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听到兵败的消息,就想要解散政府官员,逃到海岛上去躲避金兵,只是由于宰相陈康伯的坚决劝阻,并且建议他下诏亲征,他才打消了逃跑的念头。十一月,完颜亮在和州赶造战船,准备从采石渡江。朝廷任命芜湖守将李显忠接替王权的职务,抵抗金兵;并派虞允文以中书舍人参谋军事的身份,到芜湖去催促李显忠尽快到任,同时代表南宋政府慰劳采石的驻军。就在王权已经去职,李显忠尚未到任,敌军压境的危急时刻,虞允文挺身而出,勇敢地担起重任,指挥宋军作战,打败了金兵,立下了辉煌的战功。
虞允文本来在四川地方当民政官,后来被推荐到临安,在礼部当了一名低级郎官。虞允文对国家前途很关心。在完颜亮大举进攻的前一年,他曾经上书给皇帝,指出金一定要破坏盟约,发动进攻,请求政府早作准备。但是他的建议并没有引起南宋统治者的注意。同年十月,他奉命出使金朝,在馆驿中和金人比试箭法,一箭射去,正中靶心,惊动了目无南宋的金朝官员。他亲眼看到金人忙着赶造战船,运送军粮,知道金兵很快就要发动进攻,心中非常焦急。办完差事,他立即回国,把这个情况报告给南宋政府,并且坚决主张打退完颜亮的进攻。因此,这次朝廷派他到采石去劳军。
虞允文来到采石,得到报告说:集结在江北的金兵有40万人,80万匹战马。他到江边巡视,望见长江北岸布满了金兵,好像就要渡江似的。采石镇上尽是江北溃退下来的南宋败兵,三五成群,解鞍卸甲,坐在道旁,秩序混乱极了。虞允文问他们:“金军马上就要渡江,你们怎么还闲呆在这里?”士兵们回答说:“我们原来都是骑兵,王将军(指王权)叫我们扔下战马逃过长江,现在没有马,我们又不会步战,只好呆在这里。”虞允文看出来,士兵们倒是有杀敌报国的勇气,只是被一味逃跑的将领弄得心灰意懒了!面对着主将空缺、士气消沉的困难局面,有人劝虞允文转移到建康去,不必在这里代人受过。虞允文回答说:“我是朝廷命官,如果退回建康,听任金军渡江,国家就很危险了。国家要保不住,我还逃到哪里去呢?今天的事情有进无退,捐躯报国正是我平生的志向!”虞允文主动担起了整治军队,组织作战的重任。
为了掌握敌情,作好战斗准备,虞允文骑马来到江边,向西北岸望去,只见金军将台高筑,营寨相连,一眼望不到边际。回来查看宋军部队,却只有王权余部18000多人,战马数百匹而已。虞允文并没有在困难面前退缩。他召集将士,激励他们说:“万一敌兵过江,我们就是后退也没有生路。现在长江天险还控制在我们手里,我们何不死中求活!况且国家养兵30年,我们难道就不能一战报国吗?”将士们听了,都说:“谁不愿意杀敌立功!只是没有主将。”虞允文见将士们的情绪已被鼓动起来,连忙宣布说:“朝廷已将王权撤职,另派李显忠前来负责军务。”李显忠是一员勇将,将士们听说他要来当主将,精神立刻振作起来。虞允文接着又对将士们说:“现在军情紧急,在李将军到来以前,我愿意负责军务,和大家一起杀敌报国。国家是不会亏负大家的!”经过这一番鼓动工作,将士们抗敌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虞允文和将领们研究了作战方案,决定采用水、陆部队互相配合,以水战为主的战法。步兵和骑兵埋伏在长江岸边高地后面。水军船舰分成五队:选择精兵藏在海鳅船(一种用车轮激水的快速战船)内,停泊在大江中流,作为主攻部队;用两队海船组成东西两翼配合主力;另外两队隐藏在港汊中间,用作袭击敌船和后援之用。采石的宋军,经过虞允文这一番整治和调拨,由原来的散兵变成同仇敌忾的战斗部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