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年4月,淮军和常胜军组成联合部队,开始重新对苏福省发起攻击。他们一口气夺回了一度失守的福山,又击破太平军对常熟的包围,显示出与日俱增的战斗力和攻坚能力。
淮军虽然通过引进西洋炮加强了自身火力,但炮位都还很小,所以攻城仍需依赖于常胜军,更确切一点说,是依赖于常胜军的开花炮队。经华尔、戈登等人的先后经营,常胜军建有六百人的整营炮队,拥有三十余门以上的大炮,这些大炮都是当时中国所没有的,其中“开花巨炮”(实际为加农炮和榴弹炮)等重炮就有一二十门。
5月,联合部队再攻太仓,在攻城战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常胜军的开花炮队。戈登采取的战术是首先向城墙猛轰四个多小时,然后才组织步兵向被炸塌的城墙缺口冲锋,如此反复三次,终于攻破了太仓。自此以后,每当淮军遇到坚城难克的情况,都要调常胜军开花炮队强轰硬炸。
华尔也很重视火力组织,从这个角度来说,戈登并没有完全脱离前任的路数,但确实已更上一层楼,所以有人称戈登是个出色的战术家,在用兵上比华尔更精。
当然,戈登本人也许更愿意别人把他看成是第二个华尔,他甚至还模仿华尔的风格,作战时手里不握枪(在衬衣里藏一把左轮,但从来没用过),只拿一根小手杖,士兵们戏称为“胜利魔杖”。
1863年6月1日,联合部队围攻昆山。在北面的常熟、太仓均已失陷的情况下,昆山守军仅有一条退路和粮道可通往苏州。戈登经过侦察发现,可在昆山城西的正仪镇对此退路予以切断。
昆山周围河道纵横,湖泊甚多,和华尔一样,戈登认为汽船在江南三角洲地带是不可或缺的,“在这个国家里,我们的汽船具有绝对优势”。他率领常胜军和部分淮军,乘着汽船,在太平军占领区内迂回行进三十多公里,对正仪镇发动了突袭。
多数太平军对汽船都很陌生,也异常害怕,听到汽船尖厉的鸣叫声,士兵们甚至都惊呆了。联合部队以突袭的方式成功占领了正仪,戈登事后颇为得意地总结道:“熟悉地形起了决定性作用,我花了很大精力研究地形……”
后路被切断令昆山城内的太平军不攻自乱,继太仓之后,通往昆山的第二座城市也落入淮军手中。
到这个时候为止,淮军和常胜军的配合已经相当默契:淮军有野战优势,主要负责占领阵地,保护常胜军的开花炮队以及掩护其侧翼;常胜军有技术优势,重点通过对大炮和汽船的有效运用,来击破敌方的坚固防线。
过去国内战争的经验表明,湘军长于野战,而拙于攻城,太平军相反,长于守城,拙于野战。长江上游重镇,武汉、九江、安庆,没有哪一个不是湘军经年累月,付出巨大代价才攻下来的。淮军改变了人们的这一习惯看法,由于其本身装备了大量的洋枪洋炮,又有常胜军协助,从而弥补了不善攻坚的缺点,迅速成长为一支野战攻坚兼长的军队。
如果说太仓是苏州的北大门,昆山就是东大门,太仓、昆山既下,苏州的北、东两面完全暴露在联合部队面前。程学启、戈登继续加强进攻,他们在攻占苏州南面的吴江,隔断苏州与浙江太平军的联络之后,开始着手进攻苏州。苏州主将、慕王谭绍光屡屡出师反击,但均未能得胜,不得不派人前往天京,向李秀成频频告急。
自南渡回到天京后,由于天京、苏州的局势同时恶化,李秀成一直在两地的前线奔忙,往往是早上在苏州,晚上就得回天京,两边都需要兼顾,两边又都难以集中精力,其有限的突击部队也无法集结于一处使用。为此,李秀成再三奏请天王洪秀全,要求准许他先出京解苏杭之困,但洪秀全只顾天京一头的安危,始终不肯放行。
1863年9月中旬,刘铭传攻克江阴。此后李鹤章等部向无锡推进,致使无锡、常州的太平军都不敢也无法进援苏州。眼看苏州危在旦夕,李秀成又一次向天王恳切奏请,说:“苏州、杭州一旦失去,天国的粮库就将毁于一旦,天国将永远得不到安宁。我恳求天王让我出京,解救苏州、杭州,这样我死也瞑目。”
见硬留李秀成不住,洪秀全及群臣向他提出两个条件,一是要资助天京饷银十万,二是只给四十天期限,四十天后必须立刻回京,如果银两不够或逾期不归,将依法予以处理。
李秀成急于解苏杭之困,只好把全家的金银首饰等值钱物品都拿出来,凑够十万两交给洪秀全,并将母亲和儿子留下作为人质,这才得以出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