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一代英主 二、不达大体

隋文帝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一种宽厚恢宏的气度。按照《隋书》的说法,就是“好为小数,不达大体”。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贞观年间,唐太宗问大臣,隋文帝是什么样的君主?大臣回答:“克己复礼,勤劳思政,每一坐朝,或至日昃。五品已上,引坐论事。宿卫之士,传飧而食,虽性非仁明,亦是励精之主。”隋文帝是个克己复礼的好皇帝,早早上班,很晚下班,中午都来不及回去休息一下,只能吃工作餐,让卫士从外面把饭直接递到办公桌上来,这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啊!

那么,唐太宗是怎么评价的呢?唐太宗说:“公知其一,未知其二。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夫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又欺孤儿寡妇以得天下,恒恐群臣内怀不服,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虽则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朝臣既知其意,亦不敢直言。宰相以下,惟承顺而已。”大意是说,你这样夸他,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呀。这个人性情很苛刻,心里也并不明白。因为不明白,所以他很多事情都判断不好,又因为多疑,不肯信任别人,所以只能事必躬亲。而且,因为他靠欺负孤儿寡妇取得天下,唯恐百官不服,所以并不能真正信任他人,只好什么事都亲力亲为。这样一来,他是累得半死还不讨好,而百官则是什么都不敢说,也不敢做。这种不能摆正君臣关系,不能和大臣做合理分工的皇帝哪能算是好皇帝?

第二个例子就更有说服力了。开皇十四年(594)关中饥荒时,隋文帝关心爱护老百姓的故事十分感人。但是,唐太宗可不这么看。他一针见血地指出:“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是时库房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当时国家粮食储备有的是,完全可以开仓放粮,让老百姓渡过难关,但是,隋文帝却不这样做,只是流着眼泪,跟老百姓一起逃荒,这哪是爱护百姓啊?分明是妇人之仁,廉价的同情啊。把粮食看得比人还重要,这就是不识大体。

唐太宗也是皇帝,皇帝看皇帝,算是内行人看内行人,果然看得门道比较深。

通过这两件事可以发现,隋文帝确实有一些政治智慧,也做出了种种努力,但他缺乏一种大局意识,缺乏一种恢弘的气度,这样一来,就引发了一个很重要的悖论,虽然隋朝的国力很强盛,政治很清明,但是,隋朝人的幸福指数并不高。

所谓幸福指数不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不高。因为隋文帝管得太死了。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隋朝老百姓跟我们一样,很喜欢过节,特别是元宵节那天,不仅张灯结彩,鼓乐齐鸣,而且青年男女还要戴上假面,走街串巷,一些艺人也到街头进行表演,载歌载舞,很多人都出来观看。这本来是挺好的事,可隋文帝居然认为,这类活动贵贱不分,男女混杂,有伤名教,干脆一声令下,禁止过节。

连这样的单纯娱乐活动都不能容忍,管得太宽,也太刻板了。在这样的皇帝统治之下,可以想象,老百姓虽然生活安定,但是也非常单调,没有一种真正舒心的感受。

第二,官员幸福指数也不高。

首先,隋文帝太刻薄寡恩了。今天用你,明天就有可能杀你。按照《隋书》的说法是“其草创元勋及有功诸将,诛夷罪退,罕有存者”。开国功臣,杀的杀,贬的贬,留下来的没几个了。

就拿高颎来说吧,既是佐命功臣,又是辅政大臣,还是战争统帅,文武双全,为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年,隋朝刚刚建立的时候,隋文帝对他非常倚重,倚重到什么程度?隋文帝建新都大兴城,高颎全盘谋划,经常到工地去巡视,每次去了都坐在一棵大槐树下办公。后来,这棵大槐树的南面建起了朝堂,要重新栽行道树,好让整体格局整齐美观。大槐树的位置比较不伦不类,工人就说砍掉算了。没想到隋文帝说,这是高颎办公的地方,算是历史文物,一定要保留下来,让后人知道高颎的操劳。这样一来,这棵树就真保留了下来。这是多么感人的故事!

隋文帝的赞赏也换来高颎的忠诚,为大隋王朝兢兢业业地工作了近二十年。可是,开皇末年,就因为高颎反对废太子,隋文帝就必欲除之而后快,甚至不惜诬陷他谋反,直接贬为平民。这就太过分了。对一个最忠诚的老臣都能如此无情,可想而知,对其他官员更是缺乏最基本的宽厚之心,在这样的皇帝手下办事,怎么可能有真正的幸福感。

其次,隋文帝越到晚年,用人思路越褊狭了。隋朝开皇初年,李德林非常得宠。李德林是一个有独立见解,能对皇帝提出不同意见的人。能用敢讲真话的人,这当然体现出一种恢宏的气度。

但是后来,隋文帝嫌李德林太有棱角,改宠苏威了。苏威是一个能把皇帝的每个想法都落实下去的办事人才。只用办事人才,这在器局上就已经差下来了。

后来,隋文帝觉得苏威也太坚持己见了,改宠杨素。杨素是一个能迎合皇帝好恶的人。只用逢迎之人,这当然说明他的气量更小了。

可是,最后连杨素也显得太过独立了,隋文帝改宠柳述。柳述没有什么真本事,仅仅是一个乖女婿,完全唯皇帝马首是瞻,根本谈不上大臣,只能算机要秘书了。

随着隋文帝的用人范围越来越窄,官员们发挥的余地也就越来越小,英雄无用武之地,幸福感也就无从谈起了。

众所周知,隋文帝面对的是一个刚刚整合在一起,各种矛盾非常复杂的社会,关中、山东、江南三大部分,生活方式不同,思想观念不同,政治背景不同,经济水准也不同。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让社会稳定下来,良性发展,海纳百川的气度和用人不疑的精神非常重要,但是,隋文帝恰恰缺乏这样的气度和精神。

本质上讲,隋文帝的为人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那就是“多威少恩”“多张少弛”“多政少德”。多威少恩意味着人们只能畏惧他,但是不会真正拥戴他;多张少弛意味着社会已经是满负荷运转,缺乏足够的张力和弹性;多政少德意味着,人们只能建立制度,依赖制度,而不能相信道德,依赖道德。然而,一个没有道德底线的社会是非常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