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风刮不了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也没有见过春夏秋冬都酷热难熬,谁也没有见过一年到头都天寒地冻。是谁使它们成为这样的呢?当然是天地。天地中的狂风暴雨尚且不能持久,何况社会中的狂热与暴力呢?天地反“常”,尽管为天为地却不能“久”;人类反“常”,尽管大吹大擂大喊大叫却不能“长”。这里的“常”就是“道”或“自然”。
因而,从事于“道”便与“道”同体,从事于“德”便与“德”同流,从事于“失”便与“失”沆瀣一气。
与“道”同体,“道”也就乐于和他同在;与“德”同流,“德”也就乐于和他同行;与“失” 沆瀣一气,便将“失去”一切——行为乖张就失去朋友,为政残暴就失去政权,愚弄百姓就会被百姓唾弃。
春秋时晋文公对此似乎别有会心,他非常注意执政者的诚信,总害怕自己不讲诚信,招致属下和人民失去对政治和政府的信任。周襄王曾将“原”这个地方赐给晋文公,原地首领不久发动叛乱,晋文公兴兵讨伐叛军时与晋国大夫约定以三日为期,没想到三天过后原还是没有攻下来,原地叛军死也不投降,三日一到晋文公便下令撤军。晋军中的将领对晋文公说:“原地叛军已弹尽粮绝,再拖一二天就要请降了,何苦胜利在望时却退兵呢?”晋文公解释说:“我开始不知原地三日攻不下来,出兵时与大臣为约以三天为限,现在三天过了原地叛军仍未投降,此时要是还不罢兵就会失信于人,失去诚信而取得失地,我不干这种因小失大的蠢事。”晋文公的话传到原地百姓那里以后,原人都感叹说:“有这样讲诚信的君王,我们还不归附不是傻子吗?”他们很快就弃甲向晋文公请降。和原人一起叛乱的温地叛军听说也随之投降了晋军。
天地无言而水流花开,大道无言而寒来暑往,我们为什么不效法大道呢?“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才符合自然。
(参见原第2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