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武帝咸宁五年(公元279年),汲郡(今河南汲县)人不準盗发了战国魏襄王墓,其中有大批散乱的先秦竹简,晋政府将这些竹简装了数十车运往洛阳,竹简计有10余万字,均为科斗古文。由于这些竹简是在汲郡墓中出土的,故称汲冢书。
晋武帝司马炎对此十分重视,令荀勖与和峤加以整理。他们整理的办法是用相当于原简长度(约二尺余)的黄纸抄写竹简上的文字,这样容易发现与纠正错简,也可大致看出残简缺漏的字数,缺漏的字用□□代替。为了辨认文字,他们把简上的文字与洛阳学宫前用古文、篆字与隶书三种字体刻写的《正始石经》核对,最后用晋代通行的隶书写定成书。经他们整理,汲冢书为15部87卷,并收入荀勖所编的《中经新簿》,划入丁部。
晋惠帝时,秘书监挚虞精心校读汲冢书,编定官书一部。秘书丞卫恒从文字学角度研究汲冢书,由于战乱,卫恒被杀。未竟之业由好友束皙完成。束皙对汲冢书重新划分编定为16种75篇,与荀勖的分卷和篇名有所不同。汲冢书对一些史事的记载与已有的一些史书不同,对了解与研究历史很有意义。从汲冢书中整理出的有《穆天子传》、《竹书纪年》、《汲冢琐经》等书,丰富了我们的古代典籍,但遗憾的是除《穆天子传》外,其余各书,后又散失,我们现在只能看到辑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