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秦始皇的为人 秦始皇是个什么样的人?

就在秦王政即位后的第十年,也就是谏止逐客的这一年,东方又来了一个人叫作尉缭,要来向秦王献策。

尉缭来跟秦王说什么呢?他说:


以秦之强,诸侯譬如郡县之君,臣但恐诸侯合从,翕而出不意,此乃智伯、夫差、湣王之所以亡也。


相对于秦国的强大,六国诸侯就好像是地方政权一样,双方的强弱地位悬殊,六国已经没有能力再对抗秦国了。但是不是代表一定能成功呢?不是。

尉缭说,如今只害怕一件事情,那就是“诸侯合从,翕而出不意”。什么意思?诸侯秘密联合在一起,在你没有防备的时候,突然之间进攻你啊!记不记得前面跟各位讲老父教张良“忍”和“先”的例子?所有学兵法的都懂这一点,最可怕的敌人就是你没有防备的敌人。

但你为什么会没有防备呢?因为“以秦之强,诸侯譬如郡县之君”,强弱实在是太悬殊了啊!这个不用尉缭讲,当时天下的人都知道,可是如果秦国也是这么想,那就危险了。

你觉得尉缭是危言耸听吗?不是,尉缭举了三个例子给秦王听,“此乃智伯、夫差、湣王之所以亡也”。

智伯是谁?当年晋国有韩、赵、魏、范、智、中行六家大夫最强,智伯把范跟中行两家灭掉以后,又降服了韩跟魏两家大夫,成为六家之中最强。此时只有赵大夫不屈服,于是智伯率领着韩跟魏两家大夫去攻击赵大夫。

当时以智伯之强盛,等于是晋国六分之五的力量都在他掌握中,如果他把赵给灭了,后来的晋就会被智伯所取代。

结果智伯失败了。为什么?因为智伯认为他稳操胜算。

就在智伯快要成功的那天晚上,赵大夫派出使者联络韩魏,他们秘密联合起来把智伯给消灭掉,后来才会成为“三家分晋”的局面。

你认为智伯的例子是孤立的吗?我再举第二个例子,就是各位所熟知“卧薪尝胆”故事中的吴王夫差。夫差为什么会被勾践灭掉?不就是因为他相信勾践绝不会背叛吗?勾践用绝对恭顺的表现,换得了夫差的信任,夫差对他绝无防备。他宁可怀疑自己的忠臣伍子胥,也不怀疑勾践,结果就是越国将吴国给灭了。

第三个例子齐湣王,这个人的故事各位比较不熟悉。齐湣王在位的时候,齐国当时非常非常强盛,强盛到把另外一个大国燕国给灭掉了,成为东方霸主。当齐湣王自以为高枕无忧,能够成就帝业之时,燕国王室秘密联合其他的几个国家,以乐毅为主帅进攻齐国,湣王身死,齐国差一点灭亡。

这三个都是强弱悬殊的例子,在强者没有防备的时候,弱者秘密联合行动就把强者给打倒了。尉缭举出这些例子,是告诉秦王政,你不要得意,行百里路半九十,在成功的前一刻,在志得意满的那一刻,往往是最危险的一刻。

大家以为只有先秦有这样的例子吗?我再举一个例子,有一个人当年率领几十万大军,对手只有几万人,他志得意满,以为明天必可消灭敌人、统一天下。于是在月明星稀的前一夜里横槊赋诗,高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结果第二天的战争,一把火就把他的战船全部烧完,狼狈地逃回北方去,这个人就是赤壁之战的曹操。


曹操南屏山横槊赋诗(日本月冈芳年绘)

记住,永远不要把情感放在理智之上,而骄傲正是人类所有情感里面最可怕的一种。

或许有人不免会问:“那应该怎么办呢?”

天下的学问有两种。一种是“盛世之学”,一种是“衰世之学”。什么叫盛世之学?什么叫衰世之学?要判断这一点,不用什么高深的学问。你读了一本书,听了一个人说的话以后,如果你只想长长地叹一口气,那就是“衰世之学”。为什么?因为他只点出了问题,却没有告诉你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相反,如果你读了一本书,听了一个人说的话以后,会觉得奋发昂扬,未来有了奋斗的方向,那就是“盛世之学”。因为那个人除了点出问题,也告诉你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尉缭之所以了不起,就在于他不但点出了问题,还告诉秦王具体的解决方法。

各位不必急,现在把书合起来好好想一想,如果是你,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想清楚了,我们再看看尉缭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愿大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


方法很难吗?一点都不难,就是花钱贿赂各国的豪臣们。最妙的是,贿赂各国豪臣的目的,不是要请他们帮秦国。因为六国当时的当权阶级,几乎全是一群废物,这些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们用人要用其所长,不用其所短。他们的所长是什么?就是败事!

所以尉缭不要这些豪臣帮秦国(千万不要!),只要他们去败坏自己的国家(这对他们真是驾轻就熟),这就叫用其所长。不过花费三十万金,六国就会乖乖完蛋,秦国就能够统一天下。怎么样?尉缭不但有具体可行的方法,连预算都做出来了,这就是尉缭了不起的地方。

我年轻的时候第一次读这一段,真是拍案叫绝。为什么?方法居然就这么简单。可见方法不在新旧,有用就好。花钱收买人是老方法,也是天底下最有用的方法。“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其实就历史经验总结来看,相信我,只要有重赏,勇妇也是不乏其人。花钱这个方法一点也不稀奇,可是它有用,问题就这么简单地被解决掉了。

等到后来第二次读这一段,我才觉得深深地悲哀。为什么呢?六国都已经传承了几百年,各自有自己的王室、疆域、制度、文化。不过三十万金就能让几百年的国家灰飞烟灭,这是何其悲哀的事情!

等第三次读这一段,我只觉得惊心。为什么?试问各位,如果六国如此,面对这样的攻势,那后世又有哪个国家的豪臣能够抵抗呢?

对于历史读的每一个案例,都要好好想、反复想,这样才能有用。

秦王听见尉缭的计谋后,他的反应是什么?

把书合起来好好想一想,如果你是秦王,你会怎么做?

想好了以后打开书,我们看看秦王怎么做。


秦王从其计,见尉缭亢礼,衣服食饮与缭同。


前面的茅焦是齐国人,后来的李斯是楚国人,现在来的尉缭是魏国人,这三位都是外国人,秦王不问他们是不是外国人,也不管讲话中不中听,只问他们的建议有没有用。只要你的建议有用,我就敢听从。这样的胸襟,这样的自信,这就是秦始皇,才不过是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而已。

不过,如果只是“从其计”,我想各位的答案大概也是如此。但更难得的是秦王之后的反应,他居然见尉缭时使用平等的礼仪!

尉缭是谁?不过是布衣老百姓。秦王是谁?最强大国家的王,即将一统天下。两个人的地位有如天壤之别,而秦始皇见他居然好像朋友一样用平等的礼仪,这是多么难得、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而在衣服饮食上,更是秦始皇享受什么样的待遇,尉缭就享受什么样的待遇,你们就知道秦始皇对尉缭有多么好。

秦始皇对尉缭这么好,现在大家再把书合上想一想,如果你是尉缭,你会有什么感想?

你的感觉一定是感恩戴德吧?觉得碰到了人生中最了解我、最看重我的人。但尉缭并不是这么想:


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


古代读书人,多半医、卜、星、相都通,会从一个人的面相和声音,判断这个人的个性。尉缭观察秦始皇的长相,鼻子高,眼睛长,有鸡胸,声音像豺狼,从面相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人多半不在乎恩义,心如虎狼一般贪残。

尉缭又观察秦始皇的行为举止,这个人有求于人的时候,姿态会摆得极低。有朋友看到这里就会问:“摆的姿态比尉缭还低,这不是谦虚为怀吗?是件好事啊!”事实上并不是如此,过度的谦卑和过度的骄傲都需要提防,老子说的“宠辱若惊”就是这个道理。

各位要明白,秦始皇是一个意志和欲望特别强烈的人,他现在能够摆低姿态是因为他有求于人。那试想,如果他无求于人,他会怎么样?如果他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又会怎么样呢?像这样的人,他有求于你是因为你有利用的价值。一旦他达到目的,你没有利用价值了,“得志亦轻食人”。

就好比下棋,下棋时你那么宝贝那一个“车”,是因为你爱它吗?是因为你对它有感情吗?都不是,是因为它有用。可是当它没有用的时候,你需要牺牲它来保护“帅”的时候,你就会毫不犹豫地牺牲这个“车”,不是吗?在秦始皇心中,其他人就是他的棋子而已。

尉缭何等聪明有才智,他看出了这一点。他怎么知道呢?你看尉缭的话,他自知只不过是个百姓,但秦王每次见他,姿态却摆得比他更低。历史上很多例子告诉我们,一个人能忍人所不能忍,到他得志的时候必然狠。为什么?压抑得越深,反弹的力量就越强,这是人性。

假如让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都是他的俘虏、奴隶了,他绝对不会吝惜别人的生命、财产,这种人当然“不可与久游”啊!这个人现在有求于我,一旦利用殆尽,他会怎么对我,那太可怕了,得赶紧离开。

所以尉缭的反应,不是像大家想的感恩戴德,而是要赶快逃走。

要知道,秦始皇在观察尉缭,尉缭也在观察秦始皇,这个社会人人都在观察别人,人人都在被别人观察,古今都是一样。

尉缭想要逃走,成功了没有呢?没有。为什么呢?因为:


秦王觉,固止。


秦始皇也知道你想逃跑,所谓固止,就是不止一次阻止你逃跑。你逃跑多少次,我就有办法拦住你多少次。为什么?这是人才,人才绝不能落到敌国的手里去,像这样的人才无论如何都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而秦始皇最高明的是下面这招:


以为秦国尉,卒用其计策。而李斯用事。


他明知尉缭想逃走,不但没有处罚他,还让他当上秦国非常高的军事长官。他给尉缭这么高的位置,更用尉缭的计策,注意,可是他不给尉缭实权,而是让李斯去执行尉缭的计谋。

给你高高的位置把你供起来,让列国都看到我怎么重视人才,可是绝不让你有掌握实权的机会,因为我知道你的心已经不在我身上,这是一个二十几岁年轻人的手段。

接着,我还要问各位:

尉缭犯了什么错?他想跑都跑不掉了,他这么聪明,怎么会让自己落入这个境地?

读中国史书,你要从各个角度去剖析才能真的有用。我们想完秦始皇这一面,还得想尉缭那一面。假如你是尉缭,现在让自己陷入这样的境地,想跑都跑不掉,怎样也算不上成功。你是这么聪明、才智这么高的人,怎么会让自己陷入如此的境地呢?尉缭到底犯了什么错?

想清楚了吗?想清楚了,就打开书往下看。

我的答案是:尉缭没有错。

许多朋友看到这里,应该会大吃一惊:“尉缭怎么可能没有错?”听我细细向各位道来。

简单地说,尉缭的错不是他的错,是时代的错。那个时代没有照片,也没有电视,尉缭来之前不知道秦始皇长这个德行,等见过了秦始皇长这个德行,想跑已经来不及了,这是非战之罪,是时代的局限性。

看过了秦始皇和尉缭两个层次,接下来还要谈第三个层次。咱们一个故事,总得讲好几个层次,让各位有所得,否则有人就会觉得不能值回书价了。

这段故事之后,在《史记》中再也没看到有关尉缭这个人的任何记载。难道尉缭死了吗?他没死,而是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发过一言,没为秦始皇出过一计。

我为什么要跟各位讲这个?什么叫中国的史法,史书里面常常不表现处才是大表现处。正因不再记载尉缭这个人,你就看出他的气节。他认为我不应该帮助这个人,就算给他高位,给他荣华富贵,他也坚持信念,再也不帮助这个人了,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尉缭的不凡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