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部叫《列子》的古书中,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到东方去游学时,路上看见两个小孩在进行着激烈的争辩,便问为什么事争辩?小孩甲说:“我认为太阳在刚升起的时候离人近,而中午时离人远。”小孩乙说:“是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中午时离人近。”甲说:“太阳刚出时像车盖那样大,但到了中午只有盘、盂那么大,这不是因为离得远时小,离得近时大吗?”乙说:“太阳初出时人感到凉,到中午时太阳热得让人感到好像泡在汤中一样,这不是太阳近热而远凉,又是什么?”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到我们的祖先很早就非常注意观测太阳,并探寻着太阳的运行规律。人们从日出日落中,感受到一天的变化;从四季的更替中,感受到一年的变化。人们又从月圆、月缺的周期变化中,产生了月的概念。同时,人们还注意到天空的星象也在变化着,而这种变化也是周而复始,遵循一定规律的。由此,历法诞生了。
我国的历法大约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经历了夏商周的发展,到春秋战国时已较为成熟。当时采用的古四分历,定一回归年的时间为3651/4日,一朔望月的时间为29(499)/(940)日,19年设置七个闰月。这些数据在当时世界上是相当先进的。回归年长度数值只比真值多11分钟,罗马人于公元前43年采用的儒略历也用这个数值,比我国约晚500年。19年七闰法,古希腊的默冬是在公元前432年发现的,比我国晚了百年左右。我国后世的历法,都是在古四分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不断加以修正、改进。人们习惯于称我国的传统历法为阴历,这种说法其实是不对的,实际上我国传统历法是阴阳合历,即年采用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长度,月采用月亮(又称太阴)绕地球公转一周的长度。
同时,我国传统历法又与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更精确地反映季节的变化,在历法中把一年平均分为24等分,即平均15天多设置一个节气。节气的设置是中国传统历法所特有的,它使人们更便于正确地掌握农时,安排农事,对农业生产有着指导性作用。因此,中国的传统历法又被称做农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