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设和王长军看着姜棉不但肩上挑着一副担,手里还拄着一根扁担,活脱脱一个农村姑娘的形象,有点不厚道地笑了起来。
“姜同志,还没开始下地呢,你这农村姑娘的形象越来越像了。”
“看不起农村姑娘是吧?明天过后你就知道作为一个农村人的好处了。”
“没有瞧不起,就是觉得你挑着担还挺像样的。”
“对啊,姜同志,你挑着担子的样子,怎么看着那么自然呢?”
“这肯定得像样,我在农村待过的时间比在城市可多多了。在农村,就算是小孩子也是有活干的。”
不说她上辈子了,但就原主而言,从五岁开始在农村一直到12岁才回城,在城市满打满算也才过了四年。那时候虽然还是个小孩,能干的活,可是一样都没拉下,挑个担,当然不在话下。
姜棉也知道这两人没那意思,说笑几句就过去了。
姜棉放下担子就开始分东西。她把每样东西的价格都报了一遍,看其他两人都没有异议,就把买来的东西全部各分了一半过去。
唐建设马上点了钱递过来,姜棉大大方方地接了,顺手塞进兜里。转头就去整理东西了。
来的时候运气好,碰巧有拖拉机坐,回去能有牛车帮忙拉货就不错。谁让今天是集市日呢。
姜棉虽然想找机会试一下身体的极限。但明天他们这些新知青第一次上工,保险起见,还是能借力就借力。就算她自己傻憨憨的想挑着一副担走一个多小时的路回去,唐建设和王长军也不会陪她的。
赶紧整理好东西,说不定还能在牛车里占到一个好位置。
东西整理好之后,两副担子都在男同志的肩上,姜棉甩着两只空手跟在后面。
“姜同志,今天中午去我们那吃饭吧?”
“昨天帮你暖屋,今天就轮到你帮我们了。”
这两人昨天吃了姜棉做的饭,本来想着今天在公社的饭店里面请她吃一顿的,但后来两人一合计,最后觉得还是自己做比较合适。毕竟初来乍到。
他们今天买了那么多东西就已经很打眼了,再一去饭馆,让人看见了,说不定会觉得他们几个是大款,甚至某些有心人看到了,还有可能把他们当成肥羊。虽然这种想法有点偏阴暗了,但还是小心点,低调点好。
而且他们这两天都只烧了点水,并没有开火做饭。昨天晚上是在姜棉家吃的,今天早上就煮了点水,就着从家里带来的干饼子对付了一下。
今天中午他们准备让锅沾一沾油,算是真正的开火了。
“好。”姜棉爽快地答应下来。
不得不说,这三人的今天的运气还挺好的,还没到牛车的停放点,就先遇到了今天早上乘坐的那辆拖拉机。
拖拉机一路“突突”过去,开到姜棉几人身边的时候,暂停了。
“要搭车不?”拖拉机手的声音混在拖拉机轰鸣声里依然清晰可辨。
“要!”几个人不约而同地回答。
这拖拉机手还挺和气。坐这个位置的,平常都是被人捧着的。姜棉他们没有想到他还会主动跟只见过一次面的知青打招呼。虽然说以后他们可能会有打交道的机会,但目前来讲,就算他开着拖拉机一声不响的过去了,也没人敢说什么。
几个人快手快脚地爬上了车斗。
原本车斗就装了半车的东西,两副担子一挪上去,空间又少了一半。
拖拉机突突的又上路,到了牛车停放的地方,又有好几个人爬了上来。
在人上车之前,姜棉快手快脚地把自己的两个箩筐挪到她原来坐着的地方,扯过两个放在车斗里的空麻袋,在竹匾下面和上面各垫一个,人就坐上去。反正筐里的东西填得满,也坐不坏,背靠着驾驶室的铁皮,也不怕摔倒。
王长军和唐建设也有样学样。
车斗里的空间瞬间就扩大了不少。
比起约定的时间还早得很,很多人都还没回集合点,提前回去的人并不多。
要走的人全部上车了,拖拉机一点都不拖拉,“突突”就上路了。
借了拖拉机的风,几个人回到生产队的时候还没到饭点。
姜棉也没回自己的住处,挑的东西跟着唐建设和王长军一起回去了。
唐建设一回到就去洗米下锅,煮饭用的还是陶锅。
姜棉看着唐建设勺出来的米有点惊讶,这可不只是三个人的饭量。
“我们昨天过来清理这房子的时候,旁边的那两位老同志过来帮了不少忙。我就想着今天请他们吃一顿饭,多两个人也热闹一些。”唐建设看到了姜棉那睁得跟牛眼似的眼睛,解释道。
“应该的。我们应该和老同志多接触接触,也能更快地适应。”姜棉当即了然。
她还以为这两个家伙的饭量这么大。还真的差点被吓到了。
那她昨天就失礼了。
王长军正在门口整理买回来的东西,抬头看了一眼对面,只见那门是锁着的。
“那两位同志没在家呢。”
“还没到放工的时间。”唐建设說。
昨天放了一天假了,本来今天社员是不放假的,不过春耕还没真正开始,地里的活并不算特别多,恰逢集市,需要出去的人请一下假,一般都会批准的。没请假出去的人自然照样上工。
说话间王长军已经把今天所买的东西全部从筐里拿了出来,摆在了地上。能自己收拾的王长军已经放好了,其他的就等着唐建设来安排。
他们今天的运气可以说是超级好,不但买到了猪肉,连平常据说很少会有的铁锅,居然也被他们碰到了。
唐建设把锅递给王长军:“拿去洗洗,一会就用它炒菜。”
姜棉惊讶道:“你的锅都不开的吗?直接用?”
她接收到的记忆,也没这方面的内容。
这会轮到唐建设和王长军惊讶了:“开锅?要怎么开?不是直接洗干净就用吗?”
“也可以直接用。但磨过的刀跟没磨过的刀,用起来能一样吗?”姜棉也懒得多解释,直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不管恰不恰当,都差不多是那个意思。
“那现在这锅要怎么开?”唐建设对姜棉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猜她肯定知道怎么弄,否则不会这么说的。
“信得过我的话,我可以帮忙。”
姜棉还没说完,锅已经递到手边了。
“那就麻烦你了。”唐建设很爽快地把锅塞给她。
铁锅在这年代算得上是贵重物品。购买不但要钱要工业券,关键是货源稀缺。
姜棉看着这稀缺货,这算是她见过的最差的锅了。她目前用的那口都比它好。
但她有信心让它变得更好一些。
上一辈子姜棉喜欢吃,也经常自己做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她就买过不少锅。
单就炒锅而言,从开始的几十块,到后来的好几千。市面上能买到的很多锅,姜棉都买来试过。
用的最顺手,最长时间的,还是父亲买的最多几十块钱的铁锅。
不是说其他锅不好,也许是一些习惯已经刻在骨子里了。她就喜欢用父亲买给她的锅。
这其中有一个很多的因素,父亲开锅的手艺太好。
姜棉在老家用的那口铁锅,用了十几年了,比刚买来时还吸引人,乌亮油滑,沉浸了年月的厚重,常年累月地盛烹油水,却被保养的没有沾污一点油垢。
以前住城市时,进过姜棉家厨房的朋友,都想要一口这样的锅。
开始的时候,无论朋友如何求,开出什么条件,姜棉都没有答应过。后来还是父亲无意中知道了,主动去买回锅,开好,再寄过去,这才有部分幸运者达成所愿。
姜棉也不止一次见过父亲开锅。
拿起锅,姜棉细细回想前世父亲开锅的步骤。
她肯定是没办法完全复制父亲做出的效果,但有个几成,也比直接洗了就用好。
唐建设所住的院子旁边,有一条排雨水的小沟,经过长年累月的累积,边上冲积了不少细沙,姜棉要找的就是这种干净的细沙。
细沙不但能擦去锅里不易清洗的那层工业油,还能把表面那些细小的不平之处磨平。这样开过的新铁~锅,锅铲放进去没有丝毫的滞涩感。
先用沙把锅仔细地磨擦好几遍,洗干净,然后放火上均匀烧干,烧热。
姜棉等锅烧得差不多了,让王长军把刚刚买的肉切下一指肥的,找了一根竹条破开一端,把肥肉夹进去,然后用这肥肉把热锅细细地一遍一遍地擦……
王长军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不过,等拿到最后的成果,又转成感叹了。
“没想到要用一口新锅也有那么多名堂。姜同志,你懂的真多。”
“这步骤我已经简化了一些。效果肯定没有完全做足的那么好。不过也费了点工夫,费了点油,应该会比不弄好用耐用一些。”姜棉虽然看着父亲做了很多次,偶尔自己也会上手帮帮忙,但独立自己完成的还是第一次,虽然她有信心完全照搬步骤,但现在也没那么多油让她霍霍,时间也紧了些。过程简化了,看到最后的成果,才终于放心。
开好了锅,唐建设也把所有的东西都收拾好了。三个人合力,很快就弄好了午饭。
这顿饭弄得也算是丰盛了。有了新鲜的肉,鸡蛋还有一些两人从家里带来的干货,材料比昨天姜棉的那一顿还要好,不过掌勺的是唐建设,手艺相比藏着一颗老芯的姜棉,差了点。不过油水多,光这一点就能弥补很多不足。
对面的那两位老知青被邀请了过来,看到这么丰盛的饭菜,也有点惊讶。
到底盛情难却,又是新人的第一次邀请,两位老知青还是一起坐下吃了。
肚饱箸落,又是盘盘光。
走之前,姜棉给两位老乡留下了一块大概有几两重的肉。她可是留意到了,为了这顿午饭,两人把上午买的肉全霍霍完了。
姜棉本来想悄悄地放在碗里盖好就走,但被突然找她说话的王长军看到了。
眼看着双方又要来推托拉扯一番,但姜棉一向不耐烦这种客气,于是做好随时找机会溜的准备。
“你们就别跟我客气了,一起买的肉,我这还有多少,你们又不是不知道。如果我自己没得吃,我肯定不会给你的。”姜棉放下肉,挑起自己的担子,直接走了。
唐建设看着她的背影,只得无奈一笑。
“姜同志不是个喜欢假客气的人,她拿出来了就是真的想给我们。以后她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我们尽力就是。”王长军提着姜棉留下的那块肉,掂着手里的重量,安慰着唐建设。
“嗯,我知道。就当是有来有往吧。”唐建设何尝不明白,基于几天相处下来的了解,自己除了性别加持的力气,他都不知道以后自己还有什么可以帮到姜棉。
要是姜棉知道他的想法,说不定会呵呵一笑,然后给他来个过肩摔,看看是谁的力气更大一点。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是中元节。我们这里过的是七月十四。以前在港资公司上班的时候,一到中元节,香港同事就放假。不知道我们内地有没有地方过七月十五的。
本来想在这个节日讲个小故事。后来想想还是算了。
小时候听了很多这个节日的故事。
以前家里的老人,早上太阳不出来,不让我们小孩子出门。而且都很担心当天下雨。
我爸昨天也很担心会下雨。说如果七月十四下雨,天下将会大旱。也不清楚哪里来的根据。
前几天下大雨。但昨天早上一开始有很多的乌云。最后没下。于是我爸很高兴,虽然我们家已经有将近20年没地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