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人爱吃辣,虽说比不上湖南四川,但赣菜也向来是以咸辣味重称道。而地道的南昌女孩,问起她们最爱吃的特色小吃,不是天津摆放在橱柜里称斤论个的麻花,也不是南京街头摩登女郎翘着手指挑选的旺鸡蛋,她们会呵呵笑几声,然后告诉你两个字——水煮。
其实水煮是近几年由正宗的麻辣涮简化而来。在街头巷尾,随意支起个铁皮炉子,放上平底大锅,中间隔上几道,平均分成或四格或两半的扇形,在里边放入特制的调味高汤,将自己爱吃的东西随意点指,放进锅里,煮入味儿了,由主人捞出来递于你。加汤加料,全凭喜好。
吃得多了,想不到也成为街头巷尾的一种风景。不管是俏丽的白领女郎还是初入学府的少年恋人,都喜欢坐在路边不太大的店铺中,叫上几样东西,煮来了,低头细细品尝。怕烫的,撅嘴吹吹方才入口;爱辣的,汤匙里尽是鲜红的辣椒酱,舀来拌在碗里,滚烫的汤,热辣的味,刺激得你的舌苔一颗一颗在舌间跳跃奔腾,那感觉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爽!
情人节那天,闲来无事,被闺中密友夏超拉了去吃水煮。其实原本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却让她闹得神秘兮兮,说是那家水煮店味道绝妙,我从来不曾领教过。
穿过繁华的中山路,拐进万寿宫。这里本是明朝时期南昌最繁华的地方,传说是明代皇帝的行宫,因年号为万寿,故名万寿宫。现如今宫殿已被历史所湮灭,可是万寿宫的名字却一直延续下来,成为一些小商品摊贩的云集之所。
我有些奇怪她为什么带我来这吃东西。继续行进,是一条有一些破旧但是非常热闹的街道。名字有些俗气,叫做翠花街。向前一条街道叫做珠宝街,另一条是女儿街。值得一提的是,南昌的路名和街名都特别有意思。孺子路和渊明路是为纪念江西的两位著名文人徐孺和陶潜,而街道的名字虽然俗气,却可以看出曾经在此地盛极的那种小商品经济和市民生活温和的繁荣。相较而言,还是这些街道名称的人情味浓重一些。
走到翠花街的中部,忽的左拐,拐进一条横亘着码放文具用品批发的店面,摆脱店员们的招徕之后,她告诉我说就是这里了。
这是一条非常寂静的小路,小到我几乎找不到路牌。和前面的喧嚣相比有一点繁华落尽见真淳的感觉。向前往去,地面是用一种江南特有的长满青苔的石板铺成的,房子是低矮的、最原始的建筑,用土坯夯实而成,木梁瓦顶,依稀可以看见有“毛主席万岁”这样革命传统意义的红色标语。一路走进去,左右尽是黄发垂髫,或端碗进食,或推车前行,门口一律敞开,可以看见摆放着的木椅桌漆,和飘出来的浓郁的香味。伫足细看,家家户户几乎都有一张铁皮炉子,摆上平底锅,正在营业。奇怪的是,门口并无特别的招牌字眼,仿佛古时的酒店,酒香不怕巷子深。
仔细留意,这儿的生意还颇佳。几乎每家铺子里都有坐下来吃水煮的客人。夏超拉了我,走过许多家铺子,直至尽头的左手边,方领我进门。
门口贴着一副红底金字的对联,上书:漫空竹翠扶山住;数点梅花补屋疏。倒也雅致。料想是正月未完,沿袭着新年的喜庆劲儿。
坐在木制的小板凳上,面前是一张小几案。放着两只碗,两双筷。碗底一般放着一只一次性的塑料袋,反扣着,大概是为了卫生。
平底大锅里还煮着许多让人味蕾大开的食物。
我叫了一份八宝一份豆皮卷。南昌人管八宝豆腐叫做八宝。那是用一条五香豆腐干的细丝攒起来,压成一张方块状的食品。先用热油炸透,两面焦黄生脆。再用特制的酱料涂抹在表面,放进汤锅里煮沸。须是煮得半酥,将豆腐丝中的每一个内孔中都浸满了汤汁和酱料,也就是我们最常说的“入味”,再搛起锅,蘸上一层熬制过的辣椒油,方可入口。咬一口,果真是说不出的好吃。
只可惜我是半路出家,算不得是真正的南昌人,不是很会吃辣,只得吃吃停停,拼命灌水来解除口中辣味。倒是夏超,吃得斯文而面不改色,一边吃还一边取笑我没用。
这家水煮店的食物可口,可煮的原料也很多。除了八宝和豆皮卷之外,还有年糕、冻豆腐、生菜、蘑菇、水笋、海带、粉丝、火腿……应有尽有。就连油条也可以放进锅中煮上一煮,捞出来吃,居然也别有一番风味。
几乎每个进屋的人都是熟客,和店主轻松诙谐地打着招呼。南昌话仄声居多,言谈之间难得和气,可是这招呼打的却是熟络之极,丝毫不带一点儿戾气,听着觉得店主好客,客人爽直,实在是难得。
要吃什么,要吃几份,尽数说来便是。店主麻利地选好料下锅,动作丝毫不乱。夏超和我最爱吃一种牛肉,经过巧妙加工,将牛肉里脊事先炸好,外脆里嫩,大约六、七分熟的样子,蘸酱腌渍半日,才可下锅煮来吃。那味道虽不比新疆的烤肉串,却也香辣可口,酥香无比,可是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日和夏超同游青山湖畔,见一高楼危耸云端,楼顶挂四字招牌,中间依稀见得是“色水”二字。我冒出了一句“特色水煮”。夏超笑话我说那是“金色水岸”,料想是我那日贪嘴,念念不忘起来。
心下粲然一笑,默想道哪日忙里偷闲,再去大快朵颐一番,岂不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