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将军始欲下都,处分树置,先遣参军告朝廷,讽旨时贤。祖车骑尚未镇寿春,瞋目厉声语使人曰:“卿语阿黑,何敢不逊!催摄面去,须臾不尔,我将三千兵槊脚令上。”王闻之而止。
——《世说新语·豪爽》
很少人不知道“闻鸡起舞”这个成语,但很少人知道“闻鸡起舞”的祖逖。这则小品中的主角“祖车骑”即祖逖。作者用简洁的笔法刻画了东晋政坛上这位传奇人物:写他面对邪恶的凛然正气,写他面对强手的强悍霸气。
不熟悉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祖逖的个性人品,就很难读懂这则小品。
“王大将军”就是那位重兵在握的王敦。东晋经济和军事的重心在荆、扬二州,此时王敦晋职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于是便露出“蜂目豺声”的虎狼本性,已经不满足于“专擅朝政”,正在加速实现“问鼎”野心,希望自己马上从称“臣”变为称“朕”。“始欲下都”是指王敦想从武昌来建康,都城在武昌的下游。来都城的目的是要“处分树置”,也就是要对政府各人事部门进行重新安排设置。“处分树置”四字表明臣强君弱的处境,他一人似乎可以摆平朝政,不只是“目中无人”,简直就是“目中无君”。先派遣军府中的佐僚参军告之朝廷,顺便也向都城贤达委婉传达自己的旨意。虽然暂时还没有废君自立,但要一人进退百官主宰朝廷。
祖逖当时尚未镇守寿春,人正好还待在京城。见王敦如此猖狂放肆,他马上瞪眼严厉警告王敦使者说:“你赶快去告诉阿黑,怎敢来这里撒野无礼!叫他马上收起脸乖乖回去,别来朝廷张牙舞爪。要是稍有耽搁,我要率三千兵甲用长矛戳他的脚,让他滚回武昌。”他直呼王敦“阿黑”小名以示轻蔑。“摄面”就是收起或裹起脸面,“给我放老实点”的意思。“上”与前文“下都”相对,指溯江而上回到武昌。这段话无异于警告王敦:有我祖逖在,看谁敢胡来!
没有想到,开始不可一世的王敦竟然“闻之而止”;更没想到,王敦不害怕皇帝却畏惧祖逖!
祖逖何许人也?史称他从小就“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年轻时邀好友刘琨“闻鸡起舞”练剑,国家大乱后“常怀振复之志”。他率领军队过江北伐中原,中流击楫对大江发誓说:“祖逖此去定要驱除敌寇,重整山河!”见将军“辞色壮烈”,士卒无不慷慨激昂。他不只是豪爽英武,处事“又多权略”,可惜天不假年,五十六岁便病死于战场,没有完成恢复中原的大业。
《世说新语·赏誉》篇载:“刘琨称祖车骑为朗诣,曰:‘少为王敦所叹。’”他的挚友刘琨称赞他开朗豪放,很小便为王敦所赞叹不已。可见,枭雄王敦对祖逖的霸气、胆识和才华敬畏三分。《晋书·祖逖传》说“王敦久怀逆乱,畏逖不敢发”,等他死后“始得肆意焉”。
小品中祖逖这几句威严的斥责警告,避免了国家动乱和生灵涂炭,也让我们见识了什么是民族的“血性男儿”,什么是英雄的“浩然正气”,什么是国家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