信赖,以心相随。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著名的巴顿将军就是这样的领导。他曾经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在战争中有这样一条真理:士兵什么也不是,将领却是一切……”
巴顿将军为什么说这样的话?让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故事:
有一次巴顿将军带领他的部队在行进的时候,汽车陷入了深泥里。巴顿将军喊道:“你们这帮混蛋赶快下车,把车推上去。”
所有的人都下了车,按照命令开始推车。
在大家的努力下,车终于被推了出去。当一个士兵正准备抹去自己身上的泥污时,惊讶地发现身边那个浑身都是污泥的人竟然是巴顿将军。原来巴顿将军刚才和他们一起把车推了上去。
这件事一直都牢牢地记在这个士兵的心上。
直到巴顿去世,在将军的葬礼上,这个士兵对巴顿的遗孀才说起了这件事,这个士兵最后说:“是的,夫人,我们敬佩他!”
当我们看完这个故事,再回顾巴顿将军那句名言:“在战争中有这样一条真理:士兵什么也不是,将领却是一切……”
我们不难发现隐藏在这句话背后的深意,那就是:士兵的状态,取决于将领的状态;将领所展示出来的形象,就是士兵学习的标杆!
这个道理不只在军界适用,在任何一个组织都适用。
凡是能够带领团队取得成功的管理者,必然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管理者。能够以身作则地带领自己的团队,也是管理者的首要职责之一。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创建有凝聚力的团队,管理者就要严格要求自己,起带头和表率作用,把“照我说的做”改为“照我做的做”。
率先垂范,永远会唤起下属的崇敬感。管理者以身作则的行动是对员工最实际、最有力的动员和教育,对员工的思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管理者以身作则,将企业的价值观融入到自己的行为中去时,员工也会忠实地遵守那些信念。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任何一个企业和组织来说,管理者都是员工的表率,管理者的一言一行对员工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自己先行动起来,通过身体力行地做好工作,树立起自身积极、公正、认真、自信的上级形象,做一个能够率领、带动、感染、激励团队朝着既定目标勇往直前的“领军人物”。
大到一个民族、国家,小到企业、家庭都需要一些能担当重任的人,来号召和团结其他人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他们就是领导者。而这些承担重任的领导者往往是现实社会中的成功者,他们有独特迷人的魅力,有一呼百应的感召力,还有更加神奇的影响力。然而,是什么样的特质使这些成功者拥有这些能力呢?
曾经有一些著名的历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专家对历史上许多伟大的领导人物进行过分析和研究,他们发现这些伟大的领导人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基辛格博士作为当时白宫的外交智囊、顾问和国务卿,执掌美国外交大权,奔走活跃于美国和世界的外交舞台上。在举世瞩目的苏美关系和中美关系中,在越南问题和中东问题谈判中,以及在美国国内波涛汹涌的政治形势变化中,基辛格都扮演了显著的角色,起过不可忽视的作用。美国的许多报刊曾经对他竭力颂扬,竞相给他戴上“外交战略家”、“独脚智囊团”和“超级国务卿”的桂冠。
基辛格名声大噪,红极政坛,除了当时美国的现实政治环境等客观因素之外,与其自身所具有的成功领导者的特征也不无关系。
因此,现代社会有成功愿望的年轻人,一定要具备刚毅不凡、胆大心细、了解组织环境及通晓时事、掌握游戏规则的基本能力。一般来讲,领导人物必须具备下面的重要特征:
(1)坚毅的勇气。这一点是根据本身和行业的特殊要求形成的。没有跟随者愿意在不自信和怯懦的领导者手下工作,聪明的跟随者不会长期追随这种领导。
(2)良好的自控性。不善自控的人也无法有效地控制其他人。自我控制为跟随者树立了榜样,他们会加以仿效。
(3)强烈的正义感。拥有正义感的人总会拥有最强的号召力,杰出领导者的正直和果敢是赢得下属尊重的必备素质。
(4)坚强的意志。犹豫不决的人显示出他无法肯定自我,也无法领导他人。
(5)缜密的计划能力。成功的领导者必须有完善的计划,并按计划工作。朝令夕改、不知所措,领导者若像没有航标的船,那么他的船迟早要沉没。
(6)奉献精神。领导者的杰出特征之一是奉献自我,它要求领导者的工作量超过他分配给下属的工作量。
(7)迷人的个性。懒散、猥琐、狭隘的人从来不会成为成功的领导者。领导者需要别人尊重。跟随者不会尊重一位个人素养很差的领导者。
(8)把握细节的能力。成功的领导者需要掌握领导工作的详细细节。
(9)同情与理解。成功的领导者一般都能同情他的部下。另外,他也理解他们和体谅他们的难处。
(10)有责任感。成功的领导者愿意承担因下属的缺点所导致的失误。如果他设法推卸责任,他就不能继续担任领导。如果他的下属犯了错误,这显示他没尽到责任,领导者必须把失败归咎于自己。
(11)富有协作精神。成功的领导者必须懂得运用团队合作精神,并能劝下属也这么做。领导者需要力量,力量需要合作。
(12)果断。领导者的一项重要的必备条件是能果断地做出决定。有人在分析了1.6万多人之后,发现了一个事实:领袖人物一向具有敏锐的判断能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即使是在无关紧要的小事上也是如此;追随者却永远不会有这么快的反应。
而一位领导者不仅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而且还有实现这个目标的明确计划。同时,还具有坚定的信心,因而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能果断地做出决定。
(13)富于冒险精神。在有各种可能的环境里,最需要人的冒险精神。领导学理论认为:克服不稳定因素和信息不完善性的最好方案,就是组织内有一位敢于冒险的战略家。
(14)有创意。领导者必须有创新的意识,并激发员工挖掘新的方案。除非领导者经常给下属灌输新观念和给予下属新的刺激,否则团体很难取得进步和发展。要是领导者满足于现状,会使下属也容易满足,这样就会退步。
把意识或潜意识放到某件事情上时,就会萌发出创意。因此,创意不是浅薄的思考。不要以为灵感只在瞬间涌现,其实在你心中,它潜伏已久。有创意的心追逐的是长远的理想。在追求理想时,领导者要从深思、困苦和磨炼中得到一些新的观念。
领导的形式有两种:第一种,被下属赞成和同情。这是最有效的领导;第二种,得不到下属的同情和认同。这是依权力而生的领导。
历史证明,靠权力维系领导地位的领导不可能长久。历史上独裁者与国王的快速更迭的事实,表明了人民不愿意追随靠权力来维系统治的领导。
新型的领导应具备上述14种特征和一些其他的素质。培养自己在这些方面的能力,你在任何行业中都可以大展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