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下‘轰隆’一声响,地面倒下一大片。”
这是山西煤炭界流传的一句顺口溜。
先是矿难频发,接着在上级“问责风暴”的劲吹下,最后是被“一捋到底”的相关官员纷纷倒下。这就好比“雷声过后暴雨到”这条铁定的“自然规律”一样。难怪有人曾发出“晋官难当”奈何感言。
是啊,在山西为民难,在山西做官更难。甚至有人说,在今天,近在地面的山西父母官所承受的“官场压力”,要远大于挖煤工人所面临的“职业压力”。
事实上,在这里,这个官民同受的“压力”之源共同指向就是遍布当地产煤山区的“煤矿坑下生产安全”。
这在一些地方把“GDP”奉为仕途升迁的“政绩”的大背景下,煤矿生产安全问题的“政治功能”似乎比“GDP”有过之而无不及。
事实上,几年来,中央乃至山西针对地方官员在煤矿安全生产上的各种“问责”一直未曾停止。而在基层,这种“问责”则让地方官员颇感胆寒,用山西某产煤大市的一位干部说的话就是自己“每天都提心吊胆,如履薄冰”。
“安全方面压力太大了,在一些地方,官员都不想分管这项工作。”
山西一位产煤山区的小县县长甚至说在山西为官“已属高危行业”。
事实上,在山西,各种形式的“排查”和涉及煤炭行业各领域的“专项整治”有时几乎可以说是“连续不断”。
据了解,在一些地方正强行推行“问责前置”,大意就是就算没发生事故,但是如果查出有隐患,一样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