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三征高句丽 三、天下皆反

尽管三征高句丽最后还是没有得到任何实质的成果,但好歹隋炀帝总算把重心转移到国内问题上来了,这对挽救当时的乱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当时国内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民造反。怎样对付造反?隋炀帝开出的药方是:“诏民悉城居,田随近给。郡县驿亭村坞皆筑城。”老百姓都搬到城里去集中居住,让起义军找不到给养,也让老百姓不能投奔起义军。他以为,这样就能够把起义绞杀了。

问题是,老百姓都是农民,搬到城里去住,地怎么种?隋炀帝给出的说法是“田随近给”,也就是在城市旁边就近分田,可事实上,政府根本没有那么多现成的郊区田地可分。所以,所谓分田只是一句空话而已。真正的后果是,老百姓被迫搬家之后,都活不下去,只能铤而走险,投奔起义军。这真是适得其反!

这个药方不灵,那就只能是强加镇压了。征讨高句丽的大军一回来,马上就投入了国内战场。来护儿是一员猛将,他的儿子也相当英雄。特别是他的第六个儿子来整,进入山东、河北战场之后,更是所向披靡,所以当时有一首歌谣专唱来整:“长白山头百战场,十十五五把长枪。不畏官军十万众,只畏荣公第六郎。”长白山头到处都是战场,我们的壮士十十五五,手握长枪。我们不害怕官军十万众的围剿,只害怕荣国公来护儿的第六个儿郎。

因为来整率军从辽东地区进入山东、河北地区镇压,一下子,山东地区的起义沉寂了不少。

另一个更厉害的将军是张须陀,他也是在山东战场上涌现出来的得力战将。按照《隋书·张须陀传》中的记载,此人“性刚烈,有勇略”,有勇有谋,而且,曾经在隋朝的两大名将史万岁和杨素手下当过军官,是个能征惯战的老将军。

大业七年(611),王薄在长白山起义。当时,张须陀正担任齐郡丞,长白山属于他的管辖范围。面对声势浩大的农民军,张须陀毫不畏惧,凭借两万人的力量,大败王薄的十万联军,一下子就打出了威风。

到大业十年(614),张须陀已经升任齐郡通守,领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讨捕大使,负责管辖今天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江苏乃至安徽部分地区的镇压任务。

在这个新岗位上,张须陀照样干得如鱼得水。他之所以能够当此大任,除了因为他本人战功卓著之外,还因为他手下有两员得力干将:一个是罗士信,另一个是秦琼。

看过《隋唐演义》的人知道,这是所谓隋唐十八条好汉里的第七条和第十六条好汉。很多人都知道,在《隋唐演义》中,秦琼是个中年人,罗士信是个傻小子。这只是小说家的说法,并不可信。事实上,这两个人都是少年英雄。

年轻到什么程度?当时秦琼十八岁,罗士信只有十五岁。

英雄到什么程度?秦琼是后来唐朝的大将,凌烟阁功臣,民间所谓两大门神之一。不是天纵英雄,怎么能上得了凌烟阁,当得了门神?

罗士信出道的时候只有十四岁,还是个孩子,个子也小,只是胆子特别大,整天要求上阵杀敌。张须陀一听就笑了,对他说,你怕是连甲胄都穿不上吧。罗士信二话不说,往身上连披两副盔甲,再挂上两壶箭,飞身上马,顾盼神飞,把张须陀看得目瞪口呆,从此就把罗士信带在身边。

罗士信有一点与众不同,别人上了战场,都是斩首级回来请赏,只有罗士信专割鼻子,每次一出战,必定带回来一串鼻子,令敌人闻风丧胆。

此时,张须陀负责河南道十二郡讨捕,这两个少年英雄就派上用场了。当时,张须陀的最大敌人叫卢明月。此人从涿郡起家,一路转战到山东地区,有十多万部众,声势很大。而张须陀手下只有一万多人。人少也就罢了,更糟糕的是,张须陀跟卢明月对峙了十多天之后,粮食也吃完了,只好先行撤退。

问题是,敌众我寡,就这么撤退,难免会被敌人追杀。怎么办呢?张须陀问部下:“贼见兵却,必轻来追我。其众既出,营内即虚,若以千人袭营,可有大利。此诚危险,谁能去者?”敌军见我们走了,一定会来追杀的。他们要是来追杀,大营一定空虚,如果这时候我们去劫营,肯定能取胜。问题是,劫别人大营是件非常危险的事,谁敢去?

有了金刚钻,敢揽瓷器活。这样的任务,正合了秦琼和罗士信的心思。两个少年英雄主动请缨,趁着夜色,率领一千人埋伏在路边的芦苇丛里,看着张须陀率领主力部队撤退。

卢明月这边一看张须陀撤退,果然率众来追杀。这时候,秦琼和罗士信带着伏兵直扑卢明月营寨。来到营外,两人身先士卒,沿着栅栏先爬了过去。要知道,卢明月虽然去追张须陀,但也不可能倾巢出动,营寨里还有不少人留守,眼看有人来劫营,这些人自然也要奋力抵抗。只见秦琼和罗士信手起刀落,一连砍杀了十几个人。这样一阵冲击,卢明月的留守部队马上就乱了套。

这时候,两个少年再打开营门,让手下士兵进来,四处杀人放火,把卢明月的大营烧成了一片火海。卢明月正追张须陀,回头一看自己的大营起火了,赶紧回来救援,这时候,张须陀再率领大军杀了个回马枪,和秦琼、罗士信他们两面夹击,把卢明月的部队杀了个七零八落。最后,卢明月只带着数百骑突围而去,其余的全部做了隋军的俘虏。这样一来,官军在河北、山东的局面也跟着为之一振。

眼看自己手下的将军这般出色,隋炀帝也觉得十分欣慰,赶紧命令画工到军队里,专门给张须陀和罗士信画了像,摆在自己面前,整天欣赏。按照隋炀帝的想法,如果将士们都能像张须陀、罗士信这样奋勇杀敌,那么,国家安宁也就指日可待了。

可是,就在隋炀帝积极镇压农民起义的时候,有一则谶语开始流传,让隋炀帝的目光又从外面转移到了自己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