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战国初,魏国最早进行变法,魏文侯在位时(公元前445—前396年)在李悝〔kui亏〕、吴起、西门豹等人协助下,对经济和政治进行改革,军事力量曾盛极一时。战国中期,魏惠王仍然雄心勃勃,力图称霸中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先在魏惠王九年(公元前361年),将都城由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东迁大梁(今河南开封市)。继而又以大梁为中心,在黄、淮之间,大兴水利,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鸿沟水运枢纽。
鸿沟是沟通黄、淮两大水系的水运枢纽。这一工程经过两次大规模施工,才告完成。它开工于公元前360年,即迁都大梁的第二年。当时主要的工程是从黄河的汊道济水引黄河水南下,注于大梁西面的圃田泽(已淤),再从圃田泽引水到大梁。当时圃田泽是一个很大的湖泊,周围300里,它既可作为计划中鸿沟航道的水柜,以调剂鸿沟的水量;又可使水中的大量泥沙沉淀于此,以减轻下游运道的淤塞。
又过了20多年,即魏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39年),魏国对它又作大规模的扩展,将原来的大沟向东延伸,经大梁北郭到城东,再折而南下,至今河南沈丘东北,与淮水重要支流颍水会合。这条人工河道,史称鸿沟。鸿沟从大梁南下时,一路上又沟通了淮河的另一批支流,如丹水(汴河上游)、睢水(已淤)、(氵岁)〔huo豁〕水(今浍水)等。
魏国境内,本来可通航的河道较少,黄河多沙,只有部分河段可以行舟,丹水、睢水、(氵岁)水、颍水等,流短水少,也很少舟楫之利,内河航运并不发达。鸿沟凿成后,引来了丰富的黄河水,不仅鸿沟本身成为航运枢纽,而且丹水、睢水、(氵岁)水、颍水等也因为补充了水量,航道比较畅通了,内河航运有很大的发展。魏襄王七年(公元前312年),越国对魏国表示友好,赠送一批魏国需要的物资,其中除500万支箭杆外,还有300艘船只。赠箭、赠船,分别反映当时魏国在战争和航运两方面,对这些物资的需要都在增加。鸿沟水系不仅改善了魏国的水上交通,由于这些水道还可灌溉农田,因而它也促进了魏国农业的发展。史念海先生在其所著《河山集》中,认为鸿沟和丹水、睢水、(氵岁)水、颍水等流域,是战国后期我国最主要的产粮区之一。
自春秋以来,由于邗沟和荷水两条运河的穿凿,江、淮与河、济之间,已有水道可通,南北水上交通有所改善。但是对于经济、政治、文化比较发达的中原来说,这条水道的位置,毕竟有些偏东,与南方各地交往,未免过于绕远。而且因为它是当时南北之间的唯一水道,也不能满足通航需要。鸿沟凿成后,中原地区可以通过鸿沟本身及丹、睢、(氵岁)、颍等水径直入淮,与南方吴、楚等地的水上交通,远比以前方便了。鸿沟的穿凿,中原地区对其他各地的水上交通也有所改进。它可以循济、丹等水,东通卫、宋和齐、鲁;还可利用黄河,北通赵、燕,西连韩、秦。
穿凿鸿沟以前,黄河中下游和淮水流域,已经形成一批城市。它们中的大部分是政治性的都城,如洛邑(东周都城,今河南洛阳)、大梁(魏都)、阳翟(韩都,今河南禹县)、帝丘(卫都,今河南濮阳西南)等。商业性城市较少,宋国的陶(今山东定陶西北)因为地处荷水、济水交点,交通方便,才发展成为“天下之会”的商业中心。鸿沟水利系统形成后,由于河、淮之间航运和农业的发展,使上述这些都城的商业迅速繁荣起来。如帝丘繁荣到可与“天下之会”的陶相比,并称“卫陶”。洛阳和阳翟也成为战国后期非常活跃的商业城市,当时著名的大商人白圭和吕不韦,便分别为上述两地人。因有鸿沟可资利用,洛阳商人还“东贾齐鲁,南贾梁楚。”此外,在鸿沟运河网中,还兴起了一批新的城市,如丹水和泗水会合处的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睢水边上的睢阳,颍水入淮处的寿春等。
鸿沟到汉朝时称狼荡渠,魏、晋时的蔡河,也是鸿沟的一部分,它在历史上长期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