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七年(1512年)冬,王守仁从北京启程,往滁州赴太仆寺少卿任。可资欣慰的是,大弟子徐爱于北京朝觐考核后升任南京工部员外郎,正好陪王守仁一路南下,顺路回余姚省亲。
徐爱,在今天看来这是一个很奇怪的名字。以“爱”为名的名人里,最为大家熟知的就是原名杨爱的柳如是,但是,徐爱之“爱”有个光明正大的出处——孟子曰:“……仁者爱人……”所以徐爱名“爱”,字“曰仁”,名与字相合,这是古人取名的通则。
徐爱为人不负其名,年纪轻轻便很有几分醇儒的做派。当年王守仁谪贬龙场,但凡有一点功利计较的人皆避之唯恐不及,徐爱却带着蔡宗兖、朱节正式向王守仁行拜师礼,成为王门第一批弟子。当然,那一次拜师仪式意义远高于实际意义,徐爱三人无疑是用拜师这个行为向王守仁表达声援,向险恶的名利场直白地宣泄不满,师徒礼成之后便是“分携更复凭高望,满目青山万叠横”,以至于王守仁在龙场悟道之后的讲学内容,他们反而比贵州学子听闻得更晚。
所以,这一次同行南下,对徐爱而言是一次弥足珍贵的“补课”良机,何况师徒二人都走在“荣升”的旅途上,绝没有龙场之行的偃蹇促迫。尤其在同舟水行的时候,平稳悠然的客船恰好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小世界,徐爱有太多疑惑想问,王守仁也有太多心得想说。两人讨论《大学》宗旨,《年谱》如是描述徐爱的反应:“闻之踊跃痛快,如狂如醒者数日,胸中混沌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