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法帖是石刻中的一类,是我国书法流传的形式之一,所谓石刻法帖,是指摹刻在石版上的书法,经捶拓、影印、装裱而成的可供人效法或欣赏的作品。它与碑刻的区别,主要是在用途和性质方面。一般说,法帖是选刻历代帝王、名臣或名家的墨迹,以供人临摹和欣赏,因而法帖具有“欣赏性”和“可效法性”,而碑刻则不然。研习用的法帖,起于何时,各家说法不一,现在所见最早的法帖则是北宋刻的《淳化阁帖》。
石刻法帖,每石高尺许,宽约二至三尺,每卷有标题,并附书者名,亦有摩勒年月的。法帖又有单帖和集帖之分。将多种古今名帖汇为一帖者称“集帖”,亦称“汇刻丛帖”或“套帖”。其中又有集历代书家名迹和集一家多种墨迹之别。集帖一般都分为若干卷,多者可达百余卷。
石刻法帖在推动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石刻法帖兴起以后,历代都有摹勒印刷者,其数已不下数十百种,如宋代的《淳化阁帖》、《大观帖》,元代的《乐善堂帖》,明代的《停云馆帖》,清代的《三希堂法帖》等皆是。
《淳化阁帖》,宋太宗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出内府所藏历代墨迹,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次,命工刻石,又经捶拓,分赐大臣。其帖全10卷,均选自古代帝王、名臣、名家之书。其中王羲之、王献之墨迹尤多;《大观帖》,宋徽宗因见《淳化阁帖》版已皴裂,且王著标题多误,特出内府所藏真迹,于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命龙大渊等更定编次,重摹上石于太清楼下,故又称为“太清楼帖”。此帖前后标题及书者题名均为蔡京书。刻本较《淳化阁帖》高寸余,每版前小字,上记卷数,中记版数,下记刻工姓名,惜装裱时多被剪去,但亦可因此以辨真伪。
《乐善堂帖》,主要汇刻元代书家赵孟頫书法及顾善夫作品,少数为名贤集帖。顾信摹写上石,吴世昌刻于延祐五年(公元1318年)。其帖10卷,所收赵氏墨迹,就书法而言,均为精品,摹勒亦精。
《停云馆帖》,明人文征明编集,其子文彭、文嘉摹写,明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至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由温恕、吴鼒〔zi 资〕、章简甫刻。该帖收集晋、唐及明代各家墨迹共12卷,与《真赏斋帖》,均为明代刻帖之佼佼者。
《三希堂法帖》,全称《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敕梁诗正编次,均由良工刻就。帖集魏晋至元明的历代名迹于一函,共32卷。其中因有清高宗(即乾隆皇帝)所得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三种珍贵墨迹,故名其收藏室为“三希堂”。此帖初拓,浓墨乌黑,称为“乌金拓”。道光初年,原石增刻万字花边,据此可辨拓本之先后。《三希堂法帖》刻石495块,收有134人作品,现仍镶嵌于北京北海公园悦古楼壁间。
上述刻石、摩崖、碑刻、墓志、石经、法帖等类和未着重叙述的经幢、题名、题记等是石刻中的主要部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均以镌刻文字为主。与此并行的另一类石刻则是各类石刻艺术品,如岩画、画像石、石雕和石窟艺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