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故事接下来的发展,这里先把后面这段全部看一遍,再问各位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
这个故事其实各位都很熟悉,我要问的问题是:
在上面这段文字中,最关键的是哪几个字?
读一本书或读一篇文章,想要知道自己读懂了没有,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在这一篇文字中找出它最关键的概念是什么?在刚才的这一段短文之中,最关键的两个字是什么?如果你能明白这一点才叫真的读懂了,如果你还是不明白,那就没读懂。
我相信聪明的朋友已经发现了,最关键的两个字就是“先”与“后”。如果说得更精练,其实就是争“先”。
各位看到这里,或许会问:“先与后重要吗?”
兵法云:“先发制人,后发受制于人。”这两个字太重要了。你们看后文就会知道,老父最后给了张良一本《太公兵法》,因此可以知道他是要教张良兵法。
《六韬》(《太公兵法》)
而兵法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先”与“后”两个字。“制人”与“受制于人”,相去有天壤之别,在兵法上再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东西了。
老父就是借跟张良约会这个事情,来点化他什么叫作“先”,什么叫作“后”。
各位看到这里,或许会说:“哦,我们都懂了,原来就是要教张良‘先’的道理。”
说真话,这样恐怕还是没懂。我说过这门课程的重点在于“思辨”,所以各位不要看到什么,就只是记忆下来,而是要接着往下想。
如果自己什么都不想,只是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那不是我写这本书的目的。
大家听我说“先”与“后”,好像都明白了,那请问各位:
什么是先?
有的人会回答:“先,就是比人家早。”这答案说得也没有错,但是你想比人家早,人家难道不想比你早吗?你怎么才能确定,你一定能比人家早呢?如果一切都在不确定之中,那不过就是“相对的先”。一定能比人家早才叫作“绝对的先”,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你看老父和张良约会的这段文字里面,天已经全亮时,他去约会的地方,老父已经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于是再约五日后早会,却没有指定时刻。五天以后,鸡叫的时候张良就去了。如果各位是都市的孩子,大概不太清楚这是什么意思。如果你是农村的孩子,就会知道鸡叫的时候,其实天还没有亮,还是黑夜的状态。
这次张良天还没亮就去了,结果老父又先在,再次生气地说:“后,何也?”
如果你是张良,你已经跟人约会两次了,人家都比你更“先”。试问:
你要怎么样才能在第三次交手之中,占住那个“绝对的先”?
先把书合上,好好想一想,想清楚了再把书打开来看。
“五日,良夜未半往。”“夜未半”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约定五天以后见,我在第四天的晚上十二点以前就到了。
两人约定的是第五天,张良在第五天还没有来临之前就先到了,怎么样也不能算迟到。就算老父先到,已经不能够指责他不守约定了,此时的张良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但“立于不败之地”就是“绝对的先”吗?当然不是,这只能叫作“不后”。
把一切主客观因素,全部考虑在内,算到无可再算,做出万全准备,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虽然不是“绝对的先”,但已经是“绝对不后”,这就是第一步。这就是《孙子兵法》说的:“勿恃敌之不来,恃吾有以待之;勿恃敌之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虽然是第一步,但这一步非常重要。自己都没准备好,你如何能够抢“先”呢?
到底什么是“绝对的先”?
出乎对方意料,就是“绝对的先”。
你准备,人家也准备;你计算,人家也计算。我以前讲《孙子兵法》,最喜欢问同学的就是:“你读《孙子兵法》,你的对手难道不读《孙子兵法》吗?”
举例来说,孙子说:敌军“半济而击之”,敌人渡河渡到一半的时候,我们就要去攻击他。什么叫作思辨?你读这句话就要马上想:《孙子兵法》又不是秘密,敌人也熟读《孙子兵法》,为什么会笨到半渡来给你打呢?
敌人半渡,必然是因为你设下了一个环境,让他以为他半渡不会被攻击。而你出乎意料去攻击他,因此才能获胜。
如何设计这样的环境,这就是所谓奇正之用。我们必须先用“正”来准备,准备到不能再准备,计算到不能再计算,确保自己的不败,接下来就要出“奇”。
为什么要出奇?因为“出奇”才能“制胜”。
顺带提一句,以前有同学问我:“老师,我生在这么和平的时代,为什么需要学兵法呢?你又为什么需要教兵法呢?”
恐怕是需要的。因为人生下来就有欲望,有了欲望就要争,只要有争就是战场。
所以易经在“需”卦之后就接“讼”卦,“讼”卦之后就接“师”卦,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各位从小就听过“考场如战场”“商场如战场”“情场如战场”,对吧?处处都是战场,有战场就得用兵法,兵法不只是用在军队之间的战争,人跟人之间只要有竞争就需要兵法。
或许有人会说:“有所求就需要用兵法,但我此生无所求。”
如果你真的无所求,那恭喜你,你成佛了。你基本上不用来看这本书,因为我这本书是写给人类看的。
既然想要求胜,就必须占住“绝对的先”,也就是要出乎对方意料。从这个故事中的“有顷,父亦来”,就证明老父是接近夜半的时候才来,结果出乎他意料的是,张良第五天没到就来了,这就告诉我们什么叫“绝对的先”。兵法必须这么用,老父要告诉张良的就是这一点,而张良也明白了这一点。
如果有朋友接下来会问:“怎么样才能出乎对方的意料呢?”
那么恭喜各位,学习历史你真的开始入门了。
这本书跟过去许多历史书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我会不断地发问,要各位不断地进行思考。绝不能只是背下答案,就以为自己学会了。
老父要教张良的,其实只有两个道理,就是“忍”和“先”。前人如苏轼或许提到了“忍”,却没有提到“先”;更不明白“忍”和“先”这两个道理其实是一体的,需要互相运用。
《孙子兵法》说:“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始如处女”是一个比喻,古人用没有出嫁的女孩子来比喻天下最柔弱的人,对谁都没有威胁。正因没有威胁,敌人才能不防备,放心地把门打开,这就是“忍”。
可是在敌人把门打开那一刻,你“后如脱兔”攻了进去,古人用飞奔出去的狡兔来形容动作之迅疾。于是敌人来不及把门关上来抵御你,这就是“先”。
唯有“忍”,才能让敌人失去防备。敌人没有防备,你才能出乎对方意料,才能占住“先”来出奇制胜。老父教张良的,正是这两个道理。
老父为什么要教张良这两个道理?
论胆气,张良敢去刺杀秦始皇,那绝对没有问题。论才智,张良本身就聪明,所受的更是当时第一流的教育。但很可惜,张良不明白“忍”和“先”的道理,所以失败了。
为什么要忍?忍是为了等待最好的时机。
“花开有时谢有时”,历史就是讲“时”与“变”的学问,万事都有时机,你必须要在最适合的时机做最适合的事情。时机不到,你只能忍耐。如果不能忍耐,过早暴露你的意图,敌人就会防备你,你就什么事也做不成了。只有“忍”,你才能够去抢那个绝对的“先”,这就是兵法的道理。
当然,或许各位会问我:“这是你个人的理解,有根据吗?”
当然有,历史学不讲空话。我举一个例子为证,让各位明白什么是“忍”和“先”的道理。
刘邦为何能取得天下?关键就在他先入关中。刘邦为什么能先入关中呢?这就和张良有密切的关系。
简单地说,真正灭亡秦朝的其实是项羽,项羽带着楚军在巨鹿之战打败了秦的主力军队,所以秦才会这样轻易灭亡。而刘邦则是趁项羽在巨鹿决战时,从秦的南门武关,偷偷地溜了进去。
刘邦是怎么溜进去的?难道秦在南边没有守备吗?当然有。
刘邦当时带了不多的军队,张良跟在他身边。他要抢先入关,可是秦朝有守将也有军队。刘邦本来打算硬拼,可是张良却劝刘邦:“我听说秦的守将是市场屠夫的儿子,这种出身的人容易动之以利,你先虚张声势,让他误以为我们军队众多,再用财宝去收买他。”
刘邦听了很高兴,就照张良说的做,而守将果然答应叛秦。刘邦正觉得这个事情已成定局,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时候,张良却告诉刘邦:“不行,立刻攻击他们!”
刘邦大惊说:“不对啊,我们不是刚贿赂了守将吗?守将也答应叛秦,为什么还要进攻呢?”
张良就告诉刘邦:“守将叛秦,不代表他底下的秦人军士也会叛秦,万一生变了怎么办?不如现在就去攻打。”
张良所以劝刘邦这么做,正是因为守将刚收下贿赂,没有料到刘邦会在此时进攻。正因如此,刘邦才能顺利打败秦军,先入关中,这不就是靠着“忍”和“先”的道理才能取得先机吗?
这个故事,到后面有一个十分传奇的结局。
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穀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
老父送了一编书给张良,跟他说:“你读了这本书,十年以后就可以兴起了。十三年你到济北来找我,在穀城山下的那块黄石就是我了。”于是没有再说一句话,就这样离开了。而从“不复见”三个字就可以知道,从此张良再也没有遇到过这个老父。后来张良果然去找,真的就找到那块黄石,因为这个老父从头到尾都没有说出他叫什么名字,所以后人只好叫他黄石公,其实我们根本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而张良等白天时,看了老父送他的书,才知道是《太公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