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12月4日,一艘邮轮满载着参加巴黎和会的美国代表团从纽约港起航,他们将横越大西洋前往战火刚熄灭的欧洲。带领美国代表团的是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这是美国总统历史上第一次亲自带领美国外交代表团前往欧洲参加一个旷日持久的国际会议。在巴黎和会前夕,威尔逊提出了他那著名的“十四点原则”。
19世纪末,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大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促使从此之后的美国总统开始重新审视与世界的关系,要求美国领导世界的愿望日益强烈,美国参战的最大目的便是企图取得对世界的领导地位。美国试图利用沙皇俄国的崩溃、英法协约国集团和德奥同盟国集团在战场上两败俱伤的形势,迫使其在战后按照美国的意愿重建世界秩序,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十四点计划”应运而生。十四点和平原则由威尔逊于1918年1月提出,内容包括:废止秘密外交,海洋自由航行,废除关税壁垒,裁减军备,设立国际和平机构,民族自决,公正解决殖民地问题,允许奥匈帝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各民族独立,建立一个有出海口的独立波兰,共同保证大小国家政治独立与领土完整,等等。
威尔逊为了反对英、法、俄撇开美国秘密分割世界,提出反对秘密外交;为了取代英国的海上霸权,主张海上自由;为了确立美国的商业霸权,要求废除经济壁垒;在欢迎俄国进入“自由”国家社会的招牌下,反对苏维埃政权;以同等重视殖民地人民与帝国主义的要求来否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以“自治”为名反对前奥斯曼帝国内的阿拉伯民族的独立;把美国的战争目标说成是“维护世界生活中的和平与正义”。
战争时期各个协约国时时宣布它们的战争目标,在1918年严峻的1月,英国和美国都找机会以最合理的词语重申其观点。特别是在1月8日威尔逊总统向国会发表了演讲,其中提到了十四点,他认为这十四点可以指引美国人走向他们渴望达到的目的,并把这个计划作为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纲领及战后世界的蓝图。“十四点”表面上标榜“民族自决”,反对“秘密外交”,倡导建立“公正而持久的和平”,实际上是美国企图利用战争中增长的实力,削弱竞争对手英、法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也反映其敌视苏俄、反对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立场。“十四点原则”出台以后,曾受到了世界上许多进步人士的欢迎,对于当时的世界来说,“民族自决”、“公道处理殖民地问题”、“建立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等主张确实具有针砭时弊的作用,所以,威尔逊那套美丽动人的声明一度吸引了不少人。在中国,威尔逊的声明也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许多进步人士对此深表赞同并持欢迎的态度,连陈独秀都表示威尔逊的主张“都算光明正大,可算得现在世界上第一个好人”。
这是前来参加巴黎和会的协约国领导人。从左起:大卫·劳合·乔治,维托里奥·奥兰多,乔治·克里孟梭,伍德罗·威尔逊。
不过,威尔逊在劝说协约国各国政府接受他提出的“十四点”方面还是遇到了困难,法国人要求德国保证支付战争赔款;英国人否决了公海自由,他们作战就是为保持其对海上的控制。德国人请求停战,他们认为,和约将会在“十四点”的基础上拟订出来,战胜国将会以较温和的态度来对待他们,一个新的民主德国一定会重新出现在世界上,获得应有的地位。可是真当德国提出要在“十四点”的基础上签订停战协定时,自认为胜券在握的威尔逊突然变脸了,他巧妙地使用拖延的手法,宣布“为维持美国及其盟国目前的军事优势,必须有绝对令人满意的保护和保证措施”,否则就不可能停战。停战条件必须由协约国军司令官决定,在德国自行解除其全部能再次发动战争的力量以前绝不能讨论和平,德国人是否完全解除了防御能力要由战胜国来辨别和判断。与敌方进行的这些谈判占用了一个月,这使得整个战线又大规模连续战斗了一个月。但威尔逊的第一条原则“杜绝秘密外交”在巴黎和会上就无法做到。从1919年3月的最后一周开始,巴黎和会的主要问题就在四个人之间进行解决,那就是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意大利总理奥兰多。且不要说其他参与国的代表们,连巴黎的新闻媒体都抱怨和会透明度太低,简直就像“一个用黑漆包裹的大篷车”。所谓的“杜绝秘密外交”成了一句讽刺语。
1918年8月,德国在战败前夕向美国提出愿在“十四点”基础上和谈,10月,英、法同意以“十四点”为和谈基础。但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英、法操纵会议进程,所议定的和约条款大多不符合“十四点”的初衷,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就以嘲讽的口吻说道:“他对欧洲一无所知,他以为按照公式和十四点原则,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上帝也只提出十诫而已,威尔逊却谦逊地要把十四点强加于我们,最空洞的十四条戒律!”而在巴黎和会上所新创立的国际联盟也成为推行英、法两国政策的工具。美国国会因而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不参加国际联盟,这标志着“十四点”的失败。就这样,在列强的利益面前,美好的“十四点原则”就像一个阳光底下的肥皂泡,很快就幻灭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军在前线不断溃败,经济陷入危机,政治动荡。为了防止革命爆发,1918年9月30日,德国皇帝宣布实行国会制政府,答应在普鲁士改革三级选举制。10月4日成立了议会制民主政府,自由派巴登亲王马克西米利安被任命为帝国首相,并邀请社会民主党的谢德曼参加政府。但这些措施并未能阻止革命的爆发。
1918年下半年,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败局已定,不断传来的军事失败的消息使德国国内的矛盾加剧,德皇威廉二世陷入绝境。人们到处高喊着:“打倒战争!打倒威廉!”德国已经处于风雨飘荡之中,革命已是不可避免的了。1918年10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德国败局已定,但德国统治集团仍想孤注一掷进行抗争,意图用剩余的海军舰只与英国海军进行最后决战。10月25日,德国海军司令部下令基尔港的德国远洋舰队出海同英军作战,若失败就“光荣地沉没”。然而已经经历四年野蛮杀戮,饱尝恶劣待遇和粗劣食品之苦的士兵不愿再为帝国海军的荣誉去送死,基尔港的8万名水兵拒绝起锚,并把军舰熄了火。水兵的抵制虽然迫使德国海军当局收回了命令,但水兵们却遭到迫害,被逮捕了几百人尝恶劣待遇和粗劣食品之苦的士兵不愿再为帝国海军的荣誉去送死,基尔港的8万名水兵拒绝起锚,并把军舰熄了火。水兵的抵制虽然迫使德国海军当局收回了命令,但水兵们却遭到迫害,被逮捕了几百人。
1918年11月,带着武器走在柏林市中心的水兵。
11月3日,基尔港水兵集会要求释放被捕者,提出“打倒军国主义”及要“和平、面包”的口号,会后举行了游行示威,但遭到镇压,死伤数十人。基尔港水兵的行动立即得到了德国广大工人和士兵的响应和支持,11月4日,基尔水兵苏维埃和工人苏维埃相继成立,前来镇压的军队或加入起义队伍,或被解除武装。5日,全城举行总罢工,工人、士兵苏维埃掌握了该城政权。起义得到全国各地的响应,揭开了德国十一月革命的序幕,游行示威很快发展成了武装起义。11月4日,基尔革命的水兵和工人组成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夺取了基尔的全部政权,汉堡、不来梅、莱比锡、慕尼黑等地也纷纷起来响应这次起义,组成了工兵苏维埃,夺取了各地的政权。
11月9日,在斯巴达克团等组织号召下,首都柏林的工人和士兵发动武装起义,参加游行示威的社会党人挤满了德国大街,水兵哗变,陆军占领了指挥部。革命热情支配着德国人民,德皇威廉二世调集军队镇压未遂,被迫退位逃往荷兰,霍亨索伦王朝统治被推翻。11月9日上午11点30分,德军司令给总理官邸发电报通知说,威廉将立即退位。中午,德国总理、巴登亲王马克西米利安宣布皇帝正式退位,12点30分,柏林报纸号外大肆报道德皇退位的消息,德国总理在办公室接见了社会民主党领导人并把权力移交给社会民主党主席弗里德里希-艾伯特。下午2点,社会民主党人菲利普-谢德曼站在总理官邸前,向人群宣布成立德国共和国。
整个柏林沸腾起来了,成千上万的武装群众高呼口号,涌向皇宫广场,在一片欢腾中,皇宫阳台上升起了一面红旗,起义工人的领导人卡尔·李卜克内西在皇宫宣布:“从今天开始,德国已经是自由的社会主义共和国了!我们强烈谴责德国现政府的战争政策,德国人民要以‘十月革命’为榜样!德国必须由人民自己来管理!”在德国各地,皇室纷纷垮台,巴伐利亚国王路易三世逃之夭夭,不伦瑞克公爵和五位其他国王、王子和大公们均被赶出了城堡,首相巴登亲王将政权交予社会民主党右派首领艾伯特,企图限制革命的发展。艾伯特拒绝斯巴达克团关于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建议,组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人民全权委员会,并得到柏林工兵苏维埃批准。新成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宣布退出战争,并开始与协约国进行关于停战的和谈。11月11日,在巴黎东北贡比涅森林的雷通车站,德国以外交大臣为首的代表团走上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乘坐的火车,签订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的条约,到此,德国退出了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
由于德国无产阶级缺乏独立的革命政党的领导,革命胜利果实落入德国社会民主党右翼领导集团手中,这个集团的领导人艾伯特和谢德曼组成政府——人民全权苏维埃。它没有触动旧的国家机构和军队,留任大批原来帝国的官员和将军,竭力设法把群众运动平息下去。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李卜克内西等社会民主党左派成立了德国共产党并创办了《红旗报》,同艾伯特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德国共产党发出了战斗号召:“必须全部政权归苏维埃!”而艾伯特则提出了“必须由国民议会决定一切”的口号。1918年12月,全德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在社会民主党的操纵下,决定召开国民议会,并于次年1月举行选举,在国民议会召开之前把立法权、行政权交给艾伯特政府,这样,苏维埃实际被取消。1919年2月,国民议会在魏玛召开,组成了以艾伯特为首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制定了“魏玛宪法”。
新政府进行部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宣布保证言论、集会、结社自由,实行大赦政治犯、八小时工作制和普选制等,继续保护资本主义私有制,保留旧的国家机器和容克资产阶级政治经济特权,阴谋解除无产阶级的武装,打击苏维埃,因而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为了把革命推向社会主义革命阶段,1919年3月,德国共产党人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领导柏林工人再次举行总罢工,但是起义准备工作不够充分,社会民主党右派诺斯克担任临时政府国防部长,他调来大批军队进行镇压,工人们经过英勇抵抗,但由于力量过于悬殊而失败,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被捕后被杀害。“十一月革命”被镇压以后,艾伯特宣布德国为联邦共和国并担任总统。艾伯特死后,德国“一战”英雄兴登堡继任总统。
斐迪南·福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终结者”,1918年被任命为协约国最高司令,公认是协约国获胜的最主要的领导人。综观古今中外,没有哪个军事家能像法国的福煦将军那样拥有如此辉煌的荣耀——英国、波兰、法国都授予他元帅军衔或者元帅称号,使他成为世界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三国元帅。作为少数从战争中脱颖而出的高级将军之一,福煦喜欢自称为普通士兵。他矮小、一头金发、谦逊、不修边幅。某美国专家认为,“5米之外,没人会把他当作大元帅”。
1918年,福煦代表法国在贡比涅森林他的专用车厢上签订了对德停战协定,后又在巴黎和会上发挥重要作用,与德国签下了历史上有名的、“埋下了仇恨种子”的《凡尔赛和约》。作为一名军事家,福煦生平有不少著作,他曾提出胜利在于意志的观点,后来认识到军队新装备和机械化程度具有决定性作用,强调歼灭思想和集中优势兵力原则。著有《战争原理》、《战争指南》等军事著作。
福煦于1851年10月2日出生于上比利牛斯的塔贝斯,他父亲拿破仑·福煦是个文职官员,是拿破仑一世的旁系。1869年,福煦考入著名的麦茨地区的圣克里门耶稣会学院,为报考工艺专科学校做准备。在麦茨,他亲身经历和目睹了巴赞的被围与投降。法国在普法战争中的失败,给他留下了永难磨灭的印象。像许多爱国的热血青年一样,他报名入伍,要去为国家而献身,可是他并没赶上参加战斗,战争已然结束,停战以后,他回到圣克里门,这时麦茨已经成为德国的城市了,战败的悲痛与耻辱使他立下誓愿:入伍当兵,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
这是1918年的协约国军队首脑——斐迪南·福煦元帅。
1873年,福煦从巴黎综合工科学校毕业后参军,调陆军总参谋部三局任职,晋升少校。不久,又入高等军事学院攻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要讲授战略课。这个阶段对他本人的事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他强调心理因素在战争中的特殊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在当时十分惊人的论点:“有较大意志力和智力的人经常能够获胜。”“胜利在于意志。”其实对他那个时期的军事思想简单的概括就是一句话“拼命进攻”。然而他的主张在当时却成了那个时代最有创见的军事观点,“进攻、进攻、再进攻”的思想在欧洲许多的军事家中曾风行一时。1907年,福煦晋升准将并调回总参谋部。1908年,福煦重新回到军事学院,不过这次他的身份已不再是教授了,他被任命为军事学院院长,在该学院的三年中,他一直在研究和教授他的军事理论,他给学生们授课的讲义被编为两本书出版了,一本叫《战争指南》,另一本叫《战争原理》。这两本书成了法国陆军的“新约全书”,不仅为法国培养了整整一代军官,而且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军事理论。他的理论的核心是进攻学说:进攻是作战的最高原则,是获得胜利的唯一途径,即使濒于失败也不要放弃进攻。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这种军事思想在法国军事界一直占统治地位。
福煦让他的学生注意进攻的重要性是对的,但是他应该记住,他正在教育的,是法国军队中未来的领导者和参谋军官。他要是把这种思想发展成为一种宗教狂热,那就是最不幸的错误,因为不管攻击者的精神多么坚强,这种精神并没有避弹的功效。这一点在随后发生的堑壕战中得到了证实,主张防御战的贝当的主张也理所当然成了实用的战法。1911年,福煦离开军事学院,升任第十三师师长,1913年8月,又出任第二十军军长,坐镇南锡,守卫着洛林前线。战争爆发初期,福煦率领他的二十军成功阻止了德军的进攻,拯救了南锡。这次战斗中,他第一次实践了他“胜利在于意志”这一理论——在处境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坚决发起反攻,并获得成功,福煦因功升任第九集团军司令。其实内情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按照德军的进军计划,洛林战线本就是采取守势,甚至要诱敌深入,但内情不重要,重要的是福煦“挡住了德军的进攻”。
在紧接下来的马恩河会战中,福煦与德军真正的进攻狭路相逢了,他在给霞飞的电报中说,我的左翼在撤退,我的右翼在撤退,我的正面受到敌军的猛攻,好极了,我正在进攻。在当时的战况中,福煦真的实践了他的战术——不顾一切地进攻!好在战局的发展和变化配合了他,英法联军的大反攻开始了,而福煦的力排众议、率军反击也就显得格外耀眼。由于他成功地阻止了气势汹汹的德军进攻,守住了阵地,使危在旦夕的巴黎转危为安,故在这一战斗中名声大振,成为法军的中流砥柱,被法国舆论界誉为“欧洲第一军事家”。其实当时的巴黎守将加利埃尼才是从全局考虑而发起反攻的,至于福煦这种在友军都在撤退的情况下不顾死活地进攻的打法实在值得质疑。不过战争是以成败论英雄的,幸好他赢了。
福煦是一个有才干的军人,作为法国元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也可算是少数几个杰出的军队首脑之一。但是,他作茧自缚,陷落在自己提出的理论中难以自拔。他认为,只有“拼命攻击”才是取得胜利的唯一途径,而对这种理论的自身矛盾却视而不见。当时西线的战局已形成堑壕战,先进的武器和优势的火力,已使他所主张的那种“拼命攻势”变成了屠杀。武器决定了战术,可是福煦却忽视了这些。1915年福煦升任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并负责协调联军作战。这时运动战已经过去,作战被迫转入阵地战。福煦的战法遇到了问题,虽然他也努力寻找过打赢堑壕战的方法。在索姆河会战中,福煦指挥不利,所部损失惨重。因为这次失利他被贬到了军事研究中心任主任,负责协调协约国的协作问题。不过这次贬官对于法国来说却是一件幸事,因为它使福煦赢得了所有协约国的信任。这时的福煦已经认识到军队的新装备和机械化程度具有决定作用了,不再坚持他那种拚命的打法,而是强调歼灭战思想和集中优势兵力原则。
1918年3月,德国垂死挣扎,鲁登道夫竭尽全国之力,发动了最后的突袭。他们迅速突破了英法联军的数道防线,兵锋直指巴黎。英、法、美联军由于意见分歧,导致了指挥上的混乱,联军的防线出现了漏洞,面临崩溃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众人推举福煦出来协同指挥,而这种战况对于福煦来说实在很简单,正好适应了他的打法——“迎面进攻,勇者胜”。此时的联军在各方面的实力上显然已大大地超过了德军,稳住阵脚的联军拼命进攻,终于止住了德军的攻势,福煦那种拼命战术在有些情况下也的确是实用的,于是感激不尽的法国总统把一把金光闪闪的元帅权杖交到了福煦手中。
战争期间,协约国联军一度由于缺乏统一指挥,互不协调,而被德军各个击破。血的教训使协约国的首脑们认识到了福煦所主张的建立统一的联军统帅部的重要性,1918年4月,福照被指定为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统一指挥英、法、美等国军队对德军发起总攻。在英、法、美联军的强大攻势下,德军防线土崩瓦解,全面崩溃,这时德国内部也爆发了革命,内外交困的德国被迫于11月7日与协约国开始了停战和谈,福煦可谓功不可没。
1918年9月,德军领导人兴登堡发表声明,要求签订停战协定。11月5日,协约国同意在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的基础上同德国开始会谈。但谈判开始后,美国人却突然变了口气,想使德国就此彻底垮下去,不再给它翻身的机会,于是宣布不再以“十四点”为和谈基础了,而是提出了万分苛刻的条件,对德国来说,这已不再是“体面的和谈”了,而是投降谈判。11月8日,福煦代表协约国在贡比涅森林接见了德国代表团。他下令宣读了协约国提出的停战条件,并要求德国必须在72小时之内答复。经过几天的谈判,德国只从协约国方面得到了微小的让步。11月11日,法国时间凌晨5时,福煦代表协约国与德国代表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雷通车站的自己的车厢里签订了停战协定。
德国战败了,签下了极其耻辱的条约,福煦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1919年,他在认真看了战胜国与德国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后,说出了一句极其经典的话——“这不是和平,这只是20年的休战”。福煦还是很有远见的,20年后,在同一个地点、同一个车厢中,法国与德国再次签下了停战协定,只不过这次投降的一方是法国。
大战正式结束后,居功至伟的福煦以“大战终结者”的身份被载入了史册,并接受了英国和波兰授予的元帅称号,随后出任了法国国家高级军事委员会主席和巴黎和会法国代表团首席军事顾问,他主张以莱茵河为法、德边界,并支持武装干涉苏俄。晚年的福煦不再介入政治生活,一心撰写战争回忆录,曾当选法国科学院院士。1929年3月20日,福煦在巴黎病逝,安葬在圣路易教堂拿破仑一世的墓旁。
当春季攻势的收获到9月丧失时,鲁登道夫的权威消逝了,1918年9月26日,正当默兹-阿尔贡进攻发动的时候,保加利亚退出了大战,这对他是一个双重的打击。两天后,鲁登道夫在精神上垮掉了。本来开始时是例行的参谋人员检讨军事形势的会议,却变成了一场场悲叹会议,鲁登道夫在会上为德国的困境,责备除他自己以外的每一个人。9月29日,鲁登道夫要求政府赶紧在军队尚能坚持的情况下,主动倡议停战与媾和,9月30日,赫特林伯爵及其内阁辞职。10月4日,德国自由党的巴登亲王被任命为首相兼外相,取得了中央党、进步党、社会党的支持,同日,德、奥两国向美国总统威尔逊呼吁停战,接受“十四点”作为和平基础。
与此同时,德国的同盟国都垮了,协约国在西线的前进,使希腊人、意大利人、罗马尼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又有了希望,他们在自己的不同战线上出击。土耳其这时也是岌岌可危,英军在巴勒斯坦击溃了土军,土军完全丧失了战斗力,士兵自动放弃阵地,拒绝作战。土耳其苏丹投降,10月,土耳其同协约国签署了停战协定,退出了与协约国之间的战争。协约国通过与土耳其签署的《色佛尔条约》,彻底瓜分奥斯曼土耳其的领土,后来的土耳其共和国只剩下伊斯坦布尔、其附近小部分领土及小亚细亚的部分。得到协约国部队增援的意军进击皮亚韦河,迫使奥军退出意大利。奥匈帝国在协约国的打击下土崩瓦解,不满情绪蔓延在整个哈布斯堡帝国,国内民族解放运动高涨,非德意志民族纷纷宣布独立,处于革命动乱中的奥地利,于11月3日同协约国签订了《圣日耳曼条约》,无条件投降,奥匈帝国被划分为多个民族国家。
10月6日,当德军在战线上开始崩溃之时,德国的新首相巴登亲王向威尔逊总统发出照会,要求在威尔逊《十四点和平纲领》的基础上达成停战协议。10月23日,美国在与德国交换的照会中表明了威尔逊总统坚定的立场,即美国不会和现存的军事独裁政府就停战协议进行谈判。10月27日,鲁登道夫辞职,10月28日,基尔的德国舰队发生兵变,打了几年了,很多将士疑惑为什么而战,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得出结果是:我们的战争毫无意义,只是杀戮人民而已。将士们拒绝执行海军上将舍尔的一系列巡洋舰袭击计划,兵变迅速蔓延到汉堡、不来梅,很快蔓延到德国西北全境。其实当将士问“为什么要打仗”时,战争实际上就已经结束。
除了承认战败,德国政府别无选择。在战争的最后几个月,德国损失了50多万人,11月9日,兴登堡在比利时斯帕的德皇总部告诫他的君主,德国军队现在已经没有力量保护他,并说:“我必须劝告陛下退位,并前往荷兰。”在不到48小时内,震惊的威廉接受了劝告,这位利用智慧与勇气从俾斯麦手中夺回所有权力的德国皇帝突然间失去了意志,他以一纸下野诏书宣布退位后,随即逃亡到了荷兰。在兴高采烈的协约国军能够集结起来侵入德国之前,一个共和国宣告诞生。
在德荷边境上等候的德皇威廉二世(左三)此时不过是一个难民,他的余生都将在流亡中度过。
两天后,以德国外交大臣为首的代表团揣着白旗越过前沿阵地,来到位于巴黎东北50公里处的贡比涅森林——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元帅的司令部所在地。法国元帅福煦在他自己的专用火车车厢里,接见了以埃尔茨贝格为首的德国停战委员会。获悉德国人的来意后,法国人立即用他的傲慢来享受着这份来之不易的胜利:“可是我们没有提过任何停战建议,先生们,我们很愿意继续打下去。”协约国提出的条件是要使德国彻底垮掉,并保证接受协约国和平条款,条件苛刻,但德国只得接受。1918年11月11日,德国与协约国签订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的条约。停战的条约是十分苛刻的,总的来说,德国失去了1/3的领土、1/10的人口还有数额巨大的战争赔款。
战火缓慢地熄灭了,上午11时,整个西线吹起了停战喇叭,与此同时,巴黎上空响起了101响礼炮声,它表明,经过4年3个月零8天的艰苦奋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法国所属的协约国的最终胜利而宣告结束。在高地上、斜坡上、堑壕里,德国士兵三三两两地走了出来,伸出双手,微笑着,交头接耳着,向法国人、英国人和美国人走来。协约国的士兵们,也终于认识到,战争真的结束了,他们也走出阴暗潮湿的堑壕,像朋友一样与德国士兵相见,仿佛忘了几分钟前他们还是敌人。他们握手,交换纪念品、照片和香烟,一起欢呼,不是为了胜利,而是为了他们还活着。德国的全部潜艇都已经投降、被禁锢或者被凿沉了。德国公海舰队无可奈何地处于停泊在斯卡帕湾的英国大舰队的大炮监视下,直至1919年6月被德国水兵凿沉。数以千计的火炮和机关枪已经交给协约国军队,德国人的倔强是徒劳无益的,进一步向德国本土进军的威胁足以迫使他们屈服。
1918年11月,庆祝和平的伦敦群众不过是欧洲成千上万欢乐城镇的一个缩影。
战争结束了,如何分享这些胜利果实呢?战胜了的协约国开始筹划分赃了。1919年1月,由英、美、法控制的和会在巴黎凡尔赛宫开幕,缔结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和约,被称为《巴黎凡尔赛和约》,苏俄没有受到邀请,德国作为战败国也被拒之门外。如同一切用鲜血达成的妥协历史一样,《巴黎凡尔赛和约》鼓励在德国建立民主政府即魏玛共和国,但是把罪责、赔款和一大堆麻烦加在它的头上。和约对德国的军事工业作了诸多限制,直到1933年1月30日,一名穿褐色衬衣的独裁者阿道夫·希特勒,一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作战勇敢的奥地利军下士,僭取了比德皇曾经享有的权力更大的个人权力,彻底撕毁了这个条约。
1918年11月11日,德国政府在停战书上签了字,宣告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响彻欧洲大陆长达四年之久的枪炮声终于止息了。按照停战协议的第十三款规定,德国的舰队必须留滞在德国港内,置于协约国的严密监视之下,听候发落;同时德国必须将最先进的舰只拱手交由战胜国拘留处置,其中包括10艘战列舰、6艘战列巡洋舰、8艘巡洋舰、50艘驱逐舰以及整个潜水艇舰队。原本决定解除武装的水面舰只在中立国就地扣留,可没有一个中立国愿意自己的港口成为德国舰队的拘留所,日后成为是非之地。最后,战胜国选择了英国的斯卡帕湾,认为那里是拘留德国舰队最安全的地方。
斯卡帕湾,苏格兰东北海岸不远处奥克尼群岛中的一个天然海港,是英国海军舰队的基地,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皇家海军遏制德国舰队冲击北大西洋的轴心,在大战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相对于其在海军史上留下的闪耀印记而言,斯卡帕湾这个名字更多的却是代表着一段极具悲剧色彩的回忆——这里见证了一支强大舰队的毁灭和一个时代的终止。在世界海战史上,因迫于种种困境,而将自己的军舰全部沉入海底的历史悲剧屡见不鲜,在国家面临覆亡的危机时,真正的海军军人们往往会选择这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惨烈方式来进行最后的抗争。“一战”战败后,德国的大洋舰队用自沉的方式终结了自己,也终结了德国人的海洋之梦。
德国公海舰队创始于19世纪末,从其创建那天起,就带上了悲壮的色彩。1889年8月,刚刚登基的威廉二世接受英国邀请,以海军名誉元帅身份率领一支德国舰艇分队,出席了盛大的英国皇家阅舰式。英格兰南部怀特岛外洋面上浩大壮观的皇家海军战舰群,令威廉二世所挑选的“德国海军最好的”战舰相形见绌,盛大的典礼强烈刺激了威廉二世的自尊心,皇家海军的霸主气势使其羡慕不已,他下了决心,要建立一支能与英国皇家海军相媲美的德国舰队。对海洋的热衷让他对传统海上霸主英国发起了挑战,而德国可怕的工业实力让他几乎在瞬间就拥有了一支庞大的舰队。实际上,德国海军当时在世界上已经成为仅次于英国皇家海军的强大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海军竞赛中,德意志第二帝国以倾国之力,在最短的时间内打造出了一支世界上规模第二的远洋海军——“大洋舰队”,凭借着强大的工业实力和严谨的作风,德国人不但拥有了一流的战舰,更训练出了素质一流的水兵!
“大洋舰队”拥有战列舰40艘、超级战列舰4艘、巡洋舰7艘、驱逐舰及鱼雷艇144艘、潜艇28艘,它们是德国海军的主力,尽管这支“大洋舰队”已完全被英国皇家海军围困在海港中,不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它依然还是一支具有强大打击力量的大舰队。1916年,英国本土舰队倾巢而出,和德国的大洋舰队在日德兰半岛附近海域展开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绝后的海战,德国的大洋舰队不仅全身而退,而且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击沉了英国海军3艘战列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吨位达12万吨。1918年11月11日,德国政府在停战书上签了字,欧洲大陆享受到了4年零3个月以来的第一次平静。德国庞大的舰队离开威廉港踏上最后的航程。
11月21日,74艘德国战舰在由协约国海军组成的超过250艘舰船的庞大舰队的押解下,缓缓驶入斯卡帕湾。这是辉煌的公海舰队的绝唱,也许是海军史上绝无仅有的华丽集合。这些德国军舰由舰队司令冯·鲁伊特指挥。德国人被迫将那支“大洋舰队”的精华集结到英国的斯卡帕湾海军基地,等待正式签署和约之日,向英国海军移交。由于德国海军上将弗朗茨·冯·希佩尔拒绝率领舰队前去投降,负责这次行动的就落在了德国海军少将路德维希·冯·罗伊特的肩上,据说他并不是接到命令而是接到要求来负责这一勉为其难的任务的,他当时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是啊,率领舰队去投降,这是何等的国耻!可他是个军人,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
英国大舰队和配属的美国“无畏”级战舰在福斯湾滩头外的海面上排成阅兵队列,德国舰队中的最好的军舰慢慢驶进、抛锚,并降旗表示投降——这是一支没有战败的海军,但却是一个战败国的海军。在这个耻辱的时刻,对于德国海军的官兵来说,不仅意味着一个事业的完结,也表明他们为之献身的一种传统的完结。按照英国皇家海军将领贝蒂的命令,德国公海舰队以一字形单列队形,鱼贯驶入预定的海域,在此待命押运的战胜国庞大的舰队如临大敌,虽然知道德国舰只武装已被解除,但协约国的舰只依然荷枪实弹严阵以待,以防万一出现的突发事件。这是一支战时令人生畏、降时令人感叹的舰队!英国海军将领贝蒂写道:“此情此景令人伤感,实际上,我应该说这是可悲的一幕。”
1919年,拟定凡尔赛和约的谈判十分不顺利,原本双方和谈的基础是美国总统提出的“十四点”和平主张,但当德国人真的解除了武装以后,协约国的态度也就变了,不再是和平谈判了,而是无条件投降。德国人认为并没有输掉战争,把和谈看成争取权利的最后机会,然而英国却不这样认为,英国政府向德国政府下达最后通牒——要么全盘接受,要么再次面临战争。此时的德国人也只能屈服了。虽然德国已经战败,但在这些曾于日德兰重创英军的德国海军军官的心目中,他们并不是失败者!随着谈判的进行,协约国方面对德国的盘剥让这些年轻的军官们愤懑不已,面对协约国方面“不签字,就战争”的最后通牒,为了不让协约国将这些德国军舰用于对德国的战争,德军官兵决定凿沉战舰!他们这时已没有大炮用来战斗,也没有燃料用来逃脱,为了防止舰队落入敌人手中,挽救德国海军荣誉的唯一机会,只有在敌人行动之前自行将其凿沉。
这是战列巡洋舰“兴登堡”号被其船员凿沉之后的情景。
1919年6月21日,随着旗舰“埃姆登”号巡洋舰上发出的信号,每一艘战舰上都升起了被禁止悬挂的舰队旗和战旗,这表示这支舰队进入了战斗状态,所有军舰上的德国水兵同时打开水密门,随着阀门和水密舱门的开启,“腓特烈大帝”号战列舰首先沉没,其余军舰也一艘艘相继没入水中,最后沉没的是战列巡洋舰“兴登堡”号。英国舰队想尽各种办法试图补救,但是根本无法阻止如此大规模的集体自沉行动。包括10艘战列舰和5艘战列巡洋舰在内的51艘德国军舰全部沉入了苏格兰斯卡帕湾冰冷的海底,吨位为被扣押舰队总吨位的95%,曾进水5000吨而不沉的“不沉之舰”“塞德利茨”号战列巡洋舰,在斯卡帕湾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在英国人阻止德舰自沉的过程中,有9名德国水兵被打死,他们成为了大战中最后牺牲的士兵,被埋葬在奥克尼郡的海军基地附近的一个海军公墓中。
这对德国人来讲是一个失败中的胜利,用德国海军将领希尔的话来说:“它洗刷了投降的耻辱,向世界表明舰队的精神永存,这场最后的战斗是德国海军光荣传统的最好体现!”而对英国人来讲,这却是一种耻辱,这一行动引起英法公众舆论的极大愤怒,因为在他们的眼中,这些宝贵的战舰早已是他们的财产了。作为应得的惩罚,德国被迫又交出它剩下的5艘轻型巡洋舰、30万吨的浮船坞和4·2万吨的挖泥船、拖船和起重船——这实际上是它寂静的港口中所有的船只。
在斯卡帕自沉行动后不久,英国皇家海军便对公海舰队的沉船进行了打捞,由于自沉及打捞时往往会导致龙骨受损、舰体扭曲,而将其校正又极费时间和金钱,所以打捞上来的德国战舰大多拆卸回炉,变成了废钢铁。从“一战”结束以来,经过多次打捞,公海舰队如今只有7艘大型军舰留在湾底,因为有着众多有名的沉船,斯卡帕湾现在成为潜水爱好者的天堂。20年后,经过卧薪尝胆,重新崛起的德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失败后,又一次上演了自沉战舰的历史悲剧。当德国海军元帅邓尼茨在投降书上签字的同时,由他一手创建的德国潜艇部队的官兵没人肯听从交出战舰的命令,就在正式受降的那一天,全部德国潜艇先以上浮形式表示投降,随即一声令下,220艘潜艇一齐自沉于深海之中——这也成为了德国海军的传统衣钵。
1918年11月11日凌晨5时,在巴黎东北贡比涅森林的雷通车站,德国以外交大臣为首的代表团走上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乘坐的火车,签订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的条约。历经四年的战争终于结束了,下面各列强要考虑的是要如何分享胜利果实了。尽管饱受战争创伤,但法国毕竟处在了获得胜利的一方,更由于法国朝野上下还普遍把法国视为最为主要的战胜国,在法国统治集团看来,最终清算德国这一宿敌以及独霸欧陆的时刻已经来到了。在法国的极力争取下,1919年1月18日,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召开了分赃的丑剧——巴黎和会。
1919年的巴黎是世界的首都,举世瞩目的巴黎和会正在这里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调停人员齐聚一堂。战后的巴黎悲伤而美丽,刚刚结束的大战的迹象无处不在,比如来自北部废墟的难民、缴获的德国大炮、德军炸弹所到之处成堆的瓦砾和用木板遮挡的窗户。一个巨大的弹坑印在杜拉瑞宫玫瑰园。由于人们把树砍了当柴火,林荫大道两旁成排的板栗树不时出现空缺。人们情绪低沉,神情悲哀,但妇女依然显得格外优雅。“一战”结束后,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解决战争所造成的问题以及确立战后由美、英、法等主要战胜国主导的国际政治格局,在巴黎举行讨论战后问题的国际会议。参加的有英、法、美、日、意等27国,苏俄未参加。会议名义上是拟定对德和约,建立战后世界和平,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宰割战败国、重新瓜分势力范围。巴黎和会上签订了处置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同时还分别同奥、匈、土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它们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本来英美都不希望和会在巴黎召开,他们认为在交战国首都的氛围中“公正的和平”很难达到,法国人易激动,由于遭受的苦难太多,对德国深恶痛绝,所以很难营造和会需要的冷静的氛围。威尔逊一直希望在日内瓦举行,而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坚决要求和会在巴黎召开,这使得前来开会的英国首相劳合·乔治非常恼火,他说:“我从来不想在他的首都举行和会,我们都认为在中立国举行会更好,但这个老家伙哭哭啼啼,反复抗议,使我们不得不让步。”
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就在这个镜厅举行加冕典礼,并迫使法国缔结德法条约,让法国把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德国,并向德国交纳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法国一直把此条约视为耻辱,现在德国战败了,并将被迫签订屈辱的投降条约。为了发泄郁积多年的对德国的愤懑,法国特意选择凡尔赛宫和1月18日作为和会的开幕地点和时间。
1919年1月18日下午3时,巴黎和会在法国外交部大厅宣告开幕,在巴黎和会的开幕式上,身为东道国的总统,普恩加莱在主持开幕式时宣称德意志帝国“生于不义,自当死于耻辱”。借东道主之利,法国在和会上不仅扮演了主要角色之一,其总理克里孟梭还坐上了大会主席的交椅。参加巴黎和会的和谈者都是举足轻重的国际要人,实际上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在主导和会的进行。他们天天会晤,谈判时辩论不休、争吵不断,但最终总能言归于好。他们互做交易、制订条约、创建新国家和组织,甚至一起吃饭,一起去剧院看戏。从1月到6月的半年中,巴黎一跃成为世界的政府、上诉法庭和国会,同时也是人们恐惧和希望的所在。
为了便于操纵会议,英、法、美、意、日等主要战胜国对会议的开法做了许多不平等的规定。首先,是把出席会议的国家分为几等,最高会议由美、法、英、意、日五强首脑和外长组成,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其讨论决定。后来十人会议又演变成美、英、法三国首脑组成的三人会议。专门会议由有关国家代表和专家组成,只审议最高会议指定的专门问题。全体大会由所有与会国代表组成,但整个会议期间只举行了7次全体大会,而且都是只准举手通过决议,根本不想让其发挥作用。从一开始,巴黎和会就因组织、目标及运作混乱而受人诟病,英、法、意、美举行了前期会议,就和会即将提出的条约达成共识,然后召开全体会议与战败国谈判。这时问题就出现了,其他协约国何时能发表意见?最终四强妥协了,加进了一个全体会议,但这个全体会议仅是徒有虚名,会议的真正结果竟是在四强和日本私下举行的非正式会议上产生的。几个月过去了,原本是预备的前期会议却成为了真正的主体。
图为在凡尔赛宫镜厅签署《凡尔赛和约》的景象。
1919年威尔逊来到巴黎参加巴黎和会。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实力最强国家的元首,威尔逊满怀信心,希望能够建立国际新秩序,避免下一次战争。但威尔逊这位当时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人在和会期间的举止自相矛盾,他所带来的“十四点和平方案”成为了一纸空文,最后制定的《凡尔赛和约》一方面对德国大肆勒索,一方面没有彻底防止德国重新武装,同时在各战胜国中制造了新的矛盾。在这次巴黎和会上,以法国首席代表的身份当选为大会主席的克里孟梭对德国怀有强烈的复仇情绪,他的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以建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为此,他提出法国不仅要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还要将法国的边界东移到莱茵河,并主张将莱茵河左岸的德国各省合并成一个独立国家,并向德国索取高达2000多亿金法郎的战争赔款。但法国的要求与立场却在巴黎和会上遭到昔日的同盟者英美两国的联手抵制,英美两国之所以反对过分削弱和肢解德国,主要是因为它们向来在欧洲大陆奉行“均衡”政策,英美两国既想保持德法之间的力量平衡,又想利用德国对抗苏俄,因而都反对这种过分削弱德国的建议。虽然以“老虎”总理为首的法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使出了浑身解数,但面对美英两国的共同抵制,仍未能实现法国的全部意图。
在巴黎和会上签订了处置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同时还分别同奥、匈、土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它们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一战”后由美、英、法等主要战胜国主导的国际政治格局。和会持续了半年之久,美英法日意等战胜国都想多分到一些赃物,削弱战后与自己争霸的对手,所以彼此间矛盾重重,钩心斗角,经常闹得不可开交。法国为了称霸欧洲大陆,力图彻底削弱德国,而美英想让德国继续保持一定的实力来牵制法国称霸,就竭力加以反对,并且迫使法国在德国问题上对美英作出让步。三个主要的协约国的目的是不相同甚至存在矛盾的,虽然三国都做出了让步最终达成了一致,但结果是各方都做出了妥协,没有任何一方完全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而德国没有被彻底削弱也没有得到安抚,这个结果预示着无论是对战胜国还是战败国,以至于整个欧洲甚至全世界,都是一个不安定的因素。
和谈人员在巴黎的几个月中“硕果累累”:签订了对德和约,确立对奥地利、匈牙利及保加利亚和平条约的基础,在中欧和中东重新划定国界。但不得不承认,他们的许多工作成果并不公正,也并不持久。有关1919年的和平方案非常失败并直接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说法非常普遍。4月30日,德国代表团被叫到巴黎,先被“晾”了一个礼拜之后,才于5月7日被召到凡尔赛。克里孟梭在交付和约草案时先羞辱了德国人一番,他说:“现在清算的时间终于到了。你们不是向我们请求和平吗?这就是我们同意给你们的和平。”并表明,德国对该草案不许做任何争辩,只允许在15天内提出书面意见。德方曾试图对和约的条件做有利于德国的修改,但被协约国方断然拒绝,在协约国的胁迫下,德国统治集团经过激烈斗争,最后于6月27日决定接受这个最后通牒。6月28日,德国外长米勒和司法部长贝尔在凡尔赛宫镜厅签署和约,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正式结束。
6月28日是巴黎和会的最后一天,也是全体战胜国在和约上签字的一天。经过5个月的激烈争吵,德国代表终于被迫在440条的《凡尔赛和约》上签字。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代表拒绝签字,原来和约里有三条是关于中国的,中国在“一战”中参加了协约国一方,曾支援协约国大量粮食,还派出18万名劳工,牺牲了2000多人。作为战胜国的中国,索回德国强占的山东半岛的主权,这是顺理成章的事。但英美法却做主把德国在中国的殖民地转送给日本,这是拿中国的利益做他们之间的交易,实在叫中国人民忍无可忍,终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在这之前,美国总统威尔逊发表了著名的“公理战胜强权”的演说,说什么“对殖民地之处置,须推心置腹,以绝对的公道为判断,国无大小,一律享同等之利权”,人们几乎不假思索就掉进了威尔逊“公理战胜强权”的迷雾中,并对美国产生极大的幻想。但事实让人们清醒了,什么“公理战胜强权”?有的只是分赃,外带上强盗的逻辑。
一年前,当时尚处在胜利中的德国最高统帅部在布列斯特强迫战败的俄国接受一个和约,这个和约剥夺的俄国领土几乎有奥匈帝国和土耳其加起来一般大,此外,俄国还得付给德国60亿马克的赔款。德国人高兴得太早了,第二年,即1919年,德国受报应的日子终于来到了,协约国逼它签订的条约更甚于《布列斯特条约》。协约国未经与德国协商,就将《凡尔赛和约》的条件于5月7日在柏林发表。《凡尔赛和约》共15部分,440条。除第一部分是《国际联盟盟约》外,其余全是处置德国的条款。处置德国的条款十分苛刻,内容主要涉及疆界、赔偿、殖民地和限制军备四个方面。根据条约规定,德国要丧失掉原有领土的1/8和人口的1/10,以及16%的煤产地、半数的钢铁工业和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在军事工业以及军队组成上也对德国做了严格的限制,以防止德国的东山再起。在关于德国的赔偿问题上,确定德国总共应赔款1320亿金马克,在此之前应先交付200亿金马克等,并且德国要负担其境内外国占领军的维持费用。
《凡尔赛条约》对于到最后一刻钟还沉溺在幻想中的德国人民来说是个惊人的打击,愤怒的群众纷纷举行集会,对和约表示抗议,要求德国政府拒绝签字。德国临时政府也公开声称,和约条款是“不能实现和不能负担的”,谢德曼总理更是指责《凡尔赛和约》是“可怕的、谋杀性的魔锤”,并高声诅咒道:谁签这个条约,他的手就会烂掉。但现实摆明了协约国是想打下去的,而此时的德国根本无力再战,面对着协约国拥有110个后备师,德国却只有18个后备师的客观事实,在距协约国最后通牒的限期只差19分钟时,德国终于通过了签订和约的决议,4天后,在凡尔赛宫的镜厅签了字。次日,德国右翼报纸不约而同地在第一版加上了刺目的黑框,以暗示所有的德国人要为复仇做准备。
战胜国与其他战败国亦分别签署了条件苛刻的和约。战胜国与奥匈帝国的奥地利签署《圣日耳曼条约》,奥匈帝国被划分为多个民族国家;与保加利亚签署《纳依条约》,保加利亚失去爱琴海出海口,并须赔款4·5亿美元;与匈牙利签署《特里亚农条约》,匈牙利领土大幅减小;与土耳其签署《色佛尔条约》,彻底瓜分奥斯曼土耳其的领土,后来的土耳其共和国只剩下伊斯坦布尔其附近小部分领土及小亚细亚部分。
法国仪仗队迎接前来的代表,这些代表将就对匈《特里亚农协议》进行最后的商讨。
1871年5月10日法国与德国为结束普法战争而签订了《法兰克福条约》,条约主要内容为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给德国,赔款50亿法郎,分三年付清,赔款付清前德军留驻巴黎和法国北部诸省。由于《法兰克福条约》条件苛刻,令战败的法国与德国从此结怨,引起了法国的复仇主义,埋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最早的起因。现在的《凡尔赛条约》与当年的《法兰克福条约》何其相似,它埋下的是“二战”的种子。巴黎和会并没有解决帝国主义之间争夺殖民地的矛盾,《凡尔赛和约》是在美、英、法、意、日等国操纵下缔结的,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掠夺性条约。历史无情地嘲笑着巴黎和会。1939年9月,希特勒再次在欧洲掀起大战,距巴黎和会正好是20年零2个月!从此,世界人民再次陷入灾难和痛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