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年代。据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的研究,在远古时代,日本列岛曾与亚洲大陆相连。在日本发现的古生物化石与旧石器文化与中国华北地区的旧石器文化有着许多的共同性,这说明原始先民们早有来往。直到距今一万年左右,由于冰川期的结束,海面回升和地壳变动,日本列岛终于完全与大陆脱离。但是以后仍然不断有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的移民利用海流和季风渡海来到日本。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在中日两国广泛流传的关于徐福东渡的传说,正是反映了上古时代中国人移居日本的史实。
在日本和歌山县新宫市,背山面海的一片樟树丛中,有一座石碑,刻着“秦徐福之墓”几个大字,常有人来参拜,献上一束鲜花。当地群众每年9月还要举行盛大的“徐福祭”,纪念这位传说是两千多年前来到日本的中国友好使者。徐福究竟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东渡?是否真的到了日本?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一直是古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饶有趣味并值得探究的问题。
中国史籍中最早提到徐福的是司马迁的《史记》。他记述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之药,山东一位方士徐福(《史记》原文为徐巿,〔巿音fu福〕)上书说:东海之中有“三神山”,名叫蓬莱、方丈、瀛州,岛上有神仙和仙草。秦始皇闻讯大喜,便派徐福率数千童男女“入海求仙人”。(《史记·秦始皇本记》)司马迁还描写徐福首次出海回来,对秦始皇声称曾到蓬莱见到海神,请求“延年益寿药”,海神嫌秦皇礼太薄而不给。秦始皇又遣其携童男童女三千、百工及武器、谷种等出海。不料徐福此次竟一去不返,找到一片“平原广泽”,自立为王。(《史记·淮南衡山王列传》)以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史籍中也有关于徐福率童男童女出海求仙的记载,有的则说他到了夷洲、澶洲。唐代诗人李白、白居易的诗中也提到过徐福出海。不过这些史籍和诗词中都没有确定徐福到的就是日本。
中国最早明确肯定徐福东渡日本的是五代时期义楚和尚所撰《六帖》一书。他不但说徐福到了日本,而且说那里有座富士山,“亦名蓬莱”(《义楚六帖》卷二十一),这样便和司马迁所言“三神山”联系上了。此后宋、元、明、清各代文人墨客的许多诗词文章中都把徐福奉为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召见日本僧人绝海中津,两人赋诗唱和竟也以徐福东渡为题材。朱元璋写道:“当年徐福求仙药,直到如今更不归。”(《御制赐和》)清代首任驻日参赞官黄遵宪抵日本后也作诗泳徐福:“避秦男女渡三千,海外蓬瀛别有天。”(《日本杂事诗》)在中国民间,尤其山东荣城、诸城、即墨各县和江苏连云港、赣榆一带,都流传着不少关于徐福的传说。还有人考证江苏北部赣榆县的徐阜村或山东黄县的徐乡就是秦代徐福的故乡。山东即墨沿海有个徐福岛,当地传说是徐福东渡时船只避风上水之处。
徐福的传说也流传到了日本。日本民间更是把徐福东渡日本的传说加以具体化、形象化的附会。不少地方都有所谓徐福的遗迹和故事。如九州佐贺县的伊万里港传说是徐福船队到日本登陆的地方。据说徐福曾在佐贺市的金立山住过,因此当地居民建金立神社奉祀徐福。佐贺县每50年举行一次隆重的“徐福大祭”,最近一次是在1980年。当地还流传着徐福登金立山望西方怀念家乡和徐福与土著酋长的女儿阿辰的爱情故事。
日本传说徐福从九州又继续东行到本州,经过濑户内海到达纪伊半岛,因此近畿地区也有不少徐福的遗迹、传说。如三重县熊野市的矢贺海岸(熊野浦)被认为是徐福的登陆地,附近有徐福之丘与徐福墓、徐福宫。和歌山县新宫市的徐福町原有徐福祠,现有徐福墓碑,附近还有其亲信七人的墓以北斗七星的形式分布在徐福墓周围。新宫的居民每年9月1日夜在徐福墓前举行盛大的“徐福祭”。新宫市的一座小山被称为“蓬莱山”,相传徐福曾来此山采取长生不老药草。在富士山地区流传着更为离奇的故事,传说徐福一行最后在日本的“蓬莱”即富士山麓找到了长生不老药,然而此时秦始皇已死,他们就定居在那里,向当地居民传播中国文化和生产技术。徐福死后变成了一只仙鹤,经常依恋地盘旋在富士山原野的上空。在富士山麓也建有几个徐福祠。
传说虽然不等于历史,但它却往往事出有因,反映当时的历史与社会,并加以理想化,寄托人民的怀念和愿望。徐福东渡是否真正到了日本,现在尚难确定,然而关于徐福东渡日本的传说为什么能在中日两国长期广泛流传、经久不衰呢?除了《史记》记载徐福出海的可靠性以及在当时的条件下东渡日本的可能性外,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史实,就是在相当秦代徐福东渡前后的公元前二、三世纪,确实有大批中国移民经过朝鲜半岛或直接渡海到日本。在日本历史上称他们为“渡来民”。这些移民大多是由于逃避周灭商殷、春秋战国战乱以及秦灭六国等战争的骚乱和国内的暴政而远走异国他乡的。徐福等人借入海求仙为名,带上人员物资,实行海外移民,以逃避秦始皇的虐政,在当时是很有可能的。他们沿朝鲜半岛航行到日本九州,或再经濑户内海航行到本州的纪伊半岛,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赴日本的中国移民大多是具有生产技能的劳动人民以及少数知识分子。他们带去了中国大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特别是种植粮食和使用金属工具的技术,致使公元3世纪左右日本列岛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发生了突变。由以采集、狩猎、捕捞的生产方式为主的绳纹时代,进化到以种植水稻等农耕生产方式为主的弥生时代。日本考古发现的出土文物,也证实了这一变化。从九州和本州西部的绳纹末期遗址发现了炭化米和米谷的压痕,许多学者认为水稻种植技术和谷种是从中国大陆长江流域传去的。在九州和本州西部的弥生初期遗址里,不仅有中国大陆传去的陶器、铁器、青铜器(如铜剑、铜矛等),还发现具有中国华北人特征的人骨。这与徐福东渡带去童男童女、水手工匠以及谷种、工具、武器的记载和传说是一致的。日本民间传说徐福一行在九州或纪州定居后,就向当地居民传授农耕、纺织、冶炼、捕鲸、医学等技术。九州佐贺县的金立神社把徐福尊为农耕、养蚕、医药之神。本州山梨县的浅见神社则把徐福尊为机神(纺织之神)。再从日本考古遗址的发现来看,公元前二、三世纪时,中国移民的势力已从离大陆较近的九州向东,经过濑户内海而逐渐向本州的近畿地区发展,到弥生时代中期,日本列岛上生产力最发达的地区已从北九州移到近畿了。这也与日本流传徐福先到九州后又转移到近畿的传说相吻合。
总之,徐福东渡日本的传说,正是集中反映了公元前二、三世纪,中国移民促进古代日本文化和生产力飞跃发展这样一个重要历史事实。日本人民为了感谢和怀念中国移民的贡献,根据《史记》上徐福东渡的记载,把徐福作为古代中国赴日移民的代表人物来加以纪念和神化,编出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因此,不论徐福东渡是否到了日本,新宫等地的徐福墓是真是假,徐福已经成为通过上古中日文化交流,向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的一个象征性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