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关于抗日战争中,我国军民究竟击毙过多少日本侵华将领,曾有一些争议。其中有一名叫作小浜氏善的日本军官,就是争议的一个焦点。
在实习期间的小浜氏善
小浜氏善,日本陆军大佐,1936年在绥远策动伪蒙德王独立行动中,指挥所部与傅作义三十五军作战。傅部英勇善战,12月2日经过激烈战斗收复绥东要地百灵庙,随后进军伪蒙军在绥远的最后据点大庙(锡拉木伦)。12月9日,小浜指挥日伪军迎战途中,伪军金宪章,石玉山两个旅长率部四千余人阵前倒戈起义,将小浜大佐与其部下26个日军全部击毙。起义部队并将驻大庙的伪蒙骑七师残部两千余人悉数解决,师长穆克登宝只身逃脱,史称锡拉木伦事件。傅作义乘胜收复大庙。按照日本陆军的习惯做法,以大佐身份阵亡的军官,会被追晋一级为少将。中国在统计被击毙的日军军官时,通常按照其追晋军衔为准(例如被击毙于大别山的冢田攻大将,死时本是陆军中将,大将是追晋的军衔)。所以,在计算被击毙的日军将领时,小浜也被一些资料“顺理成章”地列为其中之一了。
然而,遍寻日方史料,却找不到小浜追晋的档案。小浜死后,其墓地在埋葬了阿部规秀和多门二郎的多摩陵园,他的墓碑上也只记录其为“陆军大佐”。似乎此人是个特例,并没有在死后得到晋升。
百灵庙抗战时的义勇军,小浜在该战斗中被击毙
这件事,直到查阅日本作家船田繁所著的《蒙尘:小浜大佐传》,才揭开这个谜底。原来,小浜氏善没有得到追晋,原因是他在1936年8月,已经被日本陆军转为预备役,按照日军条例,非现役军官阵亡是得不到追晋的。而小浜之所以转为预备役,原因在于他曾在和义勇军的战斗中身负重伤,一条腿屡治不愈,最终日军决定将其提升为大佐后退役。这种做法类似于中国目前有些大学评教授的“评退”政策,本来小浜是不应该重上战场的。
但土肥原和胜岛角芳策动德王进行的“满蒙独立运动”遭到傅作义等爱国将领的坚决抵制,战斗一触即发,绥远前方急需熟悉中国情况而且有战斗经验的军官,于是小浜大佐被派到绥远,担任前线的实际指挥官。或许由于认为其预备役身份更有迷惑性,利于日方背后对德王等的操纵,小浜到绥远前日军并没有恢复其现役身份,结果这个倒霉的大佐死后也就没有机会晋升少将了。
义勇军骑兵
小浜大佐的死原本和东北抗战无关,但他此前的经历却值得探寻——和义勇军作战中身负重伤?小浜是何时何地,和哪支义勇军交手负伤的呢?
无巧不成书,萨在日本收集到的一本日军旧相册中,有一名驻宝清杨荣围子的日本军官铃木,曾拍摄了一张照片,注明是“七星河,昭和七年小浜中佐负伤处”。
七星河,即当地人所称的“七星泡子”,位于黑龙江省宝清县,由七个连续的湖泊组成,这里曾经是东北抗日联军经常活动的地区。日军因此在这里修建了一个军用机场,用于对抵抗力量的镇压。
不过,按照照片标注,小浜中佐是在昭和七年,即1932年在此负伤的,当时东北抗日联军还没有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其被义勇军击伤,似乎比较可信。
更重要的是,这两个小浜,会不会是一个人呢?
还是继续查看船田繁所著的《蒙尘:小浜大佐传》找到了答案,该书中记录,小浜氏善1931年8月晋升中佐,1931年11月起担任日本陆军第十师团第六十三联队副官(因日军联队不设副联队长,副官在某种性质上与副联队长的职务重合)。1932年4月,该部开黑龙江镇压义勇军。11月,小浜在攻占宝清的战斗中,被义勇军击成重伤。
文中并记载,小浜氏善是日军内重要的法西斯组织“樱会”的最早成员之一,与他同为“樱会”成员的包括牟田口廉也、河辺虎四郎、桥本欣五郎、和知鹰二、影佐祯昭、武藤章等,这批少壮军官后来很多成为了掌握日本陆军大权的将军。
日军资料战时新闻发表第九二零号(1932年12月6日陆军省)记录在一次战斗中,“战死伤者各一。11月30日七星河(宝清西南方约20公里处)附近的战斗中,松江部队(即63联队)步兵军曹西村末雄战死,步兵中佐小浜氏善重伤。”
看来,在宝清被击伤的,还真是这个后来死在锡拉木伦的小浜大佐了。
在中方记载中,没有击伤小浜的记录,但可以推算出击伤他的部队。1932年3月,从哈尔滨撤出的李杜将军率军退回依兰后,出兵收复三江平原重镇宝清,经过激烈战斗,以牺牲三百多名官兵的代价,全部清除了日伪军在该县的势力。此后将近十个月的时间里,宝清一直作为李杜将军所部活动的大本营(总部所在地),尽管日伪军先后六次向宝清发动进攻,企图重新占领这块抗日的圣地,但都在抗日军民有力的抗击下,一直未能如愿。
1932年底,日军再次进攻三江平原,此时,李杜和丁超的部队在这里仍有一定兵力,控制着密山、宝清、勃利、富锦等地。李杜在梨树设立指挥部,力图恢复。但由于马占山、苏炳文等义勇军先后失利,当日军集中三个师团进攻三江时,丁超、李杜虽竭力抵抗,但终因孤掌难鸣,战斗失利,节节败退。
这一过程中,宝清县于12月9日失陷,小浜在七星河被击伤,应该是义勇军保卫宝清的战斗中取得的战绩。由于此后不久丁超即投敌,李杜退往苏联。这或许可以称为黑龙江地区义勇军主力覆灭前的最后战绩了。
击毙小浜的起义伪蒙军中,有一个直接参与的将领值得一提,就是被傅作义称为“勇猛沉着”“临事不惊”“练兵有方”的金宪章。金宪章,河南宝丰人,26岁参加土匪,是著名的河南悍匪“趟匠”中的一员,后投孙殿英,又到伪蒙军中,任“大汉义军”王英部旅长,起义后积极参加抗日战争,因作战英勇,先后任国民党第二战区新编第二师师长,洛阳第一战区司令部中将参谋,1949年病死。锡拉木伦事件中,金宪章作为伪蒙军旅长主持起义,但他其实还有第二个身份。
金宪章是受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军长兼察哈尔省主席宋哲元安排,诈降日军的,目的是策划刺杀满洲国皇帝溥仪。金当时寓居天津,宋通过其老长官孙殿英与金宪章密谈后,金宪章慨然应允,表示:“为国除奸,何惜微躯!”按照宋哲元的计划,1936年3月金宪章召集旧部四十余人,前往蒙古编入王英“大汉义军”部,后任旅长。
因为锡拉木伦事件,金宪章的暗杀行动只能告终,否则,东北14年的抗战史上,还不知道会不会增加一个传奇的事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