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初投刘备的时候,有两个人很是不服气,一个是张飞,还有一个是关羽。张飞性格直爽,诸葛亮几下就摆平了。但关羽性格孤傲,诸葛亮为了收服他,很是费了一些力气。
赤壁之战时,诸葛亮分派人马,以助江东打败曹操。
当时关羽也在等候将令,诸葛亮却全然不睬。关羽忍耐不住,高声喊道:“关某自随兄长征战,许多年来,未尝落后。今日逢大敌,军师却不委用,此是何意?”诸葛亮笑着说:“云长勿怪!某本欲烦足下把一个最紧要的隘口,怎奈有些违碍,不敢教去。”关羽说:“有何违碍?愿即见谕。”诸葛亮说:“昔日曹操待足下甚厚,足下当有以报之。今日操兵败,必走华容道;若令足下去时,必然放他过去。因此不敢教去。”关羽说:“军师好心多!当日曹操果是重待某,某已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报过他了。今日撞见,岂肯放过!”
诸葛亮说:“倘若放了时,却如何?”关羽说:“愿依军法!”诸葛亮说:“如此,立下文书。”关羽便与了军令状。关羽说:“若曹操不从那条路上来,如何?”诸葛亮说:“我亦与你军令状。”关羽大喜。诸葛亮说:“关羽可于华容小路高山之处,堆积柴草,放起一把火烟,引曹操来。”关羽说:“曹操望见烟,知有埋伏,如何肯来?”诸葛亮笑说:“岂不闻兵法虚虚实实之论?操虽能用兵,只此可以瞒过他也。他见烟起,将谓虚张声势,必然投这条路来。将军休得容情。”关羽领了将令,引关平、周仓并五百校刀手,投华容道埋伏去了。
诸葛亮果然料事如神,曹操从赤壁败退后,真奔华容道而来。然而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开,关羽提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去路。操军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觑。
曹操对众人说:“既到此处,只得决一死战!”众将都说“人纵然不怯,马力已乏,无法再战”。
程昱说:“某素知关羽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丞相旧日有恩于彼,今只亲自告之,可脱此难。”操从其说,即纵马向前,欠身谓关羽说:“将军别来无恙!”关羽亦欠身答说:“关某奉军师将令,等候丞相多时。”操说:“曹操兵败势危,到此无路,望将军以昔日之情为重。”关羽说:“昔日关某虽蒙丞相厚恩,然已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以奉报矣。今日之事,岂敢以私废公?”操说:“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
关羽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于是把马头勒回,谓众军说:“四散摆开。”这个分明是放曹操的意思。操见关羽回马,便和众将一齐冲将过去。关羽回身时,曹操已与众将过去了。关羽大喝一声,众军皆下马,哭拜于地。关羽愈加不忍。正犹豫间,张辽纵马而至。关羽见了,又动故旧之情,长叹一声,并皆放去。
却说关关羽放了曹操,引军自回。此时诸路军马,皆得马匹、器械、钱粮,已回夏口;独关羽不获一人一骑,空身回见诸葛亮。
诸葛亮正与刘备作贺,忽报关羽至。诸葛亮忙离坐席,执杯相迎说:“且喜将军立此盖世之功,除普天下之大害,合宜远接庆贺。”关羽默然。诸葛亮说:“将军莫非因吾等不曾远接,故而不乐?”回顾左右说:“汝等缘何不先报?”关羽说:“关某特来请死。”诸葛亮说:“莫非曹操不曾投华容道上来?”关羽说:“是从那里来。关某无能,因此被他走脱。”诸葛亮说:“拿得甚将士来?”关羽说:“皆不曾拿。”诸葛亮说:“此是关羽想曹操昔日之恩,故意放了。但既有军令状在此,不得不按军法。”遂叱武士推出斩之。
诸葛亮欲斩关羽,刘备赶紧说:“昔吾三人结义时,誓同生死。今关羽虽犯法,不忍违却前盟。望权记过,容将功赎罪。”诸葛亮方才饶了。
诸葛亮自出山之后,一直感到来自各方面的质疑之声,特别是刘备的两个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在“火烧博望坡”之前诸葛亮登台拜为帅之时,张飞曾经“怒闯辕门”,闹得很不愉快;关羽虽然嘴上不说,但也将对诸葛亮的质疑和不满藏在了心里。火烧博望坡之后,张飞已经基本信服了诸葛亮,但关羽在心中还有一个结没有解开,这一切又怎能瞒过诸葛亮的眼睛呢。此次在明知派关羽去会放走曹操的情况下,仍派关羽去,并让他立下军令状,正好可以借此抓住关羽的一个把柄,使之以后能够“心悦诚服”地严格执行自己的军令;另一方面,也可借此让关羽还了曹操当日“厚待”之情,好在今后对曹操的作战中,全身心的投入,不会再为这份“恩情”对曹操有所顾忌,从而影响“光复汉室”的进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波澜壮阔的苏德战场上,苏联军队在战火烟云中升腾起一大批光芒耀眼的战争明星,他们中有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科涅夫、罗科索夫斯基和瓦杜丁。若论在战场上的光辉战绩而言,朱可夫当之无愧地排在首位,而位居他之后的无疑是科涅夫元帅。
伟大卫国战争爆发后,科涅夫作为集团军司令率军在西部方向作战。战争初期,西部方向是德军的主要进攻方向,德军中最为强大的“中央”集团军群来势凶猛,在明斯克围歼了苏军西部军区的主力,直扑莫斯科的最后屏障斯摩棱斯克。科涅夫在这惊涛骇浪、乱云飞渡的危急之秋,从容镇定,首次显示出他出众的指挥才能。他一面指挥部队顽强固守,阻住了当面德军的进攻;一面向敌军发起反攻,有力地钳制住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突击尖刀——第3坦克集群。科涅夫夫在战争初期苏军节节溃败之际建立的功勋,很快引起了苏军最高统帅部的重视。当西部军区司令员巴甫洛夫和几位集团军司令员因为部队的惨败而被送上法庭审判和枪毙之时,科涅夫夫却得到晋升,在9月11日擢升为上将,次日接替铁木辛哥元帅为西方方面军司令员,接过了防守莫斯科方向的重任。
1941年9月,德军大量兵力开始向中央战场集中,准备发动对莫斯科的攻势。10月4日拂晓,德军强大的坦克兵团已经向西方方面军司令部所在地的维亚兹马城进逼,很快就要推进到西方方面军后方,科涅夫夫用高频电话向斯大林报告了这一情况,说明西方方面军主力被包围的危险已经出现,但斯大林当天没有作任何指示,而科涅夫夫也缺乏甘冒风险下令部队后撤的临机决断勇气。
10月6日,德军第3、第4坦克集群在维亚兹马会师,将西方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主力团团围住。南面的布良斯克方面军主力也被德军包围。这场史称的维亚兹马——布良斯克包围战,是卫国战争中苏军最大悲剧之一,苏军3个方面军共有8个集团军被德军合围。德军宣称在维亚兹马和布良斯克两大包围圈内共俘获苏军67万3千人。这一数字具有很大的真实性,因为当时苏军只有9万多人能够退守第二道防线。
此时莫斯科岌岌可危,苏联被迫将大部分政府机构和各国外交使团撤退到古比雪夫。这是科涅夫夫生平最大一次败走麦城,被这场惨败激怒的斯大林要将他送交军事法庭问罪。从列宁格勒召回接任西方方面军司令员的朱可夫劝阻斯大林说,采取这种极端手段无助于挽救局势,他在白俄罗斯军区工作时了解科涅夫夫,此人聪明能干,是块当方面军司令员的料。他建议留下科涅夫夫给自己当副手。斯大林对此表示同意,这是斯大林在战争中首次对丧师失地的将领网开一面,没有严厉惩办,并激励他戴罪立功。
1942年夏季,德军在南方重新发起进攻,一路势如破竹,直逼斯大林格勒城下。斯大林紧急将朱可夫召回莫斯科,任命他为副最高统帅,让他去应付南线的危急形势。朱可夫推荐科涅夫夫接替他的西方方面军司令员一职。科涅夫夫在重掌西方方面军后,指挥部队在阴雨连绵中继续对中央战场的德军猛攻,使之陷入无尽苦战之中,无法抽调大军去增援斯大林格勒。但是,苏军在连续强攻德军的坚固防线中,也遭到了很大伤亡,这给方面军司令部招来了批评。1943年3月,科涅夫被调任西北方面军司令,未久又出任新建立的草原方面军司令。
从苏军最重要的西方方面军司令,降到次要地位的草原方面军司令,这是科涅夫戎马生涯中的一次挫折,说明他在1942年的战场表现仍未得到斯大林的赏识。
但对科涅夫来说,他却是因祸得福,因为这以前,他统率的部队主要是步兵,而这一次,他手中首次握有了强大的装甲机械化部队。草原方面军除4个步兵集团军外,还有罗特米斯特罗夫将军的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这是一支令德军闻风丧胆的钢铁雄师,在斯大林格勒之战中建立了殊勋。而且这一调动使他从中央战场转到了南方战场。莫斯科战役之后,苏德战局重心已经移到南线,双方在此集结重兵展开主力决战,这就使科涅夫有了建立功勋的机会。
1943年7月,德军向库尔斯克凸出部发动了强大的攻势,这就是闻名世界的库尔斯克会战。德军党卫军各坦克师乘胜猛攻,使瓦杜丁的战线形势危急。最高统帅斯大林亲自下令科涅夫率领草原方面军的两支主力——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和近卫第5集团军立即驰援瓦杜丁。科涅夫早已预见及此,命令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提前做好了准备。苏军最高统帅部一声令下,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立即日夜兼程,火速赶往前线,在7月12日到达普罗霍罗夫卡,与德军最精锐的装甲部队——党卫军“帝国”坦克师、“骷髅”坦克师、“阿道夫·希特勒”坦克师的400辆坦克遭遇。
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的75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开足马力全速前冲,楔入德军坦克的战斗队形,与之展开近距离混战。笨拙的“虎”坦克在近战中根本不是灵活的T-34坦克的对手。德军企图后撤以重建距离优势,但行动迅速的T-34坦克根本不让德军坦克逃脱,甚至宁可与之相撞同归于尽。双方直战至夜幕降临,德军三个王牌坦克师威风尽丧,在战场上丢下320辆熊熊燃烧的坦克,仓皇败退。这场翻天覆地的坦克大战,后来被科涅夫称之为“德国坦克兵这只天鹅临终前的美妙歌声。”
科涅夫在战场上的真正声威是从库尔斯克会战开始建立的。他的部队不仅在关键时刻使德军打赢这场会战的希望成了泡影,而且在战役反攻的过程中解放了号称乌克兰第二首府的哈尔科夫。为此,斯大林命令在苏联首都莫斯科以224门礼炮齐放20响,庆祝红军的这一重大胜利,这是苏联在卫国战争中首次鸣放较高等级的礼炮(此前的礼炮是以124门火炮鸣放12响)。库尔斯克会战成了科涅夫命运的转折,战役结束5天后,他获得大将军衔。
库尔斯克战役后,苏军开始了第聂伯河会战,以中部和南部两大战场的7个方面军在1 000~1 200公里的宽大正面上实施进攻,目标是击溃当面德军,强渡第聂伯河,粉碎德军退守这一天险抵抗苏军的企图。科涅夫的草原方面军前进迅速,胜利解放了200年前彼得大帝与瑞典军队决战的名城波尔塔瓦,并在9月24日夜间渡过了第聂伯河,然后继续向前发展进攻,进展神速,以致最高统帅斯大林对在第聂伯河桥头堡受阻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员瓦杜丁和在该方面军督战的大本营代表朱可夫严厉批评,指责他们行动不坚决,并拿科涅夫给他们做榜样。朱可夫和瓦杜丁受到批评后迅速更变部署,终于突破了德军防线,收复了苏联第三大城市——乌克兰首府基辅。
随后,瓦杜丁和科涅夫两个方面军继续向西进攻。1944年1月下旬,他们两军以勇猛突击将德军约10个师合围在科尔宋——舍甫琴科夫斯基突出部。德军“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曼施泰因眼见德军重兵陷入合围,赶紧拼凑了6个坦克师前去解救。希特勒亲自向被围德军发电报说:“可以像依靠石头墙一样依靠我。你们将从合围中被解救出来。”德军强大的坦克集团发起了凶猛的进攻。
科涅夫眼看德军就要突破瓦杜丁部队的防线,立即命令自己的部队冲过两个方面军的分界线,封闭了德军杀开的缺口。此举大受最高统帅斯大林的赞赏。斯大林决定,由科涅夫指挥所有对内正面的部队,负责歼灭被围德军;在对外正面的部队则由瓦杜丁集中指挥,负责狙击敌人的援军。实际上,斯大林是把消灭德军重兵集团的荣誉给了科涅夫,因为按当时的惯例,只有歼灭敌人的部队才能得到首都莫斯科的礼炮致敬。科涅夫没有辜负最高统帅的期望,经几昼夜奋战后在2月17日歼灭了被围德军,毙敌55 000余人,俘敌18 000余人。这是苏军继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又一次围歼德军的重兵集团。2月18日,苏联首都莫斯科隆重鸣放礼炮,向科涅夫和乌克兰第2方面军部队致敬。最高统帅斯大林亲自在电话中向科涅夫表示感谢。这场大捷使科涅夫得以超越斯大林格勒的英雄罗科索夫斯基和瓦杜丁,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继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和斯大林之后第4位荣获苏联元帅军衔。
因为科涅夫的确是个人才,所以斯大林才网开一面,没有按照制度对他惩罚,从而使科涅夫发挥出了极大的军事智慧,为击败法西斯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