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译(540-591),南北朝末年至隋初的音乐家。字正义。开封(今属河南)人。北周宣帝时,任内史上大夫,封沛国公。杨坚(即后来的隋文帝)掌握北周政权时,任上柱国、相府长史。隋统一中国后,曾任隆州刺史、岐州刺史。
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动乱的、所谓“礼崩乐坏”的时期,宫廷的雅乐,已经相当混乱了。隋文帝统一中国以后,希望能制定出大隋的雅乐。颜之推建议参照梁朝雅乐来定隋乐,高祖不从,说:“梁国的音乐是亡国之音,为什么还要我用?”于是,就召命郑译、牛弘、何妥等人商议正乐之事。
正乐的事议来议去,总是定不下来,高祖大怒,说:“我受天命七年,乐府犹歌前代功德邪?”于是要将有关官员治罪。郑译上奏说,现在乐府所用的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声中,有三个音不协调,但是一直没有解决的办法。后来,遇到随突厥皇后入周的龟兹音乐家苏祗婆,他是一个弹龟兹琵琶的高手,听他所弹,一均之中都有七声,于是,参照他的理论,采用旋宫之法,求得了八十四调。
当时一同议乐的何妥嫉妒郑译,想破坏其事。他利用高祖对他的信任,又知道“高祖素不悦学,不知乐”,于是就说郑译的考校不对。他主张只用宫声一调,不用七声,更反对旋宫,这是非常保守的观点。当时有支持郑译的,也有支持何妥的,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于是,就商定让乐队按两派的意见来演奏,请隋文帝定夺。在演奏之前,何妥对隋文帝说:“在乐律中,黄钟是象征君王的美德的。”有了这个先入为主的认识,当乐队用黄钟之调演奏的时候,隋文帝说:“这个曲调气势大,很雅致,很合我的意思。”既然是皇帝的意见,郑译他们自然也就不好再说了,于是,采用何妥的意见,隋代雅乐,只用黄钟一宫,不用其他宫调。
直到唐代,祖孝孙、张文收等人再提出八十四调的理论,最终为大家所接受,只不过在实际使用中,并没有用完八十四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