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 说史 二十四 划时代的发现

罗斯威尔事件只能算是我们外星人搜寻史话中的“野史”,还是让我们回到“正史”上来吧,真正的科学史一定是由科学家们创造的。

1995年终于来了,世界上的天文迷们为这一年等待了几十年,它注定要成为外星人搜寻历史上最重要的年份之一。以至于很多年以后,人们还会津津乐道地谈论这一年的天文发现。这一年,在寻找太阳系外行星的事业上有了重大的进展。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本书第七节讲到的“天体测量法”寻找系外行星的内容,虽然我们无法在望远镜中直接看到系外行星,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观测恒星有规律的“抖动”来推测这颗恒星被一颗行星环绕。但这个方法确是一个典型的知易行难之事,我打过一个比喻,这就好像是坐在游乐场的“咖啡杯”里面观察远在几公里外的一盏小小的灯泡的微弱抖动。

但“天体测量法”却有着开创性意义,它为天文学家们打开了一个崭新的思路。在这个基础上,天文学家们又发展了一种被称为“视向速度法”的观测方法。

我们已经知道恒星周围如果有行星,那么这颗恒星就会围绕它们的共同质心旋转。现在想象一下你站在一个很大的广场上,远远的有一个人在原地兜圈子,从你的角度望过去,你会发现这个人时而远离你,时而靠近你,我们把他相对于你视线方向的速度称为“视向速度”。假设一颗恒星是在做着圆周运动,那么如果我们用视向速度作为Y轴,用时间作为X轴,那么画出图来就会是像下面这样的一个正弦曲线:


图1-25 恒星的视向速度是正弦曲线

知道这个曲线有什么用呢?既然第一个办法都无法观测到抖动,难道还有办法测量出视向速度不成?别急,所以说科学家就是聪明,他们总是能想到一些我们想不到的东西。首先你回想一下,你有没有站在铁路边上看火车疾驰而过的经验?当一列火车从远处驶来,发出鸣叫时,你会听到鸣叫声的音调会升高;然后从你身边驶过后,又会降低(注意我这里说的是音调,不是音量)。这是因为声音是一种波,当波源向你飞速靠近时,它的频率会变高,反之则变低,这个现象以它的发现者名字命名,叫做“多普勒效应”。如果恒星也能像火车一样发出鸣叫声,那就好办了,我们只要竖起耳朵听一下音调的变化就大致知道了恒星的速度变化。遗憾的是,这该死的恒星它不会叫啊。幸好,恒星会发出很强烈的光,光也是一种波,同样会产生多普勒效应,当一颗恒星跟你之间有视向速度时,光波的频率就会忽而变高,忽而变低。光的不同频率对应着光的不同颜色,就像彩虹,一边是红色,一边是蓝色,当光的频率变低时,颜色就会朝着红色端移动,我们称之为“多普勒红移现象”;反之就朝着蓝色端移动,称之为“多普勒蓝移现象”。现在假设一颗恒星有视向速度,我们就可以用灵敏的光谱仪来测量到多普勒效应,如果我们发现这颗恒星发出的光频率的变化恰好符合上面的正弦曲线图,那么我们就可以推断出这颗恒星在原地兜圈子,那恒星为什么会原地兜圈子呢?想来想去,除了它周围有一颗行星围绕着旋转以外,也想不出第二个解释了。因此,只要找到了产生视向速度的恒星,也就相当于找到了行星存在的证据。

这个方法真是令人拍案叫绝,它绝就绝在把人类现有的技术条件所能达到的观测精度大大提高了,因为光谱仪的精度要远远的高于检测照片上恒星的位移的精度,而且最妙的是光谱的变化几乎不受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也不受大气的干扰,这简直就是天赐的礼物啊。

视向速度法一经发明后,很快就迎来了激动人心的发现。1988年,加拿大天文学家布鲁斯·坎贝尔等人宣布,利用视向速度法,发现仙王座γ星拥有行星。但没过多久,布鲁斯自己开始怀疑起自己的发现了,因为他的硬件设备不怎么灵,观测精度有点糙,而且来自圈内的质疑声又不断,所以这个可怜的天文学家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不得不宣称说对自己的发现结果尚有所保留,还在继续确认当中。这一确认就再没下文了,他就这样生生地丢掉了第一个发现系外行星的桂冠。比这更令他懊丧的是,到了2003年,别的天文学家用更强悍的硬件设备证实了仙王座γ星确实有行星环绕。而这时候大家几乎已经把布鲁斯当年的工作都忘掉了,实在太多年过去了,天文学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真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发现是在1995年10月6日,瑞士天文学家米歇尔·麦耶及戴狄尔·魁若兹宣布首次发现了一颗围绕飞马座51的行星,这一天现在基本上被公认为人类发现系外行星的开端。

这两个瑞士人是幸运的,虽然寻找系外行星的工作是极其枯燥的,但他们数年的辛劳得到了回报。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两个悲情的美国天文学家:马西和巴特勒。这俩老哥在加州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为了寻找系外行星已经付出了11年的努力。虽然他们确信利用视向速度法肯定能找到系外行星,但一直未能如愿,不过他们始终不曾放弃。1995年的一天早上,他们还没睡醒,就听说了两个瑞士人宣布发现了飞马座51星有行星环绕。俩人大吃一惊,并且对此并不十分相信,马西对巴特勒说:“该死的,这不可能,我们对飞马座51星有一抽屉的观测资料,要是有行星我们早就应该发现了!”于是两个人立即开始重新分析那些资料,结果很无奈地证实这两个瑞士人是对的。这里面的关键问题在于飞马座51的这颗行星的公转周期只有4天,而马西他们一直以为周期会是10年左右,谁能想到居然有一颗行星4天就绕恒星转一周,这速度也太惊人了。他们忽略了4天波动一次的数据,就这样错过了可能会影响他们一生的发现,第一个发现系外行星的桂冠就这样幸运地落在了这两个瑞士人的头上,这让马西和巴特勒无比郁闷。

不过,遗憾的是,在更灵敏的仪器发明之前,利用视向速度法发现的行星都不可能允许生命的发生。因为限于目前的技术所能达到的精度,视向速度法只能观测到巨大的类似像木星这样的气态行星对恒星引起的抖动。不但要个头大,还得离宿主恒星比较近,只有这样引起的恒星抖动才足够大到能被光谱仪捕捉到。而像地球这样小巧的类地行星由于质量相较恒星来说实在太小,它引起的抖动还无法被捕捉到。因此,想要发现允许生命存在的类似地球这样的系外行星,利用视向速度法目前还是不可能的。

但不管怎么说,1995年绝对是一个可以载入史册的年份,发现太阳系以外的行星的意义怎么评价都不为过。过去,人们总在说太阳只不过是宇宙中普普通通的一颗恒星,地球只不过是绕着这颗普普通通恒星运转的一颗普普通通的行星,但说归说,没有证据啊。像德雷克、卡尔萨根这些老一辈的外星人痴迷者之所以对外星人的存在深信不疑,也都是基于这个“平凡理论”——恒星很普遍,太阳很平凡,行星很普遍,地球很平凡。在第一颗太阳系外行星发现之前,“平凡理论”永远只能是一种主观合理判断,但并不能成为一个“观测事实”。在飞马座51行星被瑞士人发现之后,全世界的天文学家再没有人怀疑我们这个宇宙中除了遍布恒星外,也遍布着行星。

飞马座51行星的发现激励和鼓舞了全世界热衷于寻找太阳系外行星的天文学家们。很快,第2颗、第3颗……系外行星被不断地发现,人们已经无法满足于仅仅找到巨大的气态行星,新的竞赛已经开始,那就是看谁能第一个发现类地行星(固态行星)。天文学家们都明白,大家拥有的设备都差不多,观测精度谁也不比谁强到哪去,这场竞赛的关键在于方法和理论的创新,要靠理论指导实践。

理论的突破终于在20世纪的最后一年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