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的怒吼 帝国斜阳:一场跨越半个地球的战争

在世界足坛,有几对著名的生死冤家,就是“一见面就杀得分外眼红”的那种,比如英格兰队和德国队,巴西队和阿根廷队,中国队和日本队或许也算。但在这些“冤家”中,仇恨最深的,是英格兰队与阿根廷队。这两支球队虽然远隔重洋,却是生死之敌,这一切的起因,是1982年两国之间的一场战争,那场二战后规模最大的海战。

1

1982年4月2日,凌晨。

位于南大西洋的英属马尔维纳斯群岛首府斯坦利港附近,出现了大量荷枪实弹的阿根廷士兵。

在夜色的掩护下,阿根廷士兵直扑位于斯坦利港的英国总督府——在那里,英国全部的守军加在一起,也不到200人。

面对如此巨大的实力差距,英国的总督很快无条件投降。

天色放亮之后,一面5米长、3米宽的阿根廷国旗在斯坦利港徐徐升起,而被降下的英国米字旗,被送到了英国驻阿根廷大使馆。

阿根廷宣布对马尔维纳斯群岛行使主权。

阿根廷国内一片欢腾。

英国举国震惊。

刚刚上任没多久的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急忙四处奔走,呼吁双方坐下来谈判,不要诉诸武力。

但一切都是徒劳。

一场二战后全世界最大的海战,就此拉开帷幕。

2

先来说说这岛——马尔维纳斯群岛。

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位于南大西洋,由700多个小岛组成,总面积12200平方公里。

马岛被发现和占有的历史,一直存在争议。

葡萄牙人和荷兰人都声称是他们当年先发现了马岛,然而法国人在1764年先在马岛上建立了居民点,但在一年后率先定居的却是英国人。而且麻烦的是,西班牙人在1767年向法国人买下了全部居民点,并在1770年将所有外国人都驱逐了出去,不过,英国人一直不承认西班牙的占领。

1816年,阿根廷人也加入了进来——这一年,他们从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中独立,所以宣布应该“继承”西班牙的领地。

但英国人根本不买账。1833年,英国人用武力驱逐了在马岛上的所有阿根廷人,宣布正式对马岛进行殖民统治。事实上,英国人从来不使用“马岛”这个称谓,他们一直称之为“福克兰群岛”——至今在他们的历史书和官方文件中仍这么称呼(在下文中我们还是统称“马岛”)。

在漫长的纠纷中,其他国家都陆续退出了,只剩下英国和阿根廷对马岛争执不下,并在二战后将这个问题交给了联合国。

阿根廷除了强调“继承于西班牙”之外,最理直气壮的理由是,马岛离阿根廷只有500公里,但离英国有13000多公里,它到底属于谁,不是一目了然的吗?而英国也有自己的理由:我们自1833年开始,就对马岛进行了“公开、持续、实际的拥有、占领和管理”。

简单来说,阿根廷的理由就是“离我家近”,而英国的理由是“自古就是我家的领土”。

这笔账从20世纪50年代一直算到80年代初,依旧算不清。

时间到了1982年的时候,阿根廷先等不及了。

3

于是就要来说说阿根廷了。

阿根廷实在是一个一言难尽的国家——其祖上曾经的“阔绰”程度,令人咋舌。

阿根廷的国土面积为美国的1/3不到,人口只有4000万出头,但人均可耕地面积是美国的2倍。上帝给了阿根廷太多的馈赠,绵长的海岸线、优质的草原、丰富的淡水,以及大量的矿藏资源,所以阿根廷又被称为“世界的粮仓和肉库”。

20世纪之初,阿根廷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经济总量排在全世界第八。那时候阿根廷的人均收入比欧洲的老牌帝国主义德国和法国还要高,且贫富差距很小——欧洲人当时形容一个人富有,用的比喻是“像阿根廷人一样有钱”。

这从当时的两个称号就可以看出来: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被称为“南美洲的巴黎”,而这个国家被称为“南美洲的美国”。

但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代”,阿根廷的经济就开始疲软了,到了40年代,更彻底进入了南美洲诸国特有的“军人独裁”模式,贝隆将军的统治在短时间内给阿根廷带来一阵复兴,但随即还是掉头向下。

几经沉浮之后,到了1981年,阿根廷的国内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那一年,阿根廷的通货膨胀率为600%以上,GDP下降达11.4%,制造业产量下降22.9%,薪资增长却只有19.2%。

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上下反对声音四起,要求本来就实行残酷独裁统治的军人政府下台。当时的独裁总统加尔铁里绞尽脑汁之后,只能想出一个办法来转移视线。


贝隆将军和他的妻子贝隆夫人。那首著名的歌曲《阿根廷别为我哭泣》(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即为她而写

什么办法?对外发动一场战争。

加尔铁里的目光,很快就落在了一直存在争议的马岛上。

阿根廷自认还是有点底气的。

因为祖上曾经阔过,所以阿根廷当时的军事实力,在南美洲仅次于巴西,人称“南美小霸王”:陆军大概有近20万的正规军,空军拥有从法国进口的“幻影”战斗机以及“超级军旗”战斗机;海军除了各类舰艇外,还有一艘配备弹射器的正规航空母舰“五月二十五日”号(以阿根廷国庆日命名)——当时拥有航母的国家,屈指可数。

再加上马岛在地理位置上是对阿根廷如此有利,所以加尔铁里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将“收复马岛”作为挽回国内形势的最大筹码。

就在阿根廷部队顺利占领马岛之后,事情的进展正如当初加尔铁里所预料的那样:阿根廷的国内一片欢腾,所有的反对党都宣布支持加尔铁里政府,连当初反对独裁的政党也高呼“加尔铁里万岁”;全国上下的男性青壮年在征兵处排起了长队,誓死要为国出征,保卫马岛;总统府外一直有人集会游行,高呼爱国口号,表态全力支持。


阿根廷时任总统加尔铁里,在当总统前是阿根廷陆军总司令

所以,加尔铁里的计划离成功只差最后一环:远在13000公里外的那个已经垂暮的大英帝国,不会反击。

4

该轮到英国出场了。

20世纪80年代初的大英帝国,早就没有了当年领土占到地球陆地总面积25%的“日不落帝国”的风采。一战和二战巨大的创伤让英国一蹶不振,由当年是美国的“老大哥”转而成为“小跟班”。英国国内的经济形势也很不乐观,国防实力更是衰退严重。

但是,英国有一个上任三年不到的首相,还是位女性。她就是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

当阿根廷派部队攻占马岛的消息传到国内时,英国举国震惊。有一种说法是,在撒切尔夫人上任之前,英国政府已经有意把马岛归还给阿根廷了——毕竟离英国本土太遥远了,鞭长莫及。

但是,阿根廷不宣而战,却把“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给惹毛了。

当时撒切尔夫人的日子也不好过。她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把很多党派和势力都给惹火了,民众对她这一届政府的支持率长期走低,而英国在国际上的形象也日渐衰落,雄风不再。

如果说阿根廷发动战争的目的是转移国内注意力,那么撒切尔夫人同样有这样迫切的需求。

在最短的时间里,撒切尔夫人就做出了决断:坚决还击!

撒切尔夫人做这个决断,也是顶着巨大压力的。

昔日威震全球、纵横四海的英国皇家海军,在20世纪80年代只剩下了两艘航空母舰。其中一艘老迈的“竞技神”号是二战后建造的,已经服役快40年,准备卖给印度了;另一艘是刚刚服役的“无敌”号轻型航母,准备卖给澳大利亚海军做旗舰。这两艘航母没有一艘吨位超过2万吨,并且连弹射器都没有,只能垂直起降作战半径不大的亚声速鹞式战机。


撒切尔夫人接受英国媒体采访,努力让英国人觉得丢失马岛是“一种无法忍受的耻辱”

但即便只有两艘根本不适合远洋作战的轻型航母,撒切尔夫人仍然力排众议,说服各方反对势力,坚决出兵。

而英国国内的爱国热情同样被激发了出来,年轻人同样走上街头,强烈支持撒切尔政府出兵收复马岛,一些商业邮轮甚至立刻终止与乘客的合同并赔付,然后清空舱房用来运送英国士兵。


在出征的部队里,有一个飞行员的身份只有海军司令和军事当局才知道,他就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第二个儿子安德鲁王子。英国王室曾对安德鲁参战大为震惊,试图施加压力让海军司令阻止他成行,但安德鲁还是不顾反对,成了海王直升机上的一名战斗人员,并且在战争中表现不俗。让英国王室欣慰的是,安德鲁最终毫发无伤地返回国内

英国作为一个老牌军事强国的底蕴,在这个时候就显露了出来。

在短短48小时之内,英国就完成了战争动员和集结,各种战时方案全部有条不紊地施行。4月3日撒切尔夫人决定出兵,4月4日以“竞技神”号和“无敌”号两艘航母为主的特混编队,就载着数十架作战飞机和数千名海军陆战队队员,驶离了英国本土,直扑万里之外的马岛。

当时英国人的参战热情可见一斑。

由111艘各类舰船组成的特混舰队,是当时英国皇家海军几乎全部的家底——其中还有46艘被征调来的商船。

英国特混舰队出征时,美国的《新闻周刊》杂志封面引用电影《星球大战》的最新一集名字作为醒目标题:《帝国反击战》(The Empire Strikes Back)。


参加马岛战争的英国舰队

5

1982年4月26日,英国远征军首先收复南乔治亚岛,宣布200海里以内为军事禁区。

马岛战争战幕正式拉开。

按照阿根廷的计划,只要能够在这场战争中保持不败,拖住英国军队,基本上就能获得最终的胜利——对于劳师远征的英国部队来说,拖一天,补给线就危险一天。

但阿根廷作为一个只购买了一些工业国武器和装备的农业国,还是低估了英国这个老牌工业强国的军事力量。

阿根廷的劣势首先体现在海军方面。

面对几乎倾巢出动的全世界最老牌的海军,阿根廷海军其实是有自知之明的,他们在一开始就采取了“避战”的策略。但英国海军却一直在寻找战机,希望击沉对方的一艘主力舰以鼓舞士气,打击对手的信心。

机会在5月2日到来了。

英国派出参战的两艘核潜艇之一“征服者”号,在他们划定的200海里禁区之外,发现了阿根廷海军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征服者”号随即向这艘排水量达到1万吨的巡洋舰发射了3枚二战时期的鱼雷,其中2枚命中。

曾经做过麦克阿瑟座舰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在二战中曾毫发无伤地从日军偷袭珍珠港事件中逃出(后来以100万美元的价格被美国卖给了阿根廷),却最终没有逃过这一次的厄运——两枚鱼雷引发的大爆炸造成舰上323名阿根廷士兵死亡或失踪,巡洋舰也在45分钟后沉没。

“贝尔格拉诺将军”号的沉没给了阿根廷政府很大的触动,虽然他们立刻强硬地回应将战斗到底,但包括“五月二十五日”号航母在内的海军由此开始龟缩在港口里再也不敢出动,拱手让出了制海权。后来有人评说:英国人用一艘潜艇就牵制了整个阿根廷海军。


击沉“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后,英国媒体用的醒目标题。“Gotcha”为“Got you”的连读,意为“逮到你了!”

相较之下,阿根廷的空军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得可圈可点。

在失去海军支援的背景下,阿根廷空军独自出动,冒着极大的风险突入英国舰队的防空圈,强行展开空袭。

5月4日,两架阿根廷空军的“超级军旗”战斗机升空,它们发射的“飞鱼”导弹准确地命中了英国海军的导弹驱逐舰“谢菲尔德”号。

“谢菲尔德”号是当时英国最先进的导弹驱逐舰,全舰造价高达2亿美元,而击中它的“飞鱼”导弹才30万美元一枚。在被“飞鱼”导弹击中后,“谢菲尔德”号在几小时内爆炸起火,然后沉没。

“谢菲尔德”号的沉没同样也给以英国很大的震撼,而更让他们震撼的是,此后的阿根廷空军如同飞蛾扑火一般冒死扑向英国舰队,其中不乏如同日本“神风特攻队”那样中弹后连人带机撞向军舰的情况。

虽然英国的鹞式战机在这场空战中占尽优势,但阿根廷空军凭借近乎不要命的空袭,又先后击沉了英国舰队的“考文垂”号驱逐舰和“羚羊”号、“热心”号护卫舰,还有2艘驱逐舰(“格拉斯哥”号、“安特里姆”号)以及5艘护卫舰(“大刀”号、“阿尔戈水手”号、“普利茅斯”号、“箭”号、“敏捷”号)被击伤,沉没和负伤的军舰超过了英军特混编队主力作战舰艇的半数以上。


被击中的“谢菲尔德”号

在整场空战中,阿根廷空军损失了107架作战飞机,是英国空军损失的3倍以上,但他们毕竟还是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但阿根廷空军的努力基本都白费了,因为除了有阿根廷海军这个猪队友之外,还有更糟糕的陆军。

虽然阿根廷国内青年的求战热情高涨,但事实上阿根廷陆军并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英国真的会跨越半个地球追杀过来。


法国的“超级军旗”战斗机经马岛一战后声名大振

后来的资料显示,阿根廷原本是想在1982年的9月中旬发动对马岛的进攻。事实上,这个时间选得不错——那个时候,不仅阿根廷购买的各类武器将到位,英国的两艘参战航母也很可能已经向别国交货了。而没有航母,英国根本不可能远赴重洋来收复马岛。

但有可能是迫于国内形势,也有可能是为5月25日的国庆献礼,阿根廷提前发动了攻势。

阿根廷其实从来就没有经历过现代化的残酷战争,极其缺乏经验。他们实行的是为期一年的“义务兵制”,大批才训练了几个月的阿根廷新兵被临时征召,送上了马岛。虽然马岛上的阿根廷驻军接近1万人,但基本上都是毫无战斗经验的士兵,防线松垮,部署混乱,后勤短缺,连抵御南太平洋寒带的装备都不齐全,晚上只能聚在一起烤篝火,甚至连哨位都没安排。

反观英军,都是有两年、三四年甚至更多经验的职业军人,每年因为和北约同盟国举行联合军演,都会进行大量特训,经验丰富,且纪律严明,补给充足——这也是让人啼笑皆非的一幕:战争打到后来,英军士兵每天能吃上三顿热饭,而老家近在咫尺的阿根廷守军补给短缺,一天甚至两天才能吃上一份野战粮。


英国海军的鹞式战斗机

如果说阿根廷的海军是一筹莫展,空军是浴血奋战的话,陆军就是一触即溃。他们既没有阻止英军轻松登陆马岛(英军乘坐橡皮艇就轻松登陆了),也没有给英军顽强的阻击。以马岛的重镇鹅原一战为例,英军击毙阿军250人,俘虏1300人,而自己只伤亡不到60人。

不过,马岛战争真正的结局,是战场外就已经注定了的。

6

在现代国际局势中,幕后的站队和博弈,其实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台前掰手腕的胜负。

在阿根廷占领马岛后的第二天,联合国就在英国代表的推动下,通过了502号决议:要求阿根廷立刻全面撤军——这也表示联合国认定英国是“受害者”。

随后,撒切尔夫人又将这个行为定性:世界上有很多领土争端,如果都像阿根廷那样动用武力而不是谈判解决,那将是一个“危险的先例”。这样一说,当时很多有领土争端的国家,都表态支持英国。

随后,就是国家之间的站队。

英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又是西方世界曾经的“带头大哥”,所以强大的西方世界一边倒都支持英国,而支持阿根廷的,主要是一些有心无力的南美洲国家。

关键是,西方世界的支持,并不是口头上的。

在马岛战争开始之前,阿根廷其实一共向法国订购了14枚“飞鱼”导弹,法国先交付了5枚。马岛战端一开,“飞鱼”导弹大显神威,英国立刻给法国施加压力,法国就开始以各种理由拖延交付剩余的9枚“飞鱼”导弹。阿根廷打听到邻国秘鲁也曾向法国订购了8枚“飞鱼”导弹,于是想高价向秘鲁购买,法国得知消息后,顺带连原本应该给秘鲁的8枚“飞鱼”导弹也一并拖延交货。

无法生产先进武器的阿根廷转而向其他国家购买,而在英国的推动下,北约集体对阿根廷禁售军火。

不仅如此,阿根廷空军的“超级军旗”和“幻影”战斗机其实也是向法国买的。马岛战事一起,法国立刻向英国提供了这两个型号战斗机的各项数据,甚至让英国的鹞式战斗机和“幻影”“超级军旗”战斗机一起演习。

在马岛战争幕后扮演重要角色的,还有美国。

阿根廷加尔铁里政府的背后撑腰者其实就是美国,所以马岛危机爆发后,美国一开始扮演的是“调停者”的中立角色。但随着战事逐步展开,美国随即倒向了自己更重要的盟友英国——以阿根廷拒绝“调停”为名,宣布制裁。

从1982年4月30日开始,美国政府中止向阿根廷出口一切军事物资,暂停所有出口银行向阿根廷提供贷款和担保。

另一方面,美国向英国提供了离马岛5000公里的阿松森岛上的军事设施,让英国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中间站。此外,美国动用了全球47个监听站以及多枚高性能侦察卫星,持续向英国提供情报。据英国媒体战后透露,英国在马岛战争中取得的关于阿根廷方面的情报,98%来自美国,阿根廷被击沉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的位置,就是美国卫星发现并提供给英国的。


英国海军第45突击小队在向斯坦利港进军。马岛在地理位置上已经接近南极圈,气候寒冷。阿根廷军方因为内部派系林立,派到马岛上的守军居然还有来自亚热带的驻军。而英国的士兵经常在格陵兰岛进行演习,抗寒能力反而远胜阿根廷士兵

英国驻美大使亨德森曾表示:“正是美国帮助英国打赢了战争。美国提供的帮助无论怎样夸大都不过分。”而加尔铁里则对美国咬牙切齿:“阿根廷人和我都认为这是一种背叛。”

所以,从表面上看,马岛战争是阿根廷和英国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而实际上,是阿根廷以一国之力,在单挑整个西方世界。

在这样的背景下,阿根廷无可奈何地看着战局一天天恶化。

1982年6月13日,英军无线电监听小组截获了马岛上的阿根廷守军发给总统加尔铁里的电报,知道对方已经弹尽粮绝。

随即,英军投入全部预备队,向马岛阿根廷军队的最后据点斯坦利港发起总攻,只付出伤亡不到20人的代价,就攻破了阿根廷人当初引以为傲的“加尔铁里防线”。

6月14日下午2点,困守在斯坦利港市区的阿根廷军队挂出了白旗——大约12000名阿根廷士兵向8000名登上岛的英军无条件投降。

第二天,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宣布战争结束。


投降的阿根廷官兵

7

历时74天的马岛战争结束了。

回过头来复盘,这场战争很容易就能找到输家,却很难找到赢家。

阿根廷为这场战争付出的代价:阵亡1000多名士兵,伤1300人左右,被俘约12000人;损失舰船11艘(沉没5艘,受损6艘),飞机107架;总耗资10亿美元以上,间接经济损失20亿美元以上。

英国为这场战争付出的代价:阵亡250余人,伤770余人,被俘200余人,耗资12亿美元以上。

阿根廷的加尔铁里政府因为战争失败,在第二年就迅速垮台;英国因为这场胜利,第二年撒切尔夫人代表的保守党在大选中大获全胜,撒切尔夫人获得连任。

但是,英国因为这场跨越半个地球的战争,也洒尽余晖,耗光心力。关键是,阿根廷并没有因为这场战争的失败而承认英国对马岛的主权,依旧态度强硬。

时至今日,英国和阿根廷在马岛问题上依旧各执一词。

在马岛附近发现600亿桶石油储量的背景下,马岛的主权争夺,远未画上句号。

馒头说

如果把二战之后的局部战争规模排个榜,马岛战争未必能进前五,还有朝鲜战争、两伊战争、中东战争、海湾战争、越南战争等等。

但这场历时74天的战争,值得玩味的东西却不少。

战场上,有对古典战争中“天时地利”概念的颠覆,海陆空协同的现代化立体战争的进化,武器装备和士兵素质对战争胜负的影响,等等;在战场外,有政府对发动战争时机的把控和运用,西方世界在战事爆发后的协作,一个国家军工实力的强弱对军事实力的影响,等等。

而我个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民族情绪的激发以及对局势的冷静思考。

在残酷而现实的当今世界,一腔热血固然难得,但真正管用的,还是一个国家的科技、经济和军事实力。有时候,我们认为天经地义、理所当然、手到擒来的事,结局未必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

而在当今的环境下,无论如何,动用武力都是最后一步棋,任何可以用谈判解决的问题,都不应该头脑发热地诉诸武力。其实,在谈判桌上可以打的牌太多了,真到了动用武力的那一步,已经是个双输局面了。

当然,这并不代表需要承诺放弃武力。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武力当然也是一个最终选择。只是,一旦决定要动武,需要的不是激情的口号,而是冷静的谋划和筹备。

善战者不言战,战则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