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间风俗很多,有信仰风俗、成年礼风俗、生老病死在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风俗、年节风俗、婚姻习俗、民间娱乐习俗等等。对风俗的解释,就有一则风俗传说。是风俗在先还是传说在先,有不同的情况,一般是先有风俗,后有传说。但人们为了对历史上某一重大的历史事件,或某一重要的历史人物表示纪念,久而久之约定俗成,形成了某种风俗,这种风俗和有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传闻几乎都是同时产生的,很难辨别先后。一种风俗及有关的传说均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政治理想、心理和审美意识。如我国南北都有的端午节和傣族的泼水节习俗及其传说的形成,便很能说明这一特点。
端午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裹粽子、挂艾草、饮雄黄酒,还有大规模的划龙舟的娱乐活动,据说都是为悼念爱国诗人屈原。春秋战国时期各雄争霸,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因政治抱负不能实现而自沉于汨罗江。楚人哀之,每到他投江的五月五日,便用竹筒盛米,投入水中以祭祀之。至汉代,有长沙人叫欧回的,忽然一天梦见一自称三闾大夫的人,对他说:“大家祭我,实在很好,只是投祭品都被蛟龙窃走了,以后如果还有什么惠赐,请用树叶包上,用五彩丝线缚好。这两种东西,是蛟龙所害怕的。”欧回便按照这意思去作,用粽子祭之。这便是汨罗江一带的遗风。(见《艺文类聚》四引《续齐谐记》)、《荆楚岁时记》和《襄阳风俗记》皆有大同小异的记载,说明五月五日吃粽子与纪念屈原有关系。前者还增加了一种内容,谓赛龙舟是由于人们要赶到屈原去世的汨罗江去拯救屈原。端午源于屈原的解释一直流传至今。
然而,还有比这更早的两种传说:
一说是春秋早期的介之推,曾随同晋国的公子重耳长期流亡国外。后来,重耳回国当了国君,每个随臣都得到了恩赏,唯独遗漏了介之推。介便躲进深山与世隔绝,待晋文公(重耳)想起他来,便请他下山。他拒不相见。重耳只得命人放火烧山,催他出来。介之推却抱木而烧死。重耳悔痛之极,为悼念介,就下令在介死的五月五日这天,全国不得举烟火。这便是古老的寒食节。后又演变为清明节。
另一说是春秋晚期吴国大臣伍子胥曾劝谏吴王夫差勤理国政,防备外患,结果反被夫差逼令自杀,尸体被装进皮袋,扔入江中。吴人深为不平,就在他惨死的五月五日,驾舟在江上奏乐舞蹈以娱死者。所以《荆楚岁时记》加以说明:“斯又东吴之俗,子在子胥不关屈平(屈原)也。”原来吴越这一风俗比楚国早,楚地这一风俗甚至可能是吴越传过去的。
此外,还有起源于孝女曹娥之说,越王勾践之说等等,最后被后人接受和认同的,却是端午乃纪念屈原的节日。这一传说已得到广泛的传播,并基本定型。这是传说之间的竞争,人们觉得此说更合理,更能表达共同的意愿,因而选择了它解释端午的起源,其他诸说便慢慢被大家所淡忘了。
泼水节不但在我国傣族盛行,东南亚的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有这一节日。泼水节一年一度,在清明节后,有说七天,有说10天左右。这一节日现在已成为人们尽情娱乐的欢快时日,关于它的来源已很少追究,它可能与宗教信仰有关,也可能跟傣族特殊的地理气候有关,人们选择当地旱季与雨季交替的季节欢度节日,意味人们要进入耕耘的农忙时节。同时,民间也流传着几种不同的传说。其中最古老的传说保存在一部长篇史诗《巴达麻嘎捧尚罗》中。该史诗的整理本汉译文约13000行左右。
史诗保存了傣族古老的庞大的神系世界。其中历法神捧麻远冉狂傲无礼,天王玛哈捧使其闭目睡倒10万年。想不到此神的七个女儿与第三层天神帕雅英相勾结。七个女儿为了争当帕雅英的王后,便用七个姐妹的头发所作的弓,割下了父亲的头颅,闯下了大祸。神们为了救活捧麻远冉,只好到森林里砍下了大象的头为他安上,此神从此便成为象首之神。
七个女儿因犯了杀神父之罪,被赶下天层,让她们轮流抱着神首赎罪。七女轮流抱,一人抱头,其余六人不断泼水,免成火灾。要一直泼到神头不再喷火,七女的罪才算赎清。这是傣族著名的关于泼水节的早期内容。
随着小乘佛教由印度传入傣族地区,泼水节传说的内容便有了改变,将这一天说成是佛的生日,又叫“浴佛节”。据说释迦牟尼成佛之前,在河里洗了一次澡,精神爽快,身体感觉甚佳,才得彻底觉悟而成佛。佛徒为效法佛祖,也希望经过洗浴后成佛,故佛寺中这天要举行浴佛的盛典,并相互泼水。其实这是晚出的。现代人过泼水节,多是相互嬉戏,相互祝福,已没有多少宗教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