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icum et iam non videbitis me.(Joh. 16,16)
“经过一件小事,你们将不得见我。”(《约翰福音》,16章,16节)
圣约翰在福音书里所说的那句话,就是我已经用拉丁文说过的,大家在这个星期日诵读的。这句话是我们的主对他的门徒所说的:“经过一件小事,你们将不得见我”(《约翰福音》,16章,16节)。只要灵魂上还附有一点点小东西,“你们就不得见我”。圣奥古斯丁提出关于什么是永生的问题,他回答说:“你问我,什么是永生?那你就去问永生它自己吧!没有人会比受热的人更懂得什么是热;也没有人会比有智慧的人更懂得什么是智慧;没有人会比永生它自己更懂得什么是永生。”我们的主耶稣基督说:“认识你上帝为独一的真正的上帝,这就是永生”(《约翰福音》,17章,3节)。
谁会从远处去认识到上帝的,就像通过某个中介之物或者在一朵云彩里面去认识到上帝的,那他就宁可不要这整个的世界也不会愿意哪怕与上帝分离片刻。可是,你们相信,如果不经过中介而直接见到上帝,那会是多么的了不起吗?现在我们的主说:“经过一件小事,你们将见不到我。”凡是上帝创造了的或者如果他愿意他就能够创造出来的所有的被造物,这一切,相对上帝来说,都是“一件小事”。天是那么的辽阔广大,无论我怎样说你们都无法相信的。而假定你去拿一根针,用针尖去戳天,那么,那针尖从天那里所把握到的东西,如果去跟天以及这整个的世界相比,还是会大于跟上帝相比的天以及这整个的世界。因此,这话是说得很中肯的:“经过一件小事,你们将不得见我。”只要有某种出自于被造物的东西还在你里面发着光,那你就不得见到上帝,不管那是多么小的东西。因此,在那爱之书里面,灵魂说道:“我四处游行,寻找我灵魂所爱的,却寻不见”(《雅歌》,3章,2节)。她找到了天使以及各样的人,却没有找到她灵魂所爱的。然后她又说:“那以后,我越过了一小段路,就找到了我灵魂所爱的”(《雅歌》,3章,4节),她似乎是想要说:“当我跳过了所有的被造物时”——那就是一件“小事”了——,“我就找到了我灵魂所爱的”。灵魂本应找到上帝的,只是它必须要跳过所有的被造物。
你们要知道:上帝是如此的爱灵魂,所以,如果竟然想要让上帝不去爱灵魂,那就等于是想要夺取上帝他的生命和他的存在,而且,如果允许这么说的话,那就等于是想要叫上帝死去;因为,正是在上帝用来爱灵魂的那同一个爱里面,使得圣灵得以开花结果,这个爱,就是圣灵了。现在,由于上帝是如此强烈地爱着灵魂,所以,灵魂也就必定同样是某种极其伟大的东西。
有一位大师在一本论述灵魂的书里面说到:“假定没有什么中介的东西挡在中间,那么,眼睛也许就能够感知到在天上的一只蚂蚁或一只蚊子。”他说得很对,他指的是火,空气以及许多在天与眼睛之间的东西。而另一位大师则说:“假如没有什么中介的东西,那么眼睛就什么也见不到。”其实他们两人都说得对。
第一位说:假如没有什么中介的东西挡在中间,那么,眼睛也许就能够感知到天上一只蚂蚁。他的看法是正确的。倘若在上帝与人之间没有什么中介的东西,那么,灵魂就会直接见到上帝;因为,上帝是不知道任何中介的东西的,他也不能容忍任何中介的东西。假如灵魂得以完全地摆脱掉所有中介的东西,那么,对它来说,上帝也就是完全没有遮盖的了,上帝就会将他自己完完全全地赐给它了。而只要灵魂还没有摆脱掉所有中介的东西,哪怕是很细小的东西,那么,它就见不到上帝。假如在肉体与灵魂之间还有某种中介的东西存在着,哪怕只有像一根头发丝那样纤细,那么,就绝不会有真正的合而为一。对于属肉体的事物尚且如此,那么,对于属精神的事物就更是如此了。波伊提乌说:如果你想要纯真地认识真理,那你就应该把诸如喜乐与畏惧、信赖与希望以及痛苦等等都撇在一边。喜乐是一种中介的东西,畏惧也是,信赖与希望以及痛苦,这一切,统统都是中介的东西。只要你还注视着它们而它们也注视着你,那你就见不到上帝。
这另一位大师却说:假如没有什么中介的东西,那眼睛就什么也见不到了。如果我把我的手放到我的眼睛上面,那我就看不见我的手了。而如果我把我的手放在我前面,那我立刻就看到它了。这是由于手所具有的物质性;而因此这物质性就必须在空气中以及在阳光中得到净化和精化,然后就作为影像被引入到我的眼睛里来。这个情况,你们可以在一面镜子里面观察得到:你把镜子放到你的面前,你的影像就出现在镜子里。而眼睛和灵魂正就是一面这样的镜子,因此,所有被放在你面前的东西就都出现在它里面。所以,我看到的并不是手或者石头,而看到的是石头的一个影像。我也并不是在一个另外的影像或者在一个中介的东西中看到这个影像的,我是不通过什么影像而直接地看到它的,因为影像本身就是中介者而并不是什么另外一个中介的东西。这是因为,影像并不是靠影像而存在的,它是没有运动的运动,虽然是它导致了运动;而“大”也不是靠“大”而存在的,虽然是它使得什么东西变得大起来的。所以,影像不是靠影像而存在的,因为,它不是在另外一个影像里面被看到的。那永恒的道,就是中介者和影像本身,是不靠什么中介的东西和不靠什么影像而存在着的,为的是使得灵魂得以在那永恒的道里面不通过任何影像而直接地把握和认识上帝。
灵魂里的一种力量,即理性,它从一开始起,即自从它一察觉到了上帝或者说品尝到了上帝,它自身就具备有了五个特性。第一个特性是,它是与“这里”以及“现在”截然分割开来的。第二个特性是,它不与任何东西相等同。第三个特性是,它是纯真而不搀杂的。第四个特性是,它是在自己里面有所行为和有所寻求的。第五个特性是,它是一个影像。
第一:它是与“这里”以及“现在”截然分割开来的,这指的是时间和地点。“现在”,这在时间里是最最小的了,它既不是一段时间,也不是时间的一个部分;但它却是时间的品味所在,是时间的一个顶峰,是时间的一个终点。然而,尽管它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但还是必须把它去除掉;凡是涉及到时间或者即使是只涉及到时间的品味的,都必须统统去除掉。另一方面,它也是与“这里”分割开来的。“这里”,指的是地点。我所站在的地点,那是非常渺小的。然而,尽管它是多么的渺小,如果人们想要见到上帝的话,就还是必须把它去除掉。
第二:它不与任何东西相等同。有一位大师说道:上帝是这样的一位存在者,没有任何东西与他相等同,以后也不会有任何东西能够与他相等同。可是圣约翰又说:“我们得称为上帝的儿女”(《约翰一书》,3章,1节)。而既然我们是上帝的儿女,那我们就必定与他相等同。那么,大师何以能说:上帝是这样的一位存在者,没有任何东西与他相等同呢?你们要这样来理解:为了使得这个力量不与任何东西相等同,正是为了如此,它就等同于上帝。完全就像上帝不与任何东西相等同一样,这个力量也不与任何东西相等同。你们应该知道,所有的被造物都出自于其本性而千方百计地设法与上帝相等同。如果天不是在追寻上帝或者上帝的一个等同者的话,那它就绝不会运转。倘若上帝不是存在于万物之中,那么,本性就不会作出什么行为,也不会在某些事物里面去追求什么了;因为,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也不管你知道不知道:本性在其最内里是在努力寻求着上帝。一个人,如果有人给他什么喝的,但当他知道这里面没有什么来自于上帝的东西时,他就不想喝它,这样的人,是不会感到渴的。假如没有什么来自于上帝的东西在里面,那么,无论是吃喝还是衣着,还是什么安逸享受等等,本性都不会去追求的,它执着地要在其中找到上帝。
第三:它是纯真而不搀杂的。上帝的本性就在于他不能容忍任何的搀杂和混合。同样,这个力量也没有任何的搀杂和混合:在它里面没有任何外异的东西,也没有任何外异的东西能够进到它里面去。如果我说到的是一个美丽的人,竟说他脸色苍白或者黝黑,那我对他是不公的。灵魂理应是完全没有搀杂的。如果有人把什么东西粘到我的帽子上面或者放些什么东西在我帽子上面,那么,任何一个戴这帽子的人也就把这些粘在上面的东西戴上了。如果我从这里走出去,那么,所有在我身上的东西也就一起走了出去。如果有人说动了某个人,那么,他就把另外一个充分信赖这个人的人也说动了。但是,一个不依附于任何东西的人,一个这样的人,哪怕天地倒转,他也总不为所动,因为他不依附于任何东西,也没有任何东西依附于他。
第四:它总是在内部有所寻求和有所行为的。上帝是一个总是安居在最最内里的存在者。因此,理性也总是向内部有所寻求。反之,意愿是向外走到它所爱的东西那里去。例如,如果我的朋友到我这里来,那么,我的意愿就怀着爱心全部倾注到他身上去,要使他感到满意。现在圣保罗说:“到那时我们将认识上帝,如同他认识我们一样”(《哥林多前书》,13章,12节)。而圣约翰说:“我们将要见到他的真体”(《约翰一书》,3章,2节)。要让我给涂上颜色,那我必须本来就具有属于颜色的东西。除非我本来就具有颜色之本质,不然我就不会给涂上颜色。如果不是在上帝得以见到他自己的那个地方,那我就绝见不到上帝。所以有一位圣者说道:“上帝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里”(《提摩太前书》,6章,16节)。谁也不用因此而感到沮丧:若是有人能够得以靠近,那固然是好;可是,事实上还差得很远,因为,那还不是上帝。
第五:它是一个影像。好,现在请倍加注意,因为,在这里面包含了这整个的讲道。影像和原型,这二者是完全一致的,是彼此合而为一的,找不出它们之间的差别来。人们可以撇开热而去思考火,也可以撇开火而去思考热。人们可以撇开光而去思考太阳,也可以撇开太阳而去思考光。然而,人们无法识别影像与原型二者之间的差别。我还要说:上帝以其至高无上的全能也不能识别出任何的差别,因为,二者是同生同死的。如果我父亲死去,那我并不因此也死去。如果一个人死了,那大家就不能再说:他现在还是他的儿子,而只能说:他曾经是他的儿子。如果有人将墙壁刷白,那么,这墙壁就因为是白墙而得以与一切白颜色相等同。而如果有人将它刷黑,那么,对于一切白颜色来说,它就是死的了。你们看,这里也是这样。如果按照上帝而形成的影像消逝了,那么,上帝之形象也就消逝了。
我想说一句话,而由此可以生出二句,三句话来。现在请听我说!理性向内观望,它突破神性的所有的角落,接受到处于父的内心之中和处于根基之中的子,并将他放进它的根基之中去。理性直驱其内,而无论是真、善、智甚至是上帝自己,都不能使它感到满足。确实,在上帝那里,它很少感到满足,就如同在一块石头或者一棵树那里一样。它从不停息,它闯入到根基里面去,就是真和善从中得以萌发的那个根基。它是在本原中(in principio)接受到属神的存在的,而还在它获得某个名字之前,还在它得以萌发之前,真和善就在那里发源;它是在一个比智和善高得多的根基之中接受到属神的存在的。而这理性有一个姐妹,就是意愿,它满足于一位表现为善良者的上帝。但理性却把这一切都分离开来,贯穿到根里面去,就是使子得以发源和圣灵得以开花结果的那个根里面去。
愿父、子和圣灵扶助我们,使我们把握这个并永远成为有福。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