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公元1562—1633年)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他自幼聪敏好学,少年时即“章句、帖括、声律、书法均臻佳妙”,并有宏大的志向。曾说过:“文宜得气之先,造理之极,方足炳辉千古。”但他仕途多蹇〔jian简〕,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20岁时中秀才,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36岁时中举人,至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43岁时方中进士,开始步入仕途。
在科举失意期间,徐光启一面课馆教书以谋生,一面刻苦求学。不但涉猎古今,而且接触传教士,学习西学。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他在南京接受洗礼,加入天主教。这期间,他的思想亦发生了变化,认识到当时流行的陆王心学无用于世,走上了经世致用的道路。邹漪《启祯野乘·徐文定传》中说,“(他)尝学声律,工楷隶,及是悉弃去,(专)习天文、兵法、屯、盐、水利诸策,旁及工艺数学,务可施用于世者。”张溥在为《农政全书》所作的序中亦说:“公初筮〔shi释〕仕入馆职,即身任天下,讲求治道,博极群书,要诸体用。诗赋书法,素所善也。既谓雕虫不足学,悉屏不为。专以神明治历律兵农,穷天人指趣。”于是,他成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在天文学、历法、数学、农学以及火炮制造、机械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
进入仕途后,徐光启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检讨、詹事府少詹事兼河南道监察御史,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他充日讲官,经筵讲官,为天子师,后升任礼部左侍郎、礼部尚书,并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与机要,成为明朝廷重臣。其后又加授太子少保、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在公务之余,他一直坚持科学研究。《农政全书》的编纂,即是他的重大科学活动之一。
徐光启出身农家,自小对农事就非常关心。他的家乡地处东南沿海,水灾、风灾频繁,使他对救灾救荒非常关心,亦注意排灌水利的建设。后来,他又在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地设置试验田,亲自进行农业技术实验。因此,他对农事非常熟悉,也非常重视,一生关于农学方面的著述甚多,有《甘薯疏》、《农遗杂疏》、《农书草稿》(又名《北耕录》)、《种棉花法》等,并与传教士熊三拔合译《泰西水法》,而《农政全书》则是其农学方面的代表作。
《农政全书》是徐光启数十年心血的结晶,也是一部集中国传统农学之大成的总结性著作,大约完成于1525—1528年间。他生前虽已编成,但未定稿。现传世的《农政全书》是经后人增删后出版的,大约删去原著的30%,新增20%。全书分60卷,计50多万字,内容包括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业工具、作物和果树栽培、蚕桑、畜牧养殖、食品加工以及备荒措施等方面。书中引录了大量前人的著作,引书达200多种,并加了许多评语,以便于参考使用。徐光启撰写的内容大约60000多字,虽仅占全书篇幅的1/8,但都是他亲自试验和观察所获得的可靠资料,有较强的科学性。
徐光启所处的时代是明朝末期,当时明政权已危机重重。作为重臣的徐光启力图维护明政权,并为此殚精竭虑,发展农业即是他的一项重要主张。因此,他把“农本”放在书首,把“富国必以本业”作为全书的指导思想。其中,“经史典故”引经据典阐明农业是立国之本,“诸家杂论”引述诸子百家的言论来论证农业的重要,并收冯应京《国朝重农考》,用明朝历代皇帝的农业政策和措施,告诫当朝皇帝和官吏重视农业生产和农业生产者。
同时,徐光启提出了用垦荒和开发水利的方法发展北方农业生产的主张。对东南(尤其是太湖)地区的水利、淤淀和湖垦,以及在东南种植、推广棉花生产,他也非常重视。对于备荒和救荒等荒政,他提出“预弭为上,有备为中,赈济为下”的以预防为主的方针。
在农业技术方面,《农政全书》中有着很多贡献。徐光启在书中记述了作物与风土的关系,并强调通过人力,可以使过去认为不适宜种植的作物得到推广,破除了作物适宜某地种植与否决定于风土的“唯风土论”认识,发展了中国古代农学的风土论思想。对于提高南方旱作技术,推广甘薯种植,以及蝗灾的发生规律和治蝗方法,书中也都进行了介绍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