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南宋初年,杜充决黄河阻金兵南下起,黄河下游南迁,循泗、淮水道入海。元、明两代的南北大运河,从徐州茶城到淮安一段,便利用河淮水道作为运道,人称“河运合槽”或“河淮运合槽”。它长约500里。黄、淮水量丰富,在一般情况下,运道无缺水之患。但黄河多沙,汛期又多洪灾,也严重威胁航运。人们认为黄河对于运河,既有大利,也有大害,有“利运道者莫大于黄河,害运道者亦莫大于黄河”的说法。但自元、明以来,黄河下游由于南迁日久,河床泥沙淤积与日俱增,决口频仍,对于运河,发展到了害大于利的地步。于是,从明朝中后期到清初,人们竭力设法变“河运合槽”为“河运分立”,在淮北地区,陆续穿凿了一批运河新道,甚至将会通河南段的部分运道,也予以放弃。
最早在淮北开的一条新河叫夏镇新河。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黄河在鲁西曹县、单县等地决口,冲毁了昭阳湖以西一段运河。南北漕运被阻,明朝遂决定穿凿新河。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以盛应期为总河都御史,征集近10万夫役穿凿。工程过半,由于盛氏督工太急,怨声四起,又值大旱成灾,为防止爆发变乱,中途停工,只好草率修复旧道,勉强通航。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黄河又在江苏丰县、沛县决口,昭阳湖以西一段运道堵塞更甚。第二年,遂再度兴工,穿凿新河,由工部尚书朱衡主持,嘉靖四十六年(公元1567年)完工。这段新河,北起南阳湖南面的南阳镇,经夏镇(今微山县治所)到留城(已陷入微山湖中),长140里,史称夏镇新河或南阳新河。旧河在昭阳湖西,原属会通河南段,易受黄河泛滥冲击。新河在湖东,有湖泊可容纳黄河来水,比较安全(图3)。
继夏镇新河之后开的另一条新河叫泇〔jia加〕河运河。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黄河决沛县,徐州以北运道被堵,粮船2000多艘阻于邳州(治所在今睢宁西北)。开泇河的建议遂提出,但未被朝廷采纳。几十年后,黄河在山东西南和江苏西北一带再度决口、泛滥加剧,徐州洪、吕梁洪等河段屡屡断水,情况非常严重。于是,在主管工程的官员杨一魁、刘东星、李化龙等人相继主持下,除治理黄河外,又于微山湖的东面和东南面,穿凿新河,经过多年断断续续施工,到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全部完工。它北起夏镇,接夏镇新河,沿途纳彭河、东西泇河等水,南到直河口(江苏宿迁西北)入黄河,长260里。它比旧河顺直,又无徐州、吕梁二洪之险,再加上位于微山湖东南,黄河洪水的威胁较小,所以它的穿凿,进一步改善了南北水运。由于它以东、西两泇河为主要补充水源,故名泇河运河。
图3 徐州运道的黄、运分立
最后,在明末清初,又穿通济新河和中河。泇河运河峻工后,从直河口到清江浦(今清江市)一段运道约180里,仍然河运合槽,运河并未彻底摆脱黄河洪水和泥沙的威胁。因而河运分离的工程继续进行,又相继穿凿通济新河和中河。前者凿于明朝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西北起直河口附近接泇河运河,东南至宿迁,长57里。后者是在清朝初年著名治河专家靳辅、陈潢擘〔bo檗〕划下修建的。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动工,两年后基本凿成,后来又作了一些补苴〔ju居〕。它上接通济新河,下到杨庄(在清江市境)。杨庄与南河北口隔河相望,舟船穿过黄河,便可进入南河。至此,河运分离工程全部告成。
河运分离工程是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治理运河的主要工程之一,它的完工,使淮北地区的运河基本上摆脱了黄河的干扰,保证了运河的正常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