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主持军委工作后,对越南战场的战略、战役指导愈加细致;另外,中共中央联络部于1951年成立,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的王稼祥从驻苏联大使任上归国,就任中联部第一任部长。中联部内专门设置了“越南处”,有“越南通”之称的张翼奉命从越南南方归国,就任越南处处长。
张翼,1913年出身于越南南方一个华侨家庭,1922年回中国读书,1934年参加革命。20世纪30年代,他就读于北平的中国大学文学系,1938年入党,同年转移到上海。在上海,张翼不幸患了肺结核,到广东汕头养病。不久,经中共汕头市委书记批准,他回越南南方休养。在越南,张翼参加了越南南方反对法国殖民主义的斗争,曾任越南南部华侨解放联合总会主任,和越共领导人黎笋、黎德寿等人有许多工作往来,彼此十分熟悉。
在张翼之后,还有几位在越南工作过的干部调进中联部越南处,组成处理越南问题的工作班子,其中有曾于1950年跟随陈赓入越的周毅之。
从1952年5月开始,越军着手进行西北战役的准备,成立了红河左岸战区,负责经略红河以西以富寿、安沛为中心的根据地。该地区将成为越军进军西北的重要通道和补给基地。杨友棉被任命为左岸战区司令员,杜梅任政委。
杜梅于1917年2月2日出身于河内清池县东美乡一个农民家庭,1936年当上了油漆工,同年参加革命,1939年加入印度支那共产党。1941年杜梅被捕,被判处10年徒刑,但他于1945年越狱,重新投入了战斗。在抗法战争中,杜梅先后担任河东省委书记、河南省委书记等职。就任红河左岸战区政委,使杜梅首次担任战略方向上的重要职务。后来,1991年6月27日,杜梅担任了越共中央总书记。
1952年5月29日,中共中央军委致电罗贵波,明确了在越南的两个顾问团的统一领导问题:“韦国清由于健康一直不好,不能回越南工作,军事顾问团即由你来兼任团长,梅嘉生任第一副团长,邓逸凡任第二副团长。前方实际工作即在你的指导之下,由梅、邓二人负责处理。”
越南劳动党中央决定从5月开始在全军进行政治整训,中国军事顾问团的政治顾问们从制定整训目的,到整训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实施,都给予了全力以赴的帮助。
与此同时,中国军事顾问帮助越军建立了正规的后勤供应和服务体系。这项工作主要由马西夫负责。
由于长期的游击战争,1950年以前,越军没有正规的后勤供给制度,也没有详细的后勤条例和规定,军队中的经济工作秩序混乱。马西夫就任越军总供给局顾问,与供给局负责人陈登宁相互配合,在边界战役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为越军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重要的有《后勤总局工作条例草案》,以及军需、军医、军械、运输等方面的工作条例,为越军设立了自成系统的后勤管理制度,制定了供给标准和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
边界战役之后,越军即实行新的后勤制度和财务规章制度。和平战役后,越军的后勤管理逐渐正规化,后勤保障系统初具规模。在马西夫主持下,中国军事顾问团后勤顾问组对越南后勤军官进行了业务培训,一部分越军后勤干部被送到中国的军事院校学习。
在越南南方,以黎笋为书记的越南南方局率领军民展开了活跃的游击战,渐渐在越南中部蜂腰地带以南和越南最南端的金瓯地区,开辟出越来越大的游击区,有力地牵制了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