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鼓乐是相当有名的传统器乐乐种。它的产生年代虽然无法确定,但从它现存抄谱的最早年代清雍正九年(1731)来看,至少在明末清初已很流行。西安是历史上有名的西都,是周、秦、西汉等王朝的建都之地,文化积淀极为丰富,西安鼓乐应该说是得天独厚的。从它现有的谱式、乐器、曲名及演奏形式来看,它很可能保留了一些唐代音乐,尤其是唐教坊乐的素材。它的曲调,来源于宋词、元杂剧的曲牌,也有民歌小调、曲艺音乐及其他器乐曲牌,西安鼓乐分坐乐和行乐两大类。坐乐是在室内演奏,一般规模较大,结构较严谨,其曲式结构由头(帽子)、正身和尾(靴)三部分组成,称为“穿靴戴帽”,有“八拍坐乐全套”和“俗派坐乐”之分。行乐则多在街上行进演奏或在庙会上演奏,有“同乐鼓”(又称“高把子”。以使用高把鼓、小勾锣、疙瘩锣、铰子、手梆子为特点,乐曲平稳典雅)和“乱八仙”(又称“单面鼓”。以使用笛、笙、管、云锣、单面鼓、小锣、铰子、手梆子八种乐器而得名)两类。此外,还有一种宗教色彩十分浓厚、专为寺观祭神用的念词音乐,在鼓乐的伴奏下一唱众和,受梵呗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影响很大。
西安鼓乐所使用的乐器,旋律乐器有琵琶、筝、笛、笙、管等,打击乐器以坐鼓为主,还有战鼓、乐鼓、单面鼓(铜鼓)、高把鼓、锣、钹、铙、铰、星星、梆子等。在演奏班社中,又分僧、道、俗三个流派。道派温文尔雅,重技巧表现;僧派豪放粗犷,富生活气息;俗派气势浑厚,多民间色彩。
西安鼓乐主要流行在陕西周至县南集贤村、长安县何家营村、兰田县及西安地区。鼓乐社成员多为当地农民、工人、小手工业者及和尚、道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