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工业总产值只有数千万的昆山决定自办开发区吸引投资,发展工业,此后利用外资尤其是台资,昆山从一个农业县一跃而成为经济强县。昆山地处江苏省东南部,在上海与苏州之间,东距上海50公里,西邻苏州37公里。1989年昆山撤县设市,下辖15个镇,拥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著名园区。通过主动开放、吸引外资,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昆山连续数年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百强县(市)排名中蝉联第一。
那些习惯看统计数字的人可能会觉得以下数字有问题。1949年,一个名叫昆山的南方小城工业生产总产值为0.2264亿元;1978年工业生产总产值为2.8亿元;2007年,昆山的生产总值为1151.8亿元。
昆山位于上海和苏州之间,东边的上海距离昆山30公里,西边的苏州距离昆山50公里。乘坐速度最快的动车,从上海15分钟就可以抵达昆山,以至于在高不可及的房价重压下,很多上海人甚至会选择到昆山购房。距离上海如此之近,这让上海的两个机场虹桥和浦东也都可以为昆山所用。
但是距离两个著名城市如此之近,也有它的劣势,那就是,大城市会不会对它邻近的小城形成挤压,甚至大城市变成吸血机,以牺牲小城的经济发展来维系大城的繁荣。显然,昆山1151.8亿的GDP证明,无需为昆山作此担忧。昆山的这种成绩,已经让它连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评选的百强县(市)中名列第一。
从1978年的2.8亿元,如何跃变为2007年的1151.8亿元?这种增长速度即使是处在高速成长行业的公司中,也非常罕见。
时间回到1984年。这一年对整个中国而言也具有特殊意义。
1984年1月24日,邓小平南下视察深圳、珠海、厦门3个经济特区。这位当时中国最德高望重的政治家,后来被人称为中国经济的总设计师,人们普遍认为,正式他开启了此后中国长达30年、而且仍在继续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在视察时,邓小平说,这次到深圳一看,给我的印象是一片兴旺发达景象。深圳的建设速度是相当快的,蛇口更快。他为深圳特区的题词是: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他在厦门特区的题词则是:特区要继续办下去。一个月后,邓小平回到北京,继续宣扬特区的优势:我们建立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开放政策的窗口,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沿海特区搞好了,经济发展了,收入可以高一点。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平均主义不行。
邓小平一下子就将当时盛行的对经济特区的攻击浪潮平息了,也平息了包括深圳、珠海、厦门在内的地方政治领导者内心的忐忑不安。这是邓小平两次著名南巡的第一次,他用这种方式来推动整个国家的开放。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卓有成效。1984年3月26日到4月6日,根据邓小平的意见,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联合召开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在会上,建议进一步开放包括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在内的14个港口城市。在5月份,电视台播放了这条新闻,这14个城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
邓小平和他领导的党与政府肯定了设立经济特区的正确,并且给予那些特区城市众多的政策优惠。而这时上海周边的小城昆山很敏锐地捕捉到了飘散在风中的答案。这一年,昆山决定,在昆山老城区东侧划出3.17平方公里土地,自费创办工业开发区。因为不是指定的开放城市,昆山必然面临着既没有资金来源,也没有政策优惠的困境。这些当地的政治领导者真称的上是胆大包天。
后来回忆起来,人们发现昆山当时只是个依靠种植蔬菜和水稻为主的农业县,在苏州管辖的六个县中经济发展水平排名最后,被戏称为“小老六”,远不如二十多年后那样生机勃勃。一篇报道说,当时所有县的政府官员到苏州开会,昆山来的人只能坐到最后一排,只有听别人说话的份儿,自己根本插不上嘴。
在这一年的昆山经济开发区大事志上写着:
“1月8日中共昆山县委在三级干部冬训会上,提出发展昆山经济新思路,从单一农业经营转为农副工综合经营,实行思想观念上的转变。6月16日县长吴克铨主持召开县长办公会议,讨论县城玉山镇总体规划,确定昆山工业今后要朝东南方向发展的构思。7月15—16日县委书记蔡长林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议,传达参观学习广东、福建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发展的经验,提出城建要拓宽思路,昆山要开辟有前景的工业新区。8月21日县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昆山县人民政府1984—1986年工作规划》。规划提出在玉山镇的东南面,开辟一个工业新区,力争用三年时间,建设好骨干道路和通讯设施,以逐步形成工业、商业和居民职工住宅区。9月12日县委、县政府组织乡镇党委书记和经济部门的负责人到江阴、无锡参观乡镇企业,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确立经济要翻翻、工业挑重担的指导思想。9月18日日本百十四银行行长一行5人,来昆考察设在新区的中国苏旺你有限公司基建工地。9月28日县政府召开县长办公(扩大)会议,讨论研究县城玉山镇建设总体规划和1985县城城建工程。确定到2000年,县城规模10平方公里,10万人口,10亿元工农业总产值,并建设好工业新区。12月19日县政府发出《关于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的通知》,对新区范围、规划管理、申请用地、建设项目等作出规定,明确城南乡西河、珠江、合兴三个村的部分地区为工业新区的区域范围。”
他们花了50万元在上海的虹桥机场立了一块大广告牌——“欢迎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投资创业”,还在香港《大公报》宣传昆山的投资政策——“欢迎资本家来剥削”。
发展工业和设立特区成为昆山人在那一年考虑得最多的事情。后来人民回忆起来,还能想到种种逸事。
原昆山市经济开发区主任宣炳龙回忆起当年创办昆山开发区时的情景:“第一因没得到国家批准,没有政策资源;第二因昆山当时是农业县,没有物质资源。当时带着50万元去建开发区,办公室只有8间小平房,还有几辆自行车,一段路是人骑自行车,一段路是自行车‘骑’人。大学生都是光着脚、扛着标尺去丈量土地。我们盖房子的水泥、砖,全靠人抗进来。因为昆山是个农业县,1984年前的工业产值只有几千万,财政收入只有5700万。说搞工业,昆山老百姓都不相信,说有点想入非非、无中生有,劝告他们不要吹牛。当时我们的工业小区,都不敢叫开发区,因没有得到国家的正式批准。当时昆山晚上6点,饭店都是关门的,外商来了没法招待怎么办?最后,只好把外商带到家里吃饭。当时国家规定外商是不能到家里的。如果受制于这些规定,哪还能引进外资呀。不得已,我们只能一次又一次作检查。”
还有传说,一次昆山两位基层干部到苏州市轻工局开会,给局长汇报工作的时候,无意间看到局长办公桌上有份文件,说有个日本人想到苏州投资办手套厂。两个人马上给昆山县长吴克铨打电话。吴克铨听说之后马上就往苏州赶。一小时后,吴克铨推开了轻工局长办公室的大门,开始向局长要这个项目。这就是落户昆山的第一家外资企业,日资苏旺你公司。
后来,昆山自办的开发区得到国家特区办的支持,14个国家极开发区开会,也邀请昆山参加,叫“14+1”会议。昆山特区就顺手利用这个“14+1”的招牌,堂而皇之招商引资。这一策略一直延续到1992年,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扶正,也成为国家级开发区。
1997年,昆山又开始模仿台湾新竹工业园,建立中国大陆第一家高科技出口加工园。“当时全国还没有这个模式,甚至没听说过这个概念。他们从1997年开始筹划、游说,到2000年的正式批准,整整三年时间,往北京跑了84趟,促使国务院八部委会签,最后一直打动了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得到批准以后,他们以最快的速度,用了9个月的时间,动迁了2栋学校、184户农户。”宣炳龙回忆说。
所有这些努力创造了一个外资驱动的经济发展城市。外资在昆山经济发展中扮演的作用之大,仅次于同样对外资依存度很高的新加坡、香港和马来西亚。而一项研究表明,昆山自身的民营企业也在引进外资的同时得到了相应发展。从2003年开始,昆山的民营企业每年增加3000多家,到2006年年底,在江苏省县级市中,昆山市民营企业注册户数位居第一,注册资本位居第二。
与此同时,强大起来的昆山也开始有意识调整自己引进外资的质量和产业结构。他们有意识地降低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所占的比重,而加强某些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比如昆山已经形成的IT产业群、汽车产业群和光电产业群。
昆山的故事是整个中国经济奇迹的一个代表,它们表明,开放能给一个原本封闭的经济体带来怎样的福音。