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宗法礼仪 车裂与“五马分尸”

战国中期的政治家商鞅,曾助秦孝公两次变法,奠定秦国兵强国富的基础。然而,他的改革却激起旧贵族势力的仇恨,孝公死后,太子秦惠王上台,把商鞅以“车裂”之刑杀死。

那么,“车裂”之型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车裂又称辕刑、辗裂,这是古代一种残酷的死刑,民间俗称“五马分尸”。过去人们认为,此刑的执行方法,是将受刑人的头与四肢分别系于五车之上,然后以五马驾车,同时分驰,将肢体撕裂。这种酷刑不仅让死者在最后一刻肉体异常痛苦,而且在精神上也倍受煎熬。—般情况下,它专用于谋反、篡逆等大逆不道的人。

有很多史籍上都有关于车裂的记载,但是车裂究竟是不是“五马分尸”?

其实,车裂并非五马分尸。在中国古代,车裂、斩、辗有相同的意义,即以锐利的兵器断人肢体。先秦时,各国对公开处死的罪犯或敌人,无论用刀戈砍杀,还是弓箭射杀,最后都肢解尸体高悬示众。可见,车裂指用刀斧肢解敌人或罪犯的尸体,并非将人活活撕裂。

古人在行刑时,都是先枭首后分尸,车裂时的尸体已是无头之尸,没有脑袋的尸体又怎么用五匹马来分尸?

从文字发展角度看,“车裂”的“车”,并不含有“车子”的意思。

那么,“五马分尸”之说从何而来呢?

原来,在汉景帝时,小女孩缇萦上书,景帝下令废除肉刑。在这以后,景帝以前一些死刑的真相慢慢使人淡忘,最终失传。一些古书几经后人妄改,读者在看书时,难免望文生义,产生了种种误解。此外,民间文学、古典小说对这一刑罚的描绘,也起了直接传播作用。

那么,在中国历史上,倒底有没有五马分尸呢?还是有的,清末,洪秀全将五马分尸当作太平天国正式刑名颁于天下,这是中国法制史上独一无二的五马分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