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他出生于一个文化气氛浓厚的仕宦家庭,祖父陆佃和父亲陆宰都有经学或文学方面的著作行世,他家“收书之富,独称江浙”(《跋京本家语》)。他出生后两年国家就遭受“靖康之耻”,从小随父亲一道四处逃难,《三山杜门作歌》中说:“我生学步逢丧乱。”幼小的心灵很早就从父辈那儿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父亲和他的朋友们“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嚼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翊戴王室”(《跋傅给事帖》)。民族的深重灾难与爱国志士的热血深深感染了他,因此他很小就立下了杀敌报国的宏愿。书香门第的家庭环境使他从小便养成了浓厚的文学兴趣。二十九岁赴临安考进士,取第一。后因秦桧孙子只列第二,招致这位奸相的忌恨,次年礼部复试时被黜落,直到三十八岁时才由孝宗赐进士出身。
乾道六年(1170)陆游出任夔州通判,一路上他饱览了大江两岸的名胜,凭吊了屈原、李白、杜甫等诗人的遗迹,并将沿途见闻写成《入蜀记》。两年任满,陆游应川陕宣抚使王炎之邀入幕襄理军务,这是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身临前线的机会,他身着戎装往来于南郑前线。铁马秋风的生活激发了他的爱国豪情,也把他的人生和创作带入了新的境地,他在《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中说:“我昔学诗未有得,残余未免从人乞。力孱气馁心自知,妄取虚名有惭色。”“四十从戎驻南郑”才使他悟到了“诗家三昧”。由于川陕之行是他创作成熟的关键,后来他将自己的诗、文集分别名为《剑南诗稿》和《渭南文集》。可惜不到一年王炎就调离川陕,陆游改除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他怏怏不乐地离开了前线。
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镇蜀,陆游被邀担任帅府参议官。他与范成大本是友情很深的文字之交,因而不必拘上下僚属的礼法,后被同僚讥为恃酒颓放,他索性自号为“放翁”。川陕九年是他诗歌创作最旺盛勃发的时期。
离蜀东归后,他先后在福建、江西、浙江等地做地方官,后因他将抗金主张写进诗歌中,被议和派以“嘲咏风月”的罪名免职。此后他在山阴故乡度着安宁简朴的晚年,有时身杂老农间饮酒谈心,有时骑着驴去附近村子为人施药治病,有时自己参加一点劳动,这时他的生活和心境比较接近陶渊明,诗风也趋于闲适平淡,不过,至死他还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嘉定三年(1210)年底,八十六岁的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太息》)的隐痛与世长辞,临终的绝笔《示儿》催人泪下: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赵翼认为“放翁诗凡三变”:入川之前宗江西诗派,“虽挫笼万有,穷极工巧,而仍归雅正,不落纤佻,此初境也”;“自从戎巴、蜀而境界又一变”,摆脱江西诗派的束缚后诗风宏肆奔放;“及乎晚年,则又造平淡,并从前求工见好之意亦尽消除,所谓‘诗到无人爱处工’者,刘后村谓其‘皮毛落尽’矣,此又诗之一变也”(《瓯北诗话》卷六)。这种分期比较准确地勾画了诗人的创作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