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五、端阳,是我国民间传统三大节日之一,在全国各地都受到普遍的重视。
“端”就是开始的意思,每月有三个五日,头一个五日就是“端午”。按天干地支的排列,五月正是“午月”,所以,后来的“端五”又常常写作“端午”,这一习惯在唐代得到确认。因为唐玄宗是八月初五的生日,为避讳,正式把端五节改为端午节。又因为午时是阳气最旺的时刻,端午又可称为“端阳”。
在每年的端午节这一天,早晨各家门前要插艾,采药制雄黄酒的,表示驱灾避邪,禳毒去瘟。
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普遍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楚国着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因忠心直谏被流放到江南,三年不被传见。这时,秦国出兵攻下了楚国的都城郢都,屈原极度悲愤,于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这天,纵身跳入了汩罗江。
闻报而来的人们纷纷划船去打捞他的尸体,但是没有捞到。人们怕鱼吃掉他的尸体,纷纷包粽子投入江中。据说。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是这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