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拿到一本书,我都会先从《后记》读起。
在判断是否要买一本书时,决定性的依据也是《后记》。
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简单地向各位介绍一下本书的内容,也就是所谓的“卖点”。故事发生在一家乡下小书店和一家老牌书店中,是关于在两家书店中工作的店员和一个小小奇迹的故事。
虽说是奇迹,但本书和我之前写过的其他作品不同,这个奇迹是在没有神明、妖怪和魔法师的帮助下发生的。
所有人的努力和心血、不断积累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体谅的心意,引发了一连串意想不到的美好之事,最终达成了一件虽然微小却足以称之为奇迹的事。
因此,本书几乎不带任何奇幻色彩(虽说有若干奇妙的情节,也有以小猫视角讲述故事的桥段)。不过,我还记得当我刚写完七百页左右的原稿时,我发觉这个故事变得比我想象中的还要更为奇幻一些。
我本打算写一个现实的故事。
登场角色们为了推销书刊下了各种功夫,例如写宣传牌,制作原创腰封,绘制海报,活用社交媒体与其他书店交流,共同为同一本新书宣传造势,等等。这些都是当今时代的书店店员们确确实实在做的事。
拥有魅力的书店人出于对书籍和书店工作的热爱,不断与他人交流,探讨如何将出版业引导至更好的方向,在各自的书店中进行新的尝试,不断摸索。这也是这个时代的现实。
虽然如前文所述,故事中多少有些奇妙的事件和通过小猫视角描述的桥段,但这个故事其实可以说是根据实际事件改编而成的。
只不过将一系列情节整合在了一起后,整个故事就变得充满了奇幻色彩和不现实感。
现实中多半不会有书因为这样接连不断的幸运而成为畅销书……不过,这个故事中没有任何一件事是“绝对不会发生”的。所以我认为,在某个地方的某家书店中,或许曾经上演过书中这样微小的奇迹,或者这样的奇迹将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发生。
此外,我觉得在现如今这样一个写书、卖书越来越难的时代中,我们是需要这样的一本书的。不管书店处于怎样的情况,店员们都会对未来抱以希望,分析现状,想尽办法地努力生存下去。需要有一本书通过故事的形式告诉大家,这样的店员是真实存在的。
这和书店关店、停业等悲伤的话题不同,不会上新闻,所以许多读者或许并不知道,但其实全国各地都有无数书店店员正干劲十足地奋斗着。
樱风堂书店和银河堂书店一定也以某个不同的名字存在于日本的某处。
为了写这个故事,我收集了不少参考资料,从有这个想法到实际动笔之间隔了好几年。在此期间我也采访过不少人。不过现在回过头来看,几乎没有什么知识是我特意从外部获取的。
收集到的参考资料对我来说几乎都不是新的知识,只有在撰写原稿的途中,或是写完之后,我才会像对答案一样地去翻阅它们。
这是因为我本身就对书刊、出版业、服务业和零售行业感兴趣,接触到相关信息的机会也比较多。不过更重要的是,我经常在现实或网络世界中与书店店员们进行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愿望。或许在不知不觉间,我的心中已经形成了一个以书店店员身份自居的架空人格。每每想到这里,我都觉得有些难为情。
在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以书店店员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抱着同样的心情度过现实中的每一天。让我觉得可笑的是,在写到有关客人的叙述性文字时,我都开始变得没办法用一般性的称呼了——那可是我们重要的顾客啊,怎么能不用敬称呢?
尽管我擅自和书店店员套近乎,以伙伴身份自居,但其实我是个从没在书店工作过的人。
“你是不是把写故事当儿戏了?”“凭什么装出一副什么都懂的样子?”我在写作的途中曾数次产生过这样的想法,害怕得下不了笔。
原稿写完之后,我曾非常害怕,担心这本书若是出版,会引得书店店员们发笑、失望——搞不好还会伤害到某些人,让他们落泪。一想到这些,我的胃就痛得不得了。
PHP研究所的责任编辑Y非常满意我的原稿,给了它很高的评价。但他毕竟算是自己人,我不能因为这样就安心、疏忽大意。不,说到底,他既然会委托我写稿,说明他原本就对我抱有好的印象,作为责任编辑喜欢自己负责的作家的作品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在原稿还远远没有完成的时候,我让前书店店员N读过我的稿子。她在羽田机场一号航站楼的咖啡馆里吃过午饭后,开始拿起平板电脑阅读。她在我面前把我当时写好的部分一口气读完,两眼放光,告诉我,她觉得非常有意思。
但我突然觉得不对——N原本就喜欢我写的书,她在书店工作的时候甚至还为我的作品设立了一个专门的书架,不能在听了她的感想之后就飘飘然。
终于,故事写完,校样稿也印了出来。出版社开始将校样稿寄给全国上下对这本书感兴趣的店员阅读。
那真是最可怕不过的事了。我既想让大家读到校样稿,又不想让大家读到。就在这样矛盾的心情中,校样稿被寄往全国各地,终于,我收到了店员们发来的感想——非常多的感想。
每当读到一篇热情洋溢的感想时,我就有一种仿佛在做梦一样的感觉。“这个故事,说不定还挺受活跃在第一线的书店店员的喜爱呢。大家都夸这个故事很好看,很有趣。”那之后,我才总算放了心,挺起了胸膛。
我热泪盈眶,心想,真是太好了。
当然,这本书是为了喜欢书籍和书店的各位读者,也就是购买、借阅这本书的您而写的——不过,这同时也是一部献给书店工作者的作品。
我从小就非常喜欢书店。在我当了作家之后,书店就成了一个店员会将我的作品插进书架、放上展台,视若珍宝地卖给客人们的地方。我满怀爱意和感激之情写下的这篇献给书店和店员们的故事,对我来说,就是一封写给书店的秘密情书。
所以,听读过校样稿的店员说这个故事很有趣,他们很想推广宣传,我真的非常高兴。
现在,这个故事终于被印成一本书,飞往全国各地的书店。不知道我的书,能不能得到店员们的喜爱呢?若是他们在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能露出微笑就好了。
写作期间,无论是在现实世界,还是网络世界,都有许多店员给予了我宝贵的建议。对此我深表感激。
比如我曾经问过这么一个问题:“如果突然有人将出于某些原因关店两周的小书店托付给你管理,作为一名书店店员,你首先会做什么?”既然要在故事中添加这个情节,我自己也想过换作我的话会怎么做,但我说到底也只是个精神上的书店店员罢了。因此,我经常把自己写的情节通过社交媒体发给真正的书店店员,让他们为我评分。
只要我一发问,大家就会热情地告诉我换作他们会怎么做——“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先做这个。”“比起那些事,还是这个更重要。”“首先得通风、打扫,书店是很容易积灰的地方。”
其中有一个回答是这样的:“故事的设定是店主已经让代理商停止送货了吗?如果店里有店员了,最好先联系代理商恢复发货。另外店里的生意也得尽快重新做起来。”这个回答来自东北某书店的店员“黑猫屋”。我从写《黄昏堂便利商店》这本书开始就一直承蒙这位店员的照顾。
此外,一位名为“弱狼”的店员是这么说的:“如果是我的话,会看看销售单据,把握书店的特征。我会将和客人有关的信息记录在销售单据上。”
于是我问这位店员,能否把这个情节写进书里。那之后我又略加修改,创作出了有关销售单据的情节。
此外,关于偷书事件这一情节,校样稿和最终版两者间有着很大的差别。说白一点,就是我写错了。一位来自寝屋川的店员指出了书中存在的问题,另一位喜欢童书的店员则告诉我关于偷书的许多细节,帮了我很大的忙。这位喜欢童书的店员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了我,与我分享了当时自己的想法,我也将这一部分写进了故事中。同时,我非常感谢这位来自寝屋川的店员告诉我代理商送货的纸箱上束带颜色的含意。
在决定出版社营业员这个角色该开什么车的时候,我在推特上询问过大家的意见。我最后从爱车的各位网友提议的车型中选择了卡罗拉写进书中。
另外,我还拜托在老家长崎的Metro书店中工作的K让我参观了书店员工区货物堆积的样子,同时请教了关于书店工作的许多细节,在此我深表感谢。此外,我还询问了K作为书店经营者对一些问题的看法,着实受益匪浅。
其实,除了在大家的帮助之下写出的部分之外,书中的一部分角色、书店和宣传单都是以真实存在的书店店员、书店和宣传单为原型的。许多对书店感兴趣的读者和活跃在第一线的书店店员进行了各种推理和猜想,乐在其中。“那个人的原型大概就是那家店的那个人吧?”“那张宣传单是那家店的。”“银河堂书店里怎么全是明星店员?跟《复仇者联盟》似的。”对于喜欢书店的读者来说,或许在阅读本书时能有一种不同的享受。我在写稿的时候也有一种在写元小说的感觉,还挺开心的。
书中的人物几乎都是在复数原型的基础上构思出来的(例如博客部分是参考了某位店员的博客,坚强不屈的精神是参考了另一位店员,而步态和说话的口吻又是参考了另一位店员),但唯独一位登场人物,各位读者可以明确猜出其原型。
就是那位每次都会带着漂亮的立体宣传牌出席书店大奖聚会的,某家Sakura书店的店长。
非常感谢您每次都用心为拙作进行宣传展示。我会找机会再次搭电车到店里去玩的。
如果有人问我,写作过程中最关键的是什么,我多半会回答是推特。
我整天泡在推特上,不分昼夜地和书店店员们问好、聊天,分享开心和悲伤的事。在交流中,我能了解到他们对书、对人生、对书店的态度,得知店员们在工作场合中没有表现出来的很多想法。
在看到客人抱着新书,露出幸福的表情时,自己也会感到开心;想要推广某本书,却没有配额;今天有好多杂志送到了店里;好累,好长时间没闭眼了,腰好痛;偷书是不可原谅的行为;虽然遇上了各种不可理喻的事,也偷偷掉过眼泪,但还是一次次不服输地振作起来;这份工作真的让人很开心。
我倾听着这些话语,试着去理解他们的感受,也稍微开始能对他们的悲伤和幸福感同身受了。
我是一名作家,今后恐怕也不会有机会和大家一起站在书店中卖书。可是,我感觉我们就像同处一片战场中不同区域的战友,我会永远对书店和各位店员抱以敬爱和感激之情。
他们的工作是在书籍世界的尽头整理货架,贩卖书籍,亲手将故事送到客人手中。
他们是一群在出版界——一个制作、运输和贩卖书籍的世界——的尽头,向客人鞠躬道谢的人。当自己喜欢的作者的书或是尝试推广的书大卖了,他们会由衷地感到高兴。我会永远在心中感谢这群人。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有利也有弊。但我还是认为自己能在这个时代当上作家是一件幸运的事。
我得以邂逅原本无从得知的想法、难以察觉的情感以及私密的祈愿和希望,我为此而感到喜悦。
通过推特,我得知一家书店收集了拙作,制作了手写宣传牌,准备为我的书举办一场暖心的展会。我搭乘新干线前往展会现场,亲眼看到了被装饰得赏心悦目的书架,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在为好几本书签了名之后才回了家。想要在过去的日本做到这样的事,想必是有些困难的吧。
我忽然想到一件事。
好几年前,同样是在推特上,我得知了一本书的存在——《伤痕累累的店长》(伊达雅彦·PARCO出版)。这本书成了我了解书店和书店店员的契机。
若是要让我在这本没有附上参考文献列表的书中,举出一本书的书名,以表感谢的话,我想我应该会选择这本封面画着一位目光悲伤的店长的书。
我在读那本书的时候,就一直在思考,该怎么做才能把这个世界变成一个不会让那位店长再哭泣的世界。我想正是因为对这个问题的不断思索,促成了我最后写下本书。
这本书并没有给出一个答案。我或许只是希望这本书能成为一条手帕,为那本美丽而悲伤的书拭去眼泪,陪伴在其左右。
最后,我想表达我的感谢。
这次也要感谢鸥来堂对本书进行校阅。多亏各位的铅笔,我才能将全部精力集中在故事本身的创作上。对我来说,鸥来堂就像一位可以托付后背的战友一样。
感谢PHP研究所的Y。从一开始提出本书构想到实际完成,让您等了好几年,实在是非常抱歉。我终于写完了。这或许就是一篇需要如此久的时间才能酝酿出来的故事。就连现在写着后记的时候,我都在心中暗想,要是当时能有更多的时间就好了。
最后,我想对阅读这本书的各位读者表示感谢。
樱风堂书店的故事、银河堂书店的故事,只要我想写的话,还能写好多好多。如果有缘,希望能在续作中再次与大家见面。希望这本书能有个不错的销量。
对了,在这个故事中出现的老牌百货楼星野百货楼,今后应该会作为其他故事的舞台,在另一本书中再次与各位见面,敬请期待。
村山早纪
于一个夜风微凉的夜晚
2016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