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作战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华杉详解
《作战篇》,曹操注:“欲战,必先算其费,务因粮于敌也。”要打仗,先算算要花多少钱,想想能不能从敌人那里搞到粮食。
张预注:“计算已定,然后完车马,利器械,运粮草,约费用,以做战备,故次计。”他这里是讲《孙子兵法》的逻辑顺序,先是庙算、“五事七计”,看有没有胜算。胜算在握,决定打了,接着算,算什么呢?费用预算,算要花多少钱。
孙子开始算了,要多少兵马,多少钱。
“驰车千驷”,驰车,是轻车、战车。“驷”,一辆车四匹马拉,跑得快。孙子的时代,马蹬还没有发明,人骑马上厮杀还不稳当,所以没有骑兵,都是战车。《司马法》说,一车,车上配备甲士三人,跟着步卒七十二人,跟后来的坦克战术差不多,步兵跟在战车后面。
所以一辆战车是七十五人,我们读史常读到“千乘之国”,就是有一千辆战车,七万五千人的部队,这就是他的军事实力。
“革车千乘”。革车,是辎重车,装粮食、战具、炊具、衣服等物资的。《司马法》说,一辆革车配十个炊事员,五个保管员,五个管养马的,五个管砍柴打水的,共二十五人。所以一千辆革车是两万五千人。这加起来就是“带甲十万”,一千辆四匹马拉的战车,配备七万五千人,一千辆辎重车,配备二万五千人,加起来就是十万人的军队。
这么大的部队,还要“千里馈粮”,你得给他运粮呀!古代打仗,运粮是个大事,若远征匈奴,出发时十车粮食,运到前线部队只能给他两车。为啥?因为有四车被运粮部队在去的路上吃掉了,还要留四车给他们在回来的路上吃,因为还有好几个月返程呢。若粮不够,他们在路上饿死了。我说这个比例还是比较高的。李筌注解说,千里之外运粮,得二十人奉一人,费二十人的口粮才能运一个士兵吃的上去!
还有迎来送往的使者宾客,车甲器械的修缮,胶漆之材,都是钱!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日费千金,十万之师才能运转。
所以《孙子兵法》第一篇讲实力对比,风险评估,胜算几何,第二篇就讲费用预算,资源保障,这和我们经营的道理,真是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