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本来是上古时期各国官修历史通用的名称。甲骨文时代,一年只有春秋两季。后来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了,但是朝廷大事还是在春秋二季进行,所以古人特别重视春秋二季。史官记载一年到头的国家大事,也就把国史称做是《春秋》。《墨子·明鬼篇》有“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齐之《春秋》”等说法,就是指周朝及燕、宋、齐各国都有自己的史书。后来各国的史书都失传了,只有鲁国的《春秋》流传至今,于是《春秋》便成了鲁国国史的专称。孔子是历史上第一个开门授徒,把文化典籍教给平民百姓的人,他教学生有六门必修的功课,就是“诗、书、礼、乐、易、春秋”,也就是所谓“六艺”。历史是六门必修课中的一门,孔子以鲁国官修的《春秋》作为教材,所以,《春秋》成了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古时候文字只能刻写在甲骨、金石或竹简上,传播极其困难。靠着孔子门下一代又一代学生的艰苦努力,鲁《春秋》才能够在民间流传下来。
《春秋》一书,现存16000多字,记载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也就是从公元前772年到公元前480年这242年间的历史大事。后世因此把这242年称做是春秋时代。
《春秋》是一部信史,也就是说,书中的历史材料是真实可靠的。比如鲁国发生的34次日食,有33次为现代科学方法的精密推算所证实是可靠的。《春秋》的记事,有许多可以和后世陆续出土的文物古籍相印证。《春秋》是鲁国官修的史书,采用鲁国的纪年,但所记内容并不局限于鲁国本身的历史,而是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的大事。除了《尚书》中保存的若干上古文献而外,《春秋》是我国唯一较完整地保存至今的关于秦代以前历史的史书,它的史料价值是十分珍贵的。
《春秋》的记事十分简略,它基本上是一条记一件事,多数是只有简单几个字,就像只记一个标题。它最长的一条也不过40多字,而最短的一条就只有一个字,如隐公八年所记:“螟”。这样简古的记载,人们无法了解事情的详细具体情况。要想学习历史,就要依靠年纪大而熟悉历史大事的人来讲授,由他们对《春秋》的简略记载做出比较详细的叙述和说明。这就有了“传”。所谓“传”就是注释说明的意思。现在流传下来的传有三种:《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它们合起来就叫作《春秋》三传。
古代史官记事有两个作用,一是真实地记载历史事实,二是把劝善惩恶的用意包含在历史记载中。其实,从古到今,任何文字写作都带有一定的褒贬和感情色彩,只是上古时代由于文字繁难和书写工具及物质条件不同,史官只能以最精练的文字来记事,自然对斟酌文字更注意些。后代某些经学家在讲习历史的过程中,对文字的劝惩作用推敲得过了头,牵强附会地弄出许多“一字褒贬”、“微言大义”来,说什么一字之褒比教你做王公还荣耀,一字之贬比将你当作罪犯砍了头还耻辱,夸大其词地在史书的字里行间咬文嚼字,结果越讲越烦琐,越讲越离奇。《春秋》三传中,《公羊传》和《谷梁传》就是专门讲求《春秋》的微言大义的。因此,这两种书都没有什么史料价值,算不上是真正的史书,我们可以放开它们不讲。《左传》则以叙事为主,它记事详细具体,文笔简炼生动,既是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