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这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对儒学和医学发展史的总结性论断。确实,在金元时期出现了四大医学家,他们都精通医学典籍,但在理解和运用上,却各有独到的创见,自成一家,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医学流派,分别以自己的学术思想、医疗实践和医学理论影响后世。这四大医学家是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
刘完素,字守真,自号通玄处士,生卒年不详,因长年居住河间(今河北河间县),故人称“河间先生”、“刘河间”,他开创的医学学派也被称为“河间学派”。他拒绝金朝廷的招聘,不愿做官,一生在民间行医。
刘完素之为学,“研精覃思,期于必通”。他对《黄帝内经》极为重视,作为“终身诵读”的经典,从25岁到60岁,从未中断攻读和研究。《内经》的五运六气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从四季气候的变化来解释和论述疾病发生和滋长的机理。刘完素对此加以阐发,认为自然界的变化对人体生理活动和病理现象有极其密切的关系,要通晓医学就必须通晓五运六气学说,“不知运气而求医无失者鲜矣”(《素问玄机原病式·自序》)。针对当时热性病流行的现实,他从《内经·素问》病机19条大都是火热致病出发,运用五运六气理论,创立了火热病机学说。在临床中,他提出以降心火、益肾水为主的治疗方法。因他擅长使用寒凉药,所以又被称为“寒凉派”。著有《素问要旨论》、《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伤寒直格》、《伤寒标本心法类萃》、《宣明论方》、《三消论》等。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睢州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人,生卒年不详。他师从刘完素,继承刘完素的学术思想,又有所发扬,是河间学派一位重要医家。
在治学中,张从正着力研究《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医学典籍,有很深的造诣。他认为,人之所以会生病,不论是体外的原因,还是体内的原因,都是由邪气所引起的。邪去则身安,因此在治疗时他主张用汗、吐、下三法攻邪祛邪。即,凡风寒初感邪者应用汗法,风痰宿食在于胸膈上脘〔wan皖〕者用吐法,寒湿痼〔gu固〕冷或热在下焦者用下法。由于他对此之法的临床应用有精到之处,故有“攻下派”之称。其代表作为《儒门事亲》15卷。
李杲(公元1180—1251年),字明之,晚年自号东垣〔yuan原〕老人,人称之为李东垣,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他师从张元素。张元素字洁古,易州(今河北易县)人,为刘完素同时或稍后的医学家。张元素重视脏腑的虚实,主张根据气和处方方面造诣很深,并自成一家。因易州有易水,故其所创学派被称为“易水学派”,李杲即为该派的重要医家。
李杲在张元素的医学思想基础上又加以发扬,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医学思想。他认为元气和脾胃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脾胃是元气之本,元气是健康之本,元气“非胃气不能滋之”,“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在临床治疗中,他采取了一套以升举中气为主的方法,分别补益三焦元气,又以补益脾胃为主。由于他善于运用温补脾胃的处方和药物,故被称为“温补派”,又按中医五行说,脾属土,又被称为“补土派”。其医著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等。
朱震亨(公元1282—1358年),字彦修,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家居义乌丹溪,被尊称为“丹溪翁”,世称朱丹溪。年青时,他在乡习儒,亦曾学习程朱理学。后来他认为作为一名儒士,如果精通医学,可以更直接造福于社会,从而放弃科举,以医为业。
朱震亨师从杭州名医罗知悌〔ti替〕学医。罗氏为刘完素的再传弟子,又旁通张从正、李杲二家学说,亦因此朱震亨对三家学说均有深入研究。他还运用理学中的太极之理,贯穿《内经》旨义,并形成了自己的医学特色和理论。其医学理论最突出的是“阳有余阴不足论”和“相火论”。他认为人之始生和成长,都和天地之气有关,“人受天地之气以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他又认为,人体内经常处在“阳动”的状态中,精血阴气最容易损耗,而“相火”是阳,人的生命活力来源于“相火”的运动。“相火”有常有变,常是生理,变是病理。“相火”容易被外界所激而“妄动”,导致阴精受损,引起疾病。为此,他告诫人们要节制食、色,保养“阴分”(《格致余论》),人们亦因此把他的学说叫做“养阴说”。在临床中,他主张“滋阴降火”,擅长使用此类药物方剂,故又有“滋阴派”、“养阴派”之称谓。他一生著作甚多,《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为其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