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王迎回太后的这一年,秦国还发生了另一件大事,那就是“逐客”事件。
秦国会逐客的原因,在于他的邻国韩国。韩国是一个位于秦国东方的小国家,所以秦国每次向东侵略之时,韩国都得第一个倒霉。为了防止秦国继续侵略,韩国人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派了名叫郑国的水利工程师前往秦国,说服秦始皇在关中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工程。韩王心想,这种大规模的水利工程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会让秦国没有余力东侵,韩国就能保持和平了。
各位好好想一想,韩国这个办法好不好?
答案是,也好也不好。我不是故弄玄虚,这个办法的好坏得看韩国自己。
是,秦国确实会因为这样,有多少年的时间要花费在大规模的水利工程上,它不能够东侵,这是对的。可是决定办法好或不好的,在于秦国不能东侵的这段时间,韩国在干吗呢?
如果韩国趁这段秦国没有办法侵略你的时间,你自立自强、奋发向上,让自己的国力强盛了,等秦国想再东侵时,它已经很难对付你了。你争取到了强大的时机,那这个办法就再好也不过了。
可是如果这么多年,你韩国就在那里原地踏步、闷头睡觉、关起门来做皇帝,什么都没改变。我坦白告诉各位,等秦国完成了水利工程,它国力大增之后,第一个倒霉的还是你韩国,那这个办法不是饮鸩止渴吗?
方法好跟不好,和用这个方法的人有密切的关系。同样的计谋,某个人来做就好得不得了,某个人来做就是天下最馊的主意,韩国就是如此。
后来事情败露,郑国被抓了。郑国坦然承认,他真的是韩国派来的“间谍”,但他也真的是“水利工程师”。这个水利工程不是假的,一旦完成后,秦国国力真的会大大增强。
秦王知道自己被骗,他愤不愤怒呢?想必一定是愤怒的。他杀了郑国没有呢?不但没有,还继续重用他完成了“郑国渠”。为什么?因为这对秦国有利!
当时秦国传统的本土势力纷纷利用郑国案,跳出来指责外国来的门客、游士都是间谍,应该将这些人赶出秦国。这是因为秦国历位国君都重用外国人,百里奚、商鞅、张仪、范雎、吕不韦这些历代秦相全是外国人,本土势力抓到了这样的天赐良机,自然决定大举反扑,将外国势力逐出。秦王迫于压力,因此也不得不同意进行大举搜索,打算将所有外国门客全部驱逐出境。
就在此时,一位来自楚国的小小门客上书说服了秦王,扭转了秦国以及众位外国门客的命运。这个人叫李斯,他的上书就是后来我们在语文课本中常读到的一篇名作——《谏逐客书》。
李斯为什么能劝服秦王?他告诉秦王,若只是想要守住一国,将外国门客赶走当然可以。但如果志在天下,就应该能用天下的人才。如今将天下的人才给赶走,若他们回到母国被重用,这样等于是强大自己的敌人。更糟糕的是,这些被赶走的人必定对秦国怀恨在心,不仅削弱了自己的国家,增强了敌人的战力,更替自己培养了一大堆仇恨秦国的敌国领导。逐客,这是一件天底下最愚蠢的行为啊!
秦王听从李斯的建议没有呢?不但听从,而且从此重用李斯。他难道不知道这样做,会让秦国本土势力怀恨在心吗?他当然知道。既然知道,为何还甘愿冒这样的风险也要听信李斯这样一个小门客?因为秦始皇要统一天下!
他只问这件事对他统一天下是否有利?有利,他就去做。没有利,他就不做。随时把自己的理智摆在感情之上,秦始皇做到了这一点。
而李斯为何被重用呢?
有很多人,常常觉得自己才能很够,却怀才不遇,想知道怎样才能被人重用。我跟大家说实话,这个社会不外乎“需要”和“有用”。
人家需要而你有用,人家自然会重用你;你有用,可是人家不需要,那就白搭了。人家今天需要一个日文说得好的人,你说自己法文很好,人家会重用你吗?讲明白了,就是这么一回事。
李斯为什么能说服秦始皇,因为他知道秦始皇需要什么。秦始皇需要什么呢?
他需要能统一天下的方法,需要能统一天下的资源,只要能对他统一天下有帮助的,他就会甘冒得罪别人的风险去做,即使面对任何的阻碍,他也要完成它,而李斯看透了这一点,他也明白自己对始皇是有用的。
我们都说秦始皇是暴君,可是各位要明白,秦始皇却终身重用李斯而不改,这对君臣几乎是终身相伴。为什么?说穿了不过就是需要和有用罢了。
秦始皇为什么能成功?因为他在统一天下之前,无时无刻不把统一天下这个目标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他每一刻都把自己的理智放在感情之上。这一念之间,就能决定成功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