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军比英军先到圆明园。圆明园原有守军两千余人,但他们的表现同样是一塌糊涂,一会儿工夫便逃散一空。奕訢和桂良等人不敢再留在圆明园,分别寻他处躲避。晚上,奕訢逃到了长辛店,当地条件简陋,连供住宿的房屋都找不到,奕訢一行整整一晚上都只能露宿在外。
大难临头之际,反倒是平时那些不起眼甚至受人歧视的太监更应该值得人们尊敬。住在圆明园的五百名太监一边高喊着“不要亵渎圣物!不要踏进圣殿”,一边竭力拦阻士兵进入圆明园。
在这些太监中,有二十多名是“技勇太监”。所谓“技勇太监”,都是会武功、拥有自卫能力而且容许携带武器的太监,他们在“八品首领”任亮的带领下,“遇难不恐,奋力直前”,用佩刀和鸟枪进行了微弱但又坚决的抵抗。
在搏斗过程中,联军两死两伤,虽然因寡不敌众,二十多名技勇太监最终全部殉难,但他们的行为已足以令那些未战先逃的懦夫为之汗颜。
其余太监多被法军驱散,他们一边走一边仍高声叫骂,诅咒法军将遭天谴,也有许多太监和宫女因不忍目睹朝夕相伴的名园被蹂躏而选择了自杀。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年间,它的名字就是康熙本人命名的,后来雍正将它作为行宫,一年四季都常住在园里。至乾隆继位,圆明园发展到了鼎盛期,成为名副其实的“万园之园”。
圆明园由圆明、畅春、绮春三园组成,共包括两百多座中西风格的建筑以及园林,其中的许多园林可以与法国凡尔赛宫等欧洲最上乘的园林相媲美,甚至更胜一筹。除此之外,园内还收藏着大量珍贵的书画、古董以及各式各样的宝物。西方历史学家认为它的价值难以估量:“世界上前所未有,后世恐怕也难以再现。”
此前从未有欧洲人能够踏进圆明园的门槛。对于这样一个东西方知名的皇家大宝库,英法联军早就垂涎三尺。其实,他们自登陆北塘起就开始了大肆抢掠,额尔金曾在日记中用嘲弄的口吻指责抢劫的法军士兵:“他们在全副武装的敌人,甚至是中国人面前,倒是很谨慎,但是在手无寸铁的村民和食不果腹的妇女面前,则有着不容置疑的勇气。”
法军也反唇相讥,说:“至于英国人,他们是我们的榜样(就抢劫而言)。他们经过之后,你甚至连一片指甲也找不到。”
实际上,在贪婪、残暴和虚伪方面,这两个殖民地国家的德行都差不多,区别只在于英国人倾向于破坏,而法国人更喜欢玩赏。
英法军在出兵后很快就失去了联系,格兰特因此指责法军故意切断与英军的联系,为的就是好独吞圆明园的“战利品”。不过格兰特似乎是有些冤枉孟斗班了,至少孟斗班本人称他还是想等一等英军的,只是他那些急不可耐的部下实在等不及了。
一名法军军官描述他眼中的圆明园:“这简直就是《一千零一夜》中的场景,就是仙境,即便是拥有再丰富的想象,我们也无法想象这样的情景,它触手可及。”在无人进行强制性规定和约束的情况下,官兵们内心的贪欲之火瞬间被点燃,他们甚至放弃了平常因为要“玩赏”而舍不得破坏的做法,也搞起了英国人习惯的“打砸抢”。园中一片狼藉,珠宝撒得到处都是。有一名法军军官抢到一条珍珠项链,其中每个珠子都有玻璃弹珠那么大,事后这条项链在香港卖了三千英磅。
孟斗班为了维持一下秩序,限定每名士兵只带一件抢来的东西回家“留作纪念”,但命令也并未能够得到执行。法军的这种无秩序哄抢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当官兵们离开圆明园,回到城墙外的营地时,几乎每个人的口袋都鼓鼓囊囊,塞满了抢劫所得的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