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本《红楼梦》的这一回又有回前标题诗。这首诗的第一句是“春睡葳蕤拥绣衾”。葳蕤这个词,凡是读过《唐诗三百首》的都不陌生,因为《唐诗三百首》开卷第一首里就有“兰叶春葳蕤”的句子,查词典,解释为枝叶繁茂的意思。那么,“春睡葳蕤”是什么意思呢?我的理解是,这一回写贾宝玉睡了就做梦,神游太虚境,他的这个梦内容非常丰富,所以用葳蕤形容。这一回的故事,发生在冬天。“因东边宁府中花园内梅花盛开,贾珍之妻尤氏乃治酒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赏花”,贾母等应邀而去,贾宝玉跟去了,中午要睡午觉,最后选择了到秦可卿的卧室里去睡。那为什么诗里说是“春睡”呢?“春睡”在这里也就是“春梦”的意思,“春梦”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比喻转瞬即逝的好景。这一回里写梦境中的警幻仙姑,未见其形,先闻其歌,唱的第一句,就是“春梦随云散”,表达出对美好事物转瞬消失的无限惆怅。因此,任何季节所做的美梦,都可以说成“春梦”。当然,宝玉的美梦,在最后阶段变成了恶梦,正所谓“好事多魔”也。
但是,葳蕤这个词,也可以活用。本来基本上是个褒义词,却也可以在特定的语境里,转换成贬义。比如下面大家会看到,在第三十三回里,贾政责备宝玉:“好端端的,你垂头丧气些什么?方才雨村来了要见你,叫你半天才出来,既出来了,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仍是葳葳蕤蕤……”把葳蕤变化为葳葳蕤蕤,成为一种贬义的形容。那么,什么是葳葳蕤蕤的神态呢?你能解释吗?不能用语言解释,能否在心中意会?
第二十六回里,袭人劝宝玉道:“你出去了就好了,只管这么葳蕤,心里越觉烦腻了。”这里葳蕤的意思与慵懒相通。
拿葳蕤这么个词汇说这么多,我的目的何在?
我只不过想表达这么一个意思:我们的母语,我们的方块字,是非常富于表现力的符码系统,是我们中华大文化的基石;而曹雪芹,是用方块字写作的大师,《红楼梦》的文本,是方块字写就的经典,我们不但应当为之自豪,而且应该把我们的方块字文化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
在这一回里,周汇本显示出了对方块字的最大尊重,也显示出了对曹雪芹使用方块字来写《红楼梦》的最高欣赏热情。因为各个古本在这一回里出现的文字差异不胜枚举,因此选择出最接近曹雪芹原笔原意的字、词、句的工作,也就格外吃重,而在这个选择过程中,也就格外能显示出周先生在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功力。
周汇本在这一回文字的取舍上,造成了哪些与你以前所看到的通行本不同的文本状态呢?通过细读与比较,你自己可以有所发现。周先生又写了若干脚注说明他那样从各古本里取舍的理由,希望你也不要略过。
我只就两处地方说说自己阅读周汇本的心得。
太虚幻境四仙姑,我曾著文分析,在前面的讲座与书里也有比较充分的阐释。我指出这四位仙姑的命名,有深意在焉,实际是影射在贾宝玉一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四位女性。我认为痴梦仙姑是影射林黛玉,钟情大士是影射史湘云,引愁金女是影射薛宝钗,而度恨菩提是影射妙玉。对此周先生大加肯定,写信支持鼓励以外,还几次在文章里提及,在《我与胡适》一书里又论及我的这一观点并再加肯定。但是,对于第二个仙姑的名字,周先生不取钟情大士的写法,认为并不是曹雪芹的原笔原意,他认同舒元炜作序的古本里的写法:种情大士。大家可以看他写出的注解。我很佩服周先生的洞察力。再说一处。这一回里的十二支曲里,《好事终》里面有两句,若干古本和通行本都是“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但是周先生认为应该是“箕裘颓堕皆荣玉,家事消亡首罪宁”,曹雪芹最早就是这么写的,后来脂砚斋不忍心,才改“荣玉”为别的。这有一定道理。前面册页里关于秦可卿的判词,也有相对应的两句话:“谩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前句说荣府有过,后句说宁府有罪,因此,《好事终》曲也应该是先说一句荣府,后说一句宁府。但是,根据我的思路,却还是觉得曲里的那句应该是“箕裘颓堕皆从敬”。箕裘在旧时代是家庭事务的代名词,“箕裘颓堕”就是指应该管理家庭事务的人放弃了管理责任。宝玉在荣国府不管家,况且还是个少年人,他对“箕裘”是没有责任的,箕裘颓堕了他跟着倒霉而已。而贾敬是宁国府的家长,他对府里的事务本来是应该负全责的,但故事一开始我们就知道,他把爵位让儿子贾珍袭了,自己跑到都城外面的道观里去跟道士们胡羼,贾珍把宁国府翻过来他也不闻不问,甚至府里给他过生日他也不回去。因此,说“箕裘颓堕皆从敬”是合理的。贾敬为什么放弃对宁国府的管理?我在前面讲座分析过,贾敬是因为不同意由宁国府收留秦可卿,但又无法阻拦,便索性撂了挑子。我说这个,就是想告诉大家,我虽然跟周先生在对《红楼梦》的认知上大方向一致,但在若干具体问题上,还是各存己见的。我推介周汇本,是为了给广大的一般读者,增加一种在阅读版本上的选择。周先生自己也好,我也好,都没有觉得这个汇校本一字一句都绝对符合曹雪芹的原笔原意,这只是一次尽可能去还原曹雪芹原笔原意的努力,欢迎大家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到完善一个曹雪芹的《红楼梦》的新版本的事业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