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洹河两岸,为商代后期王都遗址。以小屯村为中心,面积约30平方公里。约在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于此。至商纣亡国,“更不徙都”。周灭殷后,逐渐沦为废墟,故称“殷墟”。20世纪初,因寻找甲骨的出土而导致殷墟的发现。如果说,“殷墟的发现是新史学的开端”,那么,殷墟的考古发掘就应是中国近代考古学的新起点。
殷墟的考古工作,肇始于1928年。1937年因抗日战争爆发而中断,曾进行过15次发掘,发现了许多重要遗迹,取得了较大收获。在小屯村一带,发现50多座夯土建筑基址,获得约24900多片甲骨文和其他珍贵文物。又在侯家庄西北冈一带发掘10座规模特大的商代陵墓,以及上千座“人牲”祭祀坑。从而为中国考古学和中国上古史的研究,特别是商代考古和历史的研究,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科学资料。
1950年以来,殷墟的考古发掘持续进行,不断有重要的发现,同过去相比,新的学术进展主要是,进行了殷墟文化的分期和断代研究,对殷墟的范围和布局也有新的认识。特别是在小屯村的西、南两侧,发现全长750多米的壕沟,壕沟两端与洹河河湾相接,形成平面长方形的防御范围,犹如一座“宫城”。发掘许多夯土基址的宗庙宫殿区,即在这个防御范围的东北隅。40年来的重要发掘有:小屯村北的大型宫殿基址、小屯南地的甲骨坑、苗圃北地的铸铜遗址、后冈祭祀坑。大司空村南地的贮存骨料的窖穴和与制骨有关的居住遗存,等等。考古收获是很大的(图5)。
图5 殷墟
随着殷墟发掘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对商代后期的研究,也就逐渐展开。对甲骨学、商代青铜器、商代的人殉与人牲、商代手工工艺水平、墓葬制度以及商代社会性质等课题进行研究,有的已取得了可喜成绩。
近几年来,殷墟考古的重大收获,应是“匚”形宫殿基址和妇好墓。
在以小屯村东北地为中心的宫殿宗庙区,已发掘夯土基址53座。但在1989年发现的“匚”形基址三排房基连为一体的建筑,却是首次发现。
“匚”形殿址,濒临洹水。面积约5000平方米。建于殷墟早期。平面呈“匚”字形,缺口向东,北、南有两排并列房基,西面有与之相衔接的房基,三排房基紧相衔接,构成一个整体。北排房基,东西长约60米,南北14.5米。南排房基,东西长约75米,南北7.3米。西排房基,南北约50米,东西7.5米。这三排房基中,北排房基应为主要建筑。现存三个门道,均宽二米,间距4.3米。中间门道西侧埋有东西排列的两个陶罐,东侧陶罐紧邻柱础石,西侧陶罐内发现一件有“武父乙”铭文的封口铜盉。“武父乙”,大概指殷王武丁之父小乙。在另一门道的西侧还发现两个东西排列的祭祀坑。两坑间距0.6米,均有殉葬砍头人骨架三具。头骨仍置坑内,头向东,并随葬盆、罍、尊等陶器及骨镞等器物。这种三排房基联成一体的建筑结构方式是少见的。对商代建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殷墟发掘的墓葬约近2000座。其中,以武官村大墓规模最大。平面呈“中”字形,面积约340平方米。内有殉人41个。还有平面呈“甲”字形大墓。这些大墓都被盗掘。
1976年发现的妇好墓,规模并不很大,而随葬物非常丰富。它是目前唯一能与甲骨文相印证,断定墓主的明确身份与墓葬确切年代,并未被盗过的商王室成员墓。这在殷墟考古史上是仅有的。
妇好墓为长方形竖穴,南北长5.6米,宽四米,深八米。墓室上部的地面上有一块与墓室口大小相等的夯土房基,可能是用于祭祀的建筑。葬具为木棺、木椁〔guǒ果〕,椁长五米,宽3.6米,高1.3米。椁室在潜水面下,大部分塌毁。漆棺与墓主遗骸均已腐朽,棺上附一层麻布和薄绢。墓内殉葬16人,腰坑(墓主腰部下的土坑)内一人,东壁龛二人,西壁龛一人,椁顶填土中四人,在椁内棺外的八人。另外,殉狗六只,腰坑中一只,椁顶上五只。
随葬品共计1928件。有铜器、陶器、骨器、玉石器、象牙器、蚌器等。还有海贝6800余枚、海螺两枚。填土中有陶爵、玉(左(上白下厶)右殳)〔guī归〕、石磬、象牙杯、玉臼、石牛、骨筓、箭镞等。椁内放置铜礼器。棺内主要放置玉器和贝等器物。
青铜器共460余件。其中礼器210件,其次为武器、乐器、工具、杂器。铜器上不少铸有铭文,其中,以铸“妇好”的铜器数量最多,计有109件。铜礼器有:方鼎、圆鼎、偶方彝、三联甗、簋、尊、方罍、壶、瓿〔bü部〕、缶、觥〔gōng公〕、斝、盉、爵、觚、盘等。器类齐全。其中,偶方彝,通高60厘米,通长88.2厘米,重71公斤。上部形似殿堂屋顶,器底铸有“妇好”铭文。三联甗,由长方形六足甗架和三件大甑组成。在甗架、甑内壁及耳下,各铸“妇好”铭文。还有一对“妇好”鹗〔è饿〕尊和一对“司母辛”四足觥,这都是前所未见的珍品。
铜兵器130件,其中铜钺四件,二大二小。大者通长39.5厘米,宽37.3厘米,重9.5公斤。上铸“妇好”二字。铜戈90多件。还有铜锛、凿、刀、铲等44件。铜铃18件。
铜镜四件,圆形,正中有钮。可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三种。镜面直径分别为12.5厘米,11.7厘米,7.1厘米。它比甘肃齐家文化出土的铜镜要晚近千年。但也说明商王室已用铜镜。
玉器750件,经鉴定,有300件软玉,大部分是新疆玉,也有辽宁岫岩玉。有琮、圭、璧、环、璜、戈、矛、戚、钺、斧、铲、臼、杵、盘、梳等,均为浮雕和圆雕制品。特别是玉雕人像和人头像,一件跽〔jì季〕坐玉人,盘辫、戴冠、着交领衣、长袖窄口、腰束宽带、着鞋,神态倨傲,似是贵族。另一件跽坐玉人,头梳小辫、着衣、赤脚,似是女奴形象。造型多样,线条流畅,堪称商代玉器之精品。
玉雕动物形象多样。兽类有:虎、象、马、牛、羊、熊、猴、兔;鸟类有:鹤、鹰、鹗、鹦鹉、鸽、鸬鹚、燕、鹅;昆虫类有:蝉、螳螂。还有龙、凤、怪兽、怪鸟、蛙、鱼、鳖、石龟等。其中鹤、鹰、鸽、鸬鹚、螳螂的造型,在殷墟尚属首次发现。
象牙杯三件。其中一件带流虎鋬〔pàn判〕杯,通高42厘米。杯身用中空的象牙根段制成。通体雕刻鸟,饕餮〔tāo tiè涛帖〕纹和夔纹,并衬以雷纹。杯鋬下端立雕虎形。可称为罕见瑰宝。
妇好之名,常见于武丁时卜辞中,她曾多次征伐夷方、土方、羌方、(上工下口)方、巴方等方国,是个显赫的女英雄。据卜辞和铜器铭文,推断墓主妇好系武丁之妻。墓的年代属殷墟二期。约公元前13—前12世纪。
1990年10月在殷墟郭家庄西部,发掘一座商代中型墓葬。该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向105°。墓口距地表深2.3米,墓室长4.5米,宽约2.9米,墓底距地表深八米。墓底中部有腰坑。葬具有棺有椁。椁室长3.26米,宽1.52米,高0.88米。墓主骨骼已朽,头向东。墓内有殉人四个、狗三只,分别埋于二层台、棺椁之间和腰坑中。
墓中出土青铜器288件。包括礼器、乐器、生产工具、兵器。青铜礼器40件。有方尊、方斝、方觚、方鼎共16件。器表都有纹饰及铭文(氏族徽号)。酒器出土10觚、10角,却不见爵。这是前所未见的组合。还发现了新器形,如一件提梁四足鼎和一件方形器,造型新颖。在这件提梁四足鼎内发现尚未完全腐烂的肉食,这在殷墟发掘中是罕见的现象。此次出土的方尊,腹部的四角有突起的四个象头,象圆眼,长鼻向上弯卷,各边中部又饰四个突起的兽头,头顶部向上伸出一对大角,角端有五个枝叉,像人手掌,造型奇特。特别应指出的是,在一个圆形铜尊内,还发现有一件圆锥状小竹篓,用细竹篾编成,编制精巧。这是殷墟第一次发现的竹器。
青铜武器有戈、矛、钺、大刀等220件。另有铜镞数堆(约900多枚)。看来,墓主似为地位较高的武官。
据出土物判断,这座墓,当属殷墟文化第三期。
1989年在此墓西南约30米处,发现车马坑两座,出土铜戈、镞。与该墓所出的戈、镞形制相似。该坑的时代,亦属殷墟三期。很可能是该墓的陪葬坑。
甲骨文自1899年发现以来,迄今已有90多年了。殷墟出土的甲骨约15万片。在甲骨文发掘的历史中,甲骨出土数量最多,刻辞内容最丰富的是1936年6月在小屯村东北发掘的127号坑。该坑出土刻字甲骨1.7万多片,其中绝大部分为卜甲。发现了用墨或硃砂写成的简单文辞。可知殷代已有书写的颜料和毛笔。又发现了一些特大龟甲,其中最大的龟甲长44厘米,宽35厘米。据鉴定,它产于马来半岛。可知殷代卜甲的龟甲有些来自南方。此后,甲骨文方面最重要的发现,是1973年在小屯南地发掘出土刻字甲骨4000多片。其中,基本完整的大版卜骨达100多片。据层位关系,证明商代甲骨文中的“(追去辶)〔duī堆〕组卜辞”,属武丁时代。
1991年9月,殷墟花园庄发掘一个殷墟早期甲骨坑。经部分清理,取出856片甲骨。其中,龟甲839片、牛胛骨17片。在龟甲中,腹甲811片、背甲28片。其中,刻辞甲骨170片。特别珍贵的是,此坑甲骨以大版卜甲居多,完整卜甲有300多版。每版上的刻辞,少者一二字,一般数十字,多者达200多字。有的卜甲,字中还填以朱红色。此坑甲骨的特点:一是时代较早,属殷墟文化第一期;二是刻辞内容主要涉及祭祀、田猎等方面;三是字体较细小、工整、秀丽。这对研究甲骨文分期断代以及殷代历史,都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